前文恕刪,對於這個主題我一直很有感觸,雖然不是很專業,
但也大致發表一下我個人的淺見,請不要鞭太用力>"<
在工作急著交稿的這個緊要時刻,我就大略說明一下我的看法。
我自己對原PO的問題解讀是:
臺灣的「同志」元素是如何在電影界裡發展起來的?
我覺得這個問題很難只鎖定在「電影」以及「臺灣」,因為香港對臺灣有一定的影響力;
對於「同志」元素一詞,也很難定義,我就姑且認為是「提及同志議題」好了。
因此,便試把原PO的問題變為「[問卦]有沒有同志電影在臺灣很紅的八卦?」來討論。
一個議題的開展,不單只從電影的角度來討論,同志議題之所以可以融入電影,
與社會的開放程度勢必有一定的關係,同時會表現在文學、電視劇……各種面向。
因此以下我做了一個總表,也大致做了一個分類,獎項部分沒有很齊全,有空再補。
一、七○年代以前 同志議題醞釀期
1983 白先勇 文 學《孽子》
1987 臺灣解嚴
1989 香 港 同 志 電 影 節
二、八○年代 同志議題漸受重視
1991 國 內 金 馬 節 開 辦 同 志 專 題
1993 李 安 電 影《囍宴》
1994 蔡明亮 電 影《愛情萬歲》
1994 邱妙津 文 學《鱷魚手記》
1996 杜蘭修 文 學《逆女》
1997 蔡明亮 電 影《河流》柏林影展 銀熊獎
1997 虞堪平 電 影《孽子》
1997 陳俊志 紀錄片《不只是喜宴》
1998 陳俊志 紀錄片《美麗少年》
三、九○年代 同志電影蓬勃發展
2001 柯一正 電視劇《逆女》 金鐘獎四座(導演、單元劇、女主角、男配角)
「休士頓國際影展」銀雷米獎(Silver Remi Award)
「芝加哥國際影展」迷你影集最高榮譽「銀徽章獎」
2002 周美伶 紀錄片《私角落》
2002 易智言 電 影《藍色大門》
2003 邱妙津 文 學《鱷魚手記》 時報文學獎
2003 電視劇 《孽子》
2004 陳映蓉 電 影《十七歲的天空》
2004 周美伶 電 影《豔光四射歌舞團》
2005 曹瑞原 電視劇《孤戀花》
2006 陳正道 電 影《盛夏光年》
2007 周美伶 電 影《刺青》 柏林影展泰迪熊獎(堪稱同志電影奧斯卡)
2008 陳宏一 電 影《花吃了那女孩》
2008 程孝澤 電 影《渺渺》
暫時先這樣,子時不眠,血不歸肝。
我先做個粗略的分析,由這張表可以知道,臺灣同志議題的發表,白先勇、李安、
周美伶等人有一定的重要性。在同志議題由文字轉於劇本時,幾個作家的文字基調
便大大地影響了臺灣同志影視的風格--深沉的悲哀。
同志議題的興起期是八○年代,官方的提倡及文學的背景(前後還有朱天心、李昂等人
的文章)也醞釀到了一定程度,而同志作家邱妙津的小說及死亡,均造成了一定的話題
性。許多影視界的人,也許為了在這新闢的項目得獎、或者純粹是同志議題抬頭的表示
,便開始有各式作品出來。李安在當中功不可沒,他以轉為婉委而不直接的方式讓大眾
對同志議題有了認識(雖說仍是以異性戀的角度來詮釋劇本),而蔡明亮的大膽直接也
衝擊了同志的電影(其實之後還有一部《青少年哪吒》,但曖昧情愫較濃),不諱言自
己性向的蔡導,雖在臺灣影界中被視為另類,卻也起了一定影響(如果有放入香港電影,
即可發現他可能直接或間接與《藍宇》、《春光乍洩》等片有關)。
至九○年代,在一定基礎上,有許多影視作品改編小說而來,像《逆女》、《孽子》都
起了一定的作用,我記得當時我媽媽還跟我一起看,雖然大體上仍不脫哀沉的基調,但
極為賣座的結果形成一股風潮。當時偶像劇逐漸抬頭,青春議題正夯,同志議題開始轉
入青春洋溢的風格,像是純同志世界的《十七歲的天空》、《盛夏光年》、《藍色大門》
,各自詮釋了多元的同志風采。不過,到後來,感覺有一點在消費同志。你可以清楚地
發現,有些熟面孔不停地在這些電影出現(像陳柏霖、張孝全)。比較值得一提的是,
周美伶導演倒是真正開啟了同志議題的廣度,像是臺灣首度有變裝皇后出現的
《豔光四射歌舞團》(啊,還有《漂浪青春》忘了補)。
細部不再說明了,應該可以在前表的脈絡中發現一些端倪,以下我以個人心得做小結。
簡單來講,我覺得臺灣的同志電影,拍的不好。不好並不是因為崇洋媚外、不愛國片,
只是,各位,請靜下來思考,我們現在看的同志電影,有多少部,其實主角不是「同志」
,劇情的基調也不會受影響。而且,也有部份電影的重點根本不在同志,只是主角正好
是個「同志」(所以我一直很不明白《刺青》為什麼會得獎)。再者,李安首開先聲時,
以異性戀的角度來呈現(仍有很重的「傳承觀念」),但是後來的幾部片,要嘛很極端,
要嘛就是,看完後會覺得「哇!同志真的好可憐啊,大家要多照顧他們!」,有一種企
圖奪取同情的不協調感。而且為了配合導演、劇本,同志被定位成了一種固定的模版
(T的外形如何如何,會面對什麼問題,P的問題在於……;1號的特質如何如何……),
有很多電影其實只是把男女相處的模式給套進去而已,而且臺灣整體而言(包含同志自己)
都不見得對「同志」有很正確的認識,反而造成了一股莫名的中性風流行。我討厭的原
因還有一個,太過青春了,蔣勳認為,人在青春期時本來就會有性別的不確定性,會多
方伸展觸角,在這個階段的所見所聞會構成一個人之後的基本認同(所以同志議題抬頭
,並不是社會病了,只是選擇多了,勇於選擇的人也多了)但在青春時的矇矓,究竟算
不算得上是同志議題呢?這又是一個麻煩的點了,再說下去我都可以投稿小論文了。
我並不喜歡看同志電影,不是因為我討厭同志,而是因為我太了解同志。
我想要看同志好好談一場戀愛,看同志的曖昧情愫到相知相惜,當然,與社會、家庭的
溝通都是不可避免的問題,但並不是要透過這些議題來被同情,只是想看導演詮釋一種
異於常人但並不怪異的愛情而已。我會希望,我看完電影後,對於現在的自己會有很幸
福的感覺,對兩人的未來可以抱有一點希望,不奢望能夠在一同觀看電影的朋友們眼裡
看見認同,但至少不要是同情。
最後,推薦兩部電影,是港片的《面子》與《蝴蝶》。在九○年代後,港片、臺灣
的同志片在風格上有很大的歧異。如果你/妳覺得我說的話有何偏頗的話,那可以
先看過這兩部,再來對比這幾部,我真的真的沒有要戰臺灣同志國片的意思。
晚安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