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雷,建議觀看本片前不要被雷到結局比較好,不然趣味性會少很多)
三個傻瓜(3 idiots)是2009年寶萊塢出品的電影,但直到最近才引進台灣
IMDB評價分數高達8.3(約一萬兩千人投票) http://www.imdb.com/title/tt1187043/
早在半年前,在英國念書的朋友就強力推薦這部片子,
但那時候尚未有中文字幕版,所幸臺灣代理商引進這片才有機會一睹全貌。
如同電影名稱,這三位重要角色互相牽絆,彼此同是大學同窗兼好友的關係,
1.Rancho(Aamir Khan飾演),為本片的核心精神所在,他具有如下特質和觀點
他覺得學習要回歸自己原始的求知欲,他熱愛學習,為所愛而學
學習不是為了同儕競爭、不是為了一致規格化"製造"人才,
不是為了滿足大人私慾。
跳脫看穿不合理體制,如對蠢蛋般露內褲迎新制度的無聲反抗、
認為以成績排名合影就像印度種姓制度一樣,將人劃分階級。
批判性高,對機械教育、牢不可破種姓制度和資本社會的物質化/價標化現象提出諷刺,
思考靈活,舉一反三,能運用知識做危機處理,
如對學長門口尿尿(鹽水導電)反擊,用計壓器和吸塵器做生產吸引。
富行動力,思想需要靠行動來實現,他不滿教授行為提出行動來抗議,他不滿
現行學校體制,但抗議無法改變現狀,最後創辦學校來落實教育理念。
戰勝自己的恐懼,"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人最大的敵人是埋在心中,
無關種族、階級、智商、社會地位。
人類因為恐懼而害怕逃避,間接削弱能力,甚至導致自我毀滅,
他用一句"Aal izz well"(一切都好)來堅強信念戰勝恐懼,
現實體制無法改變,人無法決定會遇到怎漾災厄,能改變的只有自己面對困境的心。
2.Raju(Sharman Joshi飾演),印度貧困底層人民的生活代表,每每鏡頭一帶到Raju家,
就變成了"50年代的黑白電影",父母貧病交加,住在破屋漏瓦中,因為太窮,
付不起嫁妝,姊姊還嫁不出去。
對他而言念書的目的是為了拯救一家人脫離貧窮苦難,一旦書念不好無法出人頭地,
全家就會陷入窮亦復窮的無邊地獄。
由於這個重擔太沉,他無法輕鬆地為自己念書,從小到大都活在擔心害怕中,
生怕一個不小心,成績出了紕漏,
未來工作出差錯,無法擔待家人們無助哀戚的眼神。
為此,Raju把內心的焦慮和期望寄託在宗教,房間如壁紙般貼滿神像,手上掛滿如
枷鎖般的戒指,但是他的信仰並沒有為生活帶來實質的幫助,考試仍然考得很爛,
內心的焦慮不減反增。
Rancho看穿這一點,認為他要放下內心的枷鎖,才能勇敢的面對自己的人生,
而不是總擔心害怕活在家人命運當中。
所以他們交換了條件,Rancho和Pia告白,而Raju也要卸下他的枷鎖(戒指),
Raju經歷生死邊緣,在肉體被禁錮的過程中,他感受到好友家人傳達濃厚的情感力量,
這是他入院前看不到的,因為他的眼睛被憂慮所蒙蓋住了。
出院後,他感到輕鬆多了,他感受到人一生所擁有東西以及挑戰的對象太多了,
眼界也不再執著於眼前擔憂和恐懼,
他變得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安然、踏實地邁向人生的每一步。
3.Farhan(Madhavan飾演),印度中等/中下階層人民的生活代表,與Raju一樣,
父母把所有的寄託都放在孩子身上,但與Raju不同的是,Farhan不需要擁有負擔
全家重計的使命感。
縱使考上了理工最高學府,但是他們都不是為自己學習,
Raju是為了全家人,Farhan是為父親。
為了滿足父親期望,他跟許多人一樣,選了沒有興趣的路來走,
如果Rancho沒有阻止他,他應該就按照大人們預設的路,
當個工程師,平平穩穩的賺錢買了房子娶了老婆。
旁人會覺得這樣的生活很"完美",但他很清楚這樣表象底下的他是空虛的,並不快樂,
在很多年之後,他可能會感嘆,當初如果把攝影師的信寄出去了,他的人生
是不是會比較充實?
寫到這裡,我不禁覺得,這樣的思維也有其弔詭之處,因為人永遠無法預知
怎樣的選擇會對自己最好,而光是"最好"的兩字已經擁有複雜多重的涵義,
因人而異也罷,不同時期觀點還會改變,那怎麼樣才是對自己最好的選擇?
也許這麼說好了,Farhanu深切感受到,如果他沒有親自去走過一回,
以後一定會懊悔。為了不讓以後的自己後悔,再來埋怨自己的父親,(他寧可埋怨自己)
他必須要試試看。
我想,無論這個選擇之後的結果如何,
人在臨棺前,認為自己今世"不虛此生"也許就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