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週,談到這個真的是不吐不快。
(以下數據之教師證指民國84年後取得的新制教師證)
實際上教師儲備率在過去十年,是攀升狀態。以本人任教的高中某科而言(學科非國英數),在110學年度已從23%攀升至31%,平均每年都會增加1%。很賊的是,儲備率的計算是沒有包含「代理老師」的,代理老師跟正式老師同樣被視為有任教人員。
在我的科目以110學年度為例,截至該年共有3194人具備此科教師證,其中有990人是師資儲備人員。
990人。粗暴一點「平均分配」在各縣市,每個縣市也有快50個儲備教師可用!
我算小科,大科(以中等教育國文科為例),107年的儲備人員就高達4275人,足足是四倍之多了。教育部每年都會公布年報資料,這些都是公開的資訊。明明儲備人員很多,為什麼還會需要搞成這樣?
最大的問題就是
「國家的待遇與教育現場留不住22-35歲取得教師證的新血」
「國家的待遇與教育現場留不住22-35歲取得教師證的新血」
「國家的待遇與教育現場留不住22-35歲取得教師證的新血」
35歲以上老師有家室、機會成本等考量,就算學生越來越難教,也是「腳麻跑不掉了」。年輕老師除了修教育學程、實習,剛當代理那幾年,每年一邊熟悉教材、一邊學習應對教育現場,還要面對流浪的焦慮與不確定性。幸運一點,終於考上了!薪水東扣西扣,剩下四萬。
四萬,看看現在精美的房價、物價,再看看那個當年高中矇混到後段大學讀電資的小陳。你笑了,你說你有教育愛沒關係。可這社會上多的是用薪水衡量你價值的人,怎麼扭轉?
更不要提,教育現場有一票資深老人,明擺著「媳婦熬成婆」的姿態。不想說得太傷人,懂的就懂。
熬夜到一兩點備課,工作完回到家,你想著你中午為了處理班務連飯都沒吃個幾口,餓著肚子打開ptt發現退撫基金又沒錢了,政府補了勞工沒補教師。你想著隔天的課程,不敢想到30年甚至更久以後退休該怎麼辦。扒了幾口飯,你覺得還是改天問問小陳定期定額與股票投資的問題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
看板友討論教師證的價值,我不禁思考到老師的價值。
的確教師證無法確保一個老師的價值,但是,尚可可以確定這是一個想當老師的年輕人。
一個國家確實不需要確保「每一個想當老師的年輕人」都應該要有正式教職工作,但是一個國家卻絕對要確保「每一個在學校的學生」都應該要有「足夠專業的老師」。
教師證,也許只是是當老師的基本門檻。但足夠專業的正式老師,都是從一張證開始,每一天在每一個課堂中、在教育現場經歷過、淬練過,付出過心血積累而來。這一切,能力很重要,「願意」更重要。持續地願意付出、願意反思,成長成更好的老師。
而我們的國家,卻在放任這一些正準備或正在積累自己的年輕老師,一次一次的懷疑,終至放棄最初的教育夢。
這個現況裡,教育現場裡沒有人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