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ondensed (heuristics)
2014-12-23 15:10:27※ 引述《Laoda245566 ()》之銘言:
: 讀過大學 物化 分析 有機
: 只差無機沒讀過
: 我真的覺得以前高中化學學很難 觀念很難啦 考是可以直接背結論
: 以前要背無機物的反應
: 分析錯合物那 不用說什麼特別沉澱 多重平衡反應
: 真的有幾個高中學生知道原因?
: 物化也是 完全不知道量子力學學幹嘛 學半吊子 也沒什麼用
: 有機考那些反應 不是用反映機構想 單純這樣背有意義嗎?
: 很好奇高中化學學那些要幹嘛 真正的觀念高中根本不可能講清
: 就單純為了考試有意義嗎
我不會認為這是個沒有意義的問題,只是覺得這是個老梗問題,
和家教沒有太直接的關係,這本身就是個範圍比較大的教育議題。
而且只要稍微了解一下,都不難知道答案。
這個很多科學家也都提過,事實上我們不可能以學生能理解的方式教,
原因主要有二:
(1)從科學知識的頂峰一路往下滑,代價就必須先具備既深且廣的數學知識。
(2)事實上,我們的基礎科學知識,也尚未走到頂峰。
再來是,為了考試有沒有意義?
我想,如果我們真的都不具備這些基礎,
直接就去學大學以上的科目,絕大多數的學生都難以負荷。
再從未來的實際工作來看,除了極少數學的學術研發工作,
多數的工作不要求你理解深澳的理論。
除了學術工作外,試問有多少%的工作需要解薛丁格方程?
記憶對很多職業是重要的,如果你是個醫生,
總不能看診到一半,再來翻書查資料吧?
但另一方面,我認為探討大學教育過於普及,亦是有意義的。
因為大學教育的訓練比較偏重學術,而非職業技能。
我們在大學裡學到的東西,未來職場上幾乎用不到。這是另一個教育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