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宋澤萊老師-中國大乘的毛病

作者: aaa123aaa (理解自身的維度)   2016-01-27 09:38:55
此文轉錄自臉書社團
**
聽聽宋澤萊先生是怎樣批判大乘佛教吧。(註:大乘經典非佛說 祖師偽作)
這段對宋先生的訪談中可以知道: 倘若自認為佛教正宗法脈的大乘佛教以及西藏密教也被
如此批判的話,那新興宗教(妙添,妙蟬,驢乘燕,清海無喪屍、盧台長、雷爾運動、奧
修、山打基.....)是更不需要浪費個人的生命去追隨、信奉的。
宋澤萊,本名廖偉竣,雲林縣二崙鄉人,1952年生。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一直任教於彰
化縣福興國中。大學時代就寫了三本心理小說,1978年出版『打牛湳村』系列小說,震憾
台灣文壇。1980年開始參禪,出版『禪與文學體驗』﹑『白話禪經典』﹑『隨喜』,另有
『廢墟台灣』﹑『台灣人的自我追尋』﹑『誰怕宋澤萊﹖』等書,大都由前衛出版社出版
;『被背叛的佛陀』﹑『雜阿含經試譯與導讀』將於八月份由自立報系出版。
問:
您在自立早報開闢『揀魔辨異集』專欄,引起佛教界的注意與爭論,很多人還搞不清楚您
的學佛背景,是否請您先自我介紹一下。
答:
我在大學時,腎結石很厲害,身體很壞,我用寫小說來排遣身心的痛苦,後來看中醫的書
,提到運氣打坐,我就試試看,效果不錯,坐了一個禮拜就能入定,跟著就去跟聖嚴法師
學參禪,之後為了開悟,經常一天坐十二小時,參禪參了一年,還不知道佛教在講什麼,
一年之後參禪有所突破,才買一些佛書來看。我參禪是一步一步地走,中間沒有跳掉,我
很快達到四禪八定的境界。1982年4月之後,我開始體會到無分別智及華嚴十玄門心法,
歷經十地菩薩的過程,每一個過程我都清清楚楚,有什麼障礙,我都一一分明,三身四智
是什麼,我也明白了。現在我可以依四禪八定把修行的體驗畫成一個譜系,把很多古今中
外修行人的體驗都納到裡頭。我曾在五﹑六年前夢見奔向圓月,瞧見了宿命的若干業跡,
進入圓月後,我的身體﹑手腳消失,在浩瀚的虛空裡浮沉,我沒辦法去形容那個境界,「
是快樂」,馬上有一個反制的聲音說「不是快樂」;「這個境界很好」,「不是很好」;
只要起一個念頭,馬上有一個反對的感覺來制止它,我起來時已經天亮。有這次擬似四禪
經驗之後,身心的負擔全部卸掉了。想一想那奇妙的境界就很高興。之後往前進步,身體
就愈來愈無,我體驗到味覺消失,皮膚感覺消失,沒有身體的感覺,很容易達到無念的萬
籟俱寂之境,自我像被水稀釋掉,把有限的身體代換成無限的空無之境。這過程維持兩年
之久,那種大我的感覺,很像是證悟到「無我」的境界,給我很大的自信與勇氣,真像盧
勝彥所誇口的「佛王之王」,其實連須陀洹都沒有。三﹑四年前,我開始懷疑大乘佛教是
不是跟釋迦牟尼佛講的一樣。我感覺到大乘佛教跟奧義書﹑跟老莊的「無」「齊物論」沒
有不一樣,跟宋明理學﹑高級的神祕學沒有不同,甚至跟基督教也可以合一。我又發現到
對人間的苦難愈來愈不敏感,慈悲心愈來愈淡薄,這是很不正常的現象,而且是一種障礙
。聖嚴法師曾叫我再回去打禪七,我試著去了一次,但不論怎麼參究,仍然只是瞭解有三
身四智,有「空」有「無」,萬籟俱寂,叫我怎麼再修,再修也是那樣。之後我讀了一本
『佛教哲學』(David Kalupahana著),對「無我」有進一步的體悟,才開始溯源到原始
佛教的探討。其實三身四智都是「有我論」,就是「身見」。只有滅除三身四智,只有「
空」「無」消失掉,只有讓「法空」思想消失,才會回到原始佛教。
問:
照您參禪走過來的過程,是否直接走原始佛教比較好﹖
答:
是。參禪吃苦很大,繞了一大圈的四空境界,而且不知何時才繞得出來。與其透過無分別
智這一條路,不如直接由初禪契入阿羅漢解脫知見要好些。參禪進入四空天的弊病很大,
而且不容易走出來。自古以來,禪者突破牢關,再「返本歸原」的人就很少,而且禪宗也
沒有牢關後的論著。修四空天的人還有龐大的大乘教理在支持,整個大乘經典為他作註解
,心境又很自在,很難發現有什麼不對勁,有這個危險性。佛教講因果,但進入四空天卻
沒有因果,因果斷滅,果就是因,因就是果;禪宗有自知之明,要人注意不要掉入野狐禪
。可是我修到十牛圖完了,修到人境雙亡也是野狐禪,總之一切都統一於不二,當然沒有
因果。再說「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會產生大乘的「法空」的謬見,自以為超越
聲聞乘,超越釋迦牟尼﹗還有我參禪的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就生病,如背痛﹑腹瀉,這
些禪病,差不多我那些參禪的朋友都有這種毛病。我還經歷過神經衰弱,大約有五﹑六年
沒有辦法思考,而逐漸跟現實社會脫離關係。
問:
什麼是無分別智﹖它產生的背景如何﹖
答:
依大乘佛教的說法,無分別智是聖者的智慧,修行到很高境界時,就不起是非善惡的分別
心,乾淨跟骯髒可以等同,其實這是由於修四空天的禪定而來的,整個四空天沒有辦法脫
離這種善惡不二﹑淨穢不二的思想,它有一個天界本體在那邊,或者是無的本體,或者是
空的本體,或者是識的本體,或者乾脆無想,用這種東西來統一對立的兩端,弄得一切都
沒有分別,乃至一切皆無。中國佛教很強調無分別智,如『六祖壇經』說:「不思善,不
思惡」,『信心銘』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都是在透露這種消息。大乘十地菩薩都
有「無分別智」的特性,即使大乘戒律表面上還指定要分別是非善惡,但在他的心裡是不
理會這些東西,一般有「無分別智」的人,還不敢在行為上有所偏差,但是只要外在的行
為敢衝破是非善惡這個關卡,您這個人就變成金山活佛﹑濟顛活佛,聖者與瘋狂結合成一
體。近代的金山活佛就是一個典型是非、淨穢合一的榜樣,他是完全不分別什麼的人,而
他也被視為「活佛」,由這個象徵,我們可以知道中國佛教在搞什麼。我認為個人是可以
修到四空天的,可惜那是一種歷程,是個人的事,但是一個宗教團體應該負有社會的教化
責任,使人更善良,使人更懂得是非觀念才對,不應把不分是非善惡應用到人間來。原始
佛教一開始教人要揀擇是非善惡,而大乘佛教一開始就教人不要有分別心,這兩者是背道
而馳的東西,完全沒有辦法相同看待,到底釋迦牟尼的佛教跟大乘佛教那一個比較優秀,
這是不須太大的辯論就可以清楚的。
問:
您批評中國佛教很嚴厲,可能會有強力的反彈,是否會有負面的效果﹖
答:
目前還沒有。中國佛教一向「老神在在」,給它一個刺激產生震盪,效果不一定不好,我
們盡全力在矯正中國佛教的弊病已經很困難了,對它客氣就等於沒用了。我一想到中國佛
教將帶給社會負面的東西,我覺得心裡很難過。我批判中國佛教有一部份的理由並不只是
它背叛了佛陀,而是我也站在文化的立場上,不斷地注意台灣的思想根本改革,若有什麼
思想對台灣未來有用,我會宣揚它;若有一種思想對台灣有害,我會大公無私地批判它。
這種批判將會擴展到對整個亞洲大陸玄學,我相信釋迦牟尼佛的佛法本質上跟亞洲大陸的
中國玄學是不能並存的。
問:
中國佛教除了「無分別智」需要批判之外,什麼思想還要批判﹖
答:
我將會比較用心對龍樹的思想展開批判。中國佛教繼承了大乘佛教三個系統,其中如來藏
﹑唯識學派,受到奧義書﹑說一切有部的影響,已受到印順法師的批判,而龍樹在中國被
稱做「八宗共祖」,他的空宗還沒有受到批判。印順法師同情龍樹的空宗,其實也是奧義
書的一部份思想,印順法師知道,只是不講出來而已。像龍樹的中觀哲學,不可以把它視
為單一的境界,他有時講「空」的境界,有時講「無自性」的辯證,更談「無所有」﹑「
非想非非想」的境界,一定要把它們分析出來才對,可惜印順法師把這些用「空」字加以
統一,反說和『雜阿含』貫通,實在大錯﹗但總之中觀也沒有辦法離開不二的道理,它最
令人驚訝的理論是「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把涅槃跟世間等同。我們知道:一個阿
羅漢是具足解脫知見的「無我」,一個世間的人是「有我」,無我與有我兩者當然不會等
同,但龍樹用空﹑無的觀照來統一等同,這種等同的觀念實在亂來﹗也是不懂涅槃真義的
謬見﹗印順法師毫無批判的接受龍樹,我覺得很奇怪。在他看來,龍樹跟釋迦沒有兩樣,
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其實釋迦是不談法空(無)的,龍樹是大談法空的,怎能等同﹖印
順法師帶給台灣佛教一個好處是他可以使台灣佛教不斷地回到更早的佛教,但也會帶來一
個危險性,他可能是另外一個深中法空思想迷藥的大乘。他攪亂了大小乘的分別,又呵責
聲聞乘,將無法承擔他不忠實於釋迦之教的過錯﹗
問:
若直接回到原始佛教如何﹖
答:
當然是最好,但未必然能使佛教徒做到這一點,因大乘的思想太泛濫了。只要大乘佛教徒
承認大乘只是一個法門,是不了義﹑不究竟的,究竟的法義在阿含裡面,這樣的話,就不
錯了。大乘法門的參禪有時還是蠻厲害的,又譬如修如幻如化的法,直接入四空天裡面,
仍然可以契入寂滅。當然直接學習原始佛教更好,它不這樣主張,它主張初禪就可以趨入
寂滅。若想直接回歸原始佛教,我想新雨佛教文化中心的教法應該加以推廣,它是唯一目
前台灣的正確佛法。
問:
台灣佛教要怎麼看待政治﹖
答:
我想釋迦的政治想法很單純,釋迦牟尼佛留給我們的十善十惡是檢定政治的基準,比如說
俞國華說謊,我們就給他提警告,不是沉默不語;楊尚昆﹑李鵬殺人,我們就提警告。一
個佛教徒應該要有這個魄力。我們要用十善來匡正他,因為說謊﹑殺人是惡。我們不要讚
許他,不要去攀緣他,等他有一天悔改,我們再跟他來往。當我們跟一個違反十善的政權
妥協,就等於背叛了釋迦牟尼佛。若是一個履行十善的政權,我們當然鼓勵她。這樣,釋
迦牟尼佛發揚善法﹑斥責惡法的精神才能在人間不斷地實現出來。一個佛教徒應該揀別善
法﹑惡法來介入政治,而不是不管政治﹑表示中立,那是自欺欺人的行徑。像佛徒參與選
舉投票就是一種政治介入態度。政治畢竟是人間重要的一環,若要匡正以前中國佛教遠離
人間的弊病,卻表態不介入政治就是一種矛盾。有很多中國佛教徒口頭說不介入政治,其
實骨子裡頭對政治還是蠻有興趣的,中國佛教喜歡搞這一套,兩邊通吃,說不要就是要,
說要就是不要,連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所說的話。這就是中國佛教搞什麼都搞不好的原因

佛教並不擔心未來人間沒有佛,只要有人理解緣起法,就有新的佛產生。佛教是不會滅亡
,不要那麼擔心,寧願因批判十惡的政權而招致整個僧團覆滅(南方佛教就是如此),也
不要跟邪惡的政權妥協,我認為這才是佛教徒應該堅持的,這樣人間才能變得更好,佛教
才會更壯大。
(1989年6月29日採訪於彰化鹿港宋老師自宅,定稿經宋老師過目。)
作者: aaa123aaa (理解自身的維度)   2016-01-27 09:39:00
修一個不知所云的空, 次第不分的中觀 問題很大
作者: yogi (Yogi)   2016-01-27 11:22:00
結果宋澤萊後來改信基督教XD 一味提倡原始佛教 卻忽略戒定慧修證次第與實修實證的經驗 只依憑訓詁的推論 是很難產生正確而堅實的信仰的從世間法的角度來看 宋澤萊一生以宗教信仰的觀點來批判政治與寫作的發心值得讚嘆 但是從佛教徒的角度 他不是值得效法的對象
作者: yctsai (應照虛空無所攀緣)   2016-01-27 15:30:00
認同 初禪可趨入寂滅a大 您果真初生之犢不畏虎 這麼棒的文章 沒幾個人敢講不過 阿羅漢 也不是那樣容易修證的日常生活才是最大的禪修道場 能在日常生活中解脫才是真功夫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6-01-27 16:07:00
產生認知、出現體驗與和實際證得,三大粗略步驟要分清XD認知的層次有很多種,體驗和實證是不同層次我說我曾看到宇宙深處龐大星系組合,你信嗎?是否出現對應器世間的現象與能力,是檢查重點,否則可能都是身心輕安狀態下的意識造作示現當然我的說法也需要檢驗, 楞嚴經是很棒的檢驗經典
作者: aaa123aaa (理解自身的維度)   2016-01-27 18:55:00
此生沒福報 只能在家增幅修慧 期望更多人成就協助我們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01-27 20:12:00
他批評大乘的地方我覺得有些對也些錯應該說中國大乘佛教對很多名詞的理解觀念是有偏差的不見得大乘經典本身有錯當然大乘經典被加料的事實是難以抹滅的真正的大乘經典其實大部分人是看不懂的,現在中國佛教流通的佛經,其實跟早期的大乘經典也是存在矛盾的
作者: MartinJu (荒謬人生)   2016-01-27 20:18:00
四禪八定還會神經衰弱?還來還自稱證阿羅漢,又改信基督教,神經病一個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27 21:57:00
大乘是真是假,是歪是正,從歷代祖師的言行就知道答案了。正如印光大師所說 :『聽其言,高出九天之上。察其心,卑入九地之下。』一個人有沒修,所學的法是正是邪,從德行智慧看就知道了。佛陀之所以是佛陀,因為謙卑包容,並非靠著罵別人而成就。正法不是高喊可以喊出來的,是以真實智慧德行讓人佩服。在自己還沒解脫證果之前,還是謙卑一點在自己所學領域會比較妥當,善自批判,恐怕只是徒增惡業而已。有時候看到這類文章都有點詫異,與其貼這類會引起爭論的文章來讓版友們有機會起惡念,何不多分享一些對自身修學法門有幫助的教言來自利利他 ?將大乘抹黑,對自己的解脫路有任何幫助嗎 ?應該靜下心來思考這個問題。一樣是參禪者,何以虛雲老和尚一生的行跡,讓世人尊敬。慎思 ~法不迷人,人自迷。大乘開悟是手段,目的是利益眾生。證果是階段,目的還是要利益眾生。如果學佛無法利益眾生,開悟證果其實一點意義都沒有,這就是大乘被人尊敬的地方。佛陀如果只顧及自己的幸福,而不出來弘法利生,今天的佛法其實一點都不偉大,佛法之所以受人尊重,就是因為他帶給世界上所有眾生幸福的指引。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01-27 23:06:00
其實大乘也是原始佛教演化出來的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27 23:06:00
淨空嫡傳弟子悟顯法師公開宣講"原始佛教會"不要臉~~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01-27 23:08:00
大乘就算不是究竟法也是善法,就算不信阿含經,信禪宗淨土也比不信強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27 23:08:00
各位網友請依Am自述的邏輯 推論悟顯法師的行為吧~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01-27 23:12:00
我跟很多大乘出家人相處過,我發現即使只是善法,非解脫法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27 23:12:00
我對原始佛教會持開放立場 我只是幫忙舉出實例 落實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27 23:12:00
其實大乘本身就是原始佛教了。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27 23:13:00
"若依Am的價值觀邏輯"所界定出的悟顯法師的行為結論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27 23:14:00
淨空法師有收過弟子 ? ^ ^"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27 23:14:00
悟顯法師可以說不要臉三個字 Am卻不許宋澤萊說看看?自己google吧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27 23:15:00
老和尚有當過剃度師,沒聽過收過弟子。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01-27 23:16:00
悟顯法師看起來年輕相貌堂堂,出家實屬不易,可能言詞上要和緩一點...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27 23:19:00
悟字輩的法師們,是當時由一位韓館長收的。所以請C大要釐清事實,以免顛倒。淨老也主持過許多皈依法會,是不是在場的群眾都是弟子呢 ?老和尚說過了,真弟子不是依人,是依教奉行才是弟子。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27 23:26:00
http://tinyurl.com/z53buzx相關說法如上 但這也不跟你爭論 這是枝節 關鍵在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27 23:27:00
不認識這位法師,末學只知道縱使跟老和尚非常親近的劉素雲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27 23:27:00
(ok 不是淨空弟子的)悟顯法師 依Am邏輯 是否.....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27 23:45:00
所以依你22:10的邏輯 悟顯罵原始佛教會不要臉 則???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27 23:48:00
網路上罵佛教者,多如牛毛,批判大小乘者,亦如是。不知C大此舉,用意為何 ?末學不認同用那三個字去批判別人,正如此文諸多批判。至於該法師的言行,當然自己要負責任。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27 23:52:00
只是求證你而已 至少有僧人並未贊成你22:10的價值觀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27 23:53:00
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27 23:53:00
所以這方面(悟顯/宋某)到底如何取捨 就先各說各話吧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1-28 01:20:00
到底哪來這麼多貪嗔痴?
作者: odbc (odbc)   2016-01-29 10:56:00
好像有經典說, 沒出家很難證羅漢果位這文第一段已經歷經十地菩薩的過程..我想大多數的人都不容易開口討論
作者: yctsai (應照虛空無所攀緣)   2016-01-29 11:00:00
禪定是與外道的共法 不是四聖諦佛法的核心當前的佛教 肯定是有問題的 這樣認真修行的人最後 卻只能 依靠一神教看輿論 卻是在嘲笑 這位改信的居士
作者: yogi (Yogi)   2016-01-29 11:28:00
宋的問題就是 沒有親近善知識,沒有學習到正確的實修,只依憑訓詁來判教,這樣當然就離佛法的淨信很遠了。
作者: yctsai (應照虛空無所攀緣)   2016-01-29 17:49:00
他就是沒學到 隱沒二千年的正法 可惜~
作者: yogi (Yogi)   2016-01-29 17:58:00
你說隨佛那一套嗎? 學到了基本上也好不到哪裡去吧 一樣離證果很遠很遠 唯一的慶幸大概就是隨佛的個人魅力可以讓他留在佛教吧XD
作者: yctsai (應照虛空無所攀緣)   2016-01-30 10:14:00
宋老 也沒匯整 雜阿含 與 南傳相應部他也沒有按照佛陀的禪觀法 執行
作者: yogi (Yogi)   2016-01-30 13:50:00
說到這個隨佛與宋兩人在訓詁態度上,在不依止善知識上,倒是頗為類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