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初果須陀洹投生到人間一定是富貴之家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07-02 23:58:23
※ 引述《amidha (東岐明)》之銘言:
: 我也查到南傳《阿毘達摩義廣釋》也有如您看法,認為三果若修定至四禪,
: 隨其信、進、念、定、慧五根的狀態,會轉生到相應的五淨居天。
: 但我判斷這應該是後人注釋所言,而非《阿毘達摩》所言;
: 如果是《阿毘達摩》所言,書中就不用註記此一看法來自《阿毘達摩義廣釋》。
: 但我的疑問是:
: 慧解脫阿羅漢是四果聖者,尚且是純觀行者,何以三果就會具有色界禪定力?
: 又譬如無想天是無想定,修無想定不需四禪,為何無想天是屬四禪?
: 以往區分禪天,會將淨居天與無想天歸於四禪,或是因其天壽長於四禪。
: 我現在也不能確定自己關於淨居天與四禪的相關看法對錯,必需留待將來研究探討!
: 謝謝您的耐心指教,讓我可以反省自己看法的錯誤問題!
你上面提到的相關問題,我自己也有思考過,也許可以進一步請教格西。
關於四雙八輩修證的不同類型,如下引經文提到:
《中阿含127經.福田經》:
「世尊告曰:居士!世中凡有二種福田人,云何為二?一者、學人(有學位:資糧道、
加行道、見道、修道),二者、無學人(無學位:無學道)。學人有十八,無學人有九。
居士!云何十八學人(有學位階段的十八種類型)?信行、法行、信解脫、見到、身證
、家家、一種、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中般
涅槃、生般涅槃、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上流色究竟,是謂十八學人。
居士!云何九無學人(無學位階段的九種類型)?思法、昇進法、不動法、退法、不退
法、護法:護則不退,不護則退、實住法、慧解脫、俱解脫,是謂九無學人。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世中學(有學位的學人)、無學(無學位的學人),可尊可奉敬,
彼能正其身,口意亦復然,居士!(這些學人、無學人)是良田(福田),施彼得大福。」
此中,對於四雙八輩(四向四果)的向果聖僧,說到了各種修行階次、根器、所修、所
斷、所證的道次差別。
作者: yaqqq (^^)   2019-07-03 08:30:00
一定要初禪才能二禪,有一定要初果才能二果嗎?如果沒有,應該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作者: ppt123 (xp)   2019-07-03 09:41:00
應該是說 請問更高階的禪或果 過程中一定會歷經低階嗎或是會直接跳躍式進步?例如從初果未經二果直接精進到三果?
作者: Xras (想不出來)   2019-07-03 10:51:00
我想推文並不是在禪定與道果間有所混淆,而是對於次第的必然性有疑問。個人的看法是,即使在某些狀況,行者看起來可能是跳過下一層而得到更深一層的禪定或道果,不過實際上看是再比較短的瞬間完成了下一層次,從某個角度說是定義上已經確定了這種次第的必然性。比方說,博爾特跑100m再快,但他也一點會通過10~25,50~75這些區間,大概是這個意思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07-03 10:53:00
如上推文可以這樣說。聖道的果位是依斷證功德安立,例如從初果直接證三果的位次,也必然斷除了二果該斷除的煩惱
作者: ppt123 (xp)   2019-07-03 11:05:00
那麼修慧解脫進展到三果的聖者 不可能修成c大說的色界定啊純觀行者的定靠近行定一路從初果到4果 中間的3果有色界定?修俱解脫的行者可解釋得通~修慧解脫的行者就解釋不了了...我是說走修慧解脫之路的行者(在修的過程中)在3果階段時~那階段他會有色界定嗎?我並非說已證得慧解脫的人退不退轉~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07-03 14:01:00
在初禪近分定的過程中,對治屬於欲界的煩惱,當完全對治完欲界煩惱的同時即獲得初禪根本定,也就是即使不是以獲得初禪根本定為目標,但因為在近行定階段對治完了欲界煩惱,所得到的結果自然就伴隨獲得初禪根本定,在上一段文中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另外獲得色界的禪定並不會自動就有神通,以色界的禪定為基礎配合修習神通的方便才會獲神通佛陀說在欲界此生證得三果後,如果此生未再進一步證得四果,於此生死後再證四果的情形,有的會在上界的色究竟天證四果般涅槃,色究竟天是五淨居天之一,屬於色界四禪。(佛經的經文確實有時講的很略,所以需要加以詳細的辨析抉擇,沒有那麼簡單。就像我們說一句開車上路打方向燈,對已經懂得開車的人很簡單,完全不懂的人就要再一一的補充學習,最後才能有相應於這句話的完整內涵而不會誤解。)(有基礎的人一點就通,沒有基礎拿那一點當作全部就會過失)(所以對一個已經知道如何開車的人就不用先教他如何開車,不用再明說如何開車,同樣對於能夠於色究竟天證得四果的三果行者來說,色究竟天屬於色界第四禪天,表示這一類的行者有修習到色界第四禪天的禪定能力,不需要再明說,沒有明說也不表示就不需要。又,三果行者進一步證得四果有許多不同的類型,不是說有的三果在色界四禪色究竟天證得四果,所以三果就一定要有四禪的禪定,這是不週遍的,反過來說也不是有的三果證四果不需要在四禪的色究竟天,所以三果就一定不需要有四禪的禪定,這也是不週遍,要辨析)
作者: amidha (東岐明)   2019-07-03 16:02:00
剎那頓證阿羅漢果,是剎那經由初二三四果道心依序證得。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07-03 16:04:00
剎那的分類有時邊際剎那與成事剎那,在根本定智的道智中
作者: amidha (東岐明)   2019-07-03 16:04:00
證果不可能跳過次第;如未證初果就直接證二果,是不可能的
作者: amidha (東岐明)   2019-07-03 16:07:00
色究竟天是三果最後一世,但不一定是生前解脫。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07-03 16:08:00
證得初果的果位有不同類型,共同的部分是週遍都有斷除遍計我執、戒進取見、煩惱疑等三結為主的遍計煩惱,至於俱生煩惱的部分,有未斷除任何一分俱生煩惱的初果乃至斷除
作者: amidha (東岐明)   2019-07-03 16:10:00
我前面說的剎那,並非只一次心念生滅,而只是形容很短時間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07-03 16:10:00
五分俱生我執煩惱的初果,所以有不同類型的初果聖者。這些不同類型的初果聖者,是依於入於見道根本定智之前所串習過的禪定而有差別,有的在見道之前的加行道就以近分定串習壓伏一分乃至五分欲界所攝的貪等煩惱,有的尚未有
作者: amidha (東岐明)   2019-07-03 16:13:00
在一秒內的心念生滅,就可能有億萬心念而可依次證得道心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07-03 16:14:00
串習壓伏欲界煩惱的串習,而在加行道入於見道經過見道十六剎那後,週遍有斷除三結為主的遍計我執,但是屬於欲界的俱生我執上的斷除就有之前禪定串習的差別。同樣的,在加行道時如果以近分定串習壓伏欲界所攝的六分到八分煩惱,那麼於加行道入於見道經過見道十六剎那後,斷除三結為主的遍計我執,加上斷除欲界六至八分俱生我執就屬於二果住的果位,證得二果週遍有斷除證得初果的所斷(當然對於在見道之前的加行道未串習壓伏欲界六分乃至八分煩惱的行者,就不可能於見道十六剎那道心後獲得二果住。而能於見道十六剎那獲得二果住的行者,雖然在見道十六剎那後直接獲證二果住,但也並非沒有斷除證得初果的所應斷聖者的果位依斷證功德安立,證得二果必定包含初果的所斷)《雜阿含393經》 :「世尊告諸比丘:…三結盡,得須陀洹;…若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三結盡,見道的聖者斷除的遍計煩惱,不只有遍計我執薩迦見、戒禁取見、煩惱疑等三結,但見道所斷除的遍計煩惱中以斷除這三結為主,至於俱生我執的部分,如上說初果有未斷除任何一分俱生我執乃至斷除欲界五分俱生我執的不同類型,週遍來講,總相以三結斷為其與凡夫差別的主要特徵。到了二果的階段,不僅三結斷,再加上欲界所攝的貪等煩惱薄弱,欲界所攝的貪等俱生我執,僅斷除一分乃至五分還未達到二果的階段,斷除六分至八分屬於證得二果的不同類型此處的薄,二果的薄弱程度斷除欲界六至八分的俱生我執。當欲界所攝的俱生我執完全斷除,五下分結盡證獲三果階段
作者: MartinJu (荒謬人生)   2019-07-03 16:46:00
Ùn傳的《阿毘達摩概要精解》:「所有證悟道果的禪修者南傳是認為純觀證三果沒有禪定功力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07-03 16:48:00
北傳的慧解脫行者沒有四禪八定,但慧解脫證獲道果要有初禪近分定的配合。四禪八定是指色界四個禪天的根本定以及無色界四個空天的根本定。近分定不是根本定,近分定獲得接近根本定的禪定(有一個禪字不代表就一定是獲得色界禪定,禪定只是一個總相性的稱呼,例如修習欲界定也可以說是修習禪定,止禪、觀禪等,不代表就一定獲得色界定以上),例如初禪近分定是獲得接近初禪的禪定,但還未到達初禪的色界定,獲得初禪近分定時欲界的五蓋粗重,大多不現行,有初禪近分定的品質配合修習四念處慧觀的修習斷障證道果(八正道有正定一項,佛教修行者修學的項目包括禪定這一項即使未得四禪八定的八個正行定,但也要有獲得接近初禪的初禪近分定品質,調伏粗重的五蓋,配合慧觀才能證得道果)(初禪近分定,對於初禪的正行定,有接近一分的靠近了,但還不是正式的初禪,還未達到獲得正式的初禪禪定。至於接近靠近的這一分,是多靠近,也有其標準,都要依經論學習)(並非是未得謂得、未證謂證,產生增上慢而妄說上人法。)(頓證阿羅漢果,是於該道修道位的最後續流的無間道,斷除該道最後一分的所斷,於下一剎那的解脫道證獲阿羅漢的道果住。並不是說沒有前面的加行道、見道、修道,然後憑空來一個頓證突然就變四果,這樣的話是無因生果,屬於非因計因、非果計果。具足前面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的所有因緣,最後於修道位最後續流斷除,斷除該道最後一分所斷品,於下一剎那現證該道無學位的道果,從有學位的最後剎那斷除所斷品,緊接著下一剎那證獲無學位才是頓證。)
作者: MartinJu (荒謬人生)   2019-07-03 17:44:00
「所有證悟道果的禪修者都因修慧(pabba)而成就;此慧即是知見無常、苦、無我三相之智。然而,諸道果之間在定力的程度上有所差別。不以禪那為基礎而修習觀禪的禪修者名為「純觀者」(sukkhavipassaka)。當這種人達到道果時,其道果心與初禪相符。」下午在忙沒注意到推文竟然沒有完全。抱歉南傳論藏認為純觀證三果者沒有色界定。只是道果心相同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07-03 17:47:00
這大概是總相的說,總相的說可能大致上還可以,但有許多地方還需要進一步辨析,才不會太過粗糙籠統。慧有聞慧、思慧、修慧,修慧以聞慧及思慧為基礎,對於聞慧以及思慧串習產生修慧,正式的修慧再進一步依於止觀產生,例如以修習無常為所緣,獲得初禪近分定時得正式修慧透過修慧的止觀雙運三摩地的串習,現證無我時證獲道果。清楚一點要說,修習無我的修慧(分別心證無我的毗婆奢那勝觀),經過加行道(加行道獲得止觀雙運的功德)的串習增上之後,於加行道的最後剎那入於見道,獲得無分別心的現觀無我,經見道十六剎那的道智(道諦)斷除所斷獲得聖道的道果伴隨獲得斷除所斷的離繫(滅諦)。如果依雜阿含經三果是五下分結盡,在初禪近分完全斷除欲界結使時,是會同時成就初禪的正行定,也許就是相符於引文當中說的與初禪相符吧所以純觀行者並非是先獲得四禪八定,再進修四念處修習無我慧,而是未先獲得四禪八定,以初禪近分定配合修習四念處,由近分定現觀四念處斷除所斷成就道果時才與初禪相符
作者: MartinJu (荒謬人生)   2019-07-03 20:49:00
論藏是說初禪心在初果就已經證得。之所以還會七來人間是因為出世間心緣的是涅槃。世間心只是靠禪定功力強行上去色界無色界。出世間心是斬煩惱而不會往生相應的來世
作者: ppt123 (xp)   2019-07-04 10:28:00
北傳很多宗派強調止觀雙運所以自有一套論述~但南傳所謂純觀行者的那套論述好像對止(定力)的修習程度予以弱化(基於目的不同 某些人不求俱解脫)那麼止與觀兩者在他們的修行用功程度上 並未給予同等雙運的心力~這樣的話 會不會是當初amidha與coo1810其實有分歧的原因?依南傳觀點 近分定"接近"初禪但畢竟不是初禪 所以等同未達最基礎的色界(標準)定~在一路修到4果的3果階段時 自然也沒色界定?但是北傳會認為純觀行者終究必須止觀雙運到有色界定(長短期不論) 不然純觀之路修下去似乎將不會成功證果?以上是我自己理解的兩方何以分歧的理由~請益一下是否適當~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07-04 10:41:00
止行者的止,是先獲得初禪以上四禪八定的止,再進修四念處觀行者不是先獲得四禪八定的止再修四念處,觀行者的止只需要初禪之前的近分定的止,以近分定的止配合修四念處。止觀禪修當中,止的體性屬於定心所,定心所是週遍每一位有情都有的,每一位有情的第六意識心王具有的別境心所當中,定心所、慧心所屬於別境心所,例如你現在雖然未進行止觀禪修,但你的內心當中同樣有定心所、慧心所的作用,你的內心緣於一個所緣時,可以有同一個時間專注安止於同一個所緣的作用,即是與第六意識心王相應的定心所的不共作用,當透過修行將定心所的專注力提升至初禪近分定的品質時,即獲得初禪近分定的安止,如果再將安止的品質提高獲得初禪以上四禪八定的安止。止行者是以先獲得四禪八定的安止為基礎,再進修四念處。觀行者就沒有以先獲得四禪八定的安止為基礎,而是直接修四念處,四念處屬於慧,以念處為所依的專注力獲得近分定的安止,由此初禪之前攝於近分定的止、觀配合,獲得近分定所攝的止觀雙運現觀無我由現觀無我的道智斷障獲得道果的果位。所以從凡夫至聖者心中都有定心所的止,只是止的程度不同(止只是一個總相性的名稱,細分的話有很多不同的程度。)(不論是止行者或觀行者都有止觀禪修,只是止行的止強調先由四禪八定的止進修四念處,觀行者雖然不是由四禪八定的途徑基礎修四念處,但是觀行者要證道果也要有近分定的止)(正式具定義的毗婆奢那勝觀本身就是具有止觀雙運的觀慧)(止觀的品質達到初禪近分定所攝的勝解作意才算正式具定義止觀雙運的毗婆奢那勝觀,在之前是隨順的毗婆奢那階段)(隨順的毗婆奢那沒有能力證道果,由隨順的毗婆奢那提升至正式的毗婆奢那勝觀,經由正式的毗婆奢那勝觀串習獲得現觀無我的道智(正式具定義的道諦)才能斷障獲證聖者果位)(觀行者是由初禪近分所攝的止觀雙運現觀無我獲證道果。)(定力不夠是無法斷障證道果的,但是如果只有定力沒有智慧也沒有辦法斷障證道果,所以要有禪定(止)與智慧(觀)相互配合,能夠獲證道果的止觀,至少有要初禪近分的止觀雙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