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初果須陀洹投生到人間一定是富貴之家

作者: MartinJu (荒謬人生)   2019-07-04 18:23:15
:
: (初禪近分定雖然尚未達正式的初禪,但初禪近分定不是欲界心,初禪近分是初禪所攝的心
: 佛教聖者證得道果,有些雖然不經由四禪八定,但週遍至少要有初禪近分定為所依。)
:
: 四聖諦的兩組因果:
: 苦(行苦)、集(無明我執)是世間因果(集為因、苦為果)
: 滅(斷除無明)、道(無我慧)是出世間因果(道為因、滅為果)
:
: 集諦攝有漏業和煩惱,煩惱的根本是無明我執,由無明我執(起惑)造業(造作有漏業)感苦
: 無明我執的正相違是無我慧,透過修持道諦(無我慧)斷除無明我執,證得解脫的滅諦(涅槃)
: 以上即:知苦、斷集、證滅、修道。
:
: 修持無我慧,獲得無我慧的現觀才能斷除煩惱,現觀是以止觀雙運為增上緣獲得的現量。
: 經藏《雜阿含464經》:
: 「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者,當以二法專精思惟,所謂:止、觀。…謂聖弟子,止、觀
: 俱修,得諸解脫界。」
: 律藏《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唐義淨譯):
: 「言應勤者,勸不放逸,能與出世聖道,加行為依止故,
: 謂於奢摩他(止的體性是定心所)、毘缽舍那(觀的體性是慧心所)雙修等運,獲聖道故。」
: 論藏《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唐玄奘譯):
: 「有二法,謂奢摩他(止)、毘鉢舍那(觀)者,…如世尊說:『非有定無慧(並非單修
: 止不修觀),非有慧無定(也並非單修觀不修止);要有定有慧(奢摩他安止的體性是
: 定,毘鉢舍那勝觀的體性是慧,止觀二者都需要修學串習),方證於涅槃。』」
:
: ※ 編輯: cool810 (219.69.36.162 臺灣), 07/04/2019 09:13:45
: 推 ppt123: 北傳很多宗派強調止觀雙運所以自有一套論述~但南傳所謂 07/04 10:28
: → ppt123: 純觀行者的那套論述好像對止(定力)的修習程度予以弱化 07/04 10:30
: → ppt123: (基於目的不同 某些人不求俱解脫)那麼止與觀兩者在他們的 07/04 10:31
: → ppt123: 修行用功程度上 並未給予同等雙運的心力~ 07/04 10:31
: → ppt123: 這樣的話 會不會是當初amidha與coo1810其實有分歧的原因? 07/04 10:32
: → ppt123: 依南傳觀點 近分定"接近"初禪但畢竟不是初禪 所以等同未達 07/04 10:34
: → ppt123: 最基礎的色界(標準)定~在一路修到4果的3果階段時 自然也沒 07/04 10:35
: → ppt123: 色界定?但是北傳會認為純觀行者終究必須止觀雙運到有色界 07/04 10:36
: → ppt123: 定(長短期不論) 不然純觀之路修下去似乎將不會成功證果? 07/04 10:37
: → ppt123: 以上是我自己理解的兩方何以分歧的理由~請益一下是否適當~ 07/04 10:40
amidha大的理論是他自己的
跟南傳無關
依據阿毗達摩概要
止行者:以禪定為基礎修(內)觀禪,達到道/果時,其道/果心與禪那相符.
純觀者:不以禪定為基礎修(內)觀禪,達到道/果時,其道/果心與初禪相符.
須陀洹(初果)道心依5禪支分為5種:
1.尋、伺、喜、樂、一境性俱-初禪須陀洹道心。
2.伺、喜、樂、一境性俱 -二禪須陀洹道心。
3.喜、樂、一境性俱 -三禪須陀洹道心。
4.樂、一境性俱 -四禪須陀洹道心。
5.捨、一境性俱 -五禪須陀洹道心。
斯陀含道、阿那含道與阿羅漢道(依5禪支)亦各有5道心,
而共有20道心.
果心(依5禪支)同樣亦有20種,
因此(20道心+20果心)共有40種出世間(無上)心.
純觀證果者不具備初禪~四禪的禪定功力
只是初果已經證得法眼
若有因緣,而想要得初禪可以很快就得到
但他們已經不墮惡道,證不證禪定對他們沒有差別
而初果心緣的是涅槃
所以初果聖者還是會七來人間
南傳不認為一定要修禪定才能往生梵天
依照 增支部的 七種布施的動機與果報
http://www.charity.idv.tw/a/a35.htm
清淨的布施也可以往生,並證三果
作者: amidha (東岐明)   2019-07-04 19:20:00
上面那部關於布施果報的經,不是連結網頁中記載的 AN 7.49而是 增支部7集52經 AN 7.52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1308.htm依阿毗達摩,往生禪天的死心與結生心必需是對應的禪定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