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一下我的淺見,不過不一定對,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先說結論,佛教的善惡觀本質在於是否能帶來安樂的結果,以及是否是不傷害自己。而善
惡觀的目的更類似於一種幫助解脫的工具,某些層面上與世俗道德相關,但卻也不相關,
如果過分拘泥善惡卻妨礙解脫,這不是佛教的宗旨。
以上的觀點來自於木村泰賢的《阿毘達磨佛教思想論》、羅卓仁謙《佛法中的善惡觀:以
佛法釐清我們對善與惡的誤解》與自我日常所讀的一些綜合感受。
【歷史上佛教的背景概說】
基本上我們可先大略的將佛教歷史區分為三塊:一、佛陀在世時(原始佛教)、二、佛滅
後部派分裂時期、三、北傳佛教。以下將就前二者個時期來淺談佛教的善惡觀。
但我在此不談論北傳佛教的大乘觀點,但基本上北傳佛教的大乘觀點對於善惡的看法可說
是比小乘更為浪漫且唯心,善惡的標準也更為模糊且值得深論,例子可見「殺一人救五百
商人」之例。
【逐漸明確且建立系統性的善惡觀】
佛教的核心在於追求解脫,因此就算談論善惡觀時,其實本質若脫離了解脫這一概念的核
心,其實就跟世間外道沒有太大差異。
。原始佛教時佛陀如何談論善惡?
在原始佛教中,佛陀本人對於何謂善惡其實並未提出明確原則性的標準,雖有十善惡、自
通之法,但在實際層面上就原則性而言,仍有不足處。
從當時的故事記載可知,佛陀說法往往是因為他人提問,便給予隨機應巧的回答,類似於
孔子對學生說明何謂善惡時,給予不同的說法是一樣的,只是這樣的回答本質上並未有系
統性的原則描述,這原因與佛陀本人在修行的理念上是為「實行」居多可能脫不了關係。
但無論如何,基本上佛陀給予的建議在於避免一切惡事,行一切善事,這善事只要是不傷
害他人、不違法的善事皆應為之,而這當中無論是能致解脫的無漏善(本生傳中的菩薩行
),抑或基於世俗道德而立的依於法律、從於國家政治、和於一家之平、善於五倫關係乃
至儲蓄(佛陀教導弟子應如何規劃投資)、健康(佛陀教導波斯涅王瘦身)等,這些佛陀
都是予以鼓勵的。
而這目的本身與解脫有關係,當然也與現世安樂或來生安樂也有關係。這樣的記載可在阿
含經中得知佛陀的善惡觀,從規範上可知是「十善惡、自通之法」,從原則上根據不同的
目的在於解脫、追求現世安樂或來生安樂,然而這更詳細的標準為何;老實講,佛陀在系
統性上並未有明確地解釋,可是或許我們可以理解為:只要是對於自己有益的事、對他人
亦有益的事,不違背十善惡、自通之法,甚至更現實的是去思考如何正確規劃自己的人生
,這些無論追求解脫或現世、來世安樂都可視為是善惡的標竿。
。部派時期的善惡觀
此時期將善惡觀認為是一種行解脫道之準備,但並不認為是最終價值,雖說如此卻也相當
重視「道德」,這樣的徵象可見於此時期種種論書在談論各類題目時,總是將「善」、「
惡」與「無記」視為重要的標準。這當然也有可能跟當時部派佛教的視角有別於後來大乘
角度是從相當機械化的角度去看待有所不同,例如你可以在當時的論書中看見他們側重在
剖析一切事物的態度。
總之,《阿毘達磨》在談論善惡時,將其區分為「善(kusala)」、「惡(akusala)」
與「無記(abyakata)」此三性質。如前所述,阿含經(尼耶柯)中記載佛陀談論善惡的
內容,僅只揭其德目,如十善惡,此是相當一刀兩斷的說法,但原則上究竟為何,這是仍
不足的,但在被認為是小乘論書的《成實論》中則提到:
「隨以何業,能予他好事,是業善名...令他得樂,是名好為,亦
名為善,亦名為福。(卷七三業品第一百)」
因此我們可以得知,在此時期佛教認為的善惡觀是基於「能予他好事」,也因此我們可以
知道自利利他者為善,反之是惡,介於此二者之間的是為無記(不善也不惡),而此外,
如果帶來的結果為對自己不利,卻能使他人幸福,依照成實論而言,也是能讓自己招致善
福,此亦為善行;反之,如果帶來的結果為對自己有利,卻使他人不幸,則此為惡行。
因此如後來的《成唯識論》所言:
「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此世他世違損,故名為惡。」
這樣的概念是完全基於前述而發展下來的。
。善有區別嗎?
有的,佛教將之區分為「有漏善」與「無漏善」。佛教認為即使是善,但從程度與本質上
仍有差別,因此如果是以意欲為基礎,無論追求現世或來世,只要是期望自身慾望能獲得
滿足的,皆屬於「有漏善」的範疇,反之捨離現世,只追求解脫涅槃的行為,無論何善行
,都屬於「有漏善」。而這程度的差別與標準,可見《大毘婆沙論.卷五十一》:
問:何故名善、不善、無記?
答:若法巧便所持,能招愛果,性安隱,故名善。巧便所持者,顯道諦,能招愛果者,顯
苦集諦,少分即有漏善。性安隱者,顯滅諦。
若法非巧便所持,能招不愛果,性不安隱,故名不善。此總顯苦集諦少分,即諸惡法。
若法與彼二種相違,故名無記。
復次,若法能引可愛有芽及解脫芽引,故名善;若法能引非愛有芽,故名不善;若法與彼
二種相違,故名無記。復次,若法能令生善趣,故名善;若法能令生惡趣,故名不善名;
若法與彼二種相違,故名無記。復次,若法還墮滅品,性輕升,故名善;若法墮流轉品,
性沈重,故名不善;若法與彼二種相違,故名無記。
從上述可知,佛教在看待善時,更有別於惡、與無記。這原因在於是否能導致解脫的結果
,或只是有現世或來世安樂的結果而有所不同。因此在看待佛教的善惡觀時,如果缺少了
「解脫」這一層面的理解,便很容易會落入二元對立的善惡價值觀。
以上為我的淺見。而我也認為基本上在談論佛教問題時,很重要的參考點還是要回歸到經
論上去做討論。很多時候我們太用一般世俗道德的角度去詮釋、理解佛教的內容反而可能
沒辦法太貼近真意,
也容易讓我們在無謂的問題上打轉反而妨害了解脫的目的,這是我們要去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