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四部宗義5

作者: FHShih (hou)   2021-03-22 14:08:33
1.5 有境的主張
毗婆沙宗的宗義裡面的七個科判,其中前四個科已經說明完,今天要看第五
個科判,對有境的主張。當提到有境時,無論是現在所要看的毗婆沙宗,或者將來
要看的其它的宗義,對於有境的講法跟分類都是一樣的。有境它可以區分三個:1.
補特伽羅2. 覺知或認知(這是同義詞)3. 能詮聲(能夠詮說的那個聲音),這三
個是有境的分類。
其中第三個能詮聲,只有能詮聲可以歸到有境,如果不是能詮聲,就不能歸
到有境。不是能詮聲的情況— 如水聲、風聲、摩托車等這些機器的聲音— 不能歸
到能詮聲,也不能歸到有境。原因是它們並沒有所要詮說的所詮(主題),所以,
這些聲音不是能詮聲。
什麼是能詮聲呢?就像我們平常的對話或者像現在說話的場合,這些聲音有
它一定想要說明的所詮或者主題,這些聲音才是所謂的能詮聲,能詮聲才是屬於有
境的範疇。以聲音而言,只有能詮聲能夠歸到有境,不是能詮聲就不能歸到有境。
但是補特伽羅和覺知,就沒有像前面這樣的區分。也就是凡是補特伽羅必然
是有境,凡是覺知必然是有境,這兩個不像聲音可以分為二類。因為凡是補特伽羅
必然能夠把所知做為他的境,凡是覺知必然能夠把所知做為它的境。這個所知即是
要了解的現象。凡是補特伽羅、覺知必然能夠把所知或者我們所要了解的現象做為
對境的緣故,所以補特伽羅跟覺知必然是有境。
首先說明補特伽羅,一般來講,像六道眾生,從地獄到天的這些有情都是補
特伽羅,這是總的來講。對於各別的補特伽羅看法為何?這個在不同的宗義有不同
的看法。所以總的來講,六趣都是補特伽羅,但是若要辨別補特伽羅是以什麼方式
存在,不同宗義,有些東西是共的,有些看法則是不共的。如毗婆沙宗、經部宗、
假相唯識派,還有自續派,這幾個宗派對於補特伽羅的存在方式,都認為是五蘊的
聚合以及五蘊裡面的識蘊是補特伽羅。也就是五蘊的聚合或者五蘊當中的識蘊
(第六意識)可以代表補特伽羅。換言之,五蘊的聚合跟第六意識是補特伽羅的實
例,剛剛提到的這些宗派,他們的看法都是一致的或者是共通的。
毗婆沙宗、經部宗、唯識的假相派、自續派,當他們去觀察欲界的補特伽
羅,比如像人來講,他們就會把人看成是依於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這
五蘊的聚合之後給他一個名稱,稱為這是人;或者這五蘊的聚合當中會去找識蘊,
識蘊裡面一般有六識:眼、耳、鼻、舌、身、意,他們會找到第六意識,就是補特
伽羅或人,這是這些宗義的看法,亦即對於欲界的補特伽羅,能夠代表他的一個實
例,這是他們的找法。
反觀我們自己看待的方式,好像也類似這些宗義,把五蘊看成是自己。基本
上,剛提到的這些宗派,也就是毗婆沙宗、經部宗、唯識的假相派、中觀自續派,
他們都會承認補特伽羅或者剛提到欲界的人,他們都是依於五蘊而成立起來的,這
些看法都一致。而且他們會說依於五蘊而成立起來的補特伽羅,不僅僅是個假名,
這個依於五蘊而成立的補特伽羅,必須在五蘊裡面,可以找到一個和他對應的一個
蘊。而去找的結果,就像剛找到的有兩個結果:一個是五蘊的聚合,或者另外一種
找到識蘊裡面的第六識蘊,這個第六意識是補特伽羅。
如果是唯識真相派,他們也承認補特伽羅是依於五蘊而成立起來的,他們也
同意,這個補特伽羅必須在五蘊裡面找到跟他對應的一個蘊,能夠代表這個補特伽
羅。但是他們發現,如果這個補特伽羅的實例是五蘊的聚合,或者補特伽羅的實例
是找得到的第六意識的話會有過失。他們認為,這個補特伽羅一定可以找得到跟他
對應的蘊,所以他們找到的是阿賴耶識,他們認為補特伽羅的實例是阿賴耶識。所
以他們的看法和前面不一樣,他們並不是找到五蘊的聚合,也不是找到第六意識,
而是找到阿賴耶識。
應成派認為:補特伽羅只是依於五蘊而成立起來的,或者說依於五蘊給它一
個名稱,唯假名安立而已,這個補特伽羅的實例,既不是五蘊的聚合,也不是第六
意識,也不是第八阿賴耶識。而且應成派認為根本沒有所謂的第八阿賴耶識,從應
成派的觀點,補特伽羅只是依於五蘊而唯名假立,這樣的補特伽羅叫做唯我。這個
唯我如果要去找他的實例的話,在五蘊裡面是找不到的,這是應成派跟其他宗派對
我或是補特伽羅不一樣的看法。
佛教的這些宗派都承認補特伽羅造善可以領受樂,造惡會領受苦果;補特伽
羅可以修道、可以證得解脫,對於這樣的看法是一致的,至於補特伽羅本身,其看
法就不一樣了。也就是依於五蘊所成立的補特伽羅到底能不能在五蘊裡面找得到,
這是各個宗派不一致的地方。
剛剛那種觀察都是有受過宗義薰陶的人,才會做這樣的觀察,若是世間的一
般人,其實不會做這樣的觀察。世間一般人,頂多從這個人的身材好不好,或者說
他的心好不好,不會進一步去判斷這個補特伽羅到底以什麼方式存在。當去深究補
特伽羅是以什麼方式存在時,其實很困難;不去探究又好像覺得很平常。若進一步
去探究,就會發現,其實補特伽羅的安立是困難的。
所以認為補特伽羅不只是假名,補特伽羅能夠在五蘊裡面找到跟他對應的東
西或事例的這些宗派,他們對於補特伽羅的看法是如此,對於無生命的東西也是如
此。就像鐘來講,他們會說鐘的這些零件組合在一起之後,這個就是鐘。鐘不只是
假名,鐘要找它的實例,這些零件的一個組合;零件的組合就是鐘,他們的看法是
這樣。也就是這個鐘不只是一個名稱,它是這些零件,在這個鐘的名稱上可以找到
它能對應的東西。同樣的,桌子也是一樣,桌子不只是一個假名而已,桌子依於這
些各個部份組合成為桌子,這個桌子是桌子各部份零件的一個組合。
應成派認為補特伽羅所指的那個實例,如果去尋找的話,是找不到。這個找
不到要正確理解,如果沒有獲得正確理解,很容易墮於斷見的過失。這個部份可能
要等到應成派宗義的時候,再詳細說明。
底下要看的是,有境的第二個分類,也就是覺知,它跟認知是同義詞。一般
覺知還可以再分成六類:眼的覺知、耳的覺知、鼻的覺知、舌的覺知、身的覺知、
意的覺知,覺知把它改為認知也可以。認知的體性,是清晰而且能夠顯現者。如果
只是清晰還不能成為認知,還必須要能夠呈現對境。但是呈現有正確的呈現,也有
顛倒的呈現,二者都有。總之,它的體性除了清晰之外,還能夠有呈現的作用,或
者說有知的作用,只是這個知的作用到底是正確的知還是顛倒的知,還有待討論。
顯現有時候翻譯成知,也就是清晰而且能夠了知者,但是這個了知並不見得
是正確了知,總之它有認識境的能力就對了。譬如眼的認知可以呈現或者認知色
處;耳可以呈現或認知到聲處;鼻可以呈現或認知到香處;舌可以呈現或認知到味
道;身可以呈現或認知到所觸境,前五種認知可以認知到的範疇相對於意的認知比
較小,因為意的認知可以呈現或認知到一切法。
意的認知,可以認知一切法,是就開發之後而言,若是一般人,意的認知還
有很多無法了解,如佛功德、空性或前後世等理論,這些意識都可以認識到,但是
我們還沒有辦法了解到,亦即意的認知有些部份還有待開發,但是從經驗中我們可
以了解到,意的認知能認識的範疇,比前面五種認知多,比如我們心中常會浮現各
式各樣的義共相(義總),這表示意的的認知能認識的範疇,比前面五種認知多。
當心中呈現這些對境的形象時,假設這個對境是悅意的,我們內心的感受是
快樂的;當心中呈現的對境,它是讓我們感受不悅意時,我們的感受就是不愉快
的;當在心中呈現的對境是中庸的,亦即既不是悅意的,也不是不悅意,我們所產
生的感受為捨受。換言之,心中呈現這些境的美醜好壞,會讓我們苦樂捨的感受起
現行。所以無論是那一種認知,它必然伴隨著苦樂捨的任何一種受。總之,只要是
認知,它一定伴隨著感受。我們心中呈現的境,必然會伴隨著對應的感受。會伴隨
著對應的感受,這種能呈現對境的行相者為認知,這個只有有情才有,外面的花草
樹木是沒有的。
認知分為量的認知與非量的認知:量的認知,它對於對境是新的了解。而有
些認知,它雖然是了解對境,但是它不是新的了解,這個就不是量。能被歸類於量
的,一定是新了解對境的認知。有些認知,它不了解對境;又有些認知不僅不了解
對境,甚至還產生顛倒的認識,這些都不是量。
簡言之,能被稱為量的認知,它對於對境必定是新的了解。例如:以眼識看
格西面前的鐘而言,第一剎那的眼識是量,但是如果眼識持續到第二剎、第三剎,
一直持續看這個鐘,從第二剎那開始,它就已經不是量。因為,第一剎已經了解
了,第二剎那所了解的還是同一鐘,所以第二剎那開始,雖然了解這個鐘,但是它
已經不是量了,因為它不是第一剎那的了解,從第二剎那以後都是再決知。排除聖
者之外,一般凡夫的認知,到了第二剎那以後,就已經不是量,而是再決知。
覺知分為量的覺知與非量的覺知,這是四部宗義一致認同的。底下要談的
是,量的認知可以再分成現量與比量,這個所有的宗義也都認同,只是在辨認實際
的例子時有差異,但是就其分類,四部宗義都一樣,覺知分量與非量,量又分現量
與比量。
量的定義是「新了解對境的認知」,它可以分為二類:第一類它不須依於理
由,只要用現前知的方式就可以了解對境,這樣的認知是現量。第二類它無法用現
前知直接了解,必須依於理由去思惟,之後才能獲得新了解對境的認知,這個屬於
比量。所以現量、比量的差別是在於有否依賴原因與理由,不依於原因與理由的是
現量,依於原因與理由的是比量。
如前五根的認知,這五個在了解對境時是不必依於理由,可直接了解到對
境。例如眼的認知可以直接了解到色處,身的認知可直接了解到所觸境。凡是前五
根識的認知,如果是第一剎了解對境的話,就屬於現量。但是前五根的認知無法作
思惟,能做思惟的只有第六個— 意的認知。
毗婆沙宗與經部宗主張,前五根的認知如果是現前知或現量的話,必然是不
錯亂的;如果是比度的認知或比量,它有了解對境的部份也有錯亂的部份,現量則
一定沒有錯亂。例如:比量有正確的部份,也有錯亂的部份,正確的部份是指它能
了解對境,而且既然它是量,也就能新了解對境;它也有錯亂部份,比如我們在一
間房子的旁邊,眼識直接看到從房子的門窗冒出煙,而後第六意識去判斷,能冒出
煙的源頭是火,這火並不是我們眼根能直接看到的,而是透過火產生的煙當作因,
而推知房子裡面我們沒有辦法直接看到的火它是存在的,透過煙為理由而了解到房
子內有火,這種了解,如果是第一剎的了解,就是比量,也就是了解房子內有火的
比量。
這個比量就了解房內有火而言,因為它是新的了解,所以它屬於量。這個比
量有錯亂的部份,是因為在我們有分別的第六意識當中所呈現的火,我們並沒親眼
見到。在分別的第六意識當中所呈現的火,是火的義總(總相),它並不是真正的
火,這個部份是錯亂的,火的義總遮蔽了,我們無法親眼看到火本身。因為是透過
煙而去推知房子內有火,所以火沒有辦法親眼看到。火雖然沒有辦法親眼看到,但
是透過煙這個因,可以了解到房子內有火,這種了解還是真正的了解,而且如果是
第一剎那的了解,它還是量,但是因為沒有親眼看到火,而是依於理由而推知,所
以不是現量,而是比量。
又如:在一個房子內,有二人在對話,因為這二人是在房內,所以無法親眼
看到,但可以依於他們講話的聲音,透過耳根的認知,現前的去聽到對話的聲音而
推知房內有人。房子裡面有人,並不是我們親眼看得的,但依於聲音的理由而推知
房內有人,這個了解房內有人的認知,它是新的了解,所以它是量,但是並非親眼
看到房內的人,所以這種量是比量。
剛提到的二個例子,只是比量粗淺的實例而已,比量運用的目的,不在於了
解這些粗淺的對境,它有更重要的功能。比量其實是要我們了解到,有些對境雖然
存在於所知的現象當中,但是我們無法以現量的方式看到或聽到,當不了解這些對
境時,將對我們產生很多的問題與過失,了解的話就可以減少很多的過失。對於這
樣的境,沒有辦法用現量看,只能用比量推知,為了這個目的而去運用比量,這是
主要的目的。這些境也就是如佛法所開示的一些重要的內容,這些都不是我們現量
的對境,必須透過比量才有辨法了解。而一般房子內有沒有火或人,只要走過去透
過門窗就可以看到。但是佛法要我們決擇的這些法,沒有依於比量是沒有辦法現前
看到的。
佛法所提到的內容,假設我們不了解,會產生很多的問題。例如:佛法內所
提到的前後世、解脫、成佛、空性,細微的無常等,佛法內所抉擇的這些主題,並
不是我們現量的對境。如果我們不了解它們,可能會產生很多問題。需要了解又沒
辦法現量了解,那要怎麼辦呢?唯一的方法就是透由比量先去了解,比量的應用主
要在此。
例如:佛陀在經典內,開示了所證是什麼?能證所證的方便是什麼?什麼是
所斷?能斷所斷的方便又是什麼?佛陀在經典內堤到所斷、能斷、所證、能證這些
內容時,不只說出此術語而已,也會說明其理由。還有祖師的論典也是如此,比
如:成立有前後世與解脫輪迴的這些內容,主要在《量論》裡面會非常詳細說明;
談到空性這些主題時,主要在《中觀》的經論內有詳細說明;說到無常時,幾乎
所有的經論都會談到這個主題。這些內容一開始是無法用現量的方式去了解的,只
能透過推論的方式。所以我們首先必須依於開示這些內容的經論,去獲得了解這些
內容的比量,先有比量的了解,進一步才能得到現量了解。所以在得到現量了解之
前,先要對這些主題得到比量的了解。
對於前、後世、解脫、空性、細微無常這些內容,要能夠現量了解,除非證
得聖者果位,不然是不可能的!即使是資糧道、加行道的行者,也還沒有能力現量
認知到這些對境,更何況是一般的凡夫!所以一般凡夫目前能夠努力的,就是透過
比量去了解這些內容,而現量是在得到比量之後,進一步去開發的,這是將來所要
做的,目前現階段主要的工作是如何依於比量了解這些內容。
量分現量與比量,現量又分:根現量、意現量、瑜伽現量這三類。毗婆沙宗
不承許自證現量,這一點在說明科判的第一個,有關毗婆沙宗的定義時,就已經說
明的很清楚了。提到:不承許自證識,且主張外境諦實成立的說小乘宗義的補特伽
羅。定義的三個部份,裡面的第一個,不承認自證識,意思是他們也不承許自證現
量。
=======================================================================
這段其實滿重要的 對於"比量"的認識和了解
因為要[現量]證得空性 必須是見道位的菩薩
凡夫未證之前 只能以[比量]的方式緣取"義共相" 來逐漸了解空性
而比量的來源 就是上師或教理闡述的見地 依見地形成比量
基本上就變成以比量來做為實修的工具了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1-03-22 16:57: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