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6-05 18:21:00修行者有入根本定與後得位兩種時段,比如早晨起來可先禪坐禪思佛法法義,這就是修入根本定,雖然我們還未能達到真正的入根本定,但這是隨順的修習;上座禪坐禪思法類,可思惟大悲心、菩提心、四聖諦、十二緣起支、業果道理、皈依三寶等各種法類的內涵,如理思惟產生定解,安住在此定解的覺受,下座後也就是後得位,依於聞思抉擇定解的法義去在日常生活中行持抉擇,當覺得串習力不夠無法提起正知正念時,可再入座禪修,將心置於一處重新思惟法義,以正知正念獲得對於所緣法義的明晰,而後再下座出定。一般說一天上座四次。而在上座(入根本定)與下座(後得位)之間,如上面板友所說以防護根門、正知而行、飲食知量、悎寤瑜伽四種資糧,護持淨修善所緣行相,能令正念不易退失。《大智度論》云:「禪,秦言思惟修。」關於上座如何禪思法義形成止觀,可參考末學前面幾篇分享過的“云何求得奢摩他?”“云何善巧毘缽舍那?”要禪思各項法類,對於各項法類的內涵則要認真聞思學習,如此上座時才有思惟法義的材料,否則腦袋空空不是正確的佛法修行,不能趣於佛法的法義修行,不能漸次證於法義而如果你有經常恍神、發呆的情況,表示身心粗重不堪能,看看是否有四大不調等引起的障礙。以佛法來說,身心粗重無法堪能地行持善業,提不起正知正念,易落入昏沉昏昧,如果成為習慣將會是修行很大的障礙,也產生不了證法義清明的智慧(身心粗重的相違品是身心輕安,禪修時以正知正念除遣散亂掉舉與昏暗沉沒,會漸次得身心輕安,能對治粗重不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