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 雲棲祩宏大師[禪關策進]講要02-果如法師

作者: poohkoala ( \^0^/)   2014-07-17 18:39:56
四、鵝湖大義禪師垂誡  
莫只忘形與死心,此箇難醫病最深。直須提起吹毛利,要剖西來第一義。瞠卻眼兮剔起眉
,反覆看渠渠是誰。若人靜坐不用功,何年及第悟心空。
〔今譯〕
參禪人若執著於「忘形」與「死心」,那是最難醫治的禪病,要趕緊提起話頭,睜大眼睛
,揚起眉毛,反覆用心的參。如果只是靜靜的坐在那裡,驢年也難以參透。
「忘形」與「死心」,指有些人打坐,一坐下去就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清楚,什麼念
頭也不生,禪宗稱之為「黑山鬼窟」,法相術語是「無記」,他的心識沒有活動,連善惡
都不知道。我們禪坐的時候,心必須清清楚楚,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自己身心的任何變化
,昏沉時要懂得如何恢復清醒,散亂時要懂得如何安定下來,隨時用方法對治;甚至知道
自己現在工夫到什麼程度了,以及週遭發生什麼事情,只是不會攀緣它們。
鵝湖禪師以「吹毛利劍」形容觀照的智慧,要大家用它來斬斷一切妄念,參究達摩祖師來
到東土的真實意義。要用心的參話頭。睜大雙眼,打敗昏沉,盡自己全部的精神力量,反
覆看著話頭:清淨的自性在哪裏?到底它是什麼樣子?
五、永明壽禪師垂誡  
學道之門別無奇特,只要洗滌根塵下無量劫來業識種子。汝等但能消除情念,斷絕妄緣,
對世間一切愛欲境界,心如木石相似,直饒未明道眼,自然成就淨身。若逢真正導師,切
須勤心親近。假使參而未徹、學而未成,歷在耳根,永為道種,世世不落惡趣,生生不失
人身。纔出頭來,一聞千悟。
〔今譯〕
修學佛法這條路沒有特別的地方,只不過要洗淨我們無始以來六根攀緣六塵時所生的染污
業識種子罷了。若從消除情念、斷絕妄緣著手,對世間種種五欲愛憎境界,內心好比木石
一般不動念,雖然一時沒有明心見性,也能得到身心的清淨安然。
遇到真正大善知識時,一定要殷勤誠懇的親近,即使還不能參透或成就佛法,但善知識的
諄諄開導,經過我們的耳根直達心底,永遠成為修道的種子,讓我們生生世世不會墮落三
惡道,再生為人時,一聽到這個法門,就很容易契入了。
我小時候看出家人盤腿打坐、眼睛閉著很像佛陀,所以在參加念佛會的場合,止靜時也學
著盤起腿,甚至念佛、繞佛時我都不起來。念佛會的老菩薩們年紀都很大,很難盤腿坐。
他們就讚嘆我:「好棒喔,好乖喔!」,其實我只是裝模作樣的坐在那裏,心根本不在打
坐上。當時我雖可以撐很久,但沒有把心用在方法上,對修行一點用處也沒有。諸位在打
坐時,一定要把世緣放下,好好的參話頭。
參的時候要一心一意,不要生起雜念。知道自己心在攀緣、有雜念,只要舉起最厲害的吹
毛利劍,拿起話頭好好的參,就能洗滌我們無量劫來六根六塵的業識種子。若繼續把心念
放在疑情上,不管身心有什麼狀況,馬上提起話頭,不必再用別的方法來觀照或修行。要
知道,所有的妄緣、情念,以及對世間的五欲愛憎等種種心念,都是我們當下心的攀緣,
只要放下攀緣,不理它,不追究它,不管過去或未來是什麼情形,也不管現在的身心狀況
如何,只抱定話頭,一心一意的參,雜念妄想自然就會掉落,心也自然會慢慢清楚了。
有機會遇到真正的善知識,要發起殷勤、恭敬的心去親近他,並向他學習。有些人對佛法
什麼都不懂,但第一次參加禪修,就比我們努力多年還要受用。你不必比較,也不必羨慕
,這很可能是他多生累劫用功的結果。此外,禪不像一般知識是用堆砌的方式而成的。越
是心境簡單、不會攀緣的人,就越能得力,因為他們心裡能夠確實的放下。
人的心境越單純,越不容易沾染境緣,叫他參,他就毫無疑問的參下去。他悟了以後,可
能也不會教導別人,但他的心輕安自在。問他佛法,他可能說不出來,或以一句話或一個
動作來表達,但是他確確實實能得到修證的利益。因此,我希望所有修學的僧俗四眾都要
發願:「今生能夠遇到這樣的無上大法,因緣真是殊勝無比。我一定要好好的努力修行!

我一直非常感戴家師的恩德,否則雖剃了頭,書讀得再多,經教懂得再深入,但對心性如
何落實或安定自在,可能毫無所知。若沒有家師教導這個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法門,我
一定抱憾終身了。自己用功的態度,決定自己是否能有所成就,所以大家要依照永明延壽
禪師的開示,放下萬緣,一心一意,真切的參下去。
六、黃龍死心新禪師小參  
諸上座,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爾諸人要參禪麼?須
是放下著。放下箇甚麼?放下箇四大五蘊,放下無量劫來許多業識,向自己腳跟下推窮,
看是甚麼道理。推來推去,忽然心華發明,照十方剎,可謂得之於心,應之於手,便能變
大地作黃金、攪長河為酥酪,豈不暢快平生!莫只管冊子上念言念語、討禪討道,禪道不
在冊子上。縱饒念得一大藏教、諸子百家,也只是閒言語,臨死之時,總用不著。
〔今譯〕
諸位大德,常言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及「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參禪人哪!首先要學會放下,放下對四大五蘊色身的執著,及無量劫來八識田裡分別妄想
的業識,將一句話頭切切實實的徹底推窮,看看它究竟的道理是什麼。參來參去,有一天
豁然心開,照耀十方寶剎,隨拈一物都是寶,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到那時節,豈不是一
生中最暢快的時刻嗎?
不要管經典、禪書或語錄上寫些什麼,真正的禪道不在語言文字上。即使看完三藏十二部
的經論,乃至於諸子百家等典籍,那也都是多餘的廢話,臨死的那一刻都沒有用處!
我們要珍惜現有的色身,以及修學佛法的因緣,認真的修行。參禪首先要放下對身心的眷
戀。怕痛、怕死,貪著色身,不肯真正精進用功,是參禪者的一大障礙。其次,要放下無
量劫來的許多業識,及心中的種種思惟分別。許多人一打坐,便有許多妄想,思考這話頭
到底是什麼意思,自己找出好多答案。比如參「什麼是無」,立即聯想到「無就是緣起空
;無就是《心經》裏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無就是我們的清淨體性…。這些分別思量,
都叫做業識。要將色身及無始劫來的業識全都放下,腳踏實地、老老實實的問個話頭,例
如參究「無」到底是什麼。不要找答案,或找裡面的理論。參來參去,有一天便會豁然心
開,明心見性。
禪道不在語言文字上,縱然看完所有的經律論佛典,歷代祖師對於經教的闡講,甚至於諸
子百家的典籍,平常自己好像覺得有點體會或受用,但那些由知解而得的東西,任你再怎
麼了解,永遠都掌握不住真正的實相,而面臨死亡的那一刻,完全無法發揮作用。
我早年就讀佛學院,有個馬來西亞的同學說,最好吃的水果是榴槤,號稱水果王。我們問
他榴槤長得什麼樣子。因為沒有實物或圖片可以參考,他就給我吃了幾個榴槤糕。榴槤糕
味道聞起來怪怪的,但吃起來很特別。他還說:「榴槤長得圓圓大大的,外面有很多刺。
剖開來裏面的果肉是一瓣一瓣的,吃起來很甜。每一瓣果肉包著一個果核,有的比較硬,
有的比較軟…。」他講了一大堆,我聽完了,從知識層面去理解,從我吃過的水果去類推
,但還是不清楚。直到大學畢業後,我有機會去馬來西亞,看到並吃到實際的榴槤,發現
跟我心裡描繪的圖像完全不一樣。可見從言語文字所得到的理解,跟自己實際得到的體驗
,差距太大了。
﹝評曰﹞
不可見恁麼說便謗經毀法,蓋此語為著文字而不修行者戒也,非為不識丁者立赤幟也。
〔今譯〕
不可以看到黃龍祖師這麼說,便拋棄經教,謗經毀法,因為祖師這幾句話,是為那些執著
文字而不真參實修的人說的,並不是為那些不研習經教的人立下的標竿。
大家一定要實地去用功,但不能說經教沒有用。若照著經教所說的正知正見修學,就能獲
得很大的利益。不過禪宗是要我們親證本體,怕我們落在分別知見上,所以叫我們用功的
時候,要把經教及知見丟在一旁,才能親身實證。祖師大德也怕我們將知解當作親證,參
話頭時起心動念,把讀過的經教當作真實法。
此外,跟隨善知識修行的時候,一切的身心行為都有善知識隨時鞭策及照顧,大家只要照
著方法實修就可以了。如果因緣使你不能整天修行,而且容易起心動念與攀緣,那麼經教
還是有相當的作用,你還是要用它。不要看了黃龍祖師這些話以後,就認為完全不需要了
。那是謗經毀法。祖師這幾句話,是用來警惕那些只在文字上學佛,認為只要深入經藏,
自然智慧如海,而不肯實修的人,並不是給不研讀經教的人做為免讀經教的護身符。
七、東山演禪師送徒行腳 
 
須將生死二字,貼在額頭上,討取箇分曉。如只隨群作隊,打哄過日,他時閻羅老子打算
飯錢,莫道我不曾說與爾來。若是做工夫,須要時時檢點、刻刻提撕: 那裏是得力處?那
裏是不得力處?那裏是打失處?那裏是不打失處?
有一等人,纔上蒲團,便打瞌睡,及至醒來,胡思亂想。纔下蒲團,便說雜話。如此辦道
,直至彌勒下生,也未得入手。須是猛著精彩,提箇話頭,晝參夜參,與他廝捱。不可坐
在無事甲裏,又不可蒲團上死坐。
若雜念轉鬥轉多,輕輕放下,下地走一遭,再上蒲團。開兩眼,捏兩拳,豎起脊梁,依前
提起話頭,便覺清涼,如一鍋沸湯,攙一杓冷水相似。如此做工夫,定有到家時節。
〔今譯〕
要將「生」與「死」兩個字,貼在額頭上,隨時隨地認真參究:到底什麼是生死。過團體
的修行生活,如果只是隨著大眾作務,忙東忙西的,在法上毫不用心,讓光陰虛度,等到
閻王老子跟你要吃飯錢時,可別痛哭流涕,說我沒有教你。要時刻提起話頭,清楚什麼情
況下工夫用得很好、或使不上力,什麼時候話頭不見了、或打不散了。這些都要知道。
有一種人,坐上蒲團就打瞌睡;睡飽醒來就胡思亂想;下了蒲團就找人聊天,說東道西的
。這樣的修行人,縱然修到彌勒菩薩出世成佛,也連個入手處都找不著。一定要抖擻精神
,勇猛精進,和話頭打成一片。既不可落到無記狀態,也不可呆坐在蒲團上,都不提話頭
。如果雜念越來越多,可以下座走一走。再坐上蒲團時,要睜大兩眼,捏緊拳頭,挺直脊
梁,提起話頭,就會覺得像一鍋熱水裡倒進了一瓢冷水,獲得片刻清涼。若像這般反覆的
做工夫,必有明心見性的一天。
這是東山法演禪師的徒弟要去行腳時,師父對徒弟開示的一段話:「到外面參訪,要認真
的參:生死究竟是什麼?如何了生死?在團體中參學,如果只是機械式的聽到打板聲就起
床,聽到鐘聲就出坡,隨著眾人在隊伍中一下子拜佛,一下子演禮,忙進忙出,煞有介事
的,那是毫無用處的。等到將死的那一天,閻王老子考你工夫時,才埋怨我這個做師父的
不曾教導你怎麼修行,把罪過都推到師父頭上。你絕不可以這麼說,因為我現在已經囑咐
你,要把生死二字貼在自己額頭上,好好的用功了。」
祖師這幾句話不僅是對他的徒弟說,也是對我們說的。大家有沒有將生死貼在自己額頭上
?如果沒有的話,你來道場做什麼?這裏的齋飯又沒比你家裏的好吃,還要一天到晚坐著
不能動,坐到腰酸背痛,何苦呢?所以一定要將生死二字貼在自己額頭上,跟善知識們共
同發心用功,互相鞭策勉勵,不要懈怠,這樣才真正有用。若只是時間到就坐下,起來就
按摩、跑香、吃飯、聽課,隨著隊伍鬧哄哄的過日,糊里糊塗的過了一天又一天,那是沒
有用的。
要認真做工夫,時時檢點自己的身心,把話頭提起來參究,不要讓它跑掉了。參的時候,
如果覺得身心狀況很不錯,要知道如何繼續用功。如果參到好像碰到銅牆鐵壁一樣,一點
作用都沒有,甚至於煩惱也起來了,身體的障礙也起來了,就要知道如何改進。然後要清
楚:按摩時,話頭還在嗎?喝水洗手時,話頭還在嗎?慢步經行、快步經行時,雜念少,
話頭比較不易掉,而吃飯、出坡時,話頭都可能不見了。話頭在哪裏跑掉了,自己要知道

共修時,我會要求大家禁語,因為想要講話的念頭一起,正念與話頭就全部不見了,這就
已經是「打失處」了,又找人東講西講的,話頭更是跑到十萬八千里外了。更糟糕的是,
我們講話還會影響別人。所以一定要約束自己不講話,把自己的話頭照顧好,除非有問題
需要小參。
做工夫要振奮精神,勇猛精進,所有的時間都用在話頭的參究上,與話頭抱在一起,時時
刻刻都不分開。不可以腦袋空空的坐在那裡,進入無記狀態,什麼方法都不用,只是發呆

打坐時,如果比較用力參話頭,想要用話頭制止雜念,雜念可能反而越來越多。此時不一
定要為了跟雜念博鬥,而逼著自己用心的參,可以輕輕的提著話頭、看著話頭,心仍然和
話頭合在一起。然後再輕輕放下腿,站起來活動活動。休息過後再坐上蒲團,繼續全心全
意的參。這是權宜的方法,如一鍋沸湯只攙入一杓冷水,只可暫時將雜念拋開,獲得短暫
的清涼。要真正將雜念除掉,只有話頭成片時才能做到。像這樣努力不懈的做工夫,總有
一天會明心見性。
八、佛跡頤菴真禪師普說
信有十分,疑有十分;疑有十分,悟有十分。可將平生所見所聞、惡知惡解、奇言妙句、
禪道佛法,貢高我慢等心,徹底傾瀉,只就未明未了的公案上,距定腳頭,豎起脊梁,無
分晝夜,直得東西不辨、南北不分,如有氣的死人相似。心隨境化,觸著還知,自然念慮
內忘,心識路絕,忽然打破髑髏,元來不從他得。那時豈不慶快平生者哉!
〔今譯〕
對祖師禪法不可有絲毫懷疑,要有十足的信心,如此對話頭便會生起強烈的疑情。參的時
候疑情有十分,開悟就會有十分。將以前經由見聞覺知得來的知識,徹徹底底拋開,只是
提起話頭,全神貫注的參,參到死去活來,雖然內心清楚,但是外表呆滯,不會分別,不
會攀緣,甚至於自己在什麼地方都不知道,就像只有一口氣在的死人。遇著機緣,忽然見
著本性,便知原來一切本自具足,都不用別人給我們。那才是平生最痛快的事呀!
一般說來,「普說」是寺廟裡早晚固定對大眾說的開示或教誡。以前的寺廟沒有固定的禪
堂,早晚課以後,大家來到講堂或丈室內,老和尚會講一些修行上的觀念與方法,然後大
家各自回去照著修,這叫做普說。此外,法會有人打上堂齋的時候,長老或住持就要說一
堂普說,稱為上堂普說。
大家對祖師禪的教法,要確確實實、完完全全的相信,相信它能讓我們了生脫死,不要心
生懷疑。如果對這個法門懷有疑問,就很難從它的修行中得到利益。「信」,不只對法要
有信心,還要對教導的善知識有信心,以及深信自己這樣的用功必能真實獲益。但是對話
頭本身反而要生起最大的疑情,因為大疑就能大悟,小疑就能小悟,不疑就不能悟。
做工夫的時候,要將你原來從見聞覺知得來的知識見解,不管好壞對錯,全部徹底拋開,
然後把未明未了的公案,拿起來當作話頭,立定「一定要明白它」的志向,提起全部的精
神力量,不分晝夜努力的參,用功到東西不辨、南北不分的程度,外表像個呆瓜一樣,但
內心其實是很清楚的,只是不會去攀緣而已。吃仍然會吃,睡仍然會睡,冷熱也知道,只
不過自己的心跟境已經融成一片,雖然全部知道,但不會再繼續分別。
修到這個地步,心中的念慮自然就丟開了,所有心中的分別與想法也都不見了。遇著機緣
,忽然打破對臭皮囊的身見及原來的種種知見,便清楚知道,原來一切萬法並不是從外面
來的,而是本自具足,本自如如的啊!
作者: poohkoala ( \^0^/)   2014-07-17 18:43:00
個人心得:與念死法門相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