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學小小愚者,只是猜測若經由多次思慮,或許有一得也說不定。
※ 引述《summertrees (夏天樹)》之銘言:
: ※ 引述《minimalist (極簡者)》之銘言:
: : 日前與一位師姐討論,他說讀經不需了解其意,不要思維。只要一直讀下去,最後就會開
: : 悟。
: : 但我目前學習的都是講求聞、思、修 。然後又看到淨空法師的開示影片,他說思不是研
: : 究,研究就錯了
: : http://m.youtube.com/watch?v=7d5ura-dBa8
: : 末學無法理解那位師姐與法師的開示,所以提出討論…
: : 合十
: 推 summertrees: 這是兩種情況,一直讀下去,不去思辨其意,這是修定 11/07 18:18
: → summertrees: 能夠讓自己這麼讀個三千遍,你戒定的基礎有了, 11/07 18:20
: → summertrees: 你自性本具的智慧會透出來,這時你看佛經就懂了 11/07 18:21
: 所以法達禪師誦《法華經》三千部,六祖從來沒學過,不識字,讓法師念到第二品,
~~~~~~
六祖不識字,不意謂六祖「腦筋不思考」啊...
六祖父母沒辦法送六祖入學識字,不代表這樣的小朋友長大後,
就不會自然「不學而知」(即便是儒家)聖人教導的慎思明辨的重要啊....
: 他就明白整部《法華經》說什麼,反過來為法達禪師解說。
: 而法達禪師正因為有三千部《法華經》的基礎,所以六祖一點撥,他立刻開悟。
: 因為三千部《法華經》的基礎,法達禪師的心是定的,因為有戒定的基礎,
: 十年三千部《法華經》打下的基礎,法達禪師才能立刻開悟,因為他就差臨門一腳了。
: 不只誦經,拜佛也可以開悟,念佛也可以開悟,八萬四千門,門門都可以開悟。
: 端看你用什麼方法去學。你是由戒生定、因定開慧,那就一定可以開悟。
: 說到一直讀下去就會懂,雖然我沒有很大的體悟,但也有過兩次小小的經驗,
: 分別是在誦《地藏經》和《無量壽經》時,本來似懂非懂的地方,真的有一天
: 突然在讀誦時懂了!這種懂真的不是我去想,我根本沒有想,只是如實念過去而已。
妙禪劉先生某天夜睹明星,也「發自內心自認為」他懂得「無上正等正覺境界」的佛法了
。So?.....因此,對於佛法所謂「自悟」,我知道佛陀的意思:難以言說。因為說之不盡
。但諸位難道不曾想起佛陀也提醒大家不可「未悟而以為悟」?
當然,若是「真的」悟了,那也不錯。因此末學並非懷疑s大的悟境。
只是提醒若其他依照s大說法做法,而某天「也『悟』了」的人們....
只是,麻煩在於:那名也「自覺悟了」的當事人,如何避免自己成了妙禪第二?
復次,印光大師、淨空法師皆宣揚淨土宗:先專心念佛得生淨土後,即便是下品之人,在
極樂淨土蓮花池中,再慢慢「思維」(幾劫的光陰)不遲,反正不會再回六道妨礙修行。
這是淨土宗的法門方向。
因此很適合阿公阿婆(諸位已經無法強求自己長輩去「思維」)的佛教徒。
至於如果願意去「思維」的佛教徒,誦經之「同時」,末學淺見認為,
「誦」與「思」同時並行,並非不可。不過這就是看個人功力。
末學也不敢自認有啥進境。尚在努力中。
只是知道這個法門並非如淨土宗所言那般「不宜」。
借用m大在coo大文章中的推文內容:
推 minimalist: 謝謝c大的引用經論。看來廣論在修習軌理中,宗就明確 11/08 06:38
→ minimalist: 指出修是止修,不應思維是邪執。末學慚愧沒把廣論讀好 11/08 06:38
→ minimalist: 。不過這樣一來,就與印光大師的閱經原則有極大出入。 11/08 06:38
→ minimalist: 兩邊都是祖師大德,為何見解會有如此大的差別? 11/08 06:38
推 minimalist: 最常聽到的解釋,應該又是八萬四千法門,應眾生根基 11/08 07:15
→ minimalist: 而有所不同 11/08 07:15
我的意見大致如m大的心得。菩提道的廣論的內容基本上可信可行,對於修行菩薩乘的「理
路」說得很好。末學淺見認為只要保留、排除宗喀巴在菩提道的廣論中所言有「比菩薩乘
境界更高更殊勝的金剛乘」的讓信徒「未來預計修課方向」的「伏筆」即可。
若能如此,即可保留其闡述菩薩乘修行理路的正典之利,而辟除為了通達(所謂的)金剛
乘,而在修完菩薩乘後再去修行教義另類到要戒慎之的金剛乘的次第,最後天曉得會修成
怎樣情況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