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316(下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6-04-08 18:45:13
(續:「如《法華文句》云:《胎經》云:蓮華生者,非胎卵濕化之化生也。」)
  我們再看下面,「又亦非《涅槃經》所謂之濕生。彼經云:庵羅樹女等,因樹華而生
,名為濕生」,潮濕。哪些?這些樹神,是因為樹花,花有濕度,很高的濕度,她因這個
而生的,就是胎卵濕化裡頭,前面《胎經》講的是化生,這個地方講濕生。「蓋穢土草木
常有濕氣,庵羅樹女等托此濕氣而生,乃名濕生。今淨土中,蓮華與人俱是同時而有,自
然化現,不藉濕氣,故亦非濕生也。」這就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他不是屬於濕生,不
是屬於化生。這把胎生、卵生、濕生、化生都解釋清楚了。
  自然化生,自然化生好!自性上沒有障礙,他的性德會現前,就跟開悟的人相似。宗
門大徹大悟,像惠能大師,惠能大師在世,他所教導的弟子們很多,弟子當中有四十多個
人達到大徹大悟的境界,也就是跟惠能大師同等的境界。五祖忍和尚,一生只傳了一個人
,惠能大師,衣缽傳給他。現在惠能大師度的有四十多個人,這衣缽怎麼傳?所以不傳衣
缽了,傳法,不傳衣缽。這四十多個人都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禪宗盛極一時。從印度
傳了二十八代都是單傳,到中國來(第二十八代是達摩祖師,在中國是初祖)單傳又傳了
六代,到第六代的時候,沒有想到惠能大師會下大徹大悟有這麼多人。所以他這個會下又
分五個宗,小宗派,他們用的方法不一樣,都能達到究竟圓滿,這在中國佛法是無比殊勝
。智慧開了,神通現前。
ⓒ 智德自在
  【智慧勇猛。神通自在。】
  『智慧勇猛』,「謂智慧明了銳利,能破煩惱憍慢賊軍,故云勇猛」。智慧的反面就
是煩惱,用憍慢代表煩惱,憍是驕傲,慢是自大,把它比喻作賊軍,智慧能照破。「如《
智度論》云:智慧箭勁利,破憍慢諸賊」,這是《大智度論》裡頭兩句話。又引《維摩經
》說,「以智慧劍,破煩惱賊」,都是用的比喻。「又《心地觀經》云:法寶猶如智慧利
劍,割斷生死,離繫縛故。」繫縛是煩惱的代名詞,煩惱好比繩索,把你捆綁起來,你不
能動彈,失去自由。這是解釋上面這一句。
  下面,『神通自在』,「神通無礙也。如經云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等也。」這些都是
屬於神通示現,這一樁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手掌,手掌當中,掌中是什麼?不是一個地
球,這一個世界是講一尊佛的教化區,經上講的三千大千世界。這個掌裡面能持什麼?能
持無量諸佛,一切諸佛的大千世界都在如來的掌中。誰能做到?諸佛如來證到究竟果位,
他能做到。這句話裡頭還有一個很深的意思,這個意思是什麼?告訴我們,我們要能體會
。一切世界從哪來的?惠能大師答案說出來,他在五祖面前,他明心見性了,性是什麼樣
子,他說了五句話,二十個字就把這個問題全解決了。五祖一聽,真開悟了,衣缽就給他
,《金剛經》不講了,他全通了。他最後一句話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句話重
要,這句話把世間法所有一切問題統統解決了。我們這個世間,地球上這一切萬物,包括
居住在地球上的人,從哪來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情?能大師看到了,搞清楚、搞明白了
,是我們自性變現的。自性是什麼?真心,是我們真心,真誠心所變現出來的。整個宇宙
一切法、一切世界,跟我什麼關係?一體。所以禪宗裡有一句話說,「識得一,萬事畢」
。你要真正認識到這個一,認識到了,原來一切是我們自心變現的,整個宇宙就擺平,什
麼問題都解決,沒有問題了。
  佛法的教學,我們今天的心,眾生心是一切心,妄念雜念無量無邊,都是那個一心變
現出來的。所以佛的教誨,最後都教我們歸一,歸一問題解決了。我們到極樂世界,到極
樂世界最後歸一,一是什麼?一是常寂光土,一裡面什麼都沒有,是光明遍照,沒有時間
,沒有空間。時間、空間假的,不是真的,真心裡頭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物質,也
沒有念頭。科學家說,物質是從念頭產生的。佛告訴我們,到終極的時候物質沒有了,念
頭沒有了,一切自然現象也沒有了,就是寂光,回歸常寂光。常寂光是佛的法身,我們的
法身也是常寂光,同一個身,同一個體,我們還能害人嗎?就是一隻蚊蟲螞蟻,牠也是我
們自性所生所變的,殺牠那不就是殺自己的自性?這個道理深,深無限、廣無邊,深廣無
量無邊。
  佛法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如果我們會用功,無論什麼方式,功夫都是講求不受干
擾。自性不受任何干擾,所以它永遠是清淨的。惠能大師第一句話說「何期自性,本自清
淨」;而且它不生不滅,它沒有生滅,它是永恆的,不生不滅;它是具足萬有的,它是什
麼?「能生萬法」,它要不具足萬法,它怎麼能生萬法?它具足萬法。無量無邊諸佛如來
剎土不離自性,不離法身,它就是法身。所謂法身,就是哲學裡面所說的本體,它是宇宙
萬有的本體,它能生能現。宇宙不是真有,是假有,遇到緣它就生(能生),沒有緣它不
現,不現不能說它沒有,現了不能說它有。要慢慢細心去體會,這是法身菩薩大徹大悟的
人跟佛陀的境界。
  學佛就是要向上提升,愈是上升愈有味道,這什麼味道?法味。法味是什麼味?不是
酸甜苦辣鹹淡,不是的,是我們無法想像的。這裡要跟諸位用形容來說就是法喜充滿,孔
子第一句話說「不亦說乎」,喜悅!從內心裡頭,就是從自性裡,自性的性德,第一德就
是歡喜心、就是慈悲心。所以你的功夫到什麼樣的程度,可以從你的慈悲上去看,你慈悲
到什麼等級,你的功夫到什麼等級。佛的慈悲是平等的,菩薩的慈悲不平等,有分等級的
,阿羅漢又次一等,天人不如阿羅漢,欲界天比不上色界天,我們六道輪迴是比不上欲界
天,等級很多。所以法喜充滿,每一個等級不一樣。菩薩五十二個等級。修行人最大的願
望是什麼?不斷向上提升,這裡頭確實有升有降。到只有往上升不往下降了,那是《華嚴
經》上講的登地菩薩,地上菩薩,只有上升沒有下降。這是掌中持一切世界。
  我們再往下看,「又《觀經》中詳明上輩之三品」。下面是節錄嘉祥《義疏》,嘉祥
大師作的註解,《觀無量壽經》註解,「第一謂上品上生。發菩提心,修行經七日,則生
彼國。見彼佛身,聞說妙法,則悟無生法忍。當知此是七地無生也」,這七地以上。上品
上生,發菩提心,修行多久?七天,他就生到極樂世界了。花開見佛,見佛聞說妙法,他
就悟無生法忍,就證得無生法忍,這是上品上生的人。當知此是七地無生也,這品位最高
的。我們能不能相信?這個裡頭要記住,有發菩提心,有修行經七日,聽佛說法就證無生
法忍。佛說什麼法?佛無有定法可說,佛說法正是契你的機,你那個關鍵不能通達、障礙
了,佛這一說就把你點破,豁然大悟。要平時功夫,平時功夫是什麼?章嘉大師告訴我,
一切功夫四個字就全包了,「看破、放下」就全包了。換句話說,障礙的產生,如果不是
放不下,就是沒看破。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放下跟性德相應,看破跟自性般若相應
。自性無量智慧、無量功德。無量功德,放下能相應。無量智慧,看破能相應。
  大乘教裡頭,最重要的是教我們知道空、知道有,什麼是空,什麼是有,這是智慧。
空,意思很深,我們沒有辦法,我們認識的空,什麼都沒有叫空,不是的,那完全錯了。
空而不空,有而非有,這就難了,連空跟有都沒有,這就難懂了,說空說有你有個概念,
這概念都沒有,完全沒有空跟有的概念,你才能入自性。空是體,有是用,從體起用,你
要執著有個空,錯了,你怎麼有個空的概念?沒有文字的概念,沒有言語的概念。聽經要
會聽,會聽是什麼?不著言語相。我要聽什麼?聽你言語裡面所含的義理,聽這個。一般
人所聽的,是你的言語裡頭所詮說的這些東西,與性德毫不相關。所以會聽的人、會看的
人,看經,會看的人不著文字相;聽經,會聽的人不著言語音聲的相。不著相,功夫從哪
來?功夫在日常生活當中,眼見色,這一切色法沒有障礙你,沒有干擾你。我們見色動心
,動心就迷了,這起心動念就迷了,迷了之後就有我愛,我瞋恨,我喜歡、我不喜歡,再
深一點,我想佔有、我不想佔有,所有的雜念都出來了。這是什麼?叫業障,這就造業。
  諸位要曉得,起心動念就造業,殺盜淫妄這些不善的行為從起心動念開始,所以起心
動念,意已經造業;出之於言語,口造業了;身體的動作,身造業了。造業頭一個是意,
意、口、身,點點滴滴,我們自己完全不能夠覺察。善業感三善道,惡業感三惡道,到什
麼時候果報現前?壽命到了。壽命到了,一生行善的人,天人來迎接你,到天道去了。人
道的又去投胎去了,找到你父母,父母都是有緣的人,跟你沒有緣的你不會找他。這個緣
四種:報恩、報怨、討債、還債,沒有這四種緣,不會變成一家人。所以要認識一家人,
要如何把關係處好,把過去不好的關係變成好的關係,這就叫修身,身修然後才能齊家,
齊家才能治國。
  總而言之,最可貴的是把自性的智慧、自性的德行引出來,引出一點點,你就感覺到
非常快樂,那叫不亦悅乎、法喜充滿,真引出來了。這個樂是無法形容的,只有你入這個
境界,你能夠體會到;你沒有入這個境界,你無法形容,體會不到。這個東西是真的,不
是假的。佛教給我們這些東西,儒教給我們這些,道教給我們這些,所以儒釋道這三個,
孔子、老子、釋迦牟尼佛,我的看法他們是同等的。如果在印度,人家見到老子、孔子,
叫他佛陀;釋迦牟尼佛生在中國,我們就稱他為聖人。名稱不一樣,他們是同一個階層的
人,他們說出的話是同一個階層的話。我們契入少許,慢慢就體會到是一不是二。
  我們再看下面第二,「第二,上品中生。不必讀誦大乘經。但善解義理,深信因果,
不謗大乘」。這些條件,這比上面次一等。還是我們一般人講的天賦不一樣,你到這個地
方來得人身,生下來,上天賦給你根性不相同。上根人難得,聞法他就開悟。中等人不必
學習大乘經典,但是底下這一句很重要,「善解義理」,這是講這個人很聰明,天分很高
,他雖然沒有學過,你說他能聽得懂,而且他能夠理解,他有深度,這種人好教。還有兩
樁事情,這是德行,第一個深信因果,第二個不謗大乘。如果不信因果,毀謗大乘,這個
人落在魔道去了;他也能生天,天上屬於阿修羅、羅剎,屬於這一類。我們一般講他有智
慧,他有辯才,他有福報,錯在他不相信因果,毀謗大乘。
  「此功德願生彼國」,他有這些功德,不謗大乘是德,深信因果、善解義理都是智慧
,這個功德願生彼國,遇到善緣,別人勸他信願持名、求生極樂世界,他能接受,他能相
信,他肯念佛,「即得往生彼國七寶池中大蓮華中」。很殊勝,不是不殊勝,大蓮華中,
他的蓮花很大。「經一宿則開」,開得快,一宿則開。然後「經一小劫,得無生法忍。此
亦是七地無生。前上品見佛聞法,則得無生。今中品經一小劫得無生也」。這個無生也是
無生法忍,但是他要在極樂世界修一小劫,不像上品上生的那麼快,上品中生經一宿就開
了,這個地方講經一小劫得無生法忍,此亦是七地無生。前面上品見佛聞法,則得無生,
今中品經一小劫得無生也,得的果位平等,時間長短不一樣,上品上生快得多,到極樂世
界就成就;上品中生要待一小劫,才能達到像上品上生往生那個地位。
  「第三,上品下生」,這都是講的上品裡面,上中下三品,三種往生。「此人亦信因
果,不謗大乘。彼國華中一日一夜乃開」。到極樂世界,不是到那裡就花開,說明前面上
品上生到極樂世界花就開了,上品下生的人到極樂世界還要隔一日一夜花才開。花開之後
,「復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歡喜地是初地,也就是說,他所證得的也算不
錯了,一日一夜花就開了,也很快了。他需要經過三個小劫才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歡
喜地是初地。前面兩種都是七地,得無生法忍;他到歡喜地,初地,「初地無生,故知前
上品是七地無生」。「又《彌陀疏鈔》更謂上上品往生中,最上者可至八地」,這是蓮池
大師講的,《鈔》文節錄在此地。「《鈔》云:則上上品中,從一地以至八地,已容多品
,餘可知矣」。「可見上輩往生,見佛聞法,即悟無生,可登八地,足證智慧勇猛也。」
說這麼多就為這句話,告訴你智慧勇猛。
  這些三品往生,大致上我們明瞭了。上品上生的人到極樂世界就花開見佛,聞法悟無
生法忍;上品中生的是往生彼國七寶池大蓮花中,花是經一夜開的,經過一夜;上品下生
是一日一夜花開。花開不一樣,上品上生到那裡花就開了,上品中生隔一夜,上品下生一
日一夜,果報不一樣。《彌陀疏鈔》蓮池大師著作,它比這裡說得更殊勝,上上品可以到
八地,《觀經》、《義疏》裡頭只講到到七地,差一個等級。《彌陀疏鈔》蓮池大師末後
這段話說得很好,這上上品中從一地到八地,超越夠多了,其餘中輩、下輩,這是後面的
;這是上輩往生,還有中輩、下輩,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
。大家要問我,我回答大家,我喜歡跟蕅益大師一樣,蕅益大師只希望下輩下品。也就是
說,我們到極樂世界從小小班開始,我從這裡進去,接受阿彌陀佛的教誨,連扎根都是阿
彌陀佛來替我扎根,好!這個願望一定是圓滿成就。真正在學佛上,到極樂世界也不跟人
爭,也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我們從最小班,一級一級慢慢上升。無量壽,壽命長,不在
乎。他們急著成就,我不急,穩穩當當,好!這是說明極樂世界智慧勇猛。
(Ⅲ)舉德以勸
  下面這一段,「舉德以勸」,這是世尊勸勉我們。這個機會難得遇到,百千萬劫難遭
遇,好不容易遇到,遇到千萬別放棄,這一生當中一定要成就,不成就太可惜了。三途不
能去,三途一墮五千劫,佛說的,佛不會嚇唬人,佛說的是老實話。一不小心墮落三途,
三途裡有輪轉,出不了三途,多久的時間?五千劫,可怕!我們不希望受這個苦難,這一
生就要超越,依照經教修行超越,積累功德超越。我們積功累德,幫助一些苦難眾生離苦
得樂,這都是好事,這個好事我不求人天福報,甚至於我現前的福報我都不求,全心全力
做好事,統統迴向求生極樂世界,這個重要。這個裡頭有兩段,第一段「舉德」。看經文

ⓐ 舉德
  【是故阿難。其有眾生欲於今世見阿彌陀佛者。】
  既然經文寫了,我們就相信是真的,不是假的,告訴我們一樁什麼事情?我們在現在
這一世,我們要見阿彌陀佛。怎麼樣才能見?海賢老和尚給我們做出榜樣,他就一句佛號
念到底,一天到晚心裡不離佛號,口裡不離佛號。有時候念出聲音來,有時候不出聲音,
看他口在動,叫金剛持;還有時候不動,不動,心裡的佛號不間斷,一句接著一句,累積
,我相信三年到五年就見佛了。他這句佛號念了九十二年,我相信他老人家見佛、見極樂
世界絕對不止十次,必然是十次以上。他信心堅固,願心堅定,信願足。他對這個世間毫
無留戀,住在這個世間幹什麼的?住在世間是阿彌陀佛囑咐他的,要不然早就往生了。佛
看到他修行這個樣子好,命令他留在這個世間,給佛門弟子做個好榜樣,特別要給淨宗弟
子做好榜樣,因為淨宗弟子是有願要往生極樂世界。佛門弟子多,不一定想往生,學佛同
修當中,還是求人天福報佔大多數。你想求生天,佛真幫助你生天;求福報,真的幫助你
得福報,不是得不到,「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我們要記住這句話。無比殊勝的果報是
求往生,為什麼?往生到極樂世界,一生肯定成佛,這個太難得了。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欲於今世見阿彌陀佛』,「此指現在以及當來一切眾生」,當
來是將來,現在將來的一切眾生,「欲於當世親自眼見阿彌陀佛也」,有這麼一個願望。
「《觀經》謂上品上生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
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行者就是
念佛往生的這個人,這兩位菩薩到往生人面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佛光
注照。「與諸菩薩,授手迎接」,不但阿彌陀佛手牽著你,還有許許多多的菩薩都招手歡
迎,我們今天講鼓掌,將垂手迎接你。觀音勢至這些人,「讚歎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
已,歡喜踊躍」,真歡喜,不是假歡喜。
  上品上生,你看到這個經文上描寫的,你往生有這種盛況,要更努力。誰肯這樣?海
賢老和尚的榜樣別忘記,他就是上品往生。他走的時候不要人助念,他說靠人助念不牢靠
,我自己念佛往生,用不著你們。他走是晚上走的,晚上什麼時候走沒人知道,第二天早
晨發現走了。往生這一天的白天,他做了一天工,寺廟旁邊有個大菜園,他去整地、去澆
水、去拔草,幹了一整天,到太陽下山他才收工。別人就勸老和尚:好了,可以休息了。
老和尚說:是,快好了,好了之後我就不幹了。話都是雙關的,我今天做了,我明天就不
做了,明天往生了。所以你聽老和尚的說話,句句話都有意思在裡頭,信息用這個方法傳
達,到他走了之後大家一想,老早就給我們說清楚、說明白了。
  你看這挺熱鬧,七寶宮殿,無量諸天天人,觀音勢至,觀音拿著金剛台,是他的寶座
,大勢至菩薩到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光,光明注照。菩薩授手迎接,讚歎行者,勸進其心
。行者見已,歡喜踊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這段
文,我們下一堂課還從這裡念起,多溫習幾遍,讓我們印象更深刻。希望我們自己發願,
向菩薩、向海賢追蹤,我們要跟著他後面走,不能落後,勇猛向前。今天時間到了,我們
學習到此地。
==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erincy   2016-04-09 08:45: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04-10 22:09:00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