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六祖談佛性

作者: EM1 (拉普拉斯)   2016-04-17 00:55:57
謝謝前輩
請問修佛就是修佛性,修得佛性是為了成佛嗎?
解讀經理是為了可以成佛嗎?
讀經時須疑還是不疑呢? 如何算証道或証悟呢?
謝謝
※ 引述《lk011382 (冰符酒釀)》之銘言:
: 六祖曰:「法師(印宗)講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犯
: 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等,當斷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
: 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
: 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 原文這段我先完整貼上。
: 如果有人犯了四重五逆罪(必墮無間地獄),而且成為斷滅善根的人,他的善根和佛性都會斷
: 絕嗎?
: 善根,是相對的概念,相對於惡根,一個尚未解脫的眾生受到善與惡的拉扯,遊於兩端。常與
: 無常的概念也是相對的,一個尚未解脫的眾生在因緣拉扯下,遊於兩端,或百年,或千年,或
: 萬年,業盡還來輪迴苦海。
: 佛性本來存在,不在任何相對的概念中,不生且不滅,一個斷盡善根的人即使墮入無間地獄,
: 找不到任何解脫的因緣,他的佛性仍然存在,因為佛性不生不滅,只是他的業障層層疊疊,掩
: 著光芒,至於這種人能不能成佛,又是一個值得討論的事情了。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4-17 03:56:00
一點淺見,跟您分享 :1.佛性不能修,修是指放下無明習氣,雲散了陽光自然出現。2.證佛性是為了解脫,而成佛是為了讓一切眾生解脫。3.讀經時,存一恭敬心,不起心不動念,一字一句恭敬讀過,這樣讀經,戒定慧都在其中,疑與不疑都是妄念。研究經文義理,可另播時間,可參考印光大師-讀經須知。4.永明延壽大師曾說過一句話 : 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其他我不敢說,但念佛求生西方淨土,是證道的一條保證。以上略談,阿彌陀佛。題外話,這些方法道理都是次要。學佛最重要的是自己能不能打從內心深處,深深的去感受佛陀的那份悲心,讓自己發自最最真誠的心想去讓眾生離苦得樂,那怕是一瞬間,這份存心而為了眾生,想成佛道,我覺得這是最無比珍貴的菩提之心。我常反問自己,如果沒有極樂世界,沒有任何利益,自己還願不願意學佛利益眾生 ? 從這邊我才知道菩提心的珍貴。可參考看看,阿彌陀佛。若能點燃自己的菩提心燈,這輩子聞佛法真的值得了。
作者: lk011382 (冰符酒釀)   2016-04-17 08:10:00
建議要讀六祖壇經之前先把心經`金剛經`普門品當作日課,先瞭般若,才能讀懂一些壇經。
作者: YuGar (深奧幽玄)   2016-04-17 09:57:00
離智修行,與瞎修無異,萬不可離智修行,當生證悟為是勿等到七老八十,才覺瞎修,退求彌陀加持,生極樂方便成就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6-04-17 13:05:00
一起來聽經吧~ (招手)眾生本來是佛,學佛就是為了找回本來面目,真如自性我們現在不是佛,就是喝醉的人覺得房子轉,你說去找一間不轉的房子,其實房子本來就沒轉.你酒退了就明白了學佛就是讓酒精慢慢消退,讓你恢復醉酒前的狀態佛經就是佛幫我們繪製的地圖,你按著走就能回家你越接近家門,附近的景致你自然就會知道,這是很自然
作者: Navel (我不是原來的肚臍)   2016-04-17 14:17:00
修了,不會從100變101;不修,也不會從100變99。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