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初機參考 佛教徒應有的人生觀

作者: notre927 (然)   2016-04-22 21:37:34
一.擯除貪愛的人生觀
貪愛指對物質的欲望,包括情慾及愛慾。眾生會墮在六道輪迴,主因是有貪愛。貪愛對修
道者而言,簡直是一條毒蛇,理應避之,否則不管修行有多麼高深,總是跳不出六道輪迴
。即使一面修行,一面廣積福德,假如貪愛不除,也許死後可升到欲界天去享福,然而一
旦福報享盡終要墮落。圓覺經云:「善男子! 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
,故有輪迴。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當知
輪迴,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
又云:「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欲,及除愛渴。」因此凡吾弟子,不想
跳出六道輪迴則罷,如想跳出六道輪迴,先決條件就是「先斷貪欲,及除愛渴」。欲斷貪
愛,一個簡便的方法是修不淨觀、白骨觀或腐屍觀等,久觀貪愛自然會漸漸了掉。不過,
這也僅對小根小器之人而言,若是上根利智、發心勇猛者,他是從心去斷除貪愛,而且是
一斷永斷,更不復起,這就要看個人根器而定。總而言之,欲修佛道者,首先應有擯除貪
愛的人生觀。
二.心胸開闊的人生觀
所謂心胸開闊,就是大肚能容,容天、容地、無所不容。余每見今時學道者,修禪者常說
淨土及修密的不是;修淨土者又認為禪宗及密宗的「頓見本性」及「即身成佛」,陳義過
高很難達成;修密的更認為只有修密才能「即身成佛」。總是各是其所修而非其所不修,
這是一種很不正確的見解。他們應知,釋家如來在世時,佛教並無哪一宗哪一派之分,佛
陀教化弟子總是因機逗教、應病與藥。後來佛教雖影宗派之分,那顯然是為了適應不同的
根器,而自然演變成某一種類型的方便法門,究極言之,總是匯歸於唯一的「佛心宗」,
若徒做宗派之爭,反而與道轉加懸遠。既然都是佛教徒,都是在法王座下,理應掃除門戶
之見,為續佛慧命而努力,為明心見性而修行才是。因此切盼吾佛門中人,心胸要開闊,
勿存門戶之見才好。以上僅就教內之事著眼,若就個人生活上言,吾人也應培養開闊的心
胸。古哲有云:「大蓋天下,然後能容天下;量蓋天下,然後能理天下;德蓋天下,然後
能化天下;智蓋天下,然後能轉天下;氣蓋天下,然後能包舉天下。」又云:「氣度蓋人
,方能容人;氣度蓋世,方能容世;氣度蓋天地,方能容天地。」又云::「有容德乃大
。」專講人道的儒者,他們的帝王、領袖等英雄人物,都必須具備上述的心胸及氣度。更
遑論欲做「人天導師」的佛門中人,其氣度及心胸當然要比上述所言更為開闊、更為寬廣

三.瀟灑自在的人生觀
每觀今時學道者,好像都心事重重,老是展不開眉頭。有些背因果及六道輪迴所繫縛,認
為自己業障深重,不是修行的料子;有些被外道的惡咒所攝服,總是帶著一幅憂戚忡忡、
愁眉苦惱的樣子;更有些人只知空心靜坐、百物不思,好像木頭人。這些觀念都不正確。
六祖云:「道須通流,何以卻滯?」佛道本是圓融無礙,生機活現,得大自在,那像前面
那些人所想的一般?尤其禪宗的行者,其心行更是瀟灑自在,而且行、住、坐、臥皆可修
,所謂「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尤其悟道的禪師,他的生活本身就是禪,
它的一言一行、一舉手、一投足都充滿著禪機,只在吾人的識與不識罷了 !六祖云:世
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也就是無論出家或在家,無論行住坐臥,士農工商都可修道,
這種道是何等的圓通無礙,何等的瀟灑自在!因此吾人在修道時依定要抱著這個理念:無
論何時、無論何處皆可修,而且不拘於成法。所謂「法無定法」、「應病與藥」,可隨個
人根器選擇一門深入。以上是約修行方面言,若就生活上言,所謂瀟灑自在就是不為情牽
,不為物累,能看的破、放得下、想得開,不染著世間的一切善惡、是非、美醜、好壞等
相對之念,也唯有如此,生活才會過得瀟灑自在。
四.般若正見的人生觀
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如果不具備正確之知見,很容易被外道邪師牽著鼻子走。
當今之世,掛羊頭賣狗肉者時有所見,披著佛之袈裟,不傳佛之正法者,也時有所聞。
因此在修行之先,必須用智慧去分別之正邪。一個簡便的方法是多研讀佛所說的經典,而
且最好能看正文,後人之註解僅供吾人參考罷了!因為未見性者注釋經典也多的是,然在
上乘法門方面,他們往往很難自圓其說,甚至與道轉加懸遠,對研閱者而言反而徒增困擾
,因此研讀經典最好以正文為主。也因為平時都在研閱佛典,所以只要看到或聽到某法師
所說的法語佛經有違,即可斷定它是外道或邪師,而自知遠離。以上是約法之正邪而言,
就生活或修持方面,吾人亦需般若正見。以生活上來說,吾人之一舉一動或持心,應時時
反觀是否與佛之所言有違,若有相違之處斷然不做。就修持方面言,吾人應暸解佛所說之
法有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之分;有權法、實法之分;有方便法、究竟法之分。在修
行之先,應先做個明確的分別,否則無論修哪一種法門,都很容易墮入法執而不自知。因
此吾人不修行則已,若欲修行,必須以般若為前導,所謂般若為諸佛之母,道理也在此。
五.慈悲度眾的人生觀
修大乘法門的行者,必須有慈悲度眾的胸懷。所謂慈乃與眾生以樂,悲乃拔眾生之苦,因
此念念要視眾生之苦而努力以赴。所謂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與此取泥洹,所謂慈眼視眾
生、倒駕慈航,道理也在此。佛常訶斥那些只顧自修自了漢為焦芽敗種,這是很值得修行
人時時自我警惕。
六.明心見性的人生觀
前面所述的五點人生理念,僅是一種方便說法,並非究竟,唯有明心見性的人生觀才是吾
人修行的終極目標,六祖云:唯求作佛,不求餘物。道理也在此,須知修行者若僅以中二
成為滿足,那簡直是畫地自限;若僅求人天福報,那更是等而下之。所謂住相布施生天福
,招得來生不如意,那又何苦呢?然欲明心見性,總需自修自見;若始終不得其門而入,
則需覓善知識,示導見性之方。因此對於續佛慧命的高僧、法師、大德,吾人應時時心生
恭敬之心,並按己力努力供養,使其能夠安心辦道、宏揚正法。
以上簡述佛門中人應有的六個基本人生理念,並非高論,只是讓修行者在心理上打好修行
之初基,基礎一旦鞏固,庶幾才能依著佛的正法向前邁進,將來也不致於走入歧途。因此
,雖無高深道理,也期盼同參不要等閒視之。
摘自 自在居士禪修理念之辨析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16-04-22 21:44:00
感覺這樣的說法用處不大...-.-"應該",應該的多著了?有修到?有般若正見明心見性的也叫初機...-.-不知有幾個在世大德敢自號已經明心見性了...,談初機,至少讓不怎麼樣的人可以有下手的地方,就算一下不能究竟,好說有個起修的緣頭...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4-23 03:26:00
講應不應該 最後又會變成令一種法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