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語] 淨空法師: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326(下

作者: wing95035 (max)   2016-05-11 19:02:07
兩種解釋
接下來,《阿彌陀經》說:「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四個字,是第二關,往往讓我們很多淨土的修學者望而生畏,望而卻步,「哎啊!一心不亂,做不到啊!」甚至最終放棄淨土法門。
雖然說念佛是多善根,但如果說必須達到禪定一心的功夫才能往生的話,那麼,這樣的多善根還是不容易。
「一心不亂」,有兩種解釋。依聖道門的解釋,就很難了,禪定的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你夢都夢不著。事一心不亂是阿羅漢的境界,理一心不亂是登地菩薩的境界,我們做不到啊。
淨土宗的解釋「一心不亂」就是「專心念佛不雜亂」。「一心」就是專心,「不亂」就是不雜亂,不雜行雜修。這樣的解釋就是「易行」,很容易做得到。
淨土門別有規矩
為什麼出現這兩種不同的解釋呢?那是因為立場、觀念不一樣。
按聖道門的觀念,「如果不能夠降伏煩惱,進而斷除煩惱,要出離生死輪迴是不可能的」,以這樣的觀點,對「一心不亂」的解釋,必然會說「一心不亂就是禪定清淨,降伏煩惱」等等。如果這樣的話,淨土法門就不是「易行道」,也就不能叫做「特別法門」,跟一般法門就沒有區別了。印光大師說:這是以通途的教理、一般的自力修行、以戒定慧的修行方法來衡量淨土法門,這個叫「以橫超法做豎出之用」,淨土法門本來是以佛的願力橫超三界,結果變成自力修行,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像聖道法門修行一樣,這個就大錯特錯了,這是受一般自力修行法門觀念的影響。
來到淨土法門之內,應該放下原來修行的觀念,按照淨土門的規矩,按照淨土宗祖師的傳承來解釋、來理解才正確。
信受彌陀救度 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 廣度十方眾生
作者: godofmoon (月夜)   2016-05-11 19:38:00
沒錯,唐代淨土宗是萬修萬人去,但是法難之後,教法逐漸失傳,幸好傳到日本保留,而中國自宋明時代流行混合式的淨土法門,導致只有高階精進者能信受,這也不能怪他們潔身自守,同一時期宋代後西域佛教已被外道滅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