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讀經]《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十二因緣書畫 (3)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5-15 09:21:12
: 內不猶豫:
: 『此是何等?云何有此為前?誰終當云何之?此眾生從何來?於此沒當何之?』(這
: 些問題是十四無記的範疇)
───────────────────────────────────────
■ 心類——「量」與「非量」之七種心法:
1.“顛倒知”,2.“疑(猶豫)”,3.“伺察意”,4.“比量”,5.“再決知”,
6.“現量”,7.“顯而未定”。
補特伽羅心相續中,內心智慧獲得「現量」現證無我慧的過程:“顛倒知”→“疑(
猶豫)”→“伺察意”→(執因心)→“比量”→“再決知”→(依於比量之奢摩他
、毘缽舍那止觀雙運)→“現量”(見道位現量現證無我慧,斷除遍計我執煩惱)。
轉自:倉忠仁波切部落格《心類學顯要》
http://blog.yam.com/tsadong
(五)關於「猶豫」的解釋,分二:定義、及分類。
定義:「透過自力,於兩端產生疑惑的明瞭」,就是「猶豫」的定義。
分類。若予分類,有三:(1)符合事實之猶豫、(2)不符合事實之猶豫、(3)等
分猶豫。
事相如下:認為「聲音大概是無常吧?」的心,就是第一。認為「聲音大概是常的吧
?」的心,就是第二。思惟「聲音究竟是常?還是無常?」的疑惑,就是第三。
「猶豫」的定義:透過自力,於兩端產生疑惑的明瞭。
定義中有二個條件:(1)透過自力;(2)猶豫的作用、所顯現的是二端的疑惑。此
中「二端」,就是「正、反」二端,或說「是、不是」二端,對於二端無法決定的懷疑。
又,「猶豫」和「疑惑」二者同義。
(1)「猶豫」是透過自力。「猶豫」的心類一定是「心所」,是「猶豫」一定是「
心所」。「猶豫」趨入對境之時,是由「猶豫」心所本身自力而於二端產生疑惑,並不是
由他力──另外的心王、心所的推動;並且,除了「猶豫」以外,與「猶豫」相應的心王
和心所,同樣都是於二端產生作用,但這是透過他力(猶豫的力量),並不是由自力。如
是,定義中「透過自力」,就是:「猶豫」此法自身是透過自力而於二端產生疑惑,與「
猶豫」相應的心王和心所,則是由他力(猶豫)而於二端產生疑惑,簡言之,就是受到猶
豫的影響而產生,並不是由自力。
譬如,三人當中有一位是很凶惡的壞人,當他要作壞事時,對其他二人說:「一定要
一起作,不作的話,我會打你!」三人同時作壞事,這是因為這一位兇惡壞人的影響,其
他二人不是由自力而作壞事。以此譬喻,壞人譬喻如猶豫,猶豫趨入境時,由自力而於二
端產生疑惑;與猶豫相應的心王、心所,則是由「猶豫」的力量而於二端產生疑惑,並不
是由自力。
「猶豫」分類為三:(1)符合事實之猶豫、(2)不符合事實之猶豫、(3)等分猶豫。
(1)符合事實的猶豫。
事相如:認為「聲音大概是無常吧?」的心。實際上聲音是無常,但這個心並沒確定
聲音是無常,所以是「懷疑」。又,心趨入對境之時,並沒有確定聲音是無常,而是認為
「聲音應該是無常吧?」但實際上,境(聲音)是無常,所以是「符合事實的猶豫」。
(2)不符合事實的猶豫。
事項如:認為「聲音大概是常的吧?」的心。這個心的顯現境是不正確的,這個心認
為聲音應該是常,但實際上聲音是無常,所以是「不符合事實的猶豫」。前者(1)認為
「聲音應該是無常吧?」的心,比較接近對境事實的情形,因為實際上聲音是無常,但是
沒有完全確定。後者(2)認為「聲音應該是常吧?」的心,所執取的比較接近聲音是常
,並不符合事實,所以是「不符合事實的猶豫」。總之,「符合事實」、「不符合事實」
是就所緣境而言。如,所緣境聲音是常或無常?執取「應該是無常吧?」的猶豫,就是「
不符合事實的猶豫」。
(3)等分的猶豫。
事相如:思惟「聲音究竟是常?還是無常?」的疑惑。這是界於中間的猶豫,沒有比
較接近「聲音是無常」的事實,也沒有比較接近「聲音是常」,內心有「聲音是常?或是
無常?」的懷疑,屬於這種界於中間的懷疑心類,就是「等分的猶豫」。
v 「等分猶豫」是同時顯現常和無常?
首先確認:三種分類的猶豫都是分別知。
(1)符合事實的猶豫:顯現境是「聲音無常的義共相」,趨入境是「聲音無常」。
(2)不符合事實的猶豫:顯現境是「聲音常的義共相」,趨入境是「聲音常」。
(3)「等分猶豫」是界於中間的猶豫,沒有確定的趨入境。當心續中現行「聲音是
常嗎?」的懷疑,覺知中顯現「聲音常的義共相」;當心續中現行「聲音是無常嗎?」的
懷疑,覺知中顯現「聲音無常的義共相」),「等分懷疑」是具有此二續流的猶豫。如,
第一剎那認為聲音應該是常吧?第二個剎那認為聲音應該是無常吧?具有此二續流的猶豫

v 「猶豫」、「懷疑」二者是否一樣?
「懷疑」和「猶豫」大概一樣。心趨入對境的作用──從這個角度稱為「懷疑」;心
具有這種作用──從這個角度稱為「猶豫」。如「猶豫」的定義中說「於二端產生疑惑」
,此中,以心趨入對境的作用來說,可稱為「懷疑」;具有這種「於二端產生疑惑」作用
的心,稱為「猶豫」。
v 五十一心所中的「猶豫」,是煩惱障;但是,總相的猶豫則分類有:善、惡、無記。
總相的「猶豫」不一定是煩惱,有善、惡、無記三性。五十一心所中的「猶豫」是煩
惱,而根本煩惱有「五見煩惱」、「非五見煩惱」。「猶豫」煩惱是見道位所斷品,並沒
有修道位所斷品的「猶豫」煩惱。又,「猶豫」煩惱有惡、無記,二種,如初禪定以上補
特伽羅心續中的猶豫,都是無記;欲界的煩惱,則是惡。
「不符合事實的猶豫」不一定是煩惱,不一定是惡,但是,安立有屬於惡的部分。「
十善」的相違是「十不善」,「十不善」中的「邪見」是惡,如不承認三寶、業果、四諦
的邪見。如是,思惟「應該沒有三寶?」的猶豫,是屬於惡的「不符合事實的猶豫」。又
如,緣於三寶、解脫、菩提心等而有的猶豫,如思惟「應該沒有業果?」的猶豫,是屬於
惡的「不符合事實的猶豫」。或如,透過非善知識的指導,或是接受非善的教育,心續中
產生緣於三寶、業果、解脫等善法,而有的猶豫,是屬於惡的「不符合事實的猶豫」。相
對的,緣於三寶、業果、解脫等善法,而有的猶豫,如思惟「應該有三寶吧?」、「應該
有解脫吧?」、「應該有業果吧?」的猶豫,都是屬於善的「符合事實的猶豫」。無記的
部分,如下文中所說。
又,「不符合事實的猶豫」不一定是煩惱。以本文所舉出的事相來說,認為「聲音大
概是常的吧?」的猶豫,是不是執取「聲音常」?是的。「執取聲音常」的分別知、「執
取補特伽羅有我」的分別知,都是無記。此中的觀察是先決定:認為「聲音應該是常吧?
」的心,有沒有執取「聲音常」?如果有的話,這個心就是無記。所以,是猶豫不一定是
無記,但是,猶豫的分類中有無記的猶豫,如「執取聲音應該是常」的猶豫,是無記。
又如,「薩迦耶見」是「慧」心所,所執取的是「補特伽羅有我」,「執補特伽羅有
我」的分別知是無記,所以,薩迦耶見是無記。簡言之,薩迦耶見是我執,是我執一定是
無記。什麼是無記?經中無記。不是善、不是惡,就是無記,經中沒有記別此是善、是惡
。如是,薩迦耶見是「慧」心所,是無記。「慧」心所包括於五十一心所,五十一心所可
分為:假有、實有。又可分為三性:善、惡、無記。
猶豫也有不屬於煩惱障的,猶豫不一定是煩惱,如「有沒有沉香樹?」的猶豫,不是
善、不是惡,是無記,不屬於煩惱障的部分。又如,對「極隱蔽法」的猶豫是屬於善,以
「三察清淨正因」之因相,通達經中說「布施得受用、持戒得善趣」的不欺誑語,在通達
之前,認為「布施應該會得財物吧?」、「受戒應該會得善趣吧?」的猶豫,就是善的猶
豫。如格西洛桑嘉措所造《建立大理路心類學必要集錦》中說:「此復,疑理應一定是煩
惱,因根本煩惱中的疑一定是煩惱故。不能如是承許,因為如懷疑有無沉香樹的疑並非煩
惱故,因彼是無覆無記故。此復,即將通達「施得財,戒生樂的經文,於自開示義不欺誑
」的合義疑,不是根本煩惱故,因彼是善故。」
v 「薩迦耶見」是慧心所,是無記。
「無記」就是「經中無記」,經中沒有記別此法是善、是惡,就是「無記」。如,外
道問釋迦牟尼佛:我會不會到來世?外道提出此問,說到「我」之時,心續中的認知是以
「獨立實質有的我」和「名言的我」混雜一起而說「我」。如果釋迦牟尼佛回答「我會到
來世」,外道就會認為「獨立實質有的我」是存在的,因為釋迦牟尼佛說「我會到來世」
,內心的「我執」會更加的堅固;如果釋迦牟尼佛回答「我不會到來世」,外道就會認為
「我」不存在。所以,釋迦牟尼佛沒有任何的回答,不回答就是已經回答。此中必須清楚
,不回答的原因是:如果回答「我會到來世」,外道會因此增長「我執」──墮入「有邊
」;如果回答「我不會到來世」,外道會因此認為「我」不存在──墮「無邊」。從此可
知道,「補特伽羅我執」、「薩迦耶見」都是經中無記,因為不是善、也不是惡,又是存
在的,所以是無記。
v 「猶豫」對於我們學習、修行上的幫助。
最初開始觀察修時,心續中是完全錯亂的「顛倒知」,接下來是產生「不符合事實的
猶豫」,認為「聲音大概是常吧?」,對於「聲音是常」產生懷疑,這時已經從「顛倒知
」轉變成「猶豫」;接下來,轉變成「等分猶豫」,思惟「聲音究竟是常?或是無常?」
;接下來,轉變成「符合事實的猶豫」,認為「聲音大概是無常吧?」,但是還沒有完全
確定「聲音是無常」;再觀察,在「符合事實的猶豫」之後產生「伺察意」,當產生伺察
意之時,就是已機離開「猶豫」,因為伺察意是已經對於自己的「趨入境」極為耽著,但
是還沒有獲得決定義,此如定義中所說;在伺察意之後,依於正因觀察而產生「通達聲音
無常的比量」;再不斷的串習這個比量,最後產生「通達聲音無常的現量」。
如,外道者心續中「執聲常的遍計分別」就是「顛倒知」,為了壓伏此遍計倒執分別
而說「應成」。先透過「應成」壓伏其心續中現行「執聲常的顛倒知」,當外道者認為「
聲音是常或無常?應該是無常吧!」──心續中已經產生「聲音應該是無常」的懷疑,到
這個程度才能以透過「正因」論式的方式,令外道思惟觀察,破除心續中「執聲音是常」
的部分,如立論式:「聲音有法,是無常,因所作性故,如瓶。」透過立此「正因」論式
,令外道者推論觀察,而在心續中成立「聲音無常」,如此才能產生「通達聲音無常的比
量」。如果沒有懷疑,就不會觀察;沒有觀察,就不可能通達。
平常我們的內心也有觀察,例如,作一件事情的時候,觀察:這樣作會怎麼樣?不這
樣作,會怎麼樣?這都是透過觀察而產生決定。因為不了解而有懷疑,就會進行觀察,平
常的生活中我們也有這種心,只是沒有取「猶豫」這個名字而已,其實是有的。
又如,所化機分為:利根、鈍根。利根的所化機不會馬上認同經教中所說的,內心一
定會疑問:為什麼?例如,當說:「解脫很好,證得解脫是恆常快樂,不會受苦。」他會
想:「為什麼?」所以必須再解釋:斷除什麼障礙才能證得解脫。從此而了解到:解脫的
障礙是輪迴,或是說苦諦,斷除苦諦才能得到解脫。由此再觀察苦諦,苦諦是每一位眾生
都不喜歡的,眾生都是不喜歡受苦,喜歡快樂。那麼再觀察:受苦的來源是什麼?由此再
觀察到集諦的部分。透過觀察集諦而了解:集諦就是業及煩惱,主要是煩惱。所以再觀察
煩惱:煩惱是正確的?或是錯誤的?既然煩惱是錯誤,一定有一個與其正相違的正確的心
,依靠正確的心一定能解決錯誤的心,斷除錯誤的心就是解脫。透這樣的觀察,內心才會
對解脫產生信心,因為對解脫有信心,所以開始修行。這是利根的所化機。由此說明,一
定是先有懷疑,才會有觀察;如果沒有懷疑,就不會觀察。
鈍根者,直接對佛經中所說的產生信心。這種信心和一般的信心並不相同,這是真心
真意對三寶、業果、空性、菩提心等等,具有堅定的信心,認為經典和上師所說的都是真
的;這和我們一般對三寶、業果等等的信心,並不相同。鈍根的所化機一開始不會思惟觀
察,完全依照經典、上師的指導,不會馬上產生懷疑,這種修行者就是鈍根者。一開始對
於經教所說的「解脫」等等,由自己方面而有懷疑,一定是比較具有智慧者;比較不具有
智慧者,並不會馬上產生懷疑。
例如,認為「他的人很好,他說的一定是真的」,以這樣的理由去相信他,依照他所
說的去修行,這種都是屬於鈍根者。學習時,必須思惟觀察:為什麼這麼說?一定有理由
。理由是什麼?一定要尋找到正確的理由。透過思惟觀察而找到正確的理由,這樣才會記
住,不會容易忘記。譬如,聽到有人解釋某些內涵,我們自己完全沒有懷疑,認為已經懂
了,可是很容易忘記,就是因為沒有懷疑;沒有懷疑的原因就是沒有思考、沒有觀察。經
過觀察而有懷疑,然後再多思惟,如果還是不了解,再多聽解釋,這樣就會真正的了解而
且不容易忘記。所以,平常學習經論時要思惟觀察:為什麼這麼說?一定要找原因。
「猶豫」的心類,對我們的學習及修行是有幫助的,心續中生起「為什麼?」的懷疑
,這是很重要!因為有懷疑,所以才會有觀察。以「猶豫」的分類來說,應該是生起「符
合事實的猶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