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 《菩提道次第廣論》:墮戒四門與其對治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5-23 18:58:32
《菩提道次第廣論》
科判:解脫正道 {節錄}
己四 抉擇能趣解脫道性
庚一 以何等身滅除生死
庚二 修何等道而為滅除
第二、修何等道而為滅除者。……應學寶貴三學(戒、定、慧三無漏學/戒、定、慧
三增上學)之道。其中三學,數定有三。初觀待調心次第決定者,……。觀待得果數決定
者,……。次第決定者,本地分中引梵問經顯此義云,……。三學自性者,……。
  當略宣說學戒之理。此中最初當數思惟尸羅勝利(殊勝的功德利益),令其至心增長
歡喜,如大般涅槃經云:「戒是一切善法之梯。戒是根本,猶如地是樹等根本。……」
……如何修學之理者。四犯因中,
(墮戒四門:1.無知、2.放逸、3.不敬、4.煩惱熾盛)
(1) 無知(對於戒律的內容不知道)對治者,謂當聽聞,了知學處。(善加聽聞所有
戒律學處的內容,知道如何檢查以及防範,一一熟知所應斷品、所應修品的扼要旨趣。)
(2) 放逸(放逸身口意三門)對治者,謂於取捨所緣行相,不忘憶念及以正知(正念
正知),率爾率爾觀察三門,了知轉趣,若善若惡(以正念正知隨時觀察三門,是隨善法
轉,或是隨惡法轉;若隨惡法轉,染犯墮垢,警策遮止),依自或法增上力故,羞恥作惡
是為知慚,恐他譏毀羞恥為愧,及由怖畏惡行異熟(惡行導致惡趣異熟果報),懷恐懼等
,當如是學。(恆於諸取捨學處,具念力、觀察、抉擇,具足慚愧,常行觀照三門。)
(3) 不敬(輕視戒律)對治者,謂於大師(佛陀),師所制立(佛陀制立戒法,於涅
槃前囑咐弟子「以戒為師」),同梵行所,應修恭敬。(恭敬戒律,就等於是恭敬佛身,
對於能清淨持戒者、諸清淨善友法侶等,至心恭敬。)
(4) 煩惱熾盛(心隨煩惱轉無法調伏,因而破戒)對治者,應觀自心,何煩惱盛,勵
修對治。(例如貪心煩惱強盛者修不淨觀、嗔恚多者修慈悲觀、我慢高者修界差別觀、愚
癡重者修因緣觀等對治。)
若不如是策勵修學,思違越此,許其罪輕微,於諸佛制放縱而轉,當獲純苦。(若不
依照此所說,先找出犯戒的原因,再進一步策勵自己勤修對治,則無法圓滿戒律;若自認
為偶而違反一些小過錯,罪業非常輕微,因而輕視戒律,放縱自己的身心隨著煩惱造業,
將來只有純苦的果報。)
如《分別阿笈摩》云:「若於大師大悲教,起輕微心少違犯,由是而獲苦增上,折籬
失壞菴沒林。現或有於王重禁,違越而未受治罰,非理若違能仁教,如醫缽龍墮旁生。」
故應勵力,莫為罪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