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太上感應篇157【苛虐其下。恐嚇於他。】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06-22 16:34:26
太上感應篇157【苛虐其下。恐嚇於他。】  2000/2/11  澳洲淨宗學會  檔名:
19-012-0157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看《感應篇》第八十九節:
  【苛虐其下。恐嚇於他。】
  這兩句惡作也是我們很容易觸犯的,多半是屬於習氣。苛刻虐待下人,過去官吏虐待
平民,苛刻平民,家庭裡面,中上等的家庭用的奴婢都很多,對於這些人往往也加以虐待
,沒有想到做下人的他也是人,也是人之兒女。我們學佛之後,對於這些事情了解更深,
過去生中行業不善,所以才感得這樣的果報。讀書明理、一般真正學佛的人,對待下人都
非常厚道。我們從這個地方回過頭來想,我們修學,哪一個不希望在這一生有成就,但是
為什麼不能成就?實在是不能克服自己的煩惱。如果我們用苛刻虐待別人這種手段來對付
自己,道業沒有不成就的。過去、現代,我們看看,凡是有成就的人,對於自己的要求非
常嚴格,對別人能寬恕。在日常生活當中,早睡早起,這是生活裡面很重要的一條,可是
在都會裡面生活確實比較上困難,可是還是有。我們曾經看到,早晨四、五點鐘,在新加
坡,在台灣也是的,我們到公園、公共場所,就有很多人在那裡練拳,在那個地方練功。
這些人目的不過是為身體健康而已。我過去在加州,我們鄰居有一些老先生,大概是八十
出頭的樣子,他們每天早晨也是三點鐘起床,結伴到外面去走路,每天大概要走一個小時
才回來,都是為了鍛鍊身體。我們講修行,每天這樣子懶散,怎麼能成功?
  真正修行道場,老和尚對於同學都有嚴格的要求。我在初學佛的時候,那時候沒有出
家,以居士身分跟懺雲法師在埔里住茅蓬,那個時候埔里是鄉下,水電都沒有,所以晚上
沒有電燈。懺雲法師買了個汽車上用的電瓶,用小燈泡,手電筒的小燈泡,每一個房間用
一個小燈泡,佛前面點蠟燭。所以在山上晚上八點鐘就睡覺,三點鐘起床,三點半鐘我們
就做早課。早課是各人做各人的,在山上做早課,那個時候就拜佛,早晨起來拜三百拜,
每個人自己定自己的功課。懺雲法師年歲大了,其實那個時候他才四十多歲,他拜佛的動
作很慢,我們拜三百拜,他大概只能拜一百拜。住山上有個達宗法師,體格很好,他拜的
速度比我們都快,拜得最快,他一天拜一千二百拜,我在山上一天拜八百拜,這是我們的
定課。拜佛完了之後,大家在一起打一個三皈,這是早課。
  每天規定有兩個小時讀經。讀經也是各人讀各人的,你自己喜歡讀什麼經,喜歡研究
什麼經,自己做自己的,生活非常有規律。茅蓬雖然小,只住五個人,可是相當精進,時
光沒有空過。如果有絲毫放逸,道業當然就不能成就,所以為什麼不苛刻虐待自己?飲食
起居愈簡單愈好,可是懺雲法師很重視營養,也不能說沒有道理。那個時候在山上,我在
山上做義工,照顧三位法師、一位老人,老人是朱鏡宙老居士,他那個時候已經七十多歲
了,在山上照顧四個人。這樣在山上住了半年,半年當中我拜佛超過十萬拜,確實把心安
定下來了。所以有這麼一個基礎,以後到台中去學教,在台中學教,我每天還拜三百拜,
在埔里每天拜八百拜,到台中之後,每天拜三百拜。拜佛是個很好的運動,對於身心健康
有很大的幫助。所以人要想成就,應當對自己苛刻,對自己嚴厲。不必用這種方式對別人
,對別人是過失。
  《彙編》註解裡面引用佛一段話,這段話是《尸迦羅越經》裡面的經文,這是一部小
乘經,我們過去在台中學過這部經。「佛告尸家羅越言,一切世人,視其奴僕,當有五事
」,這是佛教給我們怎樣對屬下。他說「一者先宜知其飢渴寒暑,然後驅使」,這一條很
重要,先要照顧他的生活,然後才可以使喚他。「二者有病當為醫治」,一定要盡心盡力
幫助他治病。「三者不得妄用鞭撻,當問虛實,然後責治,可恕者恕,不可恕者訓治之」
。下人有時候有過失,這是在所不免。他為什麼會淪落做童僕?我們能想像,他沒有智慧
,愚痴、魯鈍,做事哪裡會沒有過失?即使有了過失,應當仔細觀察,可以原諒的,原諒
他;不能原諒的,要教訓他,不能夠隨便的鞭打。尤其在現在的社會,現在的社會不要說
是鞭打了,那你是犯法的,國家法律所不許可的,言色要是嚴厲一點,都與對方結冤仇。
現代這個社會普遍存在報復的心理、報復的行為,所以社會大亂。我們處事待人接物不能
不小心,不能不謹慎,有的時候這個禍害不知道從哪裡起來的,這是自己疏忽。
  「四者若有纖小私財,不得奪之」,這個下人有的時候他積蓄一點財物,這是他所有
的,決定不能夠奪取。「五者給與物件,當令平等,勿得偏曲」,家裡用的人多,賞罰要
公平,給他們的東西要平等,衣食日用,或者零用錢,都要平等,才不至於引起他們內心
的不平、怨恨。我們讀這一段經文,不僅是用在對屬下,在這個社會,我們現在接觸的面
很廣,尤其是這一個世紀,我們冷靜的觀察,就像外國人所說的,進入一個多元文化、共
存共榮的社會,佛這些教誨我們更應當牢牢的記住,要依教奉行。
  『恐嚇』,註解裡面說有兩種,一種是遇到人有急難,他不去安慰他,故意裝腔作勢
來嚇唬人;第二種是圖利,所謂是損人利己,這個損人的手段,恐嚇是最常見的。這些事
情古今中外都有,尤其是有權有勢力的人,欺壓平民百姓,這個手段是最常見的。註解裡
面引用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在眾生怖畏急難當中,以無畏施於眾生,觀音菩薩修行證果
,這是第一個因素,救苦救難,所以我們稱觀世音菩薩為「施無畏者」。所以對於人在危
急困難的時候,我們要安慰他,要幫助他離苦得樂。當然這裡面必須要有高度的智慧,要
有很深遠的見識,開導於人,讓人覺悟,把劫難化解。
  一般劫難因素當然是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執著,堅固的執著,彼此不能
相讓,這個災難就發生。兩邊都能夠讓一步,天下太平,災難就化解了。人為什麼不能夠
放下執著?這裡頭的因素也很複雜,佛說得清楚,堅固的執著是從我見、我貪、我愛、我
痴裡面所生的,相宗經論上說,「四大煩惱常相隨」,從這個地方產生執著,不了解宇宙
人生的真相,妄想分別執著,這是造業。既然造的業因,決定不能夠免除果報。所以人生
到這個世間來,為的是什麼?佛的答覆我們愈想愈有道理,佛答覆四個字「人生酬業」,
你過去造的業,你這一次來受果報,就這麼回事情。過去造的善業,這一生得善報;過去
造的惡業,這一生得惡報,六道眾生,如此而已。真正參透了、明白了,從此之後不再造
惡業,任何人加害於我,我也能夠忍受,不怨天、不尤人,知道什麼?知道這是自己過去
造的業,今天應當受的果報。果報受完了,我不再造惡業,前途一片光明。稍存怨恨不服
之心,那個業報是沒完沒了,所以冤冤相報何時了。
  人生在世間,我們常常看到小動物,跟這些小動物沒有兩樣,多看看、多想想,人就
會覺悟了,「人命無常,國土危脆」。六百卷《大般若經》裡面給我們講的,我把它總歸
結六個字,「無所有,不可得」,無所有是說現相,《金剛經》上講的,「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無所有!所有一切諸法擺在面前,就像幻化一樣、夢境一樣,不可得。我
們把這個真相看清楚了,心就平靜,智慧就開了,煩惱就滅了,處事待人接物自然像佛菩
薩那樣的和藹、慈悲,怎麼會有不正常的手段去對人?不可能的。所以不接受佛菩薩、聖
賢的教誨,我們不懂這個道理,隨順煩惱意氣用事,沒有不造業的。好,今天時間到了,
我們就講這一段。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06-22 17:33:00
阿彌陀佛!
作者: rc60710 (抑惡揚善)   2016-06-22 17:57:00
隨喜:)
作者: koalaq (忘了)   2016-06-22 18:39:00
推~
作者: yuch (煩惱無盡誓願斷)   2016-06-24 22:43:00
隨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