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 中部 135經 小業分別經

作者: EvolutionWin (Mindfulness)   2016-08-01 23:50:02
中部 135經 小業分別經 瑪欣德尊者譯
=======================
摘要
婆羅門學生蘇跋·多迭亞之子(Subha maoava todeyyaputta)
前來問世尊十四個問題:
是什麼原因造成人類有千差萬別:
有短命、有長壽;
有多病、有健康;
有醜陋、有美麗;
有無威勢、有大威勢;
有貧窮、有富有;
有出身下賤、有出身高貴;
有愚蠢、有聰慧。
佛陀回答是由於業使有情千差萬別,
並解釋了什麼樣的業導致什麼樣的結果。
=======================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住在沙瓦提城揭德林給孤獨園。
當時,年輕人蘇跋·多迭亞之子來到世尊之處。
來到之後,與世尊共相問候。
互相問候、友好地交談之後坐在一邊。
坐在一旁的年輕人蘇跋·多迭亞之子對世尊如此說:
「朋友苟答馬,是何因何緣,雖然都是人類,
但卻發現人們有劣與勝?
朋友苟答馬,能發現人有短命、有長壽;有多病、有健康;
有醜陋、有美麗;有無威勢、有大威勢;有貧窮、有富有;
有出身下賤、有出身高貴;有愚蠢、有聰慧。
朋友苟答馬,是何因何緣,雖然都是人類,
但卻發現人們有劣與勝?」
「年輕人,有情是業的所有者,業的繼承者,以業為起源,
以業為親屬,以業為皈依處。業使有情有劣與勝的分別。」
「對於尊師苟答馬只是簡略而沒有解釋詳細含義的這句話,
我不瞭解其詳細含義。
薩度!願尊師苟答馬為我說法,
使我對尊師苟答馬只是簡略而沒有解釋詳細含義的這句話,
能瞭解其詳細含義。」
「那麼,年輕人,諦聽,善作意之!我要說了!」
年輕人蘇跋·多迭亞之子應諾世尊:「是的,朋友。」
世尊如是說:
「在此,年輕人,有些女人或男人
殺生,殘酷,手常血腥,專事殺戮,對眾生類無同情心。
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該業,
身壞命終後,投生到苦界、惡趣、墮處、地獄。
假如身壞命終後並沒有投生到苦界、惡趣、墮處、地獄,
而是來到人界,則無論生在何處皆短命。
年輕人,這就是導致短命之道,
即:殺生,殘酷,手常血腥,專事殺戮,對眾生類無同情心。
在此,年輕人,又有些女人或男人捨殺生,離殺生,
放棄棍棒,放棄刀槍,有慚恥,同情、憐憫一切眾生類而住。
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該業,
身壞命終後,投生到善趣、天界。
假如身壞命終後並沒有投生到善趣、天界,而是來到人界,
則無論生在何處皆長壽。
年輕人,這就是導致長壽之道,
即:捨殺生,離殺生,放棄棍棒,放棄刀槍,
有慚恥,同情、憐憫一切眾生類而住。
在此,年輕人,有些女人或男人
用手、用石塊、用棍棒、用刀槍惱害諸有情。
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該業,
身壞命終後,投生到苦界、惡趣、墮處、地獄。
假如身壞命終後並沒有投生到苦界、惡趣、墮處、地獄,
而是來到人界,則無論生在何處皆多病。
年輕人,這就是導致多病之道,
即:用手、用石塊、用棍棒、用刀槍惱害諸有情。
在此,年輕人,又有些女人或男人
不用手、用石塊、用棍棒、用刀槍惱害諸有情。
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該業,身壞命終後,
投生到善趣、天界。
假如身壞命終後並沒有投生到善趣、天界,而是來到人界,
則無論生在何處皆健康。
年輕人,這就是導致健康之道,
即:不用手、用石塊、用棍棒、用刀槍惱害諸有情。
在此,年輕人,有些女人或男人
易怒、多惱,即使被說少事,也生氣、惱怒、瞋恚、憎惡,
表現出憤怒、瞋恨、不滿。
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該業,身壞命終後,
投生到苦界、惡趣、墮處、地獄。
假如身壞命終後並沒有投生到苦界、惡趣、墮處、地獄,
而是來到人界,則無論生在何處皆醜陋。
年輕人,這就是導致醜陋之道,
即:易怒、多惱,
即使被說少事,也生氣、惱怒、瞋恚、憎惡,
表現出憤怒、瞋恨、不滿。
在此,年輕人,又有些女人或男人
不易怒、不多惱,
即使被說多了,也不生氣、不惱怒、不瞋恚、不憎惡,
不表現出憤怒、瞋恨、不滿。
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該業,身壞命終後,
投生到善趣、天界。
假如身壞命終後並沒有投生到善趣、天界,而是來到人界,
則無論生在何處皆端莊。
年輕人,這就是導致端莊之道,
即:不易怒、不多惱,
即使被說多了,也不生氣、不惱怒、不瞋恚、不憎惡,
不表現出憤怒、瞋恨、不滿。
在此,年輕人,有些女人或男人
心懷嫉妒, 對他人的利得、恭敬、尊重、尊敬、禮拜、敬奉
感到嫉妒、厭惡、妒忌。
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該業,身壞命終後,
投生到苦界、惡趣、墮處、地獄。
假如身壞命終後並沒有投生到苦界、惡趣、墮處、地獄,
而是來到人界,則無論生在何處皆無威勢。
年輕人,這就是導致無威勢之道,
即:心懷嫉妒, 對他人的利得、恭敬、尊重、尊敬、禮拜、
敬奉感到嫉妒、厭惡、妒忌。
在此,年輕人,又有些女人或男人
無嫉妒心, 對他人的利得、恭敬、尊重、尊敬、禮拜、
敬奉不嫉妒、不厭惡、不妒忌。
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該業,身壞命終後,
投生到善趣、天界。
假如身壞命終後並沒有投生到善趣、天界,而是來到人界,
則無論生在何處皆有大威勢。
年輕人,這就是導致大威勢之道,
即:無嫉妒心, 對他人的利得、恭敬、尊重、尊敬、禮拜、
敬奉不嫉妒、不厭惡、不妒忌。
在此,年輕人,有些女人或男人
不佈施食物、飲料、衣服、車乘、花鬘、香、塗油、床、
住所、燈明給沙門、婆羅門。
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該業,身壞命終後,
投生到苦界、惡趣、墮處、地獄。
假如身壞命終後並沒有投生到苦界、惡趣、墮處、地獄,
而是來到人界,則無論生在何處皆貧窮。
年輕人,這就是導致貧窮之道,
即:不佈施食物、飲料、衣服、車乘、花鬘、香、塗油、床、
住所、燈明給沙門、婆羅門。
在此,年輕人,又有些女人或男人
佈施食物、飲料、衣服、車乘、花鬘、香、塗油、床、住所、
燈明給沙門、婆羅門。
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該業,身壞命終後,
投生到善趣、天界。
假如身壞命終後並沒有投生到善趣、天界,而是來到人界,
則無論生在何處皆富有。
年輕人,這就是導致富有之道,
即:佈施食物、飲料、衣服、車乘、花鬘、香、塗油、床、
住所、燈明給沙門、婆羅門。
在此,年輕人,有些女人或男人
傲慢、過慢,不禮敬應禮敬者,
(應禮敬者:值得禮敬的佛陀、獨覺佛及聖弟子。
對於應起迎者等也同。)
不起迎應起迎者,不讓座給應讓座者,不讓路給應讓路者,
不恭敬應恭敬者,不尊重應尊重者,不尊敬應尊敬者,
不敬奉應敬奉者。
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該業,身壞命終後,
投生到苦界、惡趣、墮處、地獄。
假如身壞命終後並沒有投生到苦界、惡趣、墮處、地獄,
而是來到人界,則無論生在何處皆出身下賤。
年輕人,這就是導致出身下賤之道,
即:傲慢、過慢,不禮敬應禮敬者,不起迎應起迎者,
不讓座給應讓座者,不讓路給應讓路者,不恭敬應恭敬者,
不尊重應尊重者,不尊敬應尊敬者,不敬奉應敬奉者。
在此,年輕人,又有些女人或男人
不傲慢、不過慢,禮敬應禮敬者,起迎應起迎者,
讓座給應讓座者,讓路給應讓路者,恭敬應恭敬者,
尊重應尊重者,尊敬應尊敬者,敬奉應敬奉者。
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該業,身壞命終後,
投生到善趣、天界。
假如身壞命終後並沒有投生到善趣、天界,而是來到人界,
則無論生在何處皆出身高貴。
年輕人,這就是導致出身高貴之道,
即:不傲慢、不過慢,禮敬應禮敬者,起迎應起迎者,
讓座給應讓座者,讓路給應讓路者,恭敬應恭敬者,
尊重應尊重者,尊敬應尊敬者,敬奉應敬奉者。
(這段問答並不包括妨礙業和支助業,它們並不能導致投生到下賤家庭或高貴家庭,乃是由於結生來決定出身下賤之業投生到下賤家庭,出身高貴之業投生到高貴家庭。)
在此,年輕人,有些女人或男人
親近沙門或婆羅門後,不請問:
(在此,並非因為不請問而投生到地獄。
由於不請問而不知道「這應做,這不應做」;
由於不知道而不做應做之事,做不應做之事,
乃是由此而投生到地獄。
相反地,對投生到天界也同理。)
『尊者,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什麼是有罪?
什麼是無罪?什麼應親近?什麼不應親近?
做了什麼使我有長久的不利、痛苦?
又做了什麼使我有長久的利益、快樂?』
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該業,身壞命終後,
投生到苦界、惡趣、墮處、地獄。
假如身壞命終後並沒有投生到苦界、惡趣、墮處、地獄,
而是來到人界,則無論生在何處皆愚蠢。
年輕人,這就是導致愚蠢之道,
即:親近沙門或婆羅門後,不請問:
『尊者,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什麼是有罪?
什麼是無罪?什麼應親近?什麼不應親近?
做了什麼使我有長久的不利、痛苦?
又做了什麼使我有長久的利益、快樂?』
在此,年輕人,又有些女人或男人
親近沙門或婆羅門後,
請問:『尊者,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什麼是有罪?
什麼是無罪?什麼應親近?什麼不應親近?
做了什麼使我有長久的不利、痛苦?
又做了什麼使我有長久的利益、快樂?』
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該業,身壞命終後,
投生到善趣、天界。
假如身壞命終後並沒有投生到善趣、天界,而是來到人界,
則無論生在何處皆有大智慧。
年輕人,這就是導致大智慧之道,
即:親近沙門或婆羅門後,請問:
『尊者,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什麼是有罪?什麼是無罪?
什麼應親近?什麼不應親近?做了什麼使我有長久的不利、
痛苦?又做了什麼使我有長久的利益、快樂?』
如是,年輕人,
短命之道導致短命,長壽之道導致長壽;
多病之道導致多病,健康之道導致健康;
醜陋之道導致醜陋,端莊之道導致端莊;
無威勢之道導致無威勢,大威勢之道導致大威勢;
貧窮之道導致貧窮,富有之道導致富有;
出身下賤之道導致出身下賤,出身高貴之道導致出身高貴;
愚蠢之道導致愚蠢,大智慧之道導致大智慧。
年輕人,有情是業的所有者,業的繼承者,以業為起源,
以業為親屬,以業為皈依處。
業使有情有劣與勝的分別。」
如是說已,年輕人蘇跋·多迭亞之子對世尊如此說:
「奇哉!朋友苟答馬,奇哉!朋友苟答馬。
朋友苟答馬,猶如倒者令起,覆者令顯,
為迷者指示道路,在黑暗中持來燈光,
使有眼者得見諸色。
正是如此,尊師苟答馬以種種方便開示法。
我歸依尊師苟答馬、法以及比庫僧,
願尊師苟答馬憶持我為近事男,從今日起乃至命終行歸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