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佛說十善業道經90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12-14 16:25:44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九十集)  2000/10/17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
19-014-0090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掀開《十善業道經》第十五面,經文第三行看起:
  【慧莊嚴故,能斷一切分別妄見。】
  以上是講十善業道落實在菩薩六波羅蜜之中,這是最後的一段「般若波羅蜜」。戒、
定、慧三學,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從初發心一直到圓滿菩提,必須遵守的三個原則。定
是心之體,慧是心的觀照,戒是心的行為,所以稱之為三學,也稱之為三寶。慧是佛寶,
定是法寶,戒是僧寶,這是我們講佛法僧三寶,三寶具足叫行菩薩道,叫學佛。三者缺一
條都決定不能成就,古人講這三條譬如鼎之三足,少一個都會倒下去,就不能夠站立。所
以我們要學佛,這三條不能不重視。無量無邊的法門,諸位細細去想想,你要把它歸納,
最後歸納這三條,所以三學是菩薩行門的總綱領。
  《十善業道經》是戒學,是戒學當中的大根大本。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
言語造作都要與十善相應,這個人就學佛了;如果還是與十惡相應,那就跟佛法背道而馳
,愈走愈遠。千萬不要以為小小戒可捨。這個思想在近代非常盛行,甚至於我們在受戒的
時候,我受戒的時候,戒壇裡面的法師、傳戒師也都說小小戒可捨,認為大戒我們要持,
不可以犯,小小戒就無所謂。今天佛教之衰,衰到這個樣子,什麼原因?「小小戒可捨」
,壞在這裡。殊不知積小惡就成大惡,把小小善疏忽了。小小善而不肯為,小小惡又自己
不能夠禁止,所以雖然一生學佛,最後還免不了墮惡道,這個原因在什麼地方,我們一定
要清楚,一定要明瞭。
  真正修行人他們的觀念跟我們恰恰相反,極小的善他肯做,極小的惡他很謹慎,他都
不犯,所以他能成就,這叫做真實智慧。世間人是小聰明壞大事。菩薩行門六個綱領,前
面五條都是著重在事上,這一條在理上,這一條要怎麼做法?佛在經論上跟我們講得很清
楚,離妄想分別執著就是慧。《般若經》上講的「三輪體空」,我們修布施、持戒、忍辱
、精進、禪定,離一切相修一切法,這叫般若波羅蜜。所以般若跟前面五度不能離開,離
開前面五度,般若就落空,那般若只有理沒有事,落空了,必須有理有事才圓滿,不至於
偏在一邊。
  世尊當年在世,我們都曾經聽說過,他老人家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當中講般
若就用了二十二年。我們從歷史來看,就知道佛教化眾生的確以般若為中心,如果沒有般
若,前面的五條是善,布施到禪定都是善。你修布施、修持戒、修忍辱、修精進,你修前
面四條,你的果報在欲界天;如果你修禪定,你的果報在色界天跟無色界天,享天福,出
不了三界;如果有般若波羅蜜在裡面,就超越三界,不但超越三界,而且超越十法界,這
才得到究竟圓滿的成就。
  般若雖然講了二十二年,講得這麼多,諸位如果去讀《大般若經》,在佛經裡面部頭
最大的,《華嚴》才只有八十卷,《大般若經》有六百卷,裡面重複的句子,千遍萬遍都
不止。所以有人說中國人不喜歡重複,中國人自古喜歡簡要詳明,言語文字都講求簡單扼
要,也明白也詳細,這是古時候文章言語的標準。能夠達到標準是好文章、好言語,才不
囉嗦。可是印度人跟中國人的習性不一樣,印度人喜歡不斷的重複,一遍一遍的重複,我
們仔細去想想有它的好處。話講一遍、兩遍,人就回頭覺悟了,少!總是千叮嚀、萬囑咐
,他才回頭,才真的覺悟。對現代中國人來說,佛法這個方法有效果。我們中國古老的方
法雖然好,效果比不上佛法,佛法重視不斷的重複。你就是已經回頭了、已經覺悟了,大
徹大悟、明心見性了,還是這樣的重複,什麼原因?你覺悟了,別人沒有覺悟,佛法是利
益眾生為第一,其次才是自利,大小乘的差別,實在講就在這一點。
  大乘法是利益眾生第一,所以把慈悲擺在前面;小乘法是以自利為第一,所以把寂靜
擺在前面。中國接受的是大乘法,在慈悲裡修寂靜,這是自他兩利;寂靜是禪定,慈悲落
實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如果離開前面四門,慈悲就是一句空話。慈悲要落實在日
常生活當中,意思前面都跟諸位報告過了。布施的心決定不能斷,布施是利益眾生,利益
苦難的眾生。
  哪些人有苦有難?三界六道各個人都有苦、都有難,只是所受的苦難不一樣而已。有
些人無論在精神物質身心都受苦難,很可憐;有些人物質享受很豐足,精神上有苦難;有
些人精神享受豐足,物質生活上有苦難。縱然三界裡面,福報最大的,佛經上常常舉例說
大梵天王、摩醯首羅天王,這是三界裡面福報最大的。他有沒有苦難?他有。他有什麼苦
難?出不了輪迴,這是他的苦難。出不了輪迴;換句話說,就必定要接受輪迴,他天福享
盡了,一定要墮落。
  無量劫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是善惡夾雜,沒有純善的,也沒有純惡的,只是善
多還是惡多。一切眾生受報不同,每一個人都是自己造自己受。如果我們明白了,搞清楚
了,我們智慧就開了,絕對不會怨天尤人。別人誘惑你造罪,你為什麼接受?還是怪自己
,不能怪別人。他誘惑我,為什麼不誘惑他?必有前因,因緣果報絲毫不爽,所以佛教給
我們要有定、要有慧,有定、有慧,你的行為就與戒相應。
  講到戒學是廣義的,決定不是狹義的,現在很多學佛的人聽到戒,就會想到五戒、比
丘戒、比丘尼戒、菩薩戒,都想到這些,範圍太窄小了,這是佛教初學的,教菩薩不是這
個教法。你們如果去看《四十華嚴》,《四十華嚴》前面三段,吉祥雲比丘是講佛寶,海
雲比丘代表法寶,妙住比丘代表僧寶,裡面所講的跟一般大乘所講的,稍稍有一點差別。
吉祥雲比丘教我們,教善財就是教我們,念佛法門,念佛法門著重在念佛三昧,著重在定
學;海雲比丘這是講的法,法著重在智慧;妙住比丘著重在戒行,所以他們三個代表的是
戒定慧三學,佛法僧三寶。
  定跟慧可以互為體用,定是體,定起作用就是慧;慧是體,慧起作用就是定,定慧是
一不是二。看看妙住比丘所講的戒學,就太廣大了。他代表大乘,他講了十八種戒,就是
戒學的十八大類,頭一條就是大悲心。我們在戒條裡頭,沒有看到大悲心。第一條是大悲
,「不捨大悲心戒」,所以菩薩念念要悲憫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什麼是苦
?六道十法界是苦,如何幫助他脫離六道、脫離十法界。得樂是什麼?證得一真法界,那
個叫樂,離苦得樂的標準訂在這個地方。不是說你今天沒得吃,我們送一點東西救濟你,
讓你能吃飽,你就離苦得樂,這是小事,雞毛蒜皮。
  真正的苦樂標準是怎麼樣能夠脫離六道輪迴、脫離十法界,這叫大乘佛法。大小乘的
總目標也有不同,小乘的終極目標是脫離六道輪迴、離苦得樂;大乘的終極目標是脫離十
法界,這個不一樣。所以小乘證得阿羅漢果,他就認為那是圓滿了。阿羅漢脫離六道輪迴
,菩薩不行,菩薩要脫離十法界,阿羅漢在十法界裡面。聲聞、緣覺、菩薩、佛,這是十
法界。所以阿羅漢能做到定就行了,我們在《楞嚴經》上看,九次第定就超越六道,六道
最高的是第八定,我們講四禪八定,這個出不了三界,到第九次第定就超越了。可是定不
能超越十法界,一定要開慧,智慧開了之後,就能夠超越十法界。他的果報就講得很清楚
,『能斷一切分別妄見』,妄見就是妄想,分別就是我們講的分別執著;慧開了之後,就
能夠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
  要怎樣幫助我們開慧?我們在現前生活當中,對一切人事物盡可能的不要去分別,不
要去執著,不要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就是妄想,不把它放在心上,
妄想就沒有了,心裡確確實實不去分別、不去執著,這個樣子容易開悟。佛家常講根性利
、根性鈍;根性利的就是不把這些放在心上,妄想分別執著很淡薄,這是根性利;分別執
著很重,根性很鈍,不容易開悟。所以祖師大德教我們「看破放下」,我們從這個地方培
養我們大乘圓頓的根性。我們從這部經上看,佛教導我們十善是行門的基礎,也就是戒行
的基礎,十善是屬於戒,落實在布施,落實在持戒,落實在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
個慧是般若。如何落實,他得什麼樣的利益。布施一條說得詳細,後面都是舉要言之,讓
我們舉一反三,聞一知十。
  到這個地方,將落實在六波羅蜜這一段,簡單介紹過去了。看經典裡面,排列的方法
,這是大乘,不是小乘。下面第二段講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所以從這裡看,世尊是先教菩
薩,然後再教人天大眾,末後再勸小乘。你看他排列的形式,讓我們在這裡有深深的體會
,看到佛是怎樣幫助眾生,在一生當中快速圓成佛道。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
地。  
...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12-14 17:22:00
阿彌陀佛!
作者: erincy   2016-12-16 16:02: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