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修]《淨土聖賢錄.初編》:往生比丘第三(113)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6-12-17 01:19:09
元‧明本
  明本,姓孫,(浙江)錢唐人。年十五,決志出家,禮佛然(燃)臂,誓持五戒。日課
《法華》、《圓覺》、《金剛》諸經,夜常(經)行不臥。已而參(學)天目(山)高峯妙公
(原妙禪師),遂從薙染(剃髮出家)。(對於法理)再三咨(問)決(疑),(終於)大徹法原(明
心見性)。
高峯既示寂,本(法師)棲泊(雲遊)江湖間,所至學者輻湊(聚集)。尋(不久)還山,
(築)廬高峯塔下。元(成宗)大德十年(西元1306年),出(山)主(持)師子院,學者稱為「中
峯和尚」。尋謝(辭)去,諸達官多欲延(請)主(持)浙中諸名山,本(師)固辭(堅決拒絕)不
就(去)。仁宗欲致之(召請)不可(得),(遂)賜號「佛慈圓照廣慧禪師」,賜金襴(袍)袈裟
,改師子院為「師子正宗禪寺」。
本(師)既單提向上(專志弘揚直指人心的禪宗),時(常)復舉揚淨土。嘗言:「禪者淨
土之禪,淨土者禪之淨土。」有〈懷淨土詩〉一百(零)八首,大行於世。又嘗作〈報恩院
記〉曰:
秉一心為禪(持心不動叫做禪),照萬法為觀(照見萬法一如叫做觀)。其為心也(所謂
本心),圓湛虛寂(圓融、清淨、本來無一物、不動),涉入(萬法)無礙。不可以相(形相)
求,不可以言(語)詣(說明)。舒(展)之則萬法即之而彰(能現萬法),卷之(收歸)則萬法依
之而泯(隱)。
凡夫迷昧(迷失不明此心),引起輪回,苦樂升沈,莫之能釋(脫)。是故非禪那不足以
契(入)諸佛心,非妙觀不足以破眾生惑。《圓覺》以三觀(奢摩他、三摩提、禪那)互推
(演)為二十五輪,《(觀)無量壽》(則)以一佛分觀於十六處。
始則端坐靜室,注想一方,存注(存心專注)不休,(最後)(能觀之心)與想(所觀之境)
俱泯(全都消失)。所以一輪見諦(在二十五輪任一輪上徹悟到真理),妙觀澄明(則一切諸法
實相就全都看得清楚明白);一處功成(十六觀任一觀成功了),諸佛圓具(一切佛都看到了)
。如當(面對)臺鏡、如帝網珠,萬象顯(現)而無所照之功(不假用力,自然照見);千光聚
而絕能收之跡(本自具足)。
如是觀者,即見清淨願王(阿彌陀佛)白毫亘(亙,窮盡)天,紺目澄海,巍巍光明,殊
特相好。徧界光明,化為香臺寶樹、樓殿池沼,諸莊嚴具。是時三昧(修)行人,即聞即見
(一聞法就立刻證入),即覺即知(一覺悟就立刻徹了諸法實相);一語一默、一動一靜,皆
與無作(自然)清淨妙觀,脗然(吻,渾然一體)混合者矣。
然後即(依)斯(此)妙觀於一切時,散作(開展)無邊莊嚴佛事。以之報國恩,則聖祚(國
怍)保無疆之永(綿延永存);以之報親恩,則劬勞(父母)超(脫)有漏之纏(煩惱輪迴)。乃至
過(去)、現(在)、未來,一切冤親,同時解脫。其為報也,豈有量哉?(念佛成佛,才能真
正報無邊之恩、幫助無盡之眾生。)
(明本法師)又嘗率諸同事(同修之人),歲遇佛誕及三元日(正月、七月、十月的十五
日),於觀世音菩薩像前,發四十八願。其一願云:「從我今生,盡未來際,臨命終時,
無諸疾苦,正念現前,心不顛倒,生極樂國,見佛聞法,即悟無生。更往兜率內院,瞻拜
慈氏(彌勒菩薩),然後退位,出生娑婆,廣度羣迷,同登彼岸。」
(元世祖)至治三年(西元1266年),止天目(山)東岡。八月十三日,手書(告)別諸外護
法屬(護法及同修)。明日晨起書偈云:
我有一句,分付大眾。更問如何,無本可據。
置筆安坐而逝,年六十一。其日白虹貫於山巔,露龕三日,貌如生。
(《中峯廣錄》、《行錄》、〈發願文〉)
==
這位就是做三時繫念的中峰禪師。
「禪者淨土之禪,淨土者禪之淨土。」
真的是大徹大悟的菩薩!
此外,〈報恩院記〉的解釋,我的理解和慧律法師的翻譯有出入,僅供參考。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erincy   2016-12-17 13:41: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6-12-17 19:33: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12-18 13:56:00
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12-18 22:06:00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