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類] 《心類學顯要》(4) 分類 (量與非量知的七種分類)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10-29 22:05:57
摘自:《心類學顯要》倉忠仁波切 教授
https://tsadong.tian.yam.com/posts
二、分類
有三種分類,即:(1)分為七項的心類學(2)分為三項的心類學,及(3)分為二
項的心類學。
有(分為七項的心類學),是因為有如下七項:(1)現前(2)比度(3)再決知(4
)伺察意(5)顯而未定(6)猶豫(七)顛倒知。
如前文說,覺知、認知、明瞭是同義。覺知有三種分類:(1)分為七項的心類學—
—這是總的將認知分為七種。(2)分為三項的心類學——從所取境的角度而區分認知。
(3)分為二項的心類學——將前二種分類,以更為廣大的角度而闡述。
分為七項的心類是有的,因為有此七項:現前、比度、再決知、伺察意、顯而未定、
猶豫、顛倒知。
為何將覺知區分為七項的心類?因為學習《心類學》的主要目的和修行有關。
例如,修習無常、空性等等,首先必須依於現前,其後才能進而觀察,最終也是成就
通達對境的現前,但是,在最終產生現前的過程中有比度、再決知、伺察意、顯而未定、
猶豫、顛倒知等部分,因此建立七項的心類。
例如,依於觀察正因「瓶有法,是無常,因是所作性故」,而產生「通達瓶無常的現
量」,觀修彼正因的最終目的就是產生此現量。此中,首先是看到瓶——通達瓶的眼根現
前,必須先依於彼眼根現前,然後才有機會觀察瓶是常或無常,最終產生通達瓶無常的現
前,因此,區分為七項的心類中,首先安立現前的部分。
再者,依彼正因進行觀察而於心續中產生「通達瓶無常之分別知」,「第一剎那通達
瓶無常之分別知」是比量也是比度,「第二剎那通達瓶無常之分別知」等等則是比度、再
決知。
又,不斷串習「通達瓶無常之分別知」,最終於心續中產生「通達瓶無常的無分別知
」,「第一剎那之通達瓶無常的無分別知」是現前也是現量,「第二剎那之通達瓶無常的
無分別知」等等則是現前,也是再決知。
如上所說,以修行上的需要而言,現量與比量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為了於心續中建
立彼二種認知,所以,安立七項心類中的前三種認知是現前、比度、再決知。
又,產生比度之前必須經由觀察,伺察意就是屬於觀察過程中的認知,所以,七項心
類中的第四種認知是伺察意。
再者,顯而未定、猶豫、顛倒知等等,則是附帶講說修行上需要遮除的心類。
以逆次第來說,例如,昨天看到瓶子存在,今天也看到瓶子存在,所以認為瓶是沒有
絲毫改變、一直存在——心續中的「執瓶是常之分別知」是顛倒知,因為彼認知的趨入境
「瓶是常」並不存在。其後,透過上師的教導或其他學習方式而聽聞「瓶是無常,因為剎
那改變」,因此對自己原先的認為產生懷疑,於心續中產生「認為瓶大概是常?」的認知
,或是「認為瓶大概是無常?」的認知,這就是猶豫,由先前的顛倒知轉變為猶豫。其後
,又不斷思惟觀察而產生「通達瓶是無常的伺察意」,伺察意對於自己的趨入境極為耽著
,但未得到完全的決定,以此事例而言,彼伺察意僅是百分九十幾以上確定瓶是無常,但
是並未真正通達瓶無常,這種階段的認知就是伺察意。其後,依於正因不斷思惟觀察所產
生「通達瓶無常之分別知」,「第一剎那通達瓶無常之分別知」就是比度,也是比量;「
第二剎那通達瓶無常之分別知」等等則是比度、再決知。其後,再不斷串習彼比度而最終
產生「通達瓶無常的無分別知」,「第一剎那之通達瓶無常的無分別知」就是現前,也是
現量;「第二剎那之通達瓶無常的無分別知」等等則是現前、再決知。
如是,逆次第而言七項的心類,就是:顛倒知、猶豫、顯而未定、伺察意、再決知、
比度、現前。
又例如,「執聲是常之分別知」是顛倒知,因為,事實上聲音是無常。
又如,我們會想:「我今天要去某個地方、我明天要作某件事情。」生活上的計畫是
有需要的,但是,我們的計畫大部分都是依於「執常的顛倒知」推動而有的,內心有一種
「我明天一定存在」的觀念,這就是「執我是常的顛倒知」,以此顛倒知推動而有種種想
法。
但是,透由老師的教導或是各種學習方式,經過觀察思惟之後,我們才能了知這是錯
誤的顛倒知。例如,透由學習及觀察無常的道理而了解到:「今天晚上我可能就死亡、明
天早上我可能就死亡,因為我是剎那剎那的改變。」經常串習這種觀念可能就會比較不執
著了。如果能認出這種執著心就是顛倒知,那麼就能確定──雖然需要計畫明天的生活,
但並不能確定明天還是存活,每個人都不敢百分百確定自己明天還會存活。
所以,首先必須透由學習認識「執我是常的認知」就是顛倒知,其後才有機會產生懷
疑的認知——我大概是常?或者,我大概是無常?當心續中有這樣的觀察時,就是內心產
生於二端不決定之猶豫,對於「我是常」與「我是無常」不能決定其一。原先內心有「執
我是常的顛倒知」,認為明天我一定存活,但是,依於一法上(我)去觀察無常的內涵,
就會生起這樣的懷疑:我大概是常?我大概是無常?不能決定。所以,明天我會不會存活
?也是不能決定。
其後,再透由繼續觀察而了解:我是由因所生,因有改變,果一定有改變,所以,我
是剎那性、無常。當心續中產生起百分之九十幾以上確定我是無常的認知,這就是伺察意
。其後,再繼續觀察思惟,當心續中產生百分百完全決定我是無常的分別知,這就是比度
,「第一剎那通達我是無常之分別知」是比度,也是比量;「第二剎那通達我是無常之分
別知」等等,則是比度、再決知。
其後,再不斷串習「通達我是無常之比度」,彼比度中有顯現「我是無常的義共相」
,透由不斷串習而離開「我是無常的義共相」,心續中的「第一剎那之通達我是無常的無
分別知」是現前、現量,「第二剎那之通達我是無常的無分別知」等等,則是現前、再決
知。
換言之,最初新通達境的正確認知是比量,也是比度;後續第二剎那、第三剎那的認
知等等,則是比度、再決知。又,是「離義共相而顯現對境」不一定是量,例如顯而未定
,顯而未定雖是「離義共相而顯現對境」的認知,但是彼沒有通達境。
顯而未定就是:境方面於覺知中顯現,覺知卻未通達。於覺知境中有顯現彼法,但沒
有通達彼法,這種心類就是顯而未定。例如,專心於閱讀之時,旁邊有人呼喚你的名字,
雖然你有聽到那個聲音,但是不清楚就是在呼喚你,當下緣取彼聲音的耳知,就是顯而未
定。
顛倒知就是:對於自己的趨入境產生錯亂的認知。顛倒知就是一種「錯亂於自己的趨
入境」的認知,如論典中所舉出的事例,執兔角的認知、執二月的認知、執黃色雪山的認
知等等,彼等皆是錯亂於自之趨入境的顛倒知,因為,事實上,其各自的趨入境兔角、二
月、黃色雪山等,並不存在。
以我們比較能夠實際經驗到的來說,例如,看見苦難的眾生就會內心非常難過、流淚
,希望他們離開痛苦,於是就認為自己有大悲,但是,你的心續中真的有大悲嗎?因為,
一般沒有修學佛法的人,見到遭受苦難者也會產生不忍心、希望他們離開痛苦。藉此來說
,實際上自己的心續中並沒有大悲,卻自認為有大悲——這種認知就是顛倒知。
又,我大概有大悲吧?我大概沒有大悲吧?——這種二端不決定的認知就是猶豫(懷
疑)。又,透由修學菩薩道的經論而了解大悲的定義、所緣、功德等等,因此確定自己心
續中的那一分認知並不是大悲,這時候就是已經破除之前的顛倒知、猶豫。
又例如,實際上並沒有真正了解,卻自認為已經了解——這種認知也是顛倒知,因為
事實上並沒有通達。
以上,總的略說,覺知區分為七項心類的原因。以量、非量知而言,前二是量,後五
是非量知(量的定義:新且不欺誑的明瞭。非量知的定義:非「新且不欺誑的明瞭」)。
從趨入對境、通達對境的角度來說,前四是正確的認知,後三是不正確的認知。
又,以修行上而言,主要是建立現前、比度的部分,其他的心類有些是需要的,有些
則是不需要,甚至是必須斷除的。例如,總的來說,七項心類中的最後二種——猶豫、顛
倒知,都是必須斷除的不正確認知;但是,更詳細其中,猶豫的分類中有些是需要的,有
些是必須斷除的,顛倒知則必定是需要斷除的心類。
七項心類各自的定義及分類等詳細內涵,隨後文而逐一再行闡釋,透由學習這些內容
,我們能夠了解自己心續中所生起的各種覺知,並且絕對攸關修行佛法。
三、分類的個別意義,分七:
(一)關於「現前」的解釋,分二:定義及分類。定義:(....待續....)
作者: ykkdc (ykk)   2017-10-30 12:19:00
隨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