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宗義] 佛教內外道安立、三轉法輪與四部宗義建立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11-14 19:20:08
: 是否佛教徒之差別 (4)
: 摘自:《佛教四部宗義.見解明釋集》 倉忠仁波切
: 轉自:https://tsadong.tian.yam.com/posts
是否佛教徒之差別 (5)
摘自:《佛教四部宗義.見解明釋集》 倉忠仁波切
轉自:https://tsadong.tian.yam.com/posts
■ 三、佛教宗義類別
  可分為四個宗派:毗婆沙宗、經部宗、唯識宗、說無體性宗。
  毗婆沙、經部二宗,前二宗稱為「婆沙經部二宗」或「說實事二宗」,另又稱為「聲
聞二部派」。何故名為聲聞二部派?因為,此二部宗派皆主張「外境是諦實存在」以及說
「唯有聲聞法藏是佛陀的言教」之故。
  總的來說,宗義的內涵是為希求解脫者建立證獲解脫之法,也就是,在各自宗義的基
礎上建立輪迴的因果、解脫的因果,以此而言,外道與內道各宗派都認為自宗所說的就是
究竟證獲解脫之法。但是,以內道佛教宗義的觀點,外道所建立的證獲解脫之法並非正確
,或是不究竟。
那麼,如何區別「說外道宗義者」與「說內道佛教宗義者」?
如前文所說,以行的方面而言,自內深心承認三寶是真正皈依處的補特伽羅,就是內
道佛教徒,所以,「說佛教宗義者」的動機必定是承認三寶是真正皈依處,因此,「說佛
教宗義者」定義就是:承認三寶是真正皈依處之宣說四法印見解的補特伽羅。或是說:承
認三寶是真正皈依處之宣說無我見解的補特伽羅。
* 內道佛教宗派見解區分為四:毗婆沙宗、經部宗、唯識宗、說無體性宗。(註1)
此四種宗派主張就是所謂的「佛教四部宗義」,闡述內道四部宗派的不同主張,因為
修行者的根性、勝解、種性並不相同。
例如,某一類修行者欣喜於毗婆沙宗但不欣喜於其他宗義,或是,有一類欣喜於唯識
宗但不欣喜於其他宗義。我們希求正確理解其中的內涵,因此學習佛教四部宗義。
  毗婆沙宗、經部宗各自的主張沒有很多的差別,因此,論典中將彼二宗合稱為「婆沙
經部二宗」。又因為,彼二宗皆主張「諸法諦實成立」,故合稱為「說實事二宗」。換言
之,佛教中宣說「諸法是實事」的毗婆沙宗與經部宗,就是說實事二宗。此中「實事」是
「諦實成立」或「勝義有」之義。
  又,因為毗婆沙宗與經部宗皆主張——外境諦實存在、唯有聲聞法藏是佛陀的言教,
故稱為「聲聞二部派」。此中,彼二宗主張外境是諦實存在,眼知所取的色、耳知所取的
聲等等,彼等外境皆是諦實成立。
再者,此二宗主張唯有「聲聞法藏」是佛所說,認為大乘經藏是佛涅槃以後其他大師
的言教,因此不承許。但如《釋量論》中說,經部宗承許《般若經》是佛說;又如,犢子
部中某些人承許《般若經》是佛說,但不承許大乘經藏。
  為何毗婆沙宗與經部宗不承許大乘經典?原因是,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宣說四聖諦是
普遍所有的所化機,二轉法輪、三轉法輪的主要所化機是業清淨的大乘根器者,唯有彼根
器者能聽聞納受,因此,下二部宗不承許大乘經藏。釋迦牟尼佛涅槃圓寂以後,有諸多關
於「大乘法非佛說」的辯論,但是,龍樹菩薩以眾多理由證成大乘經是佛所說。
  總之,毗婆沙宗與經部宗又稱為「聲聞二部派」,因為,彼二宗主張外境諦實存在、
唯有聲聞法藏是佛陀的言教。或是說,彼二宗派的諸多修行者,不僅趨入聲聞獨覺道且證
獲各乘的究竟果位,故稱彼二宗為「聲聞二部派」。
■ 四、各別分類之義
  闡釋:毗婆沙宗、經部宗、唯識宗、說無體性宗。
  (1) 毗婆沙宗──因為依止《大毗婆沙論》而建立自宗宗義,故名為毗婆沙宗。
又,因為此宗主張「三時為質的別分」,此中「時」意謂時間,「質」意謂實質有,
主要是說承許實質有,所以又稱為「說一切有部」或「一切有部」,或是簡稱為「有部」。
  「毗婆沙」是梵文名稱的譯音,是一種佛教註釋書的名稱,主要用於註解《阿毘達摩
論》,又或翻譯為廣說、勝說、種種說等等。
毗婆沙、毗缽舍那、阿賴耶識,彼等皆是梵文名稱的譯音,並不能直接從中文字面上
理解其涵義;但是,有部、經部宗、唯識宗、說無體性宗(中觀宗)等,透由各宗派的名
稱就能理解其詞句中的內涵。
  (2) 經部宗——主要是依止佛經而建立宗義,故稱為經部宗。
  (3) 唯識宗——唯識宗的「唯識」,意謂諸法唯是由「阿賴耶識」(或第六意識)
上的「同類習氣」之醒覺力而存在。又,「唯」字也是遮除「外境有」。要言之,諸法唯
由習氣的醒覺力而有,習氣的所依處則是阿賴耶識(隨教行唯識派)或第六意識(隨理行
唯識派)。唯識宗的分類有二:隨教行唯識宗、隨理行唯識宗。前者主張有八識,後者主
張有六識。
  (4) 說無體性宗——此中「無體性」是「無諦實成立的體性」之義,意謂自宗主張
「諸法無諦實成立」。再者,以另一內義取名為「中觀宗」,此「中」的意義,以「境」
的角度,意謂遮除常邊、斷邊的中間;以「有境」的角度,意謂通達遮除常邊、斷邊的中
觀見解,如是,從境與有境二方面而取名中觀宗。中觀宗分為二派:中觀自續派、中觀應
成派。
  四部宗義皆是以遮除常邊、斷邊而建立自宗的中觀見解,各宗認為自宗就是中道,彼
此認為對方不是中觀宗。
例如,上上宗派認為下下宗派不是中觀,乃至中觀應成派才是究竟的中觀。以說無體
性宗的見解觀察唯識宗以下,彼等下部宗見不是中觀,因為不承許「諸法無諦實成立」,
例如,唯識宗主張「依他起」與「圓成實」是諦實成立。
  佛教四部宗義是內道宗派宣說自宗的主張,包含如何建立法、無我的主張、如何修行
、所證獲的果位等等,諸種修行上相關的內涵。
以譬喻來說,因為每一人都有自己見解或個性,所以就有自己的宗義,例如,我的想
法是如此、我認為就是如此,並且解釋其中的理由,這就是自己個人的宗義。如果一個人
沒有自己的宗義,那麼就無能從事任何事情,乃至成辦任何事情。
  本書闡述佛教四部宗義各自的——1.性相、2.分派、3.釋名、4.境的主張、5.有境的
主張、6.無我的主張、7.地道的主張。換言之,以區分為七個單元的方式,闡述佛教四部
宗派所主張的修行之基道果。
  (1)性相。
透由了解彼法的性相,就能了解彼法的內涵。所以,從彼宗派的性相就能總的了解彼
宗派,例如,透由經部宗的性相就能了解何謂經部宗。
總的來說,性相又可稱為定義,更詳細而言,各自的內涵則有差別,是「定義」不周
遍是「性相」,因為,於事例上性相與名相之間具足「八周遍」,也就是說,某法的性相
、某法的名相,彼二有八周遍;然而,透由某法的定義雖能了解某法的內涵,但是,定義
與名相之間卻不一定具足八周遍。
  (2)分類。
闡明此宗派的分類,若是沒有分類,則是舉出事例。
  (3)釋名。
詮釋此宗的名稱,例如,為何稱為唯識宗。
  (4)境的主張。
闡述此宗建立諸法的主張,以及諸法的分類。例如,建立世俗諦、勝義諦等等。
  (5)有境的主張。
先前以「境的主張」單元而闡述建立諸法,之後以「有境的主張」單元闡述能趨入境
的有境。有境包含:覺知、補特伽羅、聲。其中主要說明覺知、補特伽羅。
  (6)無我的主張。
所斷品有諸多種,以此單元特別顯明各宗的根本所應斷之障礙。
於前先說境的主張、有境的主張,其目的是為了理解根本所應斷的部分,根本所應斷
是煩惱障、所知障,而其正對治品則是通達無我之智(有境)。
那麼,無我(境)是如何?因此,以此單元闡述一種特別的境——無我。
  (7)地道的主張。
闡述此宗所主張——三乘的主要所修、主要所斷、所證果位。
三乘是: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
* 略說佛教四部宗義見解的粗細差別
  以佛教見解之粗細不同而區分出四部宗派的主張,就是佛教四部宗義。(毗婆沙、經
部、唯識、中觀,前前為粗後後為細。)
若以小乘、大乘而言就是:小乘宗義——毗婆沙宗、經部宗;大乘宗義——唯識宗、
說無體性宗(中觀宗)。
  毗婆沙宗與經部宗是宣說小乘宗義,彼二宗皆主張「諸法諦實成立」及「外境諦實存
在」(外境有),於此基礎之上二宗各有不同的見解。
彼二宗主張,色是由眾多「無方分極微」聚集而有的,所以是「外境有」。也就是說
,色是由因所生,這個因就是無方分極微,所以,色與心是異質,色是離心外而有。要言
之,就是:聚集眾多無方分極微而有的色是外境有。例如,眼知所見的色法是外境有,因
為彼是眾多無方分極微聚集而有,所以眼知能緣得彼色。
  更上是唯識宗,宣說大乘宗義者。唯識宗主張圓成實、依他起、阿賴耶識、心類法等
皆是「諦實成立」,遍計所執、外境是「無諦實成立」,自宗不承許外境有、無方分極微
,因為極微一定是有方分。比較於下二部宗,唯識宗的見解更為精細。
  又更上是中觀宗,宣說大乘宗義,主張「諸法無諦實成立」。中觀宗分為二派:中觀
自續派、中觀應成派。佛教四部宗義中,以中觀應成派的見解最為究竟。
  中觀自續派主張「諸法無諦實成立」,包括內在心類法也是無諦實成立,但是,承許
諸法是「自性成立」(或稱:自性有、自性所成)。自宗主張,以正理觀察尋找任一法一
定能尋得自性成立的所得義,若不是如此,根本無能安立彼是存在的,包括修行道諦等等
皆不存在。相較於唯識宗,中觀自續派的見解更為精細。
  中觀應成派主張諸法是「唯名言安立而存在」、「無自性成立」、「無自性有」。以
應成派的見解而言,自續派雖是承許諸法無諦實成立,但事實上仍有細分的「自性成立之
諦實執」,因為,自性成立、自相成立、自方成立、勝義成立、諦實成立,彼等皆是同義
,皆是不存在。應成派不承許諸法是「自方成立」——從自己方面成立而有,根本沒有以
這種方式存在的法,自宗主張諸法是唯名言安立而存在,觀察尋找唯名言安立的法必定尋
不得絲毫的所得義,若是觀察而有所得,那麼就是「自性成立」,彼就是空性的所破。
  如上略說佛教四部宗派見解的粗細差別。
佛教四部宗義的主述是「見」的部分,因為主要是建立觀察的智慧分,當中並沒有闡
述「行」的部分,例如菩提心、慈、悲、布施等等。
(四部宗義的差別,主要是在見解上的不同,而不是行品。四部宗義行品的部份,都
會說到三皈依、菩提心、出離心、三十七道品等,這些的內容都大同小異。)
  再者,雖然中觀應成派的見解最為究竟,但是必須先學習下部的毗婆沙宗,之後再學
習經部宗,漸次往上才能了解最究竟的中觀應成派見解,因為,不了解下下宗派的見解,
難能了解上上宗派的見解。
比如,一般的世間教育學制,必須從小學漸次而上乃至大學、碩士、博士,不具備前
前的基礎一定無能成辦後後的學位。
從另一方面來說,不一定能直接以最究竟的見解作為引導。例如,外道中有承許「補
特伽羅是獨立之實質有我」的根器者,他們的見解是「諸法諦實成立」,最初引導這一類
補特伽羅直接宣說「諸法無諦實成立」,彼等一定不能接受甚至毀謗,所以,最初應先引
入毗婆沙宗,後再引入經部宗,漸次趨入上上宗派,乃至引入最究竟的應成派見解。
又,如果個人具足智慧能力,並且有更多的修學時間,也可學習外道的宗義,因為,
建立內道見解之時必須破除外道見解,若是了解外道宗義,有益於了解其中的破除道理。
譬如,想要抓到小偷,必須先能夠認出小偷的長相才能抓到小偷,否則就抓不到小偷。
* 小乘、大乘;小乘修行者、大乘修行者
  小乘、大乘是以修行的動機而安立。發心動機比較狹小,將其安立為小乘;發心動機
比較廣大,將其安立為大乘。
  小乘修行者的動機是——唯有為了自己而欲求解脫。也就是說,唯有欲求自我遠離輪
迴痛苦證獲解脫。因為是以「唯欲求自我解脫」作為動機,心量必較狹小的緣故,所以稱
為小乘。推之,以「唯欲求自我解脫」的動機而精勤修行的補特伽羅,就是小乘修行者。
  大乘修行者的動機是——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這一種動機是為了成辦一切有情
究竟離苦得樂,所以欲求成就無上菩提。因為動機極為廣大,故名為大乘。推之,以「發
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的動機而精勤修行的補特伽羅,就是大乘修行者。
  再者,修行大乘者、大乘修行者、大乘者,彼等有差別。
例如,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希求無上佛果,所以我們修學大乘法,因此,我們是修行
大乘者;但是,我們是大乘者、大乘修行者?有可能不是。因為,以定義而言,心續中產
生任運菩提心的修行者才是大乘修行者、大乘者。
  總之,所謂小乘、大乘,或是小乘修行者、大乘修行者,主要是以動機而區分。例如
,心續中有任運「唯欲求自我解脫」之出離心的補特伽羅,就是小乘者;心續中有任運「
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之菩提心的補特伽羅,就是大乘者。
* 小乘宗義、大乘宗義的差別
  不承許「法無我」的宗義就是小乘宗義;宣說如此宗義的補特伽羅,就是「說小乘宗
義者」。承許「法無我」的宗義就是大乘宗義;宣說如此宗義的補特伽羅,就是「說大乘
宗義者」。
佛教四部宗義中,下二部之毗婆沙宗與經部宗是小乘宗義,因為彼二宗義不承許法無
我;上二部之唯識宗與中觀宗(說無體性宗)都承許法無我,所以是大乘宗義。
  中觀應成派主張,是「聖者」周遍是「曾經通達空性的補特伽羅」。此中所說的「空
性」,應當理解為應成派所主張的空性,因此,聲聞獨覺聖者一定有通達空性,而且是通
達應成派所主張的空性。
再者,中觀應成派所承許的煩惱障,不同於下部宗派的主張,自宗主張補特伽羅我執
、法我執皆是煩惱障,通達空性才能斷除二種我執,所以,聲聞獨覺阿羅漢必定有通達空
性,因為彼等已斷除煩惱障。
那麼,為何是小乘聲聞獨覺聖眾?雖然彼等以應成派的見解而通達空性,但是以「唯
希求自我解脫」的發心而修行,所以是小乘聲聞獨覺。
* 聲聞菩提心、獨覺菩提心、大乘菩提心
  中文上是「菩提」一詞,藏文上是「」其譯音是「強、秋」(jang chub),「」(j
ang)(強)是「斷」的意義,「」(chub)(秋)是「證」的意義。
因此,中文上可將「菩提」理解為斷、證的功德。
菩提的分類有三種:聲聞菩提、獨覺菩提、大乘菩提。
  聲聞菩提:具足斷除煩惱障、現證四諦十六行相或補特伽羅無我的功德。獨覺菩提也
是如此,但是,福德資糧的部分有差別。
  大乘菩提:具足斷證究竟圓滿的功德。也就是說,斷除所有的障礙、證獲所有的功德。
  總的來說,菩提心分為小乘菩提心、大乘菩提心。
差別而言,因為,菩提有三種——聲聞乘菩提、獨覺乘菩提、大乘菩提,因此,菩提
心也有三種——希求聲聞乘菩提的心、希求獨覺乘菩提的心、希求大乘菩提的心。
例如,聲聞修行者所希求的是聲聞菩提,所以,希求聲聞菩提之心就是聲聞菩提心,
因此,以聲聞而言,當心續中產生任運的希求聲聞菩提之心,就是產生菩提心。
  發菩提心是以「欲求心所」的作用而安立,此中「發」意謂生起、產生,「發心」意
謂相續中生起彼心、產生彼心。凡是產生希求三乘菩提隨一的心,皆是發菩提心。
  小乘之發聲聞菩提心:唯希求自我解脫而欲求聲聞菩提之心。
  小乘之發獨覺菩提心:唯希求自我解脫而欲求獨覺菩提之心。
  大乘之發菩提心:為利一切有情而欲求無上菩提之心。(註2)
作者: ykkdc (ykk)   2017-11-15 13:01:00
隨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