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地道] 《地道建立》 (19)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11-17 17:11:39
摘自:《地道建立》(2010年講授)
轉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卻佩格西 講授/廖本聖老師 翻譯/釋見諦法師 編輯
剛才講的是沒有被惡劣宗義染污心續的情況,而是自己無始以來串習的結果就會對境
產生增益、損減或猶豫。下文要做一個釐清。
然而,俱生〔煩惱障〕當中有沒有損減及猶豫,雖似乎有待觀察,但多半必須承認是
有的。這段話牽涉到一般地道的著作裡,在安立所斷的時候,都沒有提到俱生的損減與俱
生的猶豫,這二種俱生的煩惱障,雖然一般的著作沒有提到,但不是沒有提到就沒有,這
個還需要觀察。據格西的觀察,雖然地道的著作裡沒有提到俱生的損減與俱生的猶豫,但
是還是有俱生的損減與俱生猶豫,所以這二個屬於遍計的當然有,屬於俱生的也是有。
雖然地道的著作沒有提到俱生的損減與猶豫,但是還是有,原因是什麼呢?從日常的
經驗中觀察,就可以知道,譬如一個沒有學過宗義理論的人,這樣的人還是會有俱生的猶
豫,怎麼說呢?譬如他會有對於過去兒時的一些回憶,這些回憶可能多半都已經忘記,即
使有些記得,也是無法確定到底這個記憶是不是那麼確定?不記得的當然更不能確定,這
些其實都是猶豫。還有對於未來的事情,我們大部分的狀態都是在猶豫、懷疑的狀態,到
底未來會怎麼樣?會發生什麼事?這些都是猶豫,這種猶豫沒有學過宗義的也有。
對於過去回憶的一種猶豫、懷疑,對於未知事物的一種猶豫、懷疑,都屬於俱生的猶
豫、懷疑。同樣的損減(以有為無)的見,譬如對於某些人、境,明明不那麼壞,但是我
們會誤認為他很壞,這種也是一種損減見,而且跟宗義的學習沒有關係,是屬於俱生的損
減見。
內心完全沒有朝向宗義(沒有學過宗義)的人,這樣的人還是有對於過去、對於未來
的猶豫、懷疑,有對於一些境的損減,因為他沒有學過宗義,所以這些懷疑、猶豫或是損
減都是屬於俱生的。因為遍計是要學過宗義的人所產生的懷疑,或所產生的損減,所以我
們現在講的情況,就不能歸到遍計,而必須歸到俱生,就是沒有學過宗義的人的懷疑、損
減,必須歸到俱生的懷疑與俱生的損減。
因為在心中沒有朝向宗義的補特伽羅的心續當中,有緣過去及未來的猶豫,以及對於
特殊對境的損減,而我們必須承認這些是俱生的。而遍計只有在說宗義者的心續當中才有
,因為宗喀巴大士的《略論觀》(略論的毘缽舍那裡面)當中說過:「由於遍計(煩惱障
)僅存在於那些說宗義者(不是所有人)的心續當中,因此不許為輪迴的根本。」
「由於遍計…」這一句當做因,「因此不許…」這一句成立宗,等於用前面那一句成
立後面那一句。「由於遍計僅存在於那些說宗義者的心續中」,「因此…」所要成立宗的
就是「不許為輪迴的根本」,因為這些都是屬於遍計的,而輪迴的根本不會是遍計的而是
俱生的。底下還有一個值得觀察、探討的部分。
那麼,「不安立屬於修所斷之具染猶豫的原因何在?」「不安立」的主詞是指無著的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與世親的《俱舍論》,他不去安立屬於修所斷之具染猶豫的原因何
在?修所斷就是指俱生煩惱障的意思,為什麼無著的《集論》、世親的《俱舍論》不去安
立屬於修所斷或俱生煩惱障,「具染」就是指帶有煩惱的猶豫,為什麼呢?下文是格西的
思考:「它的意思是不是指沒有緣四諦與業果等等(屬於修所斷的)的猶豫?」這點還值
得觀察。《集論》與《俱舍論》是無著與世親二位智者所造的,理論上應該很難找出他們
的缺失,但是這裡還是有值得觀察的,當然很難推翻他們這二部論的理論,雖然很難推翻
他們的理論,但是有些問題還是有待觀察。
2. 問答
問:剛才引宗大師說「由於遍計僅存在於那些說宗義者的心續中,因此不許為輪迴的
根本」,而前面說見道斷除遍計煩惱障,這樣也是沒有斷除輪迴的根本嗎?
答:沒有錯,只有「俱生的煩惱障」才是輪迴的根本,「遍計的煩惱障」不是輪迴的
根本。就如剛才討論的,遍計的煩惱障,只有在學過惡劣的宗義學說的心續中才會有,所
以遍計的煩惱並不是所有的補特伽羅都有,一般遍計的煩惱障不會安立為輪迴的根本,只
有俱生的煩惱障才被安立為輪迴的根本,因為這是只要還在輪迴的有情都會有的。
見道有見道無間道及見道解脫道,當行者到了「見道解脫道」時,他已經把所有的「
遍計煩惱」都斷除了,但是他還是處在輪迴中,還沒有解脫輪迴。甚至後面的「修道者」
也一樣,也是開始斷俱生的煩惱障,但是還沒有斷完,這些「見道者」與「修道者」都還
是處在輪迴中,要把這些都斷完了才解脫輪迴。
也就是,已經到了見道解脫道,即使已經斷除了遍計的煩惱障,這位行者還沒有解脫
輪迴,要等到把「所有的俱生煩惱障斷除,才有辦法解脫輪迴」,基於這一點,可以說「
遍計煩惱障並不是輪迴的根本」,還有就是宗大師的《略論》講的「遍計煩惱障只存在於
說宗義者心中」,意即「並不是所有的有情的心續都有這個」,所以這個部分並不能安立
為輪迴的根本。
問:聲聞的煖位、頂位、忍位及世第一法,其中前三者的每一個又分為下、中、上三
品,同樣的前三者又分為現前、比度、再決知,然後又分為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
慧,請再說明這九個是怎麼排列?
答:這個情況是不同的分類方式,譬如,以煖位來講,可以從下、中、上三品的角度
來分;也可以從現前、比度、再決知的角度來分;也可以從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
慧的角度來分,這是不同的分類方式,不能把這九個混在一起談。
也可以這樣講,處在聲聞加行道煖位的行者,在煖位裡面這九種都有,也就是煖位可
以分下、中、上,也有現前、比度、再決知,也有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也就
是這九種情況都有,也可以說是不同的分類方式。
問:是不同的分類方式,而現前、比度、再決知,跟下品沒有關係嗎?下品裡面難道
沒有現前、比度與再決知嗎?是不是下品裡面可以分現前、比度、再決知?中品裡面又可
以分三個是嗎?
答:沒錯,應該這裡是比較確定了。譬如,煖位分下、中、上三品,下品可以分現前
、比度、再決知,中品也可以分現前、比度、再決知,上品也可以分現前、比度、再決知
;同樣的,下品也可以分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中品也可以分聞、思、修三個
,上品也可這樣分,頂位也是這樣子;但是忍位的上品就不能這樣分,因為剛才提到忍位
的上品只有一「時邊際剎那」的時間非常短,所以它就無法做現前、比度、再決知這三個
的區分,也無法做三慧的區分,(忍位)下品、中品可以。
所以前三個階位,除了忍位的上品之外,煖位的下、中、上的每一個,都可以分現前
、比度、再決知與三慧;頂位也一樣;忍位的下品、中品,可以這樣區分,但是上品就不
能做這樣的區分。
問:這裡都有談到現前、比度、再決知,前面資糧道也有講到,心類學不是有講到七
項覺知嗎?為什麼只講到這三個,其它的是都沒有?
答:雖然心類學有提到認知或心的七項分類,為什麼這裡只提到現前、比度、再決知
?因為其它四個不能成為道,譬如顛倒知、猶豫知、顯而未定知、伺察意這四個,不能成
為道。這四個中,雖然伺察意是符合事實,但是因為它還沒有了解對境的緣故,所以它不
能成為道,其它三個顛倒知、猶豫知、顯而未定知,就更不用講了。總之,這四個不能成
為道,因為我們現在談的是道的情況,所以這四個就被排除。顛倒知、猶豫知、顯而未定
知,不能成為道的體性,這是各個學者都承認的,但是對於伺察意能不能成為道的體性有
不同的說法,格西這個系統是不承認伺察意可以成為道的體性,但是有的學者承認。
問:聲聞、獨覺行者回小向大的時候,是不是一定要從資糧道的下品開始,還是不一
定,是看各自的證量達到什麼程度然後就入於資糧道、加行道等?
答:「暫時不決定聲聞種性」的情況,他沒有一定的模式,就如前所說,他可以在資
糧道還沒進加行道就轉向大乘道,遇到開示大乘道的善知識,他就從資糧道轉向大乘道。
資糧道的下品、中品、上品,也沒有一定要在哪一品然後轉向大乘道。同樣的,加行道到
見道也一樣,也可以在還沒有到見道之前就轉向大乘道;見道到修道也一樣,在還沒有進
入修道以前就轉向大乘道;修道位也一樣,還沒有進入無學道他就轉向大乘道。這種「暫
時不決定為聲聞種性」的各種情況都有,沒有一定的模式。
(暫時不決定為聲聞種性者,若迴小向大,不一定從哪一個聲聞的位次轉向大乘道,
不論原先在聲聞的哪個位次,轉向大乘道的時候,一定是從大乘資糧道的下品開始。)
(....待續....)
作者: hawls (以和為貴)   2017-11-17 22:39:00
隨喜讚嘆
作者: ykkdc (ykk)   2017-11-20 01:44:00
隨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