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太上感應篇第六十一集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7-11-18 16:20:35
太上感應篇  (第六十一集)  1999/7/24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
19-012-0061
  諸位同學,大家好。在第二十二句:
  【矜孤恤寡。敬老懷幼。】
  這一段裡面,註解引用《華嚴經》上一段話,《華嚴經》上說,「願一切眾生,發菩
提心,具足智慧,永保壽命,無有終盡;願一切眾生,具足修行離老死法,一切災毒,不
害其命」,這是第二句。第三句說,「願一切眾生,具足成就無病惱身,壽命自在,能隨
意住」。下一句說,「願一切眾生,得不老不病,常住命根,勇猛精進,入佛智慧」。這
個四願都是我們世間一切眾生念念所希求的,能不能求得到?當然可以求得,如果求不到
佛決定不說這些話。佛如果講的這些道理我們不會懂,所說的方法我們做不到,佛這種說
法就不契機,就叫閒言語,怎麼能夠與《金剛經》上所講的五語相應?由此可知,經論當
中字字句句都是我們能力可以理解的、可以實現的,這才算是真實的教誨。
  第一句裡面,最重要的就是發菩提心;換句話說,四種願望都是以菩提心為根本。不
發菩提心,我們想生極樂世界也去不成,《無量壽經》明白的為我們開示,往生西方極樂
世界最重要的條件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八個字。我們今天的念佛堂二十四小時
不中斷,不是七天、七十天,長期的,這是一向專念做到了。如果沒有發菩提心還是不能
往生,一天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念一輩子都不能往生。我們不能怪佛,佛講得很清楚,講
了八個字,你只做到四個字,做得再圓滿也不過是五十分,還不及格。可見得發菩提心重
要!
  什麼是菩提心?真正覺悟的心。覺悟什麼?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了、清楚了。真相是
什麼樣子?《金剛經》上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這是諸佛菩薩所看到的真相。再說得粗顯一點的,所有一切現象都是業因果報,善因善
果,惡因惡報,因果相續,綿延不斷,這是事實真相。更深一層的,佛給我們講,虛空法
界一切眾生是一個生命共同體,這是講到更深一層的,都是說的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明白
了,這叫菩提心。明白之後,最重要的是幫助自己求解脫,如何脫離六道輪迴,如何脫離
十法界,跟諸佛菩薩一樣生活在平等一真法界之中,這才是真正的覺悟,這是真正的菩提
。不但要幫助自己,還要幫助一切苦難眾生。
  覺悟的人在這個世間,諸位要曉得,相當辛苦的,不是你們想像,覺悟的人一定很自
在、很快樂,事實跟這個恰恰相反。覺悟的人受盡一切冤屈,受盡一切侮辱,受盡一切折
磨,這些委屈、侮辱、折磨從哪裡來的?從不覺眾生那邊來的,你要能受得了!不但在佛
法裡,世法裡頭也是如此,「好人受人欺」,這話不是常說嗎?好人受惡人的欺負,好人
怎麼樣?好人還是做好人,好人甘願受欺負,而且一點都不埋怨,那才叫好人。好人是個
明白人,跟這些不明白的人相處,好人還要幫助他回頭,幫助他覺悟,還要受他的折磨,
受他的委屈。不是真正覺悟的人做不到!唯有真正覺悟人,心地真誠、清淨、平等,大慈
大悲,都流露在生活上。迷惑顛倒的人看不出來,誰能看得出來?佛菩薩看得出來,佛菩
薩安慰他,佛菩薩暗暗當中護持他,自行化他,為一切眾生消災免難。我們發心要做好人
,好人很辛苦。
  具足智慧,這是真的,發菩提心的人智慧才現前。我們一般人想發菩提心而發不出來
,原因是什麼?業障,業障礙了。業是什麼?造作,一切不善的思惟、不善的造作,那叫
業。業障礙了我們的菩提心,所以菩提心不能現前,道理就在此地。我們造一切善業行不
行?善業也障礙了菩提心。這個話怎麼說?你這個善不是真善,你這個善是善惡之善,善
惡之善不行,無濟於事。善惡之善只能夠得三界有漏的福報,不能開智慧。所以佛教導我
們斷惡修善,這裡面不夾雜分別執著,那就叫真善。分別自己的意思,執著自己的利害;
換句話說,要把自私自利、自己的見解、主張、成見統統放下,這樣斷惡修善是菩提心。
這個樣修行才開智慧,具足智慧。
  智慧現前才永保壽命,諸位要曉得,我們每一個眾生,不但是人,每一個眾生都是無
量壽。大家不要以為西方極樂世界是無量壽,我們這裡就沒有了。如果我們這個地方沒有
無量壽,佛在經上講話就講不通,就自相矛盾。佛法是平等法,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這
裡短命,這就不平等,那哪裡叫佛法?所以我們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一樣,個個都是
無量壽。只是我們迷惑顛倒不知道,不曉得自己有菩提心,不知道自己有無量智慧、無量
壽命,所以才叫做可憐憫者。無量智慧、無量壽命是修來的?不是的,自性本具的。現在
的問題在哪裡?你不能覺悟,問題在這個地方,一覺悟、一回頭你就得到了。
  今天許多人,包括美國人在內,前天哪個同修給我看了一個消息,美國的預言家在解
釋世界災難,我看到那個圖片不少人在聽,可見得大家都非常關心。大災難,全世界的災
難要來,哪個人不害怕?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情?世間有一些聰明人,實在講這種聰明人很
多,隨時隨處我們都會遇到,他在定中見到,在夢中見到,在修學過程當中見到,也有在
生活環境裡面見到。但是都是知其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憂慮、恐怖而不能解決問
題。唯獨佛法清楚,尤其是大乘佛法,所以佛法稱之為寶,我們體驗得愈來愈深刻,真的
是寶,唯有寶才能解決問題。這些災難雞毛蒜皮,小事一個。佛家講的「大三災」,那是
真正大災難,水火風三災能夠摧毀初禪、二禪、三禪天,那才是大災。那個大災難在佛法
裡面也算不了什麼!會了,不受災難,真的是無量壽。不會的人他要接受這災難,好像是
有生死,壽命有長短,這些幻相總離不開妄想分別執著。
  所以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就是永嘉大師《證道歌》上所說的,「覺後空空無大千」。
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法,自始至終沒有別的,就是教我們覺悟。佛法教學雖然三個目標,
以轉迷為悟為第一,為主要的目標,只要這個目標達到,可以說前後兩個目標自然就完成
,轉惡為善、轉凡成聖還有什麼問題!關鍵在轉迷為悟,這是佛家常常標榜的「破迷開悟
,離苦得樂」,千言萬語、千經萬論總離不開這個原則。所以發菩提心非常重要,真正菩
提心現前,無量壽就得到。何以故?決定往生,一念十念都能得生。不發菩提心,一天二
十四小時念一輩子都不能往生,發菩提心,一念、十念都能往生。經裡面的字字句句,它
的意思都要搞清楚、都要搞明白。
  第二願「願一切眾生,具足修行離老死法,一切災毒,不害其命」,這不是現在我們
大家所需要的?修什麼方法能夠離老、離死?離老、離死這裡頭還有一個,不是漏掉,是
省略掉,病。離老病死,不老、不病、不死,有沒有人做到?做到的人很多。念佛往生的
人站著走的、坐著走的,走的時候跟親戚朋友辭行,他那不是死,他沒有死,往生西方極
樂世界是活著往生的。這個諸位一定要清楚,這是個不老、不病、不死法,怎麼個修法?
依《無量壽經》修學就成功了。你要想依《無量壽經》修行,首先你對於經典的文字要熟
悉、熟讀,第二個要深解,第三個落實到自己生活上,這問題解決了,老病死都離開。一
切的災毒,這一句話完全講我們現在社會狀況,災難、病毒,病毒就是瘟疫、傳染病,都
不能害你。我們面對現前這個環境,恐懼不能解決,千方百計來預防也不能解決,防不勝
防。唯獨依靠聖教,依靠佛菩薩真實教誨,我們才能夠脫離這些苦難。
  所以佛教給我們讀誦大乘,特別是我們學教的人,是發心弘法利生的人,讀誦大乘是
我們最重要的課程,讀誦裡面包括研究討論。你們同學現在在此地修學,這種修學環境是
世間第一稀有因緣,你們不能掌握,過失在你們。我過去在台中修學十年,十年如一日,
沒有間斷。但是我們的環境跟你們相比,天壤之別,你們在天上,我們在地下。我在台中
同學七個人,志同道合的,我們十年在一起,七個同學,我們每一個星期只聚會一次,三
個小時在一塊研究討論。因為每個人有家庭、有工作,不能天天聚會。你們天天聚在一起
,你們如果像我那個樣的學習,至少你們一年等於我的七年,你們兩年等於我的十四年,
這是實在的話。我在台中十年,你們在此地一年半載就完成了。不能夠善用這個機緣,那
就可惜了!不是沒有福報,大福報,但是大福報來的時候不會享,不會享福還在裡面生煩
惱,這個可惜。
  我前面跟大家講,好學心切,你們就差這四個字,真正具足好學心切,你對於時間一
分一秒都不會讓它空過。所以同學在一起聚會,時時刻刻都在研究討論,我們學講經,一
個講,幾個人聽,聽完之後提出意見、提出批評,幫助改進。這個幫助改進不是幫助一個
人,所有的人都得到幫助,每個人都提升境界。哪有空閒的時間去打妄想?這才叫真正的
辦道。尤其諸位都從外地來,到新加坡來是作客,時間是比什麼都寶貴,真是現在人所講
的分秒必爭,我們才能夠成大功、建大業。這個大業是如來家業,豈止是保壽命、不受災
害而已?希望我們同學們要深深體會如來真實義,認真努力依教修行,自利利他,這一生
我們就沒有空過,過得有意義、有價值。
...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7-11-18 16:55:00
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7-11-19 22:08:00
阿彌陀佛!
作者: koalaq (忘了)   2017-11-27 17:16: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