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實修] 當修止、觀二法,乃至漏盡 (2)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12-13 21:24:01
: 《雜阿含464經》:「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者,當以二法專精思惟,所謂:止、
: 觀。....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
: [2] 梵語 shamatha,音譯「奢摩他」,義譯「止」,「止」的體性是「定心所」
: 《解深密經》卷第三〈分別瑜伽品第六〉玄奘譯
: 「菩薩於此善聽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即於如所善思惟法,獨處空
: 閑,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
: 心輕安,是名奢摩他(止/定),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
───────────────────────────────────────
■ 補充——修習九住心的進程
《雜阿含經》:「比丘、比丘尼,正坐思惟,於法選擇、思量,住心、善住、局住、
調伏、止、觀、一心、等受,如是正向多住。....比丘、比丘尼,為掉亂所持,以調伏心
坐、正坐,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止、觀、一心、等受化,如是正向多住....」
《瑜伽師地論》:「於此所緣影像,以奢摩他行寂靜其心,即是九種行相令心安住,
謂令心——1.內住、2.等住、3.安住、4.近住、5.調伏、6.寂靜、7.最極寂靜、8.一趣、
9.等持。....若於九種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
■ 釋義
梵語:shamatha,音譯「奢摩他」,義譯「止」,「止」的體性是「定心所」
《解深密經》卷第三〈分別瑜伽品第六〉玄奘譯
「菩薩於此善聽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即於如所善思惟法,獨處空
閑,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
心輕安,是名奢摩他(止/定),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
(一)修習禪定安止所緣的對境,不是前五根識的對境,而是意識的對境。「如所善
思惟法」,法是妥善去思惟的那個對象,是意識的對境(義總/義共相)。
(二)「善思惟法」:心安住於善所緣境(義總/義共相);「獨處空閑」:無人干
擾的寧靜環境;「內正安住」:內心平靜專注,憶念安住於善所緣境。
(三)「作意思惟」:奢摩他的本質是定,修定的行相是無分別,此處的無分別,是
指專心不散亂,不分心到其他所緣,不散動到其他所緣,作意思惟是指心不間斷地專注朝
向善所緣境(義總/義共相)。
(四)「內心相續作意思惟」:修定的過程中,以憶念安住,正知觀察,內心不間斷
地專注朝向善所緣境,遠離內心的沉沒、掉舉,來成辦所有的專注。
(五)「如是正行多安住故」:照著這樣如理修持,繼續安住在善所緣境,前心安住
、後心亦繼續而住,不斷地安住沒有散亂到其他所緣,遠離所有粗分、細分的沉沒與掉舉
,能緣的心清明地安住、有力執持地安住於善所緣境。
(六)「起身輕安及心輕安」:因為前面正行多安住的緣故,而得到具相身輕安、心
輕安的修定之果。
修習禪定獲得身心寧靜帶來的輕安,止息身心的粗重障礙,而得身心的堪能。身心粗
重謂其身心於修善行,無有堪能隨所欲轉,能治此者身心輕安,由離身心二種粗重,則其
身心於善事轉,極有堪能。由於獲得身心輕安,無罪悅適相應令心相續,貪欲蓋、瞋恚蓋
等五蓋多不現行,於善所緣進行實修時,心能如意而轉,隨心所欲地趣入修學善法。
(七)具相的身心輕安,是在圓滿九住心之後,得到上界所攝定心伴隨而有。
>>>>>>九住心過程──
《瑜伽師地論》:「於此所緣影像,以奢摩他行寂靜其心,即是九種行相令心安住,
謂令心——1.內住、2.等住、3.安住、4.近住、5.調伏、6.寂靜、7.最極寂靜、8.一趣、
9.等持。....若於九種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
(1) 內住心:從一切外所緣境攝錄其心,心住內所緣,內住於已經抉擇決定之所緣上
,以嘗聞何者為所緣教授、如何住所緣教授,而收攝外散之心向內,心首度變得不受外境
影響的一種狀態,能夠住於禪修所緣上(聽聞力/力勵運轉作意)→
(2) 續住心:初所繫心令不散亂,於所緣相續而住,心識之流的建立,藉著把心強制
在所緣境上,使得心能夠安住在所緣上一段時間。最初心住所緣之續流,數數思惟所緣而
修,第二住心將初住時能住之時間延長(思惟力/力勵運轉作意)→
(3) 安住心:經過一段時間的續住,若因忘念忘失所緣時,由憶念先前的所緣攝回,
使內心與所緣相安而住。
修定過程中,會出現兩種障礙,即沉沒與掉舉,若是前者,心會慢慢的陷入境中引發
睡意,而後者則是心開始散亂並追逐其他的對象。
住心發展至第三住心時,能於粗分的掉舉散亂迅速覺察,當心被干擾,藉由憶念力能
夠立即把心帶回到所緣境上,分神可以很快恢復,由忘念向外散時,速知散已,還復安置
前所緣境(憶念力/有間缺運轉作意)→
(4) 近住心:當心開始擴張的時候需要憶念的力量來加以限制,避免它又跑到別的境
相上。透過憶念力的發展,到了第四住心時,不但能夠攝回向外散亂的心,且能令心住於
所緣不離開所緣境,不會令心遠住於外,於所緣境有強烈的專注力。
前第三安住心,尚有忘失所緣的時候,到了第四近住心,透由憶念力達到圓滿,斷除
了粗分的掉舉,不會忘失所緣。
第四住心階段,雖然斷除了粗分掉舉,然由數數收攝內心,漸入細微的內心逐漸會產
生粗分的沉沒,此時亦要透由憶念力對治粗分的沉沒。
第四住心時,透過憶念力去除了粗分的掉舉,心有不離開所緣的住分;雖有住分,但
逐漸產生粗分沉沒讓所緣不明晰,亦要以憶念力提策而住(憶念力/有間缺運轉作意)→
(5) 調伏心:住心發展的過程中,行者雖然能住於所緣,然而五欲(色聲香味觸)、
煩惱(貪瞋癡)等念頭和染污重複地出現,需藉由正知的力量觀察,看清楚散亂念頭和煩
惱的過患,同時意識到定的利益。
住心發展到第五住心時,心已斷除粗分的掉舉有不離開所緣的住分,且斷除了粗分的
沉沒,心於所緣能夠明晰,此時心有住分、明分,有似空明狀態,容易讓人誤以為得定。
此是關要,住心發展至此,所緣雖然能夠明晰,有住分、明分,斷除了粗掉、粗沉,
但若缺乏正知的觀察,住心會有逐漸陷入細分沉沒的障礙,於所緣境無法有力執持。
許多修行者於此無法覺察辨別,誤以為微細沉沒是得到了定境,然而長期處在此種狀
態下,是能夠令心闇鈍,讓智慧蒙昧的因緣,也離真實定境尚很遠。
需透過專注的正知力,覺察細微的沉沒,當內心陷入細微的沉沒時,藉由思惟正定功
德,令於正確的定境心生欣悅,讓心策舉斷除細分沉沒。
第五住心階段要進一步對治了細分的沉沒,除了有住分、明分,心亦不沉沒,於所緣
境有執持力(正知力/有間缺運轉作意)→
(6) 寂靜心:於散亂觀其過失,於三摩地止息不喜。
第五住心時,由正知的覺察力對治遮止了細分的沉沒,因由對治細分的沉沒而又產生
細分的掉舉,需要持續發展正知力覺察細分的掉舉。
第六住心時,正知的力量達到圓滿,透過正知覺察,進一步息止了諸隨煩惱的細分掉
舉,心能安住在寂靜的狀態下,一心專注於三摩地,於三摩地沒有絲毫不喜之心,與定境
敵對的感覺被平伏,不會因感官的渴望而對定境生起厭倦(正知力/有間缺運轉作意)→
(7) 最極寂靜:雖然過失和染污習氣已經被壓伏,但不代表它們不會再生起,當這些
習氣在心中生起,不管這些貪、瞋、無明習氣,是以粗糙或是微細的形式呈現,透過覺知
的力量將他們息止。
透過前面的住心發展,達到第七住心時,雖已無粗分、細分的沉沒與掉舉,但有最極
微細的貪等將起之勢,需要透過精進的力量,以精進的力量不斷覺察潛伏的煩惱勢力。
第七住心階段,透過精進力,若心生貪心、憂戚、昏沉、睡眠等胚兆,此將起之勢力
(尚未真正生起)將生即斷、尋生尋斷,此時所有已生、將生未生的煩惱障礙被調伏,由
第六住心的寂靜,達到第七住心的最極寂靜(精進力/有間缺運轉作意)→
(8) 專注一境:從第三住心到第七住心,內心已經多少能夠專注到某一個程度,且能
安住在禪修的所緣境上,然而過程中會出現沉沒、掉舉等染污的干擾,總是隔有一段時間
定境又被打破,因此在住心品質提升的過程中,必須透過開展憶念力、正知力、精進力,
對治粗細分的掉舉與沉沒,當粗細分的掉舉、沉沒不再生起成為定境的障礙,這樣的結果
就是修行像一條沒有中斷的河流,此時進入第八住心。
第八住心是由第七住心的精進力而專注一趣,第七住心在精進力下,已不受貪等各種
煩惱擾動、不受沉沒與掉舉之害。
第八住心時,精進力達到圓滿,微細的沉、掉將生未生之相也已平伏隱沒,完全無有
沉、掉障礙,能於三摩地相續無間而住,此時尚有功用,由有作行令定境無間斷,尚未成
就任運(精進力/無間缺運轉作意)→
(9) 平等住心:行者由第八住心繼續堅定而謹慎地用功,不再有沉沒和掉舉打斷定境
,透過這樣的串習,堅定不移且持續不斷地開展定境,所緣境會變得非常清晰。
在這種狀態下,由串習純熟,心無須用力,也不必透過憶念和正知力量的支持,就能
安住在所緣境上。住心達到第九住心時,憶念力、正知力、精進力、串習力,皆已達到圓
滿,解脫了所有粗分、中分、細分的沉沒與掉舉,能緣的心達到等持平等的行捨,成就於
所緣境無功用轉的等持,心住三摩地任運相續。
第八住心專注一趣時,尚不離精進心的加行功用,第九住心平等住的等持,是由精進
不斷的串習成就任運的行捨。
住心的發展,成就第九住心時,解脫了所有讓心不平等的沉、掉,專注力產生平衡的
等捨(等持),於所緣境成就自在任運而轉,圓滿了欲界定(串習力/無功用運轉作意)。
<
作者: ultrayoga (天星)   2017-12-16 15:59:00
釋佛指出,煖,頂,忍,世,四個身心狀態,可以參考。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12-16 20:56:00
加行道煖、頂、忍、世第一法,參見版上 地道建立 系列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