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503(下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7-12-14 19:31:32
(續:【如來深廣智慧海。唯佛與佛乃能知。聲聞億劫思佛智。盡其神力莫能測。如來功
德佛自知。唯有世尊能開示。】)
  「二乘」,聲聞緣覺,這二乘,小乘,「賢聖」,賢是三果以前,聖是四果羅漢,對
佛的智慧完全不知道,「皆不能測,何況凡夫」。凡夫不知道就不稀奇了。「故應捨盡執
情,唯當仰信」。我們對佛怎麼辦?我們有嚴重的執著,情是帶著凡情的這種知見,我們
的思想、我們的見解裡面都含著凡情,所以對於如來所證的聖智,聽不懂,無法接受。怎
麼辦?底下教給我們,唯當仰信。我對他相信,憑什麼相信?憑他是佛、是菩薩,我對於
佛對於菩薩非常仰慕恭敬,所以我相信他們說的話。他們說的話,是從自性裡流出來的,
他們這些人已經轉識成智了,轉八識成四智,換句話說,他們已經把情轉變成智慧,我只
好相信他的話。他的話是什麼?就是世尊為我們說出這一部《無量壽經》。我們讀這部經
,很多地方不能理解,黃念祖老居士給我們做詳細的解釋,讓我們逐漸明白了。黃念祖老
居士、夏蓮居老居士是什麼樣的人到世間來,我們不知道。不知道沒有關係,只要你能夠
仰信你就得益處。他們的話不是假話。尤其念老註這部經,註解,幾乎每一句、每一小段
都引經據典,幫助我們起信,不是他說的,經上講的,那能不相信嗎?念老為什麼要引經
據典,找了一百多種參考資料,為什麼?怕人不相信,所以用這個方法,不是我說的,經
上說的,古來祖師大德說的,我們對這些人有仰信。所以對於這部經最後總結,我們不懷
疑,我們能接受,我們能發願求生淨土,這就好辦了,後面就老老實實念這句佛號,不要
再有三心二意,這就對了。
  「今幸具信慧」,今天我們非常幸運,具有一些信心,有一點小智慧,「能聞此法」
,你能夠聽,把它聽完。沒有信慧善根的人,他聽了掉頭就去了,他聽不下去。能夠坐下
來把這段經聽完,還有信、有慧,這個信慧是過去生中修積的,這一生中又碰到了,能聞
此法。下面這一句勸導我們,「切莫錯過今時」。機會難得,如果這一次錯了,下一次再
遇到,不知道是哪一生哪一劫了。不是來生就遇到,來生縱然得人身,未必能遇到佛法,
這是事實。我們看到很多,我們一定要提高警覺,機會一縱即逝,一定要把它抓住,牢牢
的抓住。
  「海」這個字,就是『如來深廣智慧海』,這是比喻,「如來智慧,深廣無涯,猶如
大海,故云智慧海」。前面我提過,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個話是佛說的,不是菩薩說的
,佛在《圓覺經》裡面說的,佛在《華嚴經》上也有說過,這些大乘經教,佛常說。我們
要覺悟,佛教我們放下,為什麼?因為你這些放不下的東西,把你的善根、把你的智慧堵
死了,你有,你有跟如來一樣的深廣智慧海,就是因為這些東西把它堵塞了,所以教我們
放下。統統放下了,堵塞通了,如來智慧深廣無涯就現前了,原來統統在你自性裡頭。所
以佛法的教學教什麼?什麼都沒教,就是教你看破放下,回歸自性,把自性的大門打開,
那裡頭有深廣無有邊際的大智慧,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
  『唯佛與佛乃能知』,如《法華經方便品》,下面的文是《法華經》的經文,「佛所
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諸法實相是什麼?整個宇宙的
真相。今天講科學、講哲學,科學、哲學都是講的宇宙萬有的真相,實是真實。只有佛的
智慧,才能究竟諸法實相。下面又說,這還是《法華經》上說的,「無漏不思議,甚深微
妙法,我今已具得」。具是具足,得是得到了。「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可見佛
所成就無漏、甚深、不可思議之微妙法,究竟諸法實相,唯佛能知也」。剛才這段,可見
佛所成就無漏、甚深、不可思議之微妙法,究竟諸法實相,唯佛能知也。
  我們學佛終極的目標是成佛,因為習氣煩惱太重了,就是放不下,怎麼辦?太難了。
阿彌陀佛慈悲,他幫助我們這些人,就是我們這一類放不下的人,建立一個極樂世界,接
引我們這批人,往生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你一切放下了,為什麼一切放下?一切具足
,你所想的都在面前,隨心所欲,思衣得衣,思食得食,要不要收藏?不需要,幫助我們
徹底放下。阿彌陀佛用的方法太巧妙了。你宮殿放不下,極樂世界的天人,生到極樂世界
的人宮殿隨身,我走到哪裡宮殿也到哪裡,我要把它放下就放下,要它現前就現前,一點
不操心,他真能放得下。不像我們這裡,我們放下就沒有了。原來他放下的時候,隨時想
要隨時現前。到極樂世界才徹底放下。最後把這個放下的念頭也放下,沒有了,就成就了

  「聲聞億劫思佛智,盡其神力莫能測」,聲聞,阿羅漢,都沒有辦法想到佛的智慧,
何況這些六道凡夫!《法華經.方便品》又說,「我及十方佛」,這個我是釋迦牟尼佛,
佛自稱他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對於佛的智慧完全了解,「是法不可示」,這個法
沒有辦法顯示給凡夫看,為什麼?他不能理解。「言辭相寂滅」,言辭是假的,不是真的
,能夠示給你看的都是假相,諸法實相沒有辦法顯示給你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金剛經》上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都是《金剛經》上說的。所以佛有
沒有辦法?佛有善巧方便,善巧方便達到了究竟。誰教你?你真能夠接受淨宗法門,你就
等於把整個佛法都得到了。只要你肯修行,修行太方便了,相信有極樂世界,是真的不是
假的;願生,我這一生決定想到極樂世界去,其他的我都不要了。記住這句話,不要了,
統統放下了,你才能到得了極樂世界,你有一樣放不下,到不了,它障礙你,阿彌陀佛不
會來接引你。所以有願,真願,真信、真願,真正念佛。像海賢老和尚,一天到晚就這句
佛號,念珠,珠不離手,佛不離口,就對了。這句佛號不能間斷,如果間斷了,你馬上要
覺悟到,我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連線這個線又斷掉了,趕快把阿彌陀佛撿起來,又通了,
忘掉了就斷掉了,不能忘掉,一切時一切處暢通無阻,你念佛功夫到家了,這就成功了。
  《方便品》後頭還有幾句,我把它總念下來,「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是法不可
示,言辭相寂滅。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這兩種人得利
益,一種菩薩,另外一種凡夫,信力堅固的凡夫他得利。為什麼?他真往生了。所以信力
堅固這四個字要緊,我們完全依靠這四個字,了生死出三界,不再在這個世界上受冤枉苦
了,這四個字重要。
  「又云:辟支佛利智,無漏最後身,亦滿十方界,其數如竹林。斯等共一心,於億無
量劫,欲思佛實智,莫能知少分。」這個話也是佛說的,都是在《法華經.方便品》裡面
說的。什麼意思?念老說,「蓋謂佛之實智」,真實智慧,「非言語所能宣」,沒有辦法
講,講不出來的,所以「是法不可示」,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表示,也沒有辦法說。誰得利
益?兩種人,那就是信力堅固的大菩薩他能,其他的沒有能知者。
  「如來功德佛自知者,如《法華經壽量品》云: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
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實
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
使有人抹為微塵。過於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乃下一塵」。點一點。「如是東
行,盡是微塵」。這微塵統統都點盡了。「諸善男子,於意云何,是諸世界,可得思惟校
計,知其數不?彌勒菩薩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諸世界,無量無邊,非算數所知,亦非
心力所及。一切聲聞辟支佛,以無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數。我等住阿惟越致地,於是
事中,亦所不達」。這一句話重要。彌勒菩薩是阿惟越致菩薩,在他這個地位,他成佛就
差一個階級了,現在是後補佛,等到時候到了,他就下生來示現佛身,佛法又興旺起來。
阿惟越致菩薩,對於佛的智慧都不能了解。這一點我們要曉得。
  我把這個念完,這後頭沒有多少了。我等住阿惟越致地,於是事中,亦所不達。「世
尊:如是諸世界,無量無邊。爾時,佛告大菩薩眾,諸善男子:今當分明宣語汝等,是諸
世界,若著微塵,及不著者,盡以為塵。一塵一劫,我成佛以來,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
他阿僧祇劫。經表佛之壽量,補處大士亦所不達。是故佛之功德,唯佛自知。故下復云:
唯有世尊能開示。開示者,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也。」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流通分愈到最後愈精彩,愈到最後愈重要,愈到最
後與我們的關係愈大。我們能夠抓住,決定得生淨土。我們稍稍疏忽,那吃的虧就太大了
,真的,下一次再碰到是無量劫之後,不是幾十年、幾千年、幾萬年,是無量劫以後。
==
珠不離手,佛不離口,就對了。
這句佛號不能間斷,如果間斷了,你馬上要覺悟到,我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連線這個線又
斷掉了,趕快把阿彌陀佛撿起來,又通了,
忘掉了就斷掉了,不能忘掉,一切時一切處暢通無阻,你念佛功夫到家了,這就成功了。
就好像我們上網,網路又不通了。好像我們手機,訊號接收不良。
要保持他暢通、保持他連線。
信力堅固這四個字要緊,我們完全依靠這四個字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7-12-14 20:34:00
個人經驗 以前剛接觸佛教的時候 不太肯信三世輪迴後來有次聽到淨空老法師說 你多念(讀)幾遍就信了後來就讀頌地藏經 頌了個半年多就慢慢信了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7-12-14 21:51: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chathamcat (chathamcat)   2017-12-14 23:56:00
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7-12-15 02:23: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7-12-15 17:09:00
阿彌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7-12-15 23:29: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7-12-16 16:49:00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