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黃念祖老居士:淨修捷要報恩談(33)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7-12-24 16:38:01
(第二十四拜
「一心觀禮,彌陀化身,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反聞自性,成無上道,修菩薩行,往
生淨土,願力宏深,普門示現,循聲救苦,隨機感赴,若有急難恐怖,但自皈命,無不解
脫,萬億紫金身,觀世音菩薩。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卍 反聞自性,成無上道
所以觀音就是「反聞自性,成無上道」,就把觀世音菩薩整個兒的這個修持概括成這
兩句。當時觀音是很細緻啊,先就是不受聲塵的干擾,就產生了「淨相」,「清淨」啊。
這個「清淨」你還是分別,清和淨,靜和動是一對嘛,就還是在有分別之中嘛。再之後就
是「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啊,又進了一步了。一步一步,唯有這個都了然不生。但你還有
「知覺」,你知道這個事兒嘛。你知道這個事,知道這個「動靜」二相不生,這就是你的
「所覺」。「所覺」就有「能覺」,「能覺」和「所覺」。他進一步,「能覺」和「所覺
」也空了,一層一層的進,所以佛法是無盡藏。
你「空」,你還存了一個「空」啊。我們把它空了,空了之後,「空」就是你的這個
「所」啊,你能夠做到就是有個「能」啊,有個「能空」和「所空」,而這個「能空」和
「所空」也都滅了。但是滅了還有個「滅」,「滅」也滅了,所以前頭我們還好體會,到
這個地方滅也滅了,「生滅滅已,寂滅現前」哪。所以「涅槃」是「寂滅為樂」,「寂滅
」不是什麼都沒有了,就是一個木頭墩兒啊,不是啊。「寂滅」,「寂滅」是樂啊,「寂
滅為樂」。
所以佛捨了身體,求兩句偈,就是後頭這兩句話:「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呀。」「諸
行無常,是生滅法」,這個釋迦牟尼佛過去在因地中,知道佛有這兩句。(而且)知道後
頭還有兩句,他就是到處求,沒有人知道。有個夜叉說:「我知道,但是你要叫我說也可
以,你得讓我吃,我餓得厲害了,我好久沒吃人了。」釋迦牟尼佛說:「好,好!你只要
告訴我,我就給你吃。」他說:「那我就吃你。」(佛)他說:「你現在吃了我不行,吃
了,我不知道啊,我沒聽見呀,你等我聽完了。」聽完了之後,他就在那兒一拜,(要)
跳下去摔死,你就吃吧。但在這個時候,天空中有天人把他接住了。捨身讓夜叉吃,就求
兩句,就求了「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我就說,這兩句值得捨身命,極殊勝了!
觀世音菩薩也是證明這一點哪,所以這個「滅」也滅了。「生滅滅已」,「寂滅」就
現前了,就忽然超出一切,(超出)世間和出世間,得兩種殊勝。「上與十方諸佛同一慈
力」呀,跟一切佛的力量是相同的,佛有的慈力,我都有啊,同有;「下與六道眾生同一
悲仰」,所以他是平等的!我在下頭,我跟一切眾生,蒼蠅、螞蟻、地獄中的眾生都是一
樣的,同一在悲仰,在求救度啊。
所以佛是一個最平等的法門哪,他是個「無神論」哪,他不承認有個至高無上的神主
宰一切,統治一切,製造一切,管理一切,高出一切。他都是平等的,就是你還沒有明白
,我先明白了一步啊。而且我先明白一步,我馬上希望你跟我一樣的明白呀。你明白了之
後,你就跟我是一樣啊。所以這個就是偉大之處。
卍 修菩薩行,往生淨土
所以「反聞自性,成無上道」。然後就「修菩薩行」,就是行菩薩道。行菩薩道要利
他,這樣的菩薩,「往生淨土」啊。所以這就是說,有人看不起,但觀世音菩薩,你看,
成無上道,修菩薩行,而往生淨土啊。就連大智慧的文殊都求生淨土啊,往生淨土啊。
卍 願力宏深,普門示現,循聲救苦,隨機感赴
「願力宏深」,觀世音菩薩有大的願力,「宏」是宏廣,「深」就是如大海呀,深無
邊際。「普門示現」,所以《普門品》哪,你應以何身得度者,我即現某種身給你說法呀
。所以觀世音菩薩在那時候,他就能夠現佛身給大家說法,應以佛身得度者,我即現佛身
而為說法;應以阿修羅身得度者,我即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所以他是普門救度啊,三十
二應啊!「普門示現」是說法,應該有什麼因緣,聽到什麼人說,觀世音就做這種示現。
還有一個方面,就是觀世音「循聲救苦」。一個是給你說法,一個是救苦啊,救你的
災、救你的難哪。所以救苦,「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有人是這麼念的。
觀世音菩薩還有一個大願是「救苦救難」。「普門示現」、「普門說法」是一個大願哪,
這個是徹底的度脫;但是你臨時的這樣兒一個度脫,世間上,今天火燒了房子出不去,這
個時候兒你怎麼辦?你念,(只管)念,火它就熄了。這個事兒真有啊,從古至今這個事
兒很多很多啊,觀音的靈感說不盡哪。
最近我(看到)在海外雜誌上記載了一則,一個闊人家,一個少奶奶,她有一個女傭
人。少奶奶信佛,天天念佛,女傭人也很羨慕。看見少奶奶她這麼(好命),人家已經有
福,還在修福,還在念。她說我不知道怎麼念,她就跟少奶奶求,說:「妳告訴我,教給
我,讓我念個什麼。」少奶奶正在吃荔枝呢,她瞧不起她,她(心想)說妳還配念佛?妳
會什麼?(就說:)「荔枝核!」(女傭人)她當以為真,她就念荔枝核,成天念荔枝核
。後來兒子漂海,漂海後來回來告訴他媽說:「好險哪!船翻了,都在海水裡頭了,可是
有一個東西把我漂起來了。漂、漂、漂、漂、漂,把我漂到海上。我登了岸之後,我一看
哪,好厚一層都是『荔枝核』。」
這些事情就是這樣兒,觀世音菩薩並不需要現出我觀世音菩薩的身體來,我把你拉出
來。這個也增加他母親的信心嘛。這個是你心之專注啊!所以,有的人很執著啊,很什麼
呀。你這個誠懇,這個少奶奶是一句玩笑話,但她是以真心來去這麼念,這也得到很真實
的感應嘛。「循聲救苦」,就是你只要有苦難,不但你念觀世音菩薩,你念「荔枝核」,
這個「聲」他都循到了,你想想是不是啊?你念荔枝核他都循到了,何況你念觀世音菩薩
!是不是?何況你念觀世音菩薩的咒?(都)「循聲救苦」。
所以菩薩,他不需要(一定的文字),有的人就必須念儀規、都要念西藏文,覺得這
樣才有功德。佛菩薩不需要翻譯呀,你什麼文字都可以。而且已經超出翻譯的範圍了,觀
世音菩薩翻成了「荔枝核」了,觀世音菩薩一樣知道嘛,「遍入眾生心想」。
「隨機感赴,循聲救苦」,隨著這個機就感到了。(有人)說觀世音忙死了!北京有
個人念,觀世音菩薩趕到北京;同時,上海有個人念,觀世音菩薩趕到上海;洛杉機有個
人念,趕到洛杉機……他不知道觀世音他遍一切處啊!就好像拿月亮做比方嘛,一個月亮
,千江的水都現月亮嘛,你月亮不需要來嘛,水也不要去接嘛。自然而然,這個月的影就
現在你的江水裡頭。所以「千江」就打譬喻任何一個眾生嘛,你只要這個時候念觀世音菩
薩,你求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到啊,這月亮就現哪!所以並不需要時間,還要通報
,還要準備,還要準備交通工具,還要來,甚至說還要辦護照,那什麼事情都過去了。(
說到這裡,念公開懷而笑。)所以就是說「隨機感赴」。
卍 若有急難恐怖,但自皈命,無不解脫
「若有急難恐怖,但自皈命,無不解脫」,這是《無量壽經》的話,讚歎觀世音菩薩
。如果你有急難、有恐怖,「但自歸命」,你「歸命」,俗話說把命都歸上去了。你生命
都可以貢獻,你這個命都可以捨,這個時候兒你就把那個命都忘了,你就一心念觀世音菩
薩,「無不解脫」,沒有不得到解脫的。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的話,印證觀世音菩薩的功德
,也就是給大家保證這個事兒。你只要真實求啊,沒有不得到解除的,一切凶險。可以求
財得財、求子得子、求妻得妻、求長壽得長壽,這都是世間的東西,但是眾生需要啊!所
以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都滿足啊!所以「送子觀音」,那個龍居士,得到兒子了,高興得
不得了,花了十幾塊美金,寄郵票,寫了信來。我以為是寄了什麼畫片兒呢,我打開(一
看),一小篇兒,一封信。我這忙,還沒顧著給他回信呢。
「無不得解脫,無不滿願者」,眾生需要嘛,所以(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嘛。「先
以欲勾牽,後令入正道」,先滿足你這些欲望,那麼你就感謝觀音菩薩,你就慢慢就念,
一點點入正道嘛。所以「攝受」,佛菩薩「四攝」,攝受眾生;布施;愛語,和顏悅色的
;(利行);同事,來跟你做同樣的事情,種種的,來攝受眾生。
卍 萬億紫金身,觀世音菩薩
「萬億紫金身」,顏色是紫金的顏色,金色帶一點赤金。好的金子不叫赤金嗎?赤金
,赤不就是紫啊!紫金就是形容那金子黃的之中帶一點紅,表示成分很足啊。「萬億紫金
身」,一方面金質之高度,一方面也是度量的高度。「萬億」呀,高大啊。「觀世音菩薩
」,所以這一拜就是拜觀音了。
「入三摩地」,「三摩地」是個印度的話,翻譯我們的語言就是三昧、正定等等。過
去翻成「三昧」,你得入什麼什麼「三昧」了,「三昧耶」。「三昧耶」、「三摩地」其
實是一個(意思),都是翻譯的音,用的字不同一點。中國地方這麼大,方言不一樣,所
以用字來註。「三昧耶」、「三摩地」這不是差不多嗎?等到這個正定、正受,就是翻譯
的意思了。不但是入定,(而且)是「正定」;你不但是得受用,(而且)是「正受用」
。因為外道修的許許多多法,他們也入他們的「邪定」,他們也得(一)些他們邪的受用
,那就不可貴了,走入邪道啊,而且以後就糾正不了啊,他出不來了啊。但是《楞嚴》的
這個三摩地是超過其他的三摩地,不同於其他的三摩地。
《楞嚴》的三摩地,它是一個所謂是「楞嚴大定」啊,所以稱「首楞嚴三摩地」。「
楞嚴」這兩個字要跟那個「首」字連在一塊兒念,「首楞嚴」。「首楞嚴」是一個印度話
,大家簡稱為「楞嚴」,丟掉一個字。有的人把這個首字連到上句,「諸菩薩萬行首」,
不是!「菩薩萬行」就斷句了,「首楞嚴」這是一個名詞。「首楞嚴」的意思是一切事究
竟堅固,所以這個都是極殊勝的開示啊。這就跟一切皆成佛、一切皆法身、一切事究竟堅
固,這都是一味的。
我們不是說這些所有的事情都是要壞的?地球將來也要經過大劫,要大爆炸的,極樂
世界才是「無衰無變」。這還是常情的說法,還是隨順了大家根器的一種說法啊。說到究
竟,那「一切事究竟堅固」,真正的無分別了,沒有取捨,沒有揀擇了,一切事都是如此
。「一切事皆是法身」,法身還有什麼不堅固的?不但是堅固,而且是徹底的堅固,「無
生無滅」嘛,沒有壞嘛。所以這一切分別也就是來源於「第六識」,分別識;所以你就出
來有堅固,有的不堅固。所以《楞嚴》這個定就沒有什麼叫「出定入定」,「楞嚴大定無
出入」啊!他入定出定也都是究竟堅固。你出到哪兒去呀,入到哪兒去呀?是吧。你不能
說從這個堅固入那個堅固,它就是堅固,整體是一個堅固,沒有出入。
所以這個「三摩地」是一切事究竟的這樣兒一個「正定」,是個殊勝的「正定」,不
是一般的那個禪定中所說的「三摩地」。觀世音菩薩以他耳根圓通入了「三摩地」,而且
他認為這個是第一。二十五聖個個都說了,二十五聖是個個都好。釋迦牟尼佛讓文殊,你
看吧,你說這裡誰最適合於我們這兒的根機呀?這底下文殊有大段的議論,這個議論很長
啊,說耳根殊勝,耳根它是「圓」、是「通」、是「常」,就不僅僅是觀世音,「我亦從
中入」啊。所以《楞嚴》這一段,這個是它的第二十五段。
這裡頭的說法,因為他是聞自性,所以禪宗就說,你看看,還是我們殊勝吧,我們正
確吧,那文殊菩薩給我們挑啊,我們是第一呀;大勢至菩薩是念佛呀,大勢至菩薩沒有當
選哪!(念公講到這裡豁然而笑。)先看大勢至菩薩,再解決這個爭論。所以有很多大德
在這兒做翻案文章,他說是文殊的評論,他們有另外一種看法。其實這也很自然,因為這
一次他是以入《楞嚴》的「三摩地」這個標準來選擇哪個第一呀,那當然是觀世音菩薩。
所以(有人問)諾那祖師:「什麼是最快最好的成佛方法?」諾那祖師說:「那就是
明白自心和彌陀大法。」要明白自心!那不管是什麼,你就是修別的,你到最後入這個三
摩地,沒有超過「明白自心」這個最直接嘛。別的門入了之後,他還是要「明白自心」嘛
,是不是?所以在現生現世你要希望很快「入三摩地」,那觀音的「耳根圓通」這確實是
第一呀。
如果要問現在這六道眾生怎麼最快的能夠脫生死,出六道輪迴,很快的成佛?那麼文
殊,我看那就只有選大勢至菩薩了,是吧。這個要求(不同),比(的是)「什麼」不一
樣,比的東西不一樣,你所比的東西不一樣,這個就沒有什麼(可爭論的)。同時看見這
個次序的安排呀,也很明顯了,再往前一個就是彌勒,唯識觀哪。
==
菩薩,他不需要(一定的文字),有的人就必須念儀規、都要念西藏文,覺得這樣才有功
德。佛菩薩不需要翻譯呀,你什麼文字都可以。而且已經超出翻譯的範圍了,觀世音菩薩
翻成了「荔枝核」了,觀世音菩薩一樣知道嘛,「遍入眾生心想」。
「荔枝核」都可以了,六字大明「牛」為什麼不可以?娑婆訶完全沒問題啊!XDDDD
關於二十五圓通章,淨空法師也談過:
把「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放在最後?這個問題文殊菩薩在「揀選圓通」時為我們解
答了,即「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因為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跟娑婆世界眾生非常
相應,也就是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最利,聽得最清楚。觀世音菩薩善用耳根,娑婆世界的眾
生也善用耳根,所以將最契娑婆世界眾生根機的放在最後面。何以又將大勢至菩薩也列入
特別法門,擺在第二十四位?大勢至菩薩的念佛方法,能契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之機。既然
契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之機,當然包括我們。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有二百四十四個字,我發覺這一章經文是淨土宗的心經,功德
之殊勝決不在《般若心經》之下。《般若心經》是《大般若經》的心經,精華!《大勢至
菩薩念佛圓通章》是淨土宗五經一論的精華,不要看它字少,境界實實在在不可思議,它
可以說是一大藏教的心經。
http://blog.udn.com/arongshu9/18347744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7-12-24 22:19:00
阿彌陀佛!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2-25 00:48: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7-12-26 17:15:00
阿彌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7-12-26 22:33: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