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誰是善知識?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8-02-26 15:40:46
: ※ 引述《tangchin (tangchin)》之銘言:
: : 我們經常會講到依止善知識,為一切善樂根本,這時候會問到:什麼樣的人是善知識?
: : 我們所要依止的善知識應具備的德相是什麼?
: : 依彌勒菩薩所著「經莊嚴論」善知識所應具備的條件:
: : 具戒學;具定學;具慧學;德增-比學者功德更增;具勤-勤於利他;教富饒-通達經律
: : 論;善達實性-通達無我;具巧-說法善巧;悲體-具悲心;離厭-對於説法不感到疲憊。
: 隨喜分享,底下補充引述:
: CBETA B10,No.006《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道前基礎〉
: http://tripitaka.cbeta.org/B10n0067
: 如《經莊嚴論》云:「知識調伏靜近靜,德增具勤教富饒,善達實性具巧說,悲體離
: 厭應依止。」是說學人須依成就十法知識。
───────────────────────────────────────
■ 補充── #1QSi7a96 內文釋義 (2)
摘自:《覺燈日光》尊者達賴喇嘛 (此段落篇幅頗長,會分幾次貼完)
【如是唯具調伏相續,三學證德,猶非完足,尚須成就聖教功德。言教富者,謂於三
藏等,成就多聞。善知識敦巴云︰「言大乘尊重者,謂是須一,若講說時,能令發生無量
知解,若行持時,於後聖教,能成何益,當時能有何種義利。」】
因為在此所說的是大乘善知識的條件,所以不是僅以三學調伏自心相續為主,為了度
眾必須成就聖教功德。
大乘上師必須具備一個條件,就是說法度眾時,能使弟子發起無量知解。「知解」,
不只是文字上的認知,是說在思惟上能夠獲得定解,能生起聞思的功德。
「若行持時,於後聖教能成何益,當時能有何種義利」,藏譯:宣說了教法之後,會
獲得什麼究竟的利益,又能夠獲得什麼當下的利益。如果聞法的弟子,在聞思後的修持上
,都能夠知道究竟利益為何、暫時利益為何,就代表這個大乘善知識具有說法功德。
【達實性者,是殊勝慧學,是謂通達法無我性,或以現證真實為正。此若無者,說由
教理通達亦成。】
達實性,所要通達的內容就是人無我、法無我。
「或以現證真實為正」,是說以現證空性的證量為主。但是沒有現證空性的證量,難
道就不能成為大乘善知識嗎?也不是。如果沒有現證空性,以教理通達人無我和法無我,
也可以。
「是謂通達法無我性」,為什麼宗喀巴大師在此只提到法無我,而沒有提到人無我呢
?因為在內部的宗義論師裡面,小乘的宗義論師不講法無我,只有大乘的宗義論師才講法
無我。大乘善知識在通達法無我時,也會通達人無我。宗喀巴大師在此提到法無我,是以
大乘善知識的定義而說,我們不能因為只看到「法無我」,就認為大乘上師不一定要知道
人無我,不是這樣的。
【如是雖能具足教證,若較學者或劣、或等,猶非圓足,故須一種德增上者。《親友
集》中作如是說:「諸人依劣當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勝者獲尊勝,故應親近勝自
者。所有具最勝,戒近靜慧尊,若親近是師,較尊勝尤勝。」如樸窮瓦云:「聞諸善士史
傳之時,我是向上仰望於彼。」又如塔乙云:「我於惹珍諸耆宿所,而作目標。」是須一
種目向上望增上德者。】
如果某位學者雖然具有上述的教證功德,但是這位學者的學問比自己還要低劣或只是
相同,那麼以自己的角度而言,這位學者也不足以成為自己的善知識。所以大乘善知識還
必須具備功德增上的條件,即比自己具有更殊勝的功德。
這裡必須要釐清:你要學的是什麼法門,在這個領域內,對方確實比自己還要有功德
,而不是一般所說的對方是否具有功德。
譬如某個格西和一個老修行者,老修行者沒有格西那樣淵博的學問,這個格西確實比
較通達內明,但是這個老修行者卻擁有很多的口授傳承。在這種情況下,這個格西為了要
得到某一種的口授傳承,可以依止這位老修行者而獲得。這種情況下的老修行者,是具有
大乘善知識的條件。所以要看學習什麼樣的內容,針對這個內容,為你傳法的人是否具有
你沒有的功德。
「惹珍」,指阿底峽尊者、種敦巴大師等噶當派傳承上師的發源地。所以塔乙說到:
「我以噶當派的根本上師為學習目標。」
【如是六法,是自所應獲得之德,諸所餘者是攝他德。此亦如云:「諸佛非以水洗罪
,非以手除眾生苦,非移自證於餘者,示法性諦令解脫。」若除為他說無謬道攝受而外,
無有以水洗罪等事。其中四法,善巧說者,謂於如何引導次第而得善巧,能將法義巧便送
入所化心中。悲愍者,謂宣說法等起清淨,不顧利養及恭敬等,是由慈悲等起而說,是須
猶如博朵瓦告慬哦瓦云:「黎摩子,任說幾許法,我未曾受讚一善哉,以無眾生非苦惱故
。」具精勤者,謂於利他勇悍剛決。遠離厭患者,數數宣說而無疲倦,謂能堪忍宣說苦勞
。】
善知識的十個功德裡,有六個屬於自證功德,其他四個屬於利他功德。《經莊嚴論》
「知識調伏靜近靜,德增具勤教富饒,善達實性具巧說,悲體離厭應依止」中,調伏、靜
、近靜、德增、教富饒、善達實性這六個是屬於自證的部分,具勤、具巧說、悲體、離厭
四者是屬於攝他的功德。
佛是怎樣利益眾生的呢?佛並不是把恆河水加持一下就能洗滌眾生的罪業,佛也沒有
辦法親手消除眾生的痛苦,佛自己的證量功德也沒有辦法轉移到他人身上。佛的利眾方法
,唯有透過開示實際的狀況,即開示法性、真諦,使苦難的眾生獲得解脫。除了藉善巧說
法,而且所說內容完全無謬,來使眾生獲得利益之外,並沒有其他的利眾法門。(註)
如何「示法性諦令解脫」?宗喀巴大師在此說到四個訣竅:
第一、善巧說者。所謂「善巧說」,是善巧地把法義送到他人心裡,讓他人的心和法
義融合在一起,使他人能夠行善斷惡,把內心轉為善心或獲得增上功德。
「說」,並不是口才的訓練而已,而是善巧地引導,不論語言或行為引導都是。
第二、悲愍者。為了善巧利眾,動機非常重要,善巧利眾必須具有悲愍心。在此的悲
愍,並不是說自己具有大悲功德,而是指為了利益眾生之悲愍動機。
說法時,必須有清淨的意樂,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聞利養而說,完全是為了眾生的利益
而說。就像博朵瓦對慬哦瓦說:「無論何時,我從不為別人的讚美而傳法,因為眾生沒有
不苦惱的,我覺得為苦惱眾生傳法是我的責任。」「黎摩子」,因為慬哦瓦來自黎摩這個
地方,所以被叫作黎摩子,就是黎摩這個地方的人的意思。
博朵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每天都要吃飯,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並不需要每次吃
飯時,都期待別人讚美說:「哦,你在吃飯啊!」用不著吧?同樣的道理,我們內心給自
己一個提醒:「我傳法純粹為了這些苦惱眾生,讓他們能夠獲得解脫,讓他們能夠行善斷
惡。」以這種責任感去傳法,就像每天都要吃飯一樣,何必在乎別人會不會給你讚美?
第三、精勤者。不單在利他時要有悲愍的動機,對於利他事業也應該要有歡喜、精進
的態度。
如果動機正確,行為上也能善巧引導,卻只是偶爾為之,平常都沒有歡喜善法的態度
,這樣是不行的。在利眾的事業上,不只要有大魄力,還要有歡喜。
第四、遠離厭患者。要吃苦耐勞的意思。
有時說法的時間持續好幾天,甚至長達一個月,而且每天都持續好幾個小時,如果沒
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就會想:「我還要講這麼久?」就會產生利眾的障礙。宣說時,應堪
忍種種障礙,無苦勞感。
【博朵瓦云:「三學及通達實性並悲愍心,五是主要。我阿闍黎嚮尊滾,既無多聞復
不耐勞,雖酬謝語亦不善說,具前五德故,誰居其前,悉能獲益。嚀敦,全無善說,雖說
施願,唯作是念:今此大眾皆未解此,餘無所知,然有前五,故誰近能益。」】
在善知識的十法裡面,哪幾法才是主要的呢?博朵瓦說:「我的阿闍黎嚮尊滾,沒有
多聞,也不耐勞,也不善說,一次也不曾為了獲得別人的感謝而說法,可是他因具有三學
、通達實性、悲愍心五種功德,任何人在嚮尊滾座前聞法都能獲益。另一位阿闍黎嚀敦,
也不善說,他在傳法時的意樂就是:『因為諸位對於法義都不了解,所以我今天在此傳授
。』因他具前五德,而且為大眾傳法只有這種單純的動機,所以誰從嚀敦的座前聽聞教法
都能獲得利益。」
(....待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