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普賢行願品疏節錄20(下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8-02-28 09:31:47
  經【我所修行無有量。】
  這一句是因。
  經【獲得無量諸功德。】
  這是果,修因一定就得果報。這一句「因」要搞清楚,所以先要懂得『修行』這兩個
字的定義。什麼叫做修行?「行」就是指的生活行為,生活行為無量,真的是『無有量』
。佛把它歸納為三大類,就是身、口、意,這就好講了。身,我們一舉一動,這是身的行
為;口是言語,說話是口的行為;意是思想、念頭,起心動念是意的行為。身口意的行為
要是錯誤了,把它修正過來,這叫修行。這兩個字要搞清楚,許多學佛的人對修行兩個字
搞不清楚,什麼叫修行?每天拜佛叫修行,每天念經叫修行。那麼不拜佛、不念經,就不
修行了,這怎能成就?
  修行在哪裡修?起心動念之處。每天讀經,早晚課誦,經是我們修正行為的標準,我
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佛在經上講的一不一樣?跟講的一樣,那就是正的,如果不一樣
,依照經典的標準把它修正過來,這就對了。所以戒律是修正身口的標準,經論是修正我
們思想見解的標準。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跟經論相不相合?我們身體造作、言
語跟戒律合不合?所以,經律論三藏是修正我們身口意三業的標準,是這個意思。
  所以諸位一定要曉得,修行在日常生活當中,不在佛堂。佛堂時間很短,那是上課,
上了課幹什麼?離開教室之外要用得上的。教室裡面學的東西,離開教室都用不上,這個
東西學它幹什麼?學了沒用處。學了要用在日常生活上,像剛才講的,弘一大師全都用在
生活上,那叫真正修行人,他統統做到了。所以「修行無有量」,在起心動念之處。
  早課是提醒自己,早晨把經典念一遍,就是聽佛菩薩教誨,要記住,今天一天起心動
念、言語造作都要依照這個標準。晚課是反省,想想我今天一天,起心動念、一切作為有
沒有違背佛的教訓?如果違背,趕緊改過。改過就是懺悔,懺悔的意思是後不再作,明天
我盡量不會犯過錯,這個早晚課就有意義,就有功德。不是早晨把經念一遍給佛菩薩聽,
晚上再念一遍給他聽,我們自己所作所為完全不相干,這樣做早晚課是有很大罪過的。什
麼罪過?騙佛菩薩,早晨騙他一次,晚上再騙他一次。佛菩薩又不在,泥塑木雕的你都忍
心騙它,那你這個心就不必再說了,你自己就曉得你存的是什麼心!你對待一切眾生哪有
不欺騙的道理!連泥塑木雕的都會騙它,你還不會騙人嗎?所以懂得早晚課的意義,早晚
課應該怎樣修法,真修行的人獲得的果報就殊勝了,『獲得無量諸功德』。
  經【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
  這兩句是受用,這個受用就跟我剛才講弘一大師的小故事一樣。他的境界跟我們境界
確實不一樣,他能夠『安住』,就是生活環境當中,無論是順境、逆境,跟人相處,無論
是善人、惡人,他都能安住。處事待人接物他明瞭通達,明瞭是不迷,這個很重要,一切
事實真相他明白,明白就是覺。『達』是通達,通達是沒有阻礙、沒有困難、沒有障礙。
『神通力』就是自在,我們剛才講應付人、應付事,都能應付得恰到好處,自己心清淨,
令他生歡喜,這是真實的受用。
  經【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迴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這首偈是願同文殊、普賢的修學。蓮池大師在《彌陀經疏鈔》裡面告訴我們,一心就
是智,一念就是行;換句話說,一心就是文殊,一念就是普賢。淨宗法門所標榜的一心稱
念阿彌陀佛,你看文殊、普賢統統具足在裡面。所以,彭際清居士說《無量壽經》是中本
《華嚴》,《阿彌陀經》是小本《華嚴》,講得不錯。原來一心稱念,《華嚴》二聖的法
門統統圓滿含攝在其中,真正不可思議。修華嚴法界觀很不容易,用念佛這個方法修華嚴
法界觀是太容易了,方法簡單、穩當、容易,而且成就實在講比華嚴宗往往要超過。這是
前面兩句,是兩位大菩薩。末後兩句是自己發願要跟他們修學,以這兩位菩薩做為自己修
行的標準,這才叫真正究竟圓滿。這不是普通的標準,是最高、最圓滿的標準。後面這首
偈是結歸淨土,這是總結。
  經【三世諸佛所稱歎。】
  這一句我們在《彌陀經》六方佛裡面見到,在《無量壽經》裡面我們也見到。羅什大
師翻六方,玄奘大師翻的《彌陀經》是十方,換句話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都讚歎阿
彌陀佛,都讚歎西方淨土,這是『三世諸佛所稱歎』的。「稱歎」具體的作為就是與一切
眾生宣講淨土三經。將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詳細為眾生說
明,為大家介紹、推薦,勸導大眾念佛求生淨土,這是一切諸佛之所稱讚的。在一切經裡
面像這樣的經文,查遍《大藏經》都沒有,所以才曉得這個法門殊勝。
  經【如是最勝諸大願。】
  在本經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在《無量壽經》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度眾生,這是
『最勝』的『大願』。
  經【我今迴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無量壽經》一開端就講得很清楚,說明一切修淨土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
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那就是修的『普賢殊勝行』。所以我們發心求生淨土,一心稱
念阿彌陀佛,就是修的「普賢殊勝行」,這個要知道。
  底下幾首偈當中,特別是前面兩首,古來許多祖師大德在註疏裡面都引用這八句經文
,這八句是普賢菩薩求生淨土的願,華嚴世界毘盧遮那佛的後補佛,這不是普通人。毘盧
遮那佛的後補佛,等覺菩薩文殊、普賢還要求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什麼道理?我過
去看了這個經文,想了很多年都想不通。我們業障深重,沒有辦法成就,這才不得已求生
西方極樂世界。文殊、普賢是一真法界裡面,他不是十法界,毘盧遮那佛是一真法界,一
真法界裡面的等覺菩薩,他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想不出理由。這樣地位的菩薩,
只剩下最後一品生相無明,這一品無明破了他就成佛了,他成佛跟毘盧遮那沒有兩樣。
  可是修行,我們從佛在大乘經上所說的,能夠領略到愈是往最後愈困難。就像我們世
俗人比喻爬山,又說行路,「行百里而半九十」。我們走路走一百里,一百里一半是多少
?不是五十里,是九十里。換句話說,最後十里那個辛苦就像前面走九十里一樣,力氣都
沒有了,走不動了,愈往後是愈難。在大乘經上佛告訴我們,就講三大阿僧祇劫成佛,第
一個阿僧祇劫,菩薩能夠證得三十個位子,十住、十行、十迴向,三十個位子第一個阿僧
祇劫完成。第二個阿僧祇劫就比較辛苦,只能證到七個位子,初地到七地。第三個阿僧祇
劫只能證三個位子,八地、九地、十地,愈往上去愈難。根據這個經驗我們曉得,等覺菩
薩破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成佛不是簡單的事情。照這個比例來推算,恐怕也得要一個阿僧祇
劫,他才能夠圓成佛道。
  如果這個推想沒錯,他們兩位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就是當然的了,為什麼?等覺菩薩
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就成佛了,換句話說,他不要那麼長的時間。在華藏世
界還要修行一個阿僧祇劫,到西方極樂世界不要一天就圓滿了,他當然要去。毘盧遮那佛
也不阻止他,為什麼?應當要去,節省時間,很快就成就了,就是這麼個道理。想了好久
才想出這麼一個理由來解釋。我們看菩薩發願文,普賢菩薩發的願。
  經【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這一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說出菩薩求生淨土。菩薩尚且求生,我們還能說不去嗎
?菩薩在此地現身說法,做出榜樣給我們看。在這首偈中我們要特別注意的,第一要有真
實懇切求生的願望,這是我們要學習的。第二,我們要把障礙除掉。什麼是障礙?妄想是
障礙,雜念是障礙,所以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沒有障礙了。
這兩句我們只要把後面一句做到,都攝六根自然在其中,就是要做到淨念相繼,則『盡除
一切諸障礙』了。淨念就是不懷疑,懷疑,心不清淨;不夾雜,夾雜,心也不清淨;相繼
是不間斷。念佛人真正能夠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你的障礙就沒有了。
  這個地方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我們不能不知道,念不是在口上念,口上一天到晚阿彌
陀佛、阿彌陀佛,那是過去寒山、拾得(寒山、拾得就是文殊、普賢的化身)在國清寺聽
到人家念阿彌陀佛,他們兩個在外面笑,「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有口無心。這一
句佛號念的阿彌陀佛,一天念十萬聲,一面念佛一面還打妄想,這有什麼用?夾雜,沒用
處。怎樣才做到不夾雜?實在講還是信願,真的相信,真的想去,妄念自然就沒有了,都
在信願上。信得不深,願不切,口裡說去,對這裡還貪戀,捨不得離開,那怎麼行!所以
念佛的「念」字,我們中國文字很有味道,是「今、心」,你現在心上真有佛,那叫念佛
。口裡念不念不重要,心上真有,雖然不念,時時刻刻會想起,你心上真有。
  我曾經遇到,好像也給你們講過,有位同修來找我,告訴我念佛念了好幾年,功夫不
得力。我就勸他放下,年歲已經大了,兒女都已經成人了,你還有什麼牽掛的?應該萬緣
放下。他告訴我,師父,我什麼都可以放得下,就是我孫子放不下。那個孫子就害死他了
,他不能夠往生,功夫不得力,就被孫子害的。如果把孫子換成阿彌陀佛,他就一定往生
,就是「盡除一切諸障礙」,確實是如此。他並沒有一天到晚把孫子掛在口上,不管遇到
什麼事,他第一個念頭就會想到孫子,心上真有,那叫做念佛。我們心上真有阿彌陀佛,
真有西方淨土,一遇到什麼事情,第一個念頭就是阿彌陀佛,這叫真念佛人。要明白,這
個念法才有用處,有口無心沒有用處。心上真正有,我們世俗講「心上人」,把阿彌陀佛
做你的心上人,你就成功了,你就一定得往生。如果念阿彌陀佛,心上還有另外一個人,
你去不了,決定沒有感應,這是諸位一定要記住。
  『面見彼佛阿彌陀』,一心一意要見佛,所以家裡供養阿彌陀的佛像,天天早晚課誦
的時候看他,跟他見面。天天想他,到臨命終時,阿彌陀佛真的來了,那才叫歡喜。我天
天想,終於把你想來了。世間人不如此,看到阿彌陀佛害怕,不得了,我要死了,恐懼心
現前,還能往生嗎?那就不行。所以天天想,想他來接引,見到佛真生歡喜心,那叫做念
佛人。又念佛,又想往生,又怕死,這是假的,這個不能往生,這就是寒山、拾得諷刺你
,笑話你,你們喊破喉嚨也枉然的。『即得往生安樂剎』,「安樂剎」就是西方淨土,這
是求生淨土,前面是求見彌陀。再看底下這兩首。
  經【我既往生彼國已。】
  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
  經【現前成就此大願。】
  普賢菩薩在華藏世界發的十大願沒做圓滿,到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他的十大
願王才圓滿。你們想想這個味道,這也是他為什麼要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剛才給你們說的
那個道理是我想了很多年想出來的,經文上沒有。這個是經文上有的,原來十大願不到西
方極樂世界不能圓滿,到達西方世界就圓滿了。實在講跟我想的那個,說的話不一樣,意
思一樣,為什麼?如果不到究竟成佛,十大願就不圓滿,等覺菩薩做不圓滿,成了佛,十
願就圓滿。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是去成佛的,成佛他就圓滿了,這是我們一定
要注意到的。
  經【一切圓滿盡無餘。】
  這一句是自利,菩薩修行功德究竟圓滿,『盡』是究竟圓滿。
  經【利樂一切眾生界。】
  這是講度眾生圓滿。他有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能、圓滿的神通、圓滿的善巧方便,
才能夠普度十法界一切眾生,所以這一句是度生圓滿。不到西方極樂世界,兩種圓滿得不
到,由此可知,西方世界是決定要去。不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從前李老師在《無量壽經》
眉註裡頭講,「非愚即狂」,不是愚痴就是狂妄;換句話說,就是個不正常的人,一個正
常的人沒有不求生西方淨土的。尤其是對於西方淨土真的了解,真的認識,這才曉得學佛
的人非去不可。唯有達到西方,一切才圓滿成就,如果不生西方極樂世界,在他方世界修
行,真的,《華嚴經》上講要無量劫才能成就,這個世界是一生成就。好,我們今天就講
到此地。
==
我們心上真有阿彌陀佛,真有西方淨土,一遇到什麼事情,第一個念頭就是阿彌陀佛,
這叫真念佛人。要明白,這個念法才有用處,有口無心沒有用處。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gg889g8 (凰)   2018-02-28 11:49: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gg889g8 (凰)   2018-02-28 03:49: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8-02-28 14:10: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8-02-28 18:00: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02-28 18:09:00
阿彌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沒有妮的日子)   2018-02-28 18:42: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8-02-28 20:07: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