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發大誓願(第二回) 4(下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8-06-11 12:20:41
  所以講專一,專就是指一句佛號,如果搞清楚、搞明白,必然是死心塌地抱住一句佛
號不會放鬆,真幹了。真正佛號只有四字,阿彌陀佛,南無是皈依的意思。南無阿彌陀佛
就是皈依阿彌陀佛、恭敬阿彌陀佛、禮拜阿彌陀佛,是這個意思。那是客氣話,真正想求
生淨土,客氣話就不必要了。蓮池大師,明朝時候人,是我們淨土宗第八代的祖師。有人
問他,你老人家教人念佛如何念法?你教別人念佛。他說:我教人念南無阿彌陀佛。又問
他,你自己呢?你自己怎麼念法?他說我自己念阿彌陀佛。南無兩個字不要了,為什麼?
我真信,我真願意往生,我這一生決定求生淨土,執持名號就可以了,恭敬話可以免了,
不必念南無了。為什麼教別人念南無?因為別人未必肯往生,他未必相信,那加上這兩個
字好,恭敬阿彌陀佛、皈依阿彌陀佛。自己真正想去,這個客氣話就不要了,愈簡單愈好
。大道至簡,凡夫成佛就一句阿彌陀佛四個字。
  現在海賢給我們做證明,海賢一句佛號成就的,他媽媽也是一句佛號,他的師弟海慶
老和尚也是一句佛號,還有個老德和尚也是一句佛號,四個人來給我們作證。所以,一般
人未必真想往生,加一句南無,南無是恭敬的話,就與阿彌陀佛結了個善緣,將來他想往
生,這個種子會成熟。南無阿彌陀佛是這個意思,我們都要把它搞清楚。真想去,愈簡單
愈好,你看,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阿彌陀佛四個字,簡單多了。
  至心是真誠之心,真誠到極處,真的想到極樂世界,真的想往生極樂,真正想見阿彌
陀佛,做阿彌陀佛的弟子。所以讀這部經,它的目的就是叫我們嚮往西方極樂世界,極樂
世界怎麼好都說出來了。我們這個世界怎麼比也比不上人家,那個地方是最好的修學環境
,老師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離開我們,這個道理一定要懂。我們在這個世間,求一個
好老師求不到,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跟我們一分一秒都不離開。有人就想了,往生
的人那麼多,阿彌陀佛就一個,我們怎麼能親近得到?你不知道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真相,
極樂世界的現象都是無法想像,不可思議。為什麼?每個人都在阿彌陀佛身邊,無論多少
人,他自己感覺到,真的,就是我在彌陀身邊。阿彌陀佛現無量身,每個往生的人也能像
阿彌陀佛一樣無量身,不但身在阿彌陀佛面前,沒有離開他的講堂,而且我們能分身到十
方一切諸佛剎土。去幹什麼?福慧雙修,修福是去供養佛,修慧是聽經聞法。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給我們講什麼?我們能想像得到的,給我們細說《無量壽經》。
《無量壽經》原來就是《華嚴經》,細說就是《華嚴》,《華嚴經》就是解釋《無量壽經
》的,就是廣說、細說。這個宇宙萬法一切現象,佛會給我們講得清楚、明白、徹底,讓
我們徹底明瞭宇宙萬法的真相,一直到我們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我們的地位跟阿彌陀佛
平等了。這個時候我們到哪裡去?都在常寂光淨土,常寂光是法身,常寂光沒有現象,能
現一切現象,它起作用的話能現一切現象。什麼時候能現?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遍法界
虛空界裡頭跟我們有緣的眾生,我們的生命是無始的,無始劫以來到今天,有緣眾生不知
道有多少。但是在西方極樂世界,任何一個有緣眾生起心動念我們都知道,知道的時候你
就會看到他,天眼洞視,沒有看不到的。看到他之後,看他狀況,需要什麼幫助,自自然
然就幫助他。我們今天在此地亦如是,我們所認識的人,跟我們有緣人,有很多已經到極
樂世界去了,我們在這兒他有沒有看到我們?看到了,我們需要什麼的時候,他也在加持
我們,同樣一個道理。
  這個世間是真苦,樂是壞苦,不是真樂。樂是今天你擁有很多財富、地位、榮譽,這
都是人間的愛好,貪圖這些,你統統都有。壽命一到,離開這個世間,一樣都帶不走,全
是假的,到死的時候才知道,捨不得離開。那個靈魂離不開你的這個家,離不開你這個宅
,為什麼?你對它有留戀。頂多在那裡繞幾個小時,還是要走的,哪個是你的?沒有一樣
是的,必須要清楚。清楚之後你就能放下,很痛快的放下,看到有需要的,你就能捨、能
布施,你就能幫助他,這真正叫積功累德。
  我這一生沒道場,為什麼沒道場?釋迦牟尼佛沒道場。為什麼沒道場?有道場就有人
爭,他到這來找你出家為的什麼?不是為念佛,是為你這個道場,蓋得這麼好,你死了我
就接收,就變成我的了。這樣來出家的人不少,不是少數,那就叫造業。十方的供養,把
它都埋在地下去了,不起作用。老師教我學印光大師,印光大師一生幹什麼?他晚年出名
了,供養很多,他錢怎麼用法?統統來印經書。錢多了,自己開印刷廠,弘化社就是印光
大師他老人家建的,在蘇州報國寺,那是他印刷廠。印送經書,就做這樁事情。還有地方
有災難的,有旱災的、有水災的,他是從印經這個費用裡面拿出一些去救災、去救濟。所
以,他的錢完全在印經上,印經、印善書。這個法子好,真正的好事,這個經書縱然人家
拿去賣,都是好事,那有人買,有人買他一定會看,他不看他買它幹什麼?所以,印祖這
個教誨是有百利而無一弊,真正是好事,我們就走他這條路子,依教奉行,我們也幹這個

  我年歲大了,總得要走,走了之後將來銀行還有存錢,這不像話,這多難看。所以,
我成立一個基金會,基金會請五個董事,他們管,我們立個章程,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
情不該做。我這個基金會在香港政府註冊的,支付完全用支票,支票有存根,這錢幹什麼
了,幹什麼事情,每一筆拿出去都有存根,都知道是做什麼。我們希望做個好榜樣,不要
用自己的名字,不要有私財,這樣省心,心裡沒有牽掛,把這個事情完全放下了。
  日本需要有人講經,沒有人講經不行。記住,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法運,大乘經上說
的,什麼叫正法?有講經的,有聽經的,有依教修行的,有證果的,這叫正法,這就是正
法。如果在這個階段裡面有講經、有聽經、有修行,沒有證果的,沒有證果的這叫像法。
就不是正法,是像法,相似,還有一點像樣。再往下降,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有講經、有
聽經,沒有人修行,聽經做不到,沒有證果,往生極樂世界是證果,沒有往生的,這叫末
法。如果沒有講經,沒有聽經的,沒有修行,沒有證果的,叫滅法,法就滅了。講經很重
要!
  我當年親近章嘉大師,大師教導我學釋迦牟尼佛,勸我出家,勸我學釋迦牟尼佛,教
我去看兩本書,《釋迦方志》、《釋迦譜》,這兩本書在《大藏經》裡頭有。我看了之後
才知道,那是釋迦牟尼佛的傳記,釋迦牟尼佛的生平。看到他是王子出身,他要不出家他
是國王,他十九歲出家,放棄了王位繼承權,放棄了宮廷裡面榮華富貴的生活,他去做一
個苦行僧。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每天外面去托缽,他過這種生活,這種生活過了十二年
。他去求學,他表現的是個知識分子,知識分子好學多聞,印度是宗教之國,他每一個宗
教都去學過,每一個學派他也去學過,把印度的宗教、學派他統統都學完了。學完了以後
怎麼樣?解決不了問題。什麼問題?離苦得樂的問題。佛就為這個來的,佛教就為這個來
的,幫助眾生離苦,離究竟苦,究竟苦是六道輪迴。你沒有辦法超越六道輪迴,你的苦就
沒有辦法離開,所以不究竟,要輪迴受苦,不能離開。印度所有的學派沒有辦法離開六道
,他們可以生到四禪天、可以生到四空天,就是出不去,所以放棄了,那年三十歲,放棄
了。放棄之後到菩提樹下去修定,入定,夜睹明星,大徹大悟。他放下參學是放下所知障
;放下王位,放下宮廷的生活,是放下煩惱障。你看,煩惱障、所知障他統統放下,大徹
大悟。
  開悟之後就講經,十二年講阿含,佛教的小學,十二年。十二年講的這些經,誰教他
的?沒有人,不是學來的,這比什麼都重要。開悟了,開悟什麼意思?智慧是自己自性裡
頭本來具足的,不是外頭來的,只要你一開悟,遍法界虛空界過去現在未來你全都知道,
不是學的,你本來知道。佛說得好,「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哪有不知道的道理?現在迷
惑顛倒,不知道了,只要破迷開悟,你全就知道了。所以,佛教的教學不是叫你讀多少記
多少,不是。海賢老和尚為我們示現的,他明心見性了,他用什麼方法?就是一句佛號。
一句佛號念到,我估計是念到二十年,他開悟了。開悟之後他什麼都知道,佛法的經論你
去問他,他會講給你聽,雖然他不認識字,跟惠能大師一樣,你念給他聽,他講給你聽。
世間一切法他也曉得,這些科學技術它難不倒他,統統知道。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那是
真的,不是假的,見性才能做到。所以佛家的教學主要是教你明心見性,不是教你要學多
少經典,不是的,那錯了。這一部《大藏經》你能學得完嗎?你一開悟全畢業了,一切就
通達了。
  這個教學的理念、方法,現在世間人不懂,不能接受,不學怎麼會知道?不學他知道
,釋迦牟尼佛沒有學過,全知道,講這麼多經,我們要明瞭。穆罕默德,回教的,穆罕默
德也不認識字,也沒有念過書,你看,他能說這一部《古蘭經》出來,他說別人記錄下來
。這是什麼?這都是開悟的人。我們能明瞭,一般人不曉得,以為那是神降下來的,不是
的。耶穌、摩西,《新舊約》這些經典都是他們講的,他跟誰學的?個個都是無師自通。
怎麼通的?見性就通了。怎麼見性?放下就見性,煩惱障、所知障只要肯放下就見性,你
不能放下,它是障礙,障礙你自性裡頭本有的智慧德相,全障礙住了。你只要把障礙放下
,你就成佛,所以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是什麼?就這兩種障礙,所知障跟煩
惱障。佛慈悲,做出來給我們看,我們只要如法炮製,依教修行,決定能成功。這個道理
要懂,我們修行要走這個老路才能成就;要走像科學家走的這條路走不通,決定不能成就
。學一輩子,最後得個什麼?佛學常識,不能開悟,不能開悟就是錯了,得開悟。
  祕訣要用真心,真心就是老實,妄心就是不老實,妄想太多、雜念太多,那個不行。
真心是什麼?清淨心、平等心,平等是沒有分別,沒有分別裡頭一個,沒有人我的分別。
你看,我們都有人我,佛菩薩,佛菩薩看一切眾生都是我。我們這個身才是我,別的都不
是我,這不行,這是錯了。佛法入門,頭一個破身見,為什麼?六祖大師講得很清楚,大
家把它忘掉了。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說,悟的時候,自性,見性了,性是什麼樣子?前面
四句是說樣子,見性了,「本自清淨」。換句話說,清淨平等覺是自性,他只用個清淨做
代表,這就是自性,自性就是佛。第二個,「不生不滅」,所有一切法都有生有滅,只有
自性沒有生滅,所以是無量壽。
  第三個,「本自具足」,具足什麼?具足無量智慧,具足無量德能,具足無量相好。
所以,一切都不要向外求,外面沒有,向內求。佛經稱為內典,佛法稱為內學,它向內不
向外的,向外是假的。科學現在向外它不向內,它能夠了解一些宇宙的這些祕密,但是它
不得受用。佛法得受用,它不一樣。所以,開悟的時候智慧全現前,什麼都知道,他沒有
老師,他不需要人教的,世出世間法沒有一樣他不懂。這個道理要曉得,我們對佛才會產
生信心,這不是迷信。海賢老和尚給我們做證明,你細心看這個光碟,你去看這個《永思
集》,你會看出來,真正覺悟的人。
  覺悟的人的念頭不動的,所以他底下一句,「本無動搖」,本無動搖是什麼?是自性
本定。那真心是什麼?真心是不動的,真心裡頭沒有念頭,有念都是妄念,有念就是妄心
。所以明心見性的人,他眼見色、耳聞聲,看得清楚、聽得清楚,他怎麼樣?他沒有起心
、沒動念。不起心不動念,高!這就是成佛了,用的是真心,叫至誠心,就是說這個。凡
夫用的心,他起心動念;菩薩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是菩薩;阿羅漢起心動念,還有
分別,沒有執著;我們六道凡夫,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全有,道理在此地。
  真正修行什麼?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就是真的。怎樣不起心不動念
?我看得很清楚,像鏡子,用心如鏡,鏡子照外面照得多清楚,痕跡都不著。不要像現在
的錄像,你看一照裡面就有了;鏡子照出來,外面有,清楚,裡頭沒有。修行人用心就像
鏡子一樣,外面清清楚楚,一點不馬虎,一點不糊塗,裡面乾乾淨淨,一個念頭都沒有。
所以,你問他什麼他都知道,你不問他,他什麼都沒有。不是說你不問他還有,他沒有,
他要有他是凡夫,他沒有,真的沒有,這怪了。你問他的時候他馬上回答你,他什麼都知
道;不問的時候什麼都不知道,如如不動,那是什麼?那在定中。問的時候就照見,它就
起這個作用。
  末後一句,「能生萬法」,這就說明什麼?宇宙從哪裡來的,萬法從哪裡來的,是我
們自性所生、所現、所變出來的。「心外無法,法外無心」,講透了,真講明白了。這些
非常非常重要,我們要不把它搞清楚,你就不肯放下;搞清楚之後,你一定會把它放下,
為什麼?放下是真的,不放下錯了。把哪些放下?首先要把眼前最嚴重的煩惱給放下,五
欲六塵,財色名食睡、色聲香味觸法,這五欲六塵,七情五欲,情執。這個東西都不是真
的,這個東西害處太大了,害得我們生生世世搞六道輪迴,出不去,這些東西放下,就超
越輪迴了。我們自己沒有能力,今天遇到這個法門不容易,遇到這個法門太幸運了。就藉
這一句佛號,往生到極樂世界,就超越了,你說這多難得、多麼殊勝。
  所以這至心,我們對人用至心、用真心,你來生就到極樂世界作佛去了。別人用妄心
對我,我不肯用真心對他,我也用妄心對他,別人搞六道輪迴,那我也繼續搞六道輪迴,
錯了,大錯特錯。你搞你的輪迴,我到我的極樂世界,咱們是兩條路,不是一條路。到極
樂世界,沾阿彌陀佛的光,阿彌陀佛有能力幫助我們,永遠不墮惡道,就是離究竟苦,得
究竟樂,阿彌陀佛做到了。十方諸佛是努力在做,做得不究竟不徹底。阿彌陀佛做得究竟
徹底,怎麼能不去?什麼時候去?現在就去,這世界亂成這個樣子,你還有留戀嗎?所以
這個經我們讀了真開智慧,真正找到生生世世想找的這條道路,現在擺在我們眼前。
  我們再往下看。一絲毫懷疑都沒有,這是真心,對佛法沒有懷疑,對世間法也沒有懷
疑,都搞清楚、都搞明白了。還有些不明白的地方不要緊,完全聽佛的教訓,非常喜歡這
個法門以及西方極樂世界,這就行了。這幾句話你聽懂了,你聽明白了,你真能依教奉行
,你就真正得到了,得到什麼?得到阿彌陀佛的教誨。念佛,以凡夫言,念得愈多愈好。
為什麼?不念佛的時候會打妄想。念佛什麼意思?把妄想念掉、把雜念念掉,用意在此地
。心裡頭沒有妄想、沒有雜念,那叫正念現前。正念是什麼?正念無念,這個無念不好懂
,真的是無念,無念無所不念,無知無所不知。我們現在都要有,我要有念,我要有知,
結果有知是有所不知,有念有所不念,這不行。為什麼?自性是空寂的,自性沒東西。
  佛當年在世,有同學又問他,問什麼?問舍利弗,舍利弗智慧第一,他為什麼有那麼
大的智慧?佛怎麼答覆?佛說你有沒有看到敲鼓?看到。你看那個鼓敲一聲,用力敲一聲
,響的聲音很大;輕輕敲一下,響的聲音很小,對不對?是啊。不敲?不敲就不響,敲了
它就響。他說舍利弗的心就像鼓一樣,鼓裡面有東西嗎?沒有,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
什麼都沒有,什麼都知道,這就是自性。只要有東西,它裡面就障礙,就障礙你不知道,
不知道,慢慢去學吧,學永遠學不盡;智慧沒有止境的,你不學就全知道了。所以我們想
到,釋迦牟尼佛沒學,他全放棄了,真的學了十二年,但是最後他放棄,他入定了,這才
能開悟,這就說明學不能開悟。學能增長知識,不能開悟,那是個死路,不是活路。佛法
是持戒、修定,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開智慧,這是條活路,是直通明心見性的道路。所
以,不求有知,真正是無所不知,到無知才真正無所不知,這得能放下。
  那我們就明白了,原來佛度眾生,最高等的法是無念,無念就是自性,什麼無念?自
性無念。阿賴耶有念,自性無念,有念就變成阿賴耶,阿賴耶是妄心、生滅心。所以整個
宇宙,為什麼有實報土?為什麼有同居土?同居土是阿賴耶變的,實報土沒有阿賴耶,轉
阿賴耶為大圓鏡智,這是修行功夫的話,把它轉成智了。智是什麼?智是什麼都沒有,這
就是智,真智慧。所以你準備很多東西,講經的朋友們都有這個經驗,要準備,預備一大
堆,到上台怎麼樣?一句也沒用上。愈講愈好,自己也很欣賞,我怎麼會講得這麼好?那
是什麼?自性流露的,因為你無知。你要有知,有知就講不好,就有侷限性。無知沒有侷
限性,講的跟自性相應,從自性流出,妙,太妙了!佛法要回到這個境界,佛法才真正會
興旺,不回到這個境界,單單一昧去求,那是佛學,現在人講的佛學,佛學是知識,不是
智慧。學佛,對這些道理不能不懂。
  念佛,我們是用念阿彌陀佛的方法,把煩惱念掉,把妄想念掉,把雜念念掉,恢復真
心。真心就是什麼都沒有的心,這個心會生智慧,別人問你問題,你隨口就回答,沒有一
樣不知道的。絕對不是從哪裡學來的,絕對不是多讀書、多看經,不是,與這個不相干。
與這些東西相干的時候叫心外求法,心外沒有法,心外求不到法。心內是空空如也,真的
,釋迦牟尼佛那個鼓的比喻,比喻得太妙了。你肚子裡東西太多,所以不響,敲不響。舍
利弗是空空如也,所以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不叩則不鳴。這是真的,是事實真相。
我們如何從這兒生起信心,從這兒生起信心是大智慧,一般人不相信。我們跟外國專家學
者談論這個問題,他搖頭,哪有這種事情?有這種事情,我們還辦學校幹什麼?辦學校是
為六道眾生辦的,不是為佛菩薩辦的,須陀洹以上都不用學校了,這不是學的。明白這個
道理,就是在放下,徹底放下,放下就是禪定,真正一塵不染。那個心多大?跟宇宙一樣
大,因為宇宙是心變現的。
  對初學,用這個辦法,念佛法門是第一法門,妙絕了,就這一句佛號,把貪瞋痴慢疑
全念掉了。這是因為不念佛你一定打妄想,一切人我是非、貪瞋痴慢統統來了。這就是我
們從早到晚所看到的芸芸眾生,就這個樣子,所以不念佛就搞六道輪迴。貪瞋痴慢,現代
科學家也發現了,貪心增長,會感召來水災,貪跟水相應,海嘯都是貪心;瞋恚是火災,
火山爆發,地球上氣候變暖,都是屬於瞋恨;愚痴是風災,感應的是風災;傲慢感應的是
地震,貢高傲慢;懷疑是愚痴,感召的是什麼?山崩地陷,山倒下來,大地突然陷下去。
現在世界上到處很多這個報導,這個地怎麼突然陷下去?那個地方的居民愚痴多。是非、
邪正、善惡不能辨別,叫愚痴,把正法當邪法,邪法看作正法,它會感來這地球上的災難
。災難,這不是自然災害,自然沒有災害,自然是最健康的,自然是最好的。
  貪瞋痴慢疑,三千年前佛在經典上告訴我們,這個東西會惹來禍,災禍。這五個字,
跟中國傳統文化對應就是五常,五常是仁義禮智信。你看仁,不殺生;義是一切思想、行
為都合理,合情、合理、合法,這正常的;禮,主要講節度,不能過分,過分不合禮,不
到也不合禮,叫恰到好處,這叫中道。儒家叫中庸,要用中,不能過分,不能不到,說得
都非常好。傲慢決定不能有,要謙虛,自己謙虛,尊重別人。
  現在這個世界要想走向和平,一定要懂得平等,一定要平等對待,和睦相處,這個地
球就有救。從哪裡做起?從我自己做起,不要要求別人。人人都能夠覺悟,都能從自己做
起,社會就安定,世界災難就化解了。這個道理,就是佛在經上常說的,「一切法從心想
生」,又說「境隨心轉」,境是外面境界,隨著我們念頭在轉。我們念頭都是好的念頭,
都是正面的,沒有負面的,好!所以不能不念佛,念佛是什麼?念佛是永遠離開六道輪迴
,念佛是保持我們自己的正能量,念佛是唯一有效化解災難,維繫社會安定和諧最好的方
法。所以希望大家認真努力去念佛,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
學能增長知識,不能開悟,那是個死路,不是活路。
佛法是持戒、修定,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開智慧,這是條活路,是直通明心見性的道路。
佛法要回到這個境界,佛法才真正會興旺
持戒念佛。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mark183 (mark)   2018-06-11 13:21:00
阿彌陀佛
作者: claudeee (禍風行)   2018-06-11 14:28:00
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06-11 15:41:00
阿彌陀佛!
作者: Karenshih   2018-06-11 16:50:00
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8-06-11 17:11:00
自性無念。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8-06-12 05:49:00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8-06-12 14:51: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沒有妮的日子)   2018-06-12 15:47: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wugilin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滿願)   2018-06-14 19:29: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