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 雜阿含746經 從安般念修七覺支

作者: Samus (阿建)   2019-09-11 22:16:20
原址:https://agama.buddhason.org/SA/SA0746.htm
北傳:雜阿含746經 南傳:相應部46相應66經
關涉主題:實踐/從安般念修七覺支 (03/27/2019 20:31:52 更新)
雜阿含746經[正聞本946經/佛光本758經](覺支相應/道品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得大果、大福利。
 
 云何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得大果、大福利?
是比丘心與安那般那念俱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乃至修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相應部46相應66經/入出息經(覺支相應/大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比丘們!當入出息念已修習……(中略)[SN.46.57]。」
  入出息品第七,其攝頌:
  「骨、蟲、青瘀,斷壞、以已腫脹為第五,
   慈、悲、喜悅、平靜,以入出息為第十。」
註解:
1.
「安那般那念(SA);修息出息入(MA);念安般/安般念/安般(AA);
阿那般那念(摩訶僧祇律)」,南傳作「入出息念」(ānāpānassati,另譯為「出入息念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呼吸的深切注意」(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按:「入出息」(ānāpāna),音譯為「安那般那」,簡為「安般」,義譯為「呼吸」。
2.
「依遠離(SA);依離(SA/MA/DA)」,南傳作「依止遠離」( ),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基於隔離」(is based upon seclusion)。
按:
《顯揚真義》以vivittatā解說viveka,並舉了五種遠離,長老解說為:
i.由練習毘婆舍那而達暫時的「彼分遠離」( )。
ii.由入禪定而達暫時的「鎮伏遠離」( )。
iii.由出世間道而達永久的「斷絕遠離」( )。
iv.由證果位而達永久的「安息遠離;平息遠離」( )。
v.由證涅槃而達永久的「出離遠離」( , SN.3.18)。
感想:
入出息念,或稱安那般那念,是佛教修行者常用的禪修方式/業處
雜阿含803經也詳細說明 安那般那念 的修行方法,
後世論師將其修行階段稱為安那般那十六勝行(瑜珈師地論中有)
十六勝行最後幾階段的法念處,有提到:觀察無常、觀察斷、觀察無欲、觀察滅
也跟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等的修行精神有呼應。
附上一篇中華佛學研究第5期 的文章篇名 供版友參考
安那般那念─十六勝行「身行」─之探究 周柔含(2001)
作者: Samus (阿建)   2019-09-13 10:55:00
謝謝M大分享七覺支網址,受用
作者: MartinJu (荒謬人生)   2019-09-12 00:44:00
http://www.gaya.org.tw/magazine/v1/2005/75/75s2.htm修七覺支可以參考上述網址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9-09-12 03:10:00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作者: tmac012004 (寂滅寂滅就好)   2019-09-12 12:37:00
Sadhu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