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黑蛇總義(1)

作者: wudidog (嗚啦啦)   2020-03-17 20:52:30
黑蛇總義(密宗釋疑)
來自:《慧燈之光五》慈誠羅珠堪布開示
一、作者簡介
也許很多人聽說過榮森班智達的名字,他是寧瑪派高僧大德中最偉大的兩大尊者
之一。
當榮森班智達還是兩、三歲的孩子時,在沒有任何人教的情況下,就可以講一口
非常流利的梵語,包括他的父母都聽不懂。時逢阿底峽尊者正在西藏弘法,榮森班智
達的父母就把他帶到阿底峽尊者座前詢問。阿底峽尊者告訴他的父母,他們的孩子講
的是印度梵文。之後,阿底峽尊者便抱起榮森班智達,與他展開激烈辯論,事後阿底
峽尊者說,他根本辯不過還是小孩的榮森班智達,因為他是集印度非常偉大的兩個班
智達於一體的化身。
榮森班智達和無垢光尊者這兩位大德不但自己的修證圓滿,並且留下了大量關於
寧瑪派教法方面的論著,為寧瑪派的教法傳承,建立了不朽的功勳。無垢光尊者有
《七寶藏》、《四心滴》等論典,無論任何人,想了解西藏的大圓滿教法,唯一依靠
的書籍,就是龍欽巴(無垢光尊者)的這些著作,不僅相當殊勝,而且知名度也很
高。榮森班智達的著作雖然在他的傳記裡提到過,不過,因為他生活在九百多年前,
當時的印刷技術還很落後,所以有些著作因受到損壞而絕版,故沒有保留下來。目前
只剩下大概三四本、四五本的樣子。在他的論著中,絕大多數是講密宗和大圓滿的。
其中有一個短小精悍的論典,儘管只有一、兩頁,內容卻相當豐富,名字很奇怪,叫
做《黑蛇總義》。是以一條蛇作為比喻,綜合、整體地分析了從小乘佛教到密宗大圓
滿的一些見解上的層次。
二、宣講正論
這個比喻講的是:有一家的小孩趁大人外出幹活之際,把一條花繩子扔在了水缸
裡面,當家人回來後,發現水缸里似乎有一條蛇。針對這一現象,他們的家人就有五
個不同的觀點,以及觀點背後的五種不同行為。作者以每個人的觀點和表現,影射出
小乘與大乘,顯宗和密宗,普通外密與內密,以及內密與大圓滿之間的差別。
無可否認,大家的眼睛所能看到的,是相同的景象,這一點不會有任何爭論。關
鍵的分歧,就在於每個人對所見之物的不同觀點。
(一)
第一個人認為,這是一條真正的蛇,所以驚恐萬分,於是想盡辦法一定要把這條
蛇扔出去。實際上他看到的不僅不是蛇,甚至連蛇身上的一個微塵都沒有,正因為他
把繩子看成蛇,在恐懼心理的作用下,才產生了想趕走蛇的行為。
這個比喻所影射的教派,就是聲聞緣覺乘。聲聞乘又分為一切有部和經部,我們
統稱這些派別為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認為,人我是唯一不存在的法,除此之外的萬事萬物,全都實有存在,
包括所有外界的物體與一些精神的細節,以及精神和物體的運動等等。小乘行人把煩
惱當成實有的法,故而想斷除煩惱也相當費力,戒律也特別多,面對任何問題,都是
謹小慎微、如履薄冰。關於這些,在《入行論》智慧品,以及《菩提道次第廣論》中
會廣講,大家可以自己去翻閱。
(二)
另一個人認為,水缸裡不是一條真正的蛇,而是蛇的形象。意思是說,如果不仔
細看,表面像是一條蛇,而實際上卻是一條繩子。儘管如此,他仍然對蛇的形象有些
恐懼,所以不但不敢直接接觸,還準備利用其他的方法去除掉它。
這個行為,隱喻大乘中觀(本文中未提及唯識宗)。
中觀派認為,所有的物質、精神,都是假有、虛無,如幻如夢的。從勝義諦的角
度而言,萬法無我、空性光明;而在世俗諦當中,仍然要懼怕煩惱,要謹慎取捨。他
們認為,如果菩提心或空性見等因緣具足,則煩惱也可以轉為道用,否則雖然萬法不
成立,是空性,卻好似蛇的形象一般也會傷人。
在《現觀莊嚴論》和《般若經》中,經常提到煩惱轉為道用的方法:其中一個就
是菩提心。比如說,在菩提心的攝持下殺、盜、淫、妄,就不算為罪業;另外一個方
法,就是證悟空性的智慧,在具足空性智慧的前提下,煩惱也不稱其為煩惱,自然轉
為道用了。有了這二者之後,煩惱也成了有用的東西,不然,倘若直接與煩惱交鋒,
則不僅會受到傷害,甚至會墮入惡趣。
(待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