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玅境長老|八識規矩頌(一)

作者: honyan (honyan)   2021-06-11 22:26:28
《八識規矩頌》 (一)
玅境長老 開示
1992年於台北萬里靈泉寺
《八識規矩頌》是唐、玄奘法師造。這部頌是《成唯識論》的綱要,是玄奘法師他翻譯《
成唯識論》,翻譯完了。《成唯識論》一共有十卷,裡面的文義都是很廣的。大概是玄奘
法師感覺到它的文義太廣了,所以須要提出它的綱要,就作出來《八識規矩頌》。
《成唯識論》裡面說的道理,也就是說的這八個識、這八個識。就是由凡夫的時候,這八
個識的情況;到聖人的時候、到阿羅漢、到大菩薩、到佛的境界,這八個識的情況。《成
唯識論》裡面說的道理就是這樣子。
現在《八識規矩頌》也是這樣說的,但是比《成唯識論》要簡略的很多很多。所以比對起
來,可以說是《成唯識論》的綱要,這樣說應該是很恰當的。
這個八個識,其實也就是我們一念心。我們的一念心,心的情形在我們中國的孔孟之道,
也有提到心的情形,『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味』,這也是說明心的
意思。也說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性相近也、
習相遠也』,也說了很多。
但是佛法裡邊說的是更詳細、說的更微細。說到凡夫的心,到聖人的心,到佛的心的情況
。這若和我門中國孔孟之道對比起來,那是差的很遠很遠了。我們凡夫的心,雖然是我們
現在的日用之間常常會感覺到的,但是我們對於我們的心,不是太認識。如果要說到聖人
的心,那更不是我們能知道的。所以這《八識規矩頌》,在佛法裡邊來說,是我們應該要
注意學習的。
在《法句經》上,曾經提到心的事情,其中就是《法句經》一開始:『諸法意先導、意主
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言或行業、是則苦隨彼、如輪隨獸足。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
,若以清淨意、或語或行業,是則樂隨彼,如影不離形』。這是南傳《法句經》新翻譯的
,比較容易懂,在藏經裡邊也有古時代的翻譯,但是沒有新翻譯的看起來那麼容易明白的
。由這二個頌,我們會明白這個心,在我們佛法裡面也好、在世間的一切法上來說,它是
重要的,很明白的表示出來。那麼它的第一句,「諸法意先導」,是世間上的一切事情,
都是由意開頭的。如果沒有心、心意識的意。如果沒有心的開頭,就沒有這件事。所以所
有的事情,都是由心轉變出來的。我們讀《華嚴經》放蒙山一開始的時候,那幾句話『若
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為心造』。那麼這個頌的意思,與《法句經》
上的意思也是一樣,一切是唯心造的。
我們出家人,放棄了世間上的塵勞,出家要修行。究竟修行這件事是什麼呢?是怎麼回事
情呢?就是要注意調伏、清淨現在的一念心而巳,只此而巳!
在《雜阿含經》有一個頌:『心持世間去,心拘引世間,其心為一法,能制御世間』。這
幾句話,我稍為詳細說一下。
『心持世間去』。『世間』這句話,在佛法裡面說,應該說二種的不同:一種是情的不同
;一種是器世間。
有情的世間,就是一切眾生有情識的這一切的動物,這叫有情世間。器世間就是有情居住
的這個世界。比如說我們拿生果要放在器裡邊。比如我們人居住在這個世界上,也就像在
器裡邊似的。當然這裡邊有一點和生果放在器裡邊的不同的意思,就是人居住在世間上,
世間有資養人的生命的意義,不只是存在在這裡。所以這個世間分這麼二種。這二種世間
以有情世間為本,器世間是末,怎麼知道呢?因為器世間是人的共業所造、眾生共業造成
器世間。這樣子,器世間就是枝末了,人本身是根本的了。所以《雜阿含經》這句話『心
持世間去』。這個世間上,比如說我們這個人,今生作人,我們來生到天上去了,怎麼會
到天上了呢?就是你的心,把你帶到天上去的。說是天上的人死了,他又到三惡道去了,
怎麼會去呢?是你的心,把你帶到三惡道去的。所以這個世間是有情的世間,你是成佛了
、或者你作眾生了,不管你到那裡去,都是你的心,帶你去的。你心若不帶你去,你不會
去的。所以『心持世間去』。
『心趨引世間』,這句話和前面那句話的意思一樣。就是心識率領這個人到那個地方去的
。 『其心為一法,能制御世間』,這個心如果簡要的說,只是一個心。雖然他是一個心
,但是它的力量非常大,他『能制御世間』,能控制、能駕御世間上一切的事情,這和《
法句經》上的『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意思是一樣。所以這個心,在萬法裡邊是最重
要的。
那麼對於心的意義的說明,在佛法裡面說的最詳細的了。佛法裡面也有很多的派別,在這
麼多的學派裡邊,對於心的說明最詳細的,還是唯識。唯識宗經論裡邊說的最詳細、最詳
細的,當然就是《成唯識論》。現在我們要學習的《八識規矩頌》使令我們更容易明白一
點,比《成唯識論》更容易明白一點。我就簡單說這個識的大意。
八識規矩頌
現在解釋題目:「八識」,八個識,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
、阿賴耶識八個識。在佛法裡邊通常就是說到六識,其餘的二個識不明顯的說出來。這在
《阿含經》裡邊也是這樣子,就是在《大智度論》裡邊也是這樣子;只有《解深密經》、
《楞伽經》、《華嚴經、入法界品》裡邊有多提了一點,在唯識的經論說的最多,又多說
出來二個識。
這是什麼原因呢?原因在《成唯識論》裡面,說出了好多的理由。《攝大乘論》裡面、《
瑜伽師地論》也都說出來。其中主要的原因在那裡呢?就是關於生死輪迴的問題、生死輪
迴的問題,就是我們修學聖道也同樣須要有一個阿賴耶識。那麼究竟是怎麼說的呢?比如
說我們的眼識乃至到第六意識,我們日常生活很明顯的有這六個識的活動。但是它活動的
時候,他造成了一種業力,這個業力他造成了之後,他儲藏在那裡呢?他儲藏在什麼地方
呢?一定要有一個地方儲藏他。
我說一個小小的故事。我本人是農村的人,東北黑龍江省人。農村種田的事情,我倒沒有
種過田,但的我看見過、看見過。這東北有的時候有什麼事情呢?就是夏天這個包米熟了
。我們人去把這個包米取下來,取下來放在袋子裡面,拿到家裡面去,把它蒸熟了就吃,
這當然是很平常的事。但是東北有這個熊、熊牠看見人去提包米、牠也去提。牠提包米,
提了一個就站起來,牠提了一個,就胳膊挾起。提一個,又放下來,又挾起來。提到最後
,牠只有一個包米。人提這個包米的時候,有這個袋子;牠提包米沒有袋子,所以這包米
就失掉了。
這件事我在想,阿賴耶識和前六識有相同的情形。就是我們的前六識,尤其是第六意識,
他的活動力非常的大。我們造生死業也好,我們修學解脫道、修學戒、定、慧也好,都是
第六意識的活動。那麼第六意識他活動的成績,他隨時活動會有成績的。但是第六意識本
身,他活動完了,他就不管了。我們睡覺的時候,如果不作夢,第六意識的活動,就停下
來了,他就休息了。那麼睡醒了的時候,第六意識才恢復過來。我們的前五識,眼識、耳
識、鼻識、舌識、身識,前五識,也並不是長期的活動的。我剛才說儒家的學者說:『心
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個話『心不在焉』,用佛法來講就是第六識、第六識
若不注意的話,他的睛眼雖然看,等於沒有看見;耳朵雖然在聽人說話,等於沒有聽見。
第六識,他若不和前五識合作,他單獨在行動的時候,前五識就是沒有作用的。所以前五
識,也不是常相續的,也是有間斷的,第六意識也是有間斷的。這樣子,他在發生作用,
造成的這些成績,積聚的這些成績,他本身都不負責了。
那麼是怎麼樣呢?就由阿賴耶識來負責。他做的有功德的事情也好,他做的有罪過的事情
也好,都由阿賴耶識保存下來。保存下來以後,這個力量,因緣成熟了,他會再發生作用
。如果沒有阿賴耶識,這件事就不成了,就像那個熊提包米一樣,提到最後,只有手裡這
一個包米,就是不能夠積集下來,所以須要有阿賴耶識的存在。
在《攝大乘論》上、在唯識的經論上,也有提到這一些。所以只是說到前六識,對於生死
輪迴、修學聖道這一方面,有的地方有所不足,所以須要有阿賴耶識。這樣說就變成前六
識之外,又須要有阿賴耶識。
那麼這個末那識是很微細的,他和阿賴耶識在一起,也是常相續的,對於阿賴耶識有很微
細的我執,執著有我的根本的無明煩惱就是他了。在唯識裡面,他說到阿賴耶識是沒有煩
惱、他沒煩惱。誰的煩惱最厲害呢?就是第七識、末那識。第七識執著有我,這個我執、
我見是很微細的。
我們的前六識,我們明了,自己會感覺到有第六識。我們第六意識會發心去拜佛,會讀經
、也會同情人家的苦難,做種種的功德,但是因為第七識的執著有我,就把這些功德都變
成有漏業。所以這個第七識對於造生死業,他的關係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要有一個第七識

如果第七識,由前六識、由前六識的修學佛法,能夠觀察諸法無我,能這樣修行,能這樣
深刻地去修學止觀,把第七識的我執逐漸的、逐漸的把他取消了。那麼我們做的功德就變
成無漏的了,那就能轉凡成聖了,就可以得無上菩提了。所以第七識他倒是一個轉凡成聖
的一個關鍵,但是真實做這件事,是第六識。第六識在做這件事,做這個功德也好、造罪
也好,都是第六識來做,那麼第七識會受到影響,所以就可以、我們就有希望可以成佛了

所以在唯識的經論上,就多說出來阿賴耶識和未那識。那麼八識裡邊,有些經論上不提到
這個未那識和第八識,那又是怎麼回事情呢?因為有的經論,雖然不提阿賴耶識,但是他
另外也有地方提到,只是沒有那個名字。是什麼呢?就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同時還有一
個第六意根,第六意根和第六意識的關係,就是第六意識是粗顯的,我們自己會感覺到;
但是第六意根,他是很微細的,是常相續而不間斷的。那麼這樣講,那未那識和阿賴耶識
就在這裡,不過沒有另立名字,只此而已。
在《阿含經》裡邊,有的時候也有這樣的含義,但是不明顯的說出來,不明顯的說出來就
是阿賴耶識。比如說我們說到十二因緣裡邊:『識緣名色、名色緣識』,這裡邊就有阿賴
耶識的味道。因為『名色』是什麼呢?這個『色』當然在我們的生命體上、這個地水火風
,眼耳鼻舌身這前五根。這都是清淨的物質組成的。那麼這個『名』是什麼呢?『名』就
是受想行識。受想行識這裡有一個識,那這是一個識,『識緣名色』又是一個識,那這二
個識指什麼說的呢?這個意思就是『識緣名色』的那個識,就是阿賴耶識;這個『名』裡
面那個識,就是第六意識了,也有這個意思。雖然在《阿含經論》裡邊,沒有明顯的說出
來阿賴耶識,但是阿賴耶識也在裡面,也有這個義、也有阿賴耶識的義,但是沒有明顯地
說出來,所以唯識裡面說出來。
尤其我們今天的佛教,因為《阿含經論》好像受到尊重了,《阿含經》在中國佛教裡邊,
不是那麼的受歡迎,好像是!但是今天的佛教不是,今天的佛教有人提倡,所以就有人歡
喜學習,並且有很大的理由要學習《阿含經》,所以對大乘佛教就有一點批評。但是你仔
細地去學習《阿含經》,你就會知道在那裡面,就有大乘佛法在裡面。這樣說,你應該再
注意的學習《阿含經》才對的。
所以小乘佛法、大乘佛法,其中有很多的事情是相通的,並不是忽然間就有那樣的佛法,
不應該那樣講,這是我這樣說,表示小乘佛法是佛說的,大乘佛法也是佛說的。所以我們
學習大乘佛法,我們把我們的信心要堅定起來,不要因為某某人說些什麼話,你信心就動
搖了,你不必。
說八個識,這裡面會詳細的解釋,這裡我們大概地解釋一下。「識」是了別的意思。就是
明了的意思。明了這句話怎麼解釋呢?就是他不同於木頭,不同於木石。地水火風物質的
東西,無論怎麼樣精妙,它不能發出來識,它不能發出來明了性的識,這個無情物。這個
明了性的心,明了性的識,就是不同於木石的地水火風,它就是有明了性的。它與種種的
境界接觸的時侯,它會明了對方是怎麼一回事,有這個明了性。這個覺,就是分別。知道
這是光明,這是黑暗,知道各式各樣的差別,那就叫做識。
「眼識」它能了別色,「耳識」它能了別聲音。眼耳鼻舌身意這個意識,它能了別前五識
所了別的;也能了別前五識所不能明了的一切法,它都能明了。世間法、出間法,第六意
識完全都能夠可以學習,都可以修行的。那麼這一部分的了別性,是我們能夠感覺到的,
至於末那識和第八阿賴耶識的了別性,我們是不感覺到。比如說我們睡覺的時侯,不作夢
的時侯,我們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都不起了,如果要沒有第八識,沒有阿賴
耶識的話,那麼這個人就死了。因為還有識的存在,所以我們可以醒過來,還可以算是活
人。但是他的明了性所明了的境界,這就是很微細的。在《成唯識論》裡面說他明了什麼
呢?阿賴耶識它能明了根身、器界、種子。就是我們第六意識,我們做出來種種的罪業,
儲藏在阿賴耶識裡面,阿賴耶識的明了性能了別、能了別它。我們做了種種的功德,也儲
藏在阿賴耶識裡面,阿賴耶識能明了。阿賴耶識,他能明瞭這三千大千世界的境界,它都
能明了。這個明了與明了,這是有一點不同,就是我現在若是能明了,就是一剎那間,就
把一切法都明了了。阿賴耶識是這種境界。這阿賴耶識我們暫時說到這裡。
文章出處:
https://fayun.org/public/index.html#!/fy/player/dharma/bashiguijusong/110/audio/0
==============================================================================
《八識規矩頌》
   
唐三藏法師玄奘造
   
前五識頌 
   
性境現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徧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嗔癡。 
五識同依淨色根, 九緣七八好相鄰, 
合三離二觀塵世, 愚者難分識與根。 
變相觀空唯後得, 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 三類分身息苦輪。 
   
第六識頌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輪時易可知, 
相應心所五十一, 善惡臨時別配之。 
性界受三恒轉易, 根隨信等總相連, 
動身發語獨為最, 引滿能招業力牽。 
發起初心歡喜地, 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 觀察圓明照大千。 
   
第七識頌
   
帶質有覆通情本, 隨緣執我量為非, 
八大徧行別境慧, 貪癡我見慢相隨。 
恒審思量我相隨, 有情日夜鎮昏迷, 
四惑八大相應起, 六轉呼為染淨依。 
極喜初心平等性, 無功用行我恒摧, 
如來現起他受用, 十地菩薩所被機。 
   
第八識頌
   
性唯無覆五徧行, 界地隨他業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執, 由此能興論主爭。 
浩浩三藏不可窮, 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薰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作主公。 
不動地前才舍藏, 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 普照十方塵剎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