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識規矩頌》 (二)
玅境長老 開示
1992年於台北萬里靈泉寺
規矩頌
這「規矩」怎麼講呢?這是一個機器。「規」就是畫圓的一個在西。「矩」就是匠人拿的
尺那一類的東西。就說是『沒有規矩不能方圓』,就是那一個意思。那麼這裡說用這個「
規矩」,這兩個字表示什麼呢?表示我們的識,由凡至聖,他每一個識活動的範圍,各有
各的範圍,各有各的作用,它是不相混亂的,就像那個規矩是規規矩矩的,不混亂,不會
錯誤。那麼這裡就是說這個識,就是剛才前面說的,凡夫的眼識、耳識、鼻識、相是怎麼
樣?第六意識是怎麼樣?第七識、第八識是怎麼樣?到成佛的時侯,這八個識又是怎麼樣
?他又是什麼「規矩」呢?都是清清楚楚地說出來,所以叫做「規矩」。
「頌」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伽陀,翻到中國話就是「頌」。「頌」這個字,就是讚歎的意
思,當然佛法裡面也有那個意思,讚歎佛法。當然說它是說明,這件事也可以。按照中國
的漢文,就是類似詩歌的意思。它有一定的字數,或者四字一句,四句就是一個頌,或者
是五個字一句,或者是六個字,或者是七個字一句,七句就算一個頌。在經裡面,我們讀
經的時侯,說這長行,也類似散文的意思。「頌」就是把散文的意思、把長行的文重說一
遍,那也叫做頌,那叫作重頌,再說一遍,但是這文句形式變化了。如果不是重頌,叫做
孤起頌。現在是沒有長行,就算是孤起頌了。
這個「頌」它的好處呢?使人容易記憶,背誦它的時侯,比長行容易一點。這也是隨作者
的意願,他願意用長行形式來寫出來書,當然也是可以用頌的形式,也是可以。不過在印
度,佛在世的時侯,佛說法有時侯也是有長行,也有這個孤起頌。那麼佛滅度以後,佛的
弟子著作的書裡面,有的人就是先寫出來頌,然後自己再給這個頌作註解,多數有這個情
形。現在玄奘大師他是寫出這個頌來了,但是沒有作註解,只是一個頌而已、只頌文這件
事。當然若是他自己寫出一個註解,當然是很好,不過要是我們能夠認真的去學習《成唯
識論》,把唯識的經論努力地學習,然後再來讀這個《八識規矩頌》,當然也可以明了它
的大意。
《八識規矩頌》,唐玄奘法師造
這是說這個頌文的作者。作者他的時代就是唐。中國南北朝統一了,這隋文帝把南北朝的
分裂統一了以後,隋文帝死掉了,他的兒子隋煬帝是個敗家子,把他的隋天下敗壞了、敗
壞了。這件事李淵的兒子李世民,這個人是個理智的人,他統一中國了,那麼建立了王朝
,名之為唐。
「玄奘法師造」,玄奘法師他是中國河南人,他去印度去、從印度回來,這些事情記載的
不一樣,但是有人努力地去考察這件事,那麼他們的結 是說他在公元六○二年。六○二
年是在隋文帝仁壽二年,這一年他是一歲。他是在十一歲這一年那出家的,他的哥哥長捷
法師先出家。二十一歲受比丘戒,也可能受三壇戒吧!這個不是那麼明白。我們現在受戒
,這個三壇戒連續的都受了,但是那個時候是不是也這樣就不知道,再查一查。那麼二十
一歲受戒。
二十一歲的時候,就是真觀元年,有的地方說是真觀三年,但是經過人家的研究,是真觀
元年。八月間,他離開長安向印度取經,他在沒有去印度之前,出家之後,他學習過真諦
三藏翻譯的《俱舍論》、《攝大乘論》,他也學習過《涅槃經》。經習了很多的經論,他
對於佛法有疑問。有的經論上,這地方這樣說,那個地方又一個說法。
我們說這個唐太宗寫《三藏聖教序》,那裡面有一句話『當常現常之世,民仰德而知遵』
。『當常現常』,這句話怎麼講?這是《涅槃經》上說的。《涅槃經》說到『一切眾生皆
有佛性』,這個佛性是常住的呢;是不是常住的呢?《涅槃經》上有兩個說法,『當常現
常』。
『當常』這句話,就是眾生、我們凡夫的色受想行識,都是剎那剎那生滅變化的,是無常
的。但是只要你是有心的,你有明了性的心,『但有心者皆當做佛』,佛與一切眾生皆有
佛性。成佛了以後,你的佛性是常住的,這個話的意思是『當常』,將來你的佛性是常住
的,是『當常』。 這『現常』怎麼講呢?不是當來。就是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裡面,就有
常住的佛性,這是『現常』,這是《涅槃經》。我們若想要對於佛性的道理,要深入學習
的話,這個《涅槃經》是要讀的。我看《玄奘法師傳》,他是學過《涅槃經》的,他也學
過《攝大乘論》,裡面的道理,他就不能決定究竟怎麼回事情呢?不能決疑。到什麼地方
請問呢?內心裡面對於佛法有疑問,不能斷,不能決疑。所以發出來到印度去求法的志願
。為什麼玄奘法師要到印度去呢?原因就在這裡,就是對於佛法,有不能夠解決的問題,
所以要到印度去。
也有的地方說,他想要取《瑜伽師地論》。當時中國弘揚唯識的菩提流支、真諦三藏,他
們也是弘揚唯識學派的思想的。那麼《瑜伽師地論》有十七地之名。那麼玄奘法師是想要
請這一部論來,也有地方這麼說。總而言之,他到印度去,就是在他的傳上會看出來,他
是因為有這樣的問題,所以要到印度去。那麼去的時間,剛才說是貞觀元年八月間離開長
安。到貞觀十九年的時侯,他回到中國來。先到洛陽,這個時侯,這唐太宗發兵要到東北
去,去伐高麗、伐這個高麗。他回來的時侯,在中國是很轟動的。所以房玄齡是在長安,
唐太宗這時侯是在洛陽。就是玄奘法師先去見唐太宗,見到他。這個時侯,唐太宗是很緊
張的調兵的時侯,事情是很多的。但是遇見了玄奘法師,就談起話來。所有的事情都停下
來,一談談到太陽都落了。
那麼其中這個唐太宗,這裡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兩件事唐太宗提出來:一個是要玄奘
法師隨他到宮裡去,第二個要求玄奘法師還俗去,要他幫他治理國家。玄奘法師是沒有同
意。玄奘法師說出理由,說是海裡的魚,他就是在海裡,在水裡頭可以,若讓它到陸地來
,它就不能生存了。說我從小就出家,十一歲就出家,我對世間上這些政治沒有學過,你
叫我還俗去做這件事,做不來的。我是學佛法,我可以翻譯經論,我可以;要我去做官,
我做不來。他從洛陽就回到長安,唐太宗就命令房玄齡來成就他的翻譯的事情。當時集合
了全國的有名的高僧,就來翻譯經論。那麼到了唐太宗死掉了,唐高宗麟德元年,玄奘法
師圓寂了。麟德元年二月十五日,這是農曆,它是六六四年。六〇二到六六四,它是六十
三歲。翻譯的經論,一共是一千三百多卷,對於中國佛教的貢獻是非常大的。那麼從全面
的中國佛教來說,羅什法師、玄奘法師二位大德,他們的貢獻是非常大的。「玄奘法師造
」,這個「八識規矩頌」是他造的,我們現在都不大用「造」這個字,用寫的、用寫。
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瞋癡,
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變相觀究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這是三個頌,是頌的前五識。以下就是第六識也是三個頌、第七末那識也是三個頌、第八
識阿賴耶識也是三個頌。一共分四類,前五識一類;第六識一類;第七識一類;第八識一
類,四類。每一類三個頌,三四一十二。那麼現在第一類,是頌的前五識,前五識合在一
起,用三個頌說他的它的凡夫到聖人的情況。
性境現量通三性
「性境」,這個地方說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前五識的所緣、說他的所緣。我們的識就是
有明了性的,他一定有所明了的境界的,所以叫作所緣,所緣慮的境界。前五識有,那麼
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都是有所緣境的。但是雖然同樣有,但是彼此之間各有不同的。
那麼前五識,他的所緣境是什麼樣的呢?「性境」,是前五識所緣的境界。
這樣說這個所緣境,一共有三種,現在說到性境,另外還有兩種境。這個所緣慮的境界,
起來說有三種:性境,帶質境,獨影境。這三種境界裡面,前五識的所緣境是什麼?是那
一種呢?是性境。不是帶質境,也不是獨影境。
這個「性境」這句話,這個名詞怎麼樣釋解呢?「性」這個字,在這裡的意思,是真實不
虛的意思。這個真實不虛這句話,怎麼樣解釋呢?怎麼叫做真實不虛呢?比如說我眼睛有
病、我眼睛有病,我看見這裡面、這虛空裡面有花;但是沒有病的人,看這裡面、這虛空
裡沒有花。所以沒有病的人就說我,你看的不對,虛空裡沒有花。那麼這就表示出來,我
眼睛有病,我看見虛空裡有花,這就不真實了,這就是虛妄的了、不真實,是不對的。那
麼眼睛沒有病,我看見虛空裡面沒有花,這就是真實不虛了,這就看對了。我看見虛空裡
的月亮,看的很清楚,但是我若眼睛有病的時侯,看月亮和沒有病時看的就不一樣了。那
麼這就是真實不虛和虛妄,就是不同了。
那麼至於說是不是真實的,這件事。我剛才說眼睛有病,是個譬喻。那麼在佛法裡面來說
呢?就是我們內心、我們心裡面的思想有錯誤,我們會有一些虛妄的分別。那一件事並不
像你分別的那樣子,那麼你在那個境界上的種種的分別,搞錯了,那就叫做虛妄。說是你
所看見的、你所理解的,和那個境界是一致的,那就叫做真實不虛。所以這個『真實不虛
』它的含義,就是真實有這樣的境界,這是一個定義。第二個意思呢?你理解的也很正確
,正見不謬,真實不虛。真實不虛,正見不謬,這就叫做「性境」。
這個「性境」在事實上說,比如我們眼睛看見的色,看見青黃赤白的色;那麼耳聞的聲音
;鼻所嗅的香臭;舌所嚐的味、酸甜苦辣的味;我們的身體,感覺寒熱這些境界,這都屬
於「性境」。不過這個「性境」,我們這樣說,好像還沒有說明白。比如我們眼睛看見這
個光明,就是眼識它對於境界有明了性,但是我們心裡說,這是光明,這是電燈,這是風
扇,這個時侯已經不是眼識了,就是已經是第六意識了。這個第六識,也是識;眼識也是
識。但是眼識在明了這個所緣境的時侯,這個眼識還沒有去分別它的名字。我們說燈,這
是名字了。說名字的時侯,這是第六意識。所以這個經論上說:『不帶名言』。這個眼境
,他在了別境界的時侯,是沒有名、沒有言的,所以眼識他不會說話。那麼一說話的時侯
,就是第六意識了。第六意識它會說話,不過第六識在說話的時侯,會有喜怒的這些事情
,這個眼根會表示出來,這個在下文有表示出來這個意思。所以眼識它在了別境界的時侯
,對於境界的情況,就是如其真實的情況而了別,沒有加上去不同的分別,沒有。它是怎
麼樣就怎麼樣了別。沒有加上去不同於真實情況的分別,所以這就叫做「性境」。那麼這
樣講,這個前五識都是這樣子。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都是這樣子。
另外,就是這個阿賴耶識,它了別一切境界的時侯,也是這樣子。其次就是修行人得聖道
了,得聖道的無分別智,『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個聖道、聖人的無分別智
與無為法相應的時侯,也叫做「性境」。就是真實不虛的,正見不謬,沒有其它的虛妄分
別,那麼這叫做「性境」。
這樣說那個「性境」,唯識經論上都是這麼樣解釋,那麼是通於凡聖的。凡夫這個前五識
是這樣子,聖人是『正智緣如』也是這樣子,這也叫做「性境」。也是這樣子講。
不過是我們為了學習佛法,一定要立出來種種名字,立出來種種的名句,說出來種種的語
言,來表達這件事。但是『正智緣如』的時侯,是沒有這件事,也是沒有名言的。這個眼
識,耳識聽聲音,眼識看見一切青黃赤白的形相,它本身也是沒有名言的。沒有名言,但
是為了表達這件事,又要用名言表示出來,還是得要有名言。當然這是第六意識的事情。
那麼這是「性境」的意思。
我以前聽過老法師講過《八識規矩頌》。我剛才說我笨,我不是沒有根據的,我就聽不懂
什麼叫作「性境」、不明白什麼叫作「性境」,聽不懂這句話。那麼我現在看這參考書,
我就這麼樣解釋了。我想你們比我聰明,你們會聽懂這個意思吧!
文章來源(附音頻):
https://fayun.org/public/index.html#!/fy/player/dharma/bashiguijusong/110/audio/0
==============================================================================
《八識規矩頌》
唐三藏法師玄奘造
前五識頌
性境現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徧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嗔癡。
五識同依淨色根, 九緣七八好相鄰,
合三離二觀塵世, 愚者難分識與根。
變相觀空唯後得, 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 三類分身息苦輪。
第六識頌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輪時易可知,
相應心所五十一, 善惡臨時別配之。
性界受三恒轉易, 根隨信等總相連,
動身發語獨為最, 引滿能招業力牽。
發起初心歡喜地, 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 觀察圓明照大千。
第七識頌
帶質有覆通情本, 隨緣執我量為非,
八大徧行別境慧, 貪癡我見慢相隨。
恒審思量我相隨, 有情日夜鎮昏迷,
四惑八大相應起, 六轉呼為染淨依。
極喜初心平等性, 無功用行我恒摧,
如來現起他受用, 十地菩薩所被機。
第八識頌
性唯無覆五徧行, 界地隨他業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執, 由此能興論主爭。
浩浩三藏不可窮, 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薰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作主公。
不動地前才舍藏, 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 普照十方塵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