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卻配格西:非顛倒知與顛倒知的差別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2 17:55:34
摘自:《中觀寶鬘論》卻佩格西教授 札西老師翻譯
以覺知的續流來說,可以分為顛倒知(煩惱的覺知)與不顛倒知(符義的覺知)。
唯有顛倒知的續流能夠被對治、斷滅。不顛倒知的續流是否會斷滅?不顛倒知的續流
只會越來越清楚,直到獲得一切種智的果位(成就佛果位)。
以不顛倒知(符義的覺知、量知)而言,為什麼它的續流不會斷滅?假設有不順品產
生,只會令不顛倒知暫時性的隱沒,但是並不會將它的續流徹底對治。相反的,顛倒知而
言,它是有可能被無間道(見道無間道、修道無間道)對治。
這個原因,是因為兩個不順品的覺知,只能夠一者現行、另外一者隱沒,沒有辦法將
它的種子完全徹底的對治。
譬如,修持忍辱來講,它能夠令瞋心不現行,能夠讓我們瞋心的勢力微弱,但沒辦法
讓我們瞋心的種子完全斷除,沒有辦法令瞋心的續流完全斷滅。修持不淨觀能夠對治貪欲
,但是它也沒有辦法將貪欲的種子完全斷除,它只是令貪心不現行,令貪心隱沒,或者令
貪心的勢力衰微。
所以同樣的,以不顛倒知來說的話,當有顛倒知產生的時候,會令不顛倒知變得隱沒
而沒有辦法變得清明、沒有辦法變得非常明顯。這樣的原因是因為,兩種不相順品的覺知
只能令對方稍微隱沒,真正要能夠達到將種子的續流斷滅,唯有靠無間道(聖根本定智)。
無間道(現量空性的根本智無間道)只會對治顛倒知的種子,無間道不會去對治不顛
倒知,所以不顛倒知(符義的覺知)的續流找不到一個真正能夠將它斷除的、正對治的道
,由此來說顛倒知(顛倒的覺知)的續流它會斷滅,不顛倒知(符義的覺知)的續流有時
候會隱沒,但是在未至佛地之前它的續流會漸漸的輾轉增上(直到成就佛果一切種智)。
>>>>>
[1] 有情的心識覺知的如來藏:自性住如來藏、隨增性如來藏/摘自倉忠仁波切教授
廣義而言,自性住種性是第六意識上的空性,可說為「如來藏」。一切眾生有第六意
識,第六意識上的空性是有的,所以,眾生相續中第六意識上的空性是有的,這就是「眾
生皆有佛性」的意義。
例如,以菩薩心續中的道(屬菩薩心續的意識)而言,「彼道」(菩薩心續的意識)
就是隨增性種性,「彼道之空性」(菩薩心續中意識的空性)就是自性住種性。(成佛時
,菩薩心續中自性住種性轉依為佛的自性身,隨增性種性轉依為佛的智法身、報化身。)
所謂「一切眾生皆能成佛」、「一切眾生皆有佛種性,故能成佛」──因為,一切眾
生的第六意識續流不會斷滅,故能趣向佛地。依於修行力才能證獲佛果位,修行力則是依
於第六意識,第六意識的續流是無始以來乃至現在,乃至未來。所以,若是精勤修行,第
六意識必定能成就一切相智。例如,聲聞、獨覺是眾生,彼補特伽羅的明了續流終究會趣
向大乘道,修大悲、菩提心、空正見而最終證獲佛果。
[2] 有情心續中的自性住種性,以善心上的空性安立
摘自:<般若八事七十義>卻配格西教授 法炬法師翻譯
怎麼成立起自性住種性堪能成佛呢?因為我們的心中有各種不同的好心、壞心,在好
的心上的空性,就是自性住種性;在貪嗔癡等壞的心上雖有空性,但不是自性住種性。
為什麼呢?因為如貪、瞋、痴等壞心,不會無限增長,一般,使我們起貪的對境,若
是悅意的,那是會使貪欲增長,但無法無限增長;但比如一個人對某人起瞋恚心,他想到
此人以前對他有多壞、現在對他有多壞、以後將對他有多壞時,這樣的瞋恚心將會一直增
長,但並不會無止境地增長,因此不將貪心、瞋心上的空性取名為自性住種性。
而我們心中的好的心、無顛倒心,如信仰心、慈心、悲心…等,只要不離好的助力,
其餘的支分,將可無限增長,例如要使悲心增長,需要空性的協助,所以凡是無顛倒心若
有好的助力的話,就可無限增長,因此在它之上的空性,就稱之自性住種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