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歌(作家)
「神父的葬禮是做禮拜嗎?」這是李家同教授文章的題目,(原文見《天主教周報》6月
18日第2版)。全文主旨是從丁松筠神父逝世,各大媒體的報導都是「禮拜」,而不知天
主教是「望彌撒」。李先生並舉出許多實例,認為「我們教會不太會和外人接觸」。「教
會的刊物也是相當對內的」,這些現象都應該積極改進,才更有利於教會的福傳事業。這
篇文章在教友羣中引發相當回響與共鳴。我對李教授的坦率進言,深致敬佩之意。
天主教有10多億信友,分布在全球每個角落。所以教會必需有完整一致的典章制度,以維
繫教會「至聖、至公、至一」的精神與實踐;然而,因為要顧到嚴整統一,可能無形中約
束了各教堂與教友們自由發揮的空間。久而久之,社會公眾便認為天主教太保守拘謹,而
天主教友有些孤芳自賞,不善與人交。
事實上並不盡然。我們的教會,自教宗方濟各以次,大家都伸出手來,熱望與人為善,以
致影響普世的人,萬眾歸心,崇拜上主。但事實證明,方法不完全對,或說努力仍有不足
。
在台灣,我們教友的人數次於佛教,但我們對社會各項服務工作所付出的力量,都屬於第
一位,特別是在教育、醫療等方面,常年的、持續的貢獻,為朝野各方有目共睹。
但,為甚麼公眾對我們教會了解不足呢?大部分責任在於我們自己。
教會的訓誡之一是,行善不必人知,右手做的好事,不必讓左手知道。這原是一項美德;
然而,處今之世,難免有不合時宜之譏。教會做的好事善事,應該透過各種媒體,廣為傳
播。這些善事本身,就是最好的傳揚福音、啟迪眾心歸主的方法。
教會不僅擁有遍及各地的教堂,而且有各級學校,從高等教育如輔仁、靜宜、文藻等學府
,以至幾百家中小學校;衛生醫療方面則有耕莘醫院等,為病患服務。文教機構包括圖書
出版社、月刊、周報、還有光啟社從事影視製作。李家同教授建議教會應跨入網路時代,
相信我們教會擁有這方面的人才和資源。與時俱進,不可後人。
現階段努力的目標,首先是要打破「天主教似乎不太有興趣與外人接觸」的刻板印象,我
們教會正敞開胸懷,歡迎教外朋友們,無分男女老幼,都走進天主的大家庭中來,我們應
該把這種心懷,使之更為公眾化、入世化,這要講求技巧,像李教授所說,基督教辦活動
,就對新參加者多方關心、聯繫,使其由認識基督進而發展為成員;而天主教辦的活動,
往往是事過境遷,各自分飛,沒有繼續多方聯繫。我不知實際情況是否如此,萬一有之,
自應檢討改進。
教會刊物的改進,應是一大專題,而這恐怕不是編輯部門獨力所能推動,而須上級有更明
確的指導原則。譬如說,長篇大論的文告,可否改為提綱挈領的新聞報導?各級組織和相
關團體的活動,是否可以採取更活潑生動的報導方式?總之,我們的刊物肩負的使命,不
僅是加強凝聚信徒的心力,更要能不斷擴大吸引教外朋友加入我們的大家庭中,齊心向上
,才是福傳事業的成功。
我誠懇希望,李家同教授的呼籲能受到教會的重視,並開始積極推動必要的改革。
天主教周報4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