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 常年期第32週主日(11/11)

作者: traystien (青春18きっぷ)   2018-11-11 20:30:14
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
信仰必須言行一致【福音:谷十二38-44】
那時候,38耶穌在教訓中又說:
「你們要謹防經師:
他們喜歡穿上長袍遊行,在街市上受人請安,
在會堂裏坐上座,在筵席上坐首席;
他們吞沒了寡婦的家產,而以長久的祈禱作掩飾:
這些人必要遭受更嚴重的處罰。」
耶穌面對銀庫坐著,看眾人怎樣向銀庫裏投錢,有許多富人投了很多。
那時,來了一個窮寡婦,投了兩個小錢,即一文銅錢的四分之一。
耶穌便叫他的門徒過來,對他們說:
「我實在告訴你們:這個窮寡婦比所有向銀庫裏投錢的人,投得更多,
因為眾人都拿他們所餘的來投;
但這寡婦卻由自己的不足中,把所有的一切,全部的生活費,都投上了。」
Thirty-second Sunday in Ordinary Time
Gospel MK 12:38-44
In the course of his teaching Jesus said to the crowds,
"Beware of the scribes, who like to go around in long robes
and accept greetings in the marketplaces,
seats of honor in synagogues,
and places of honor at banquets.
They devour the houses of widows and, as a pretext
recite lengthy prayers.
They will receive a very severe condemnation."
He sat down opposite the treasury
and observed how the crowd put money into the treasury.
Many rich people put in large sums.
A poor widow also came and put in two small coins worth a few cents.
Calling his disciples to himself, he said to them,
"Amen, I say to you, this poor widow put in more
than all the other contributors to the treasury.
For they have all contributed from their surplus wealth,
but she, from her poverty, has contributed all she had,
her whole livelihood."
福音朗読 マルコによる福音書 12章38~44節
イエスは教えの中でこう言われた。
「律法学者に気をつけなさい。
 彼らは、
 長い衣をまとって歩き回ることや、
 広場で挨拶されること、
 会堂では上席、
 宴会では上座に座ることを望み、
 また、やもめの家を食い物にし、
 見せかけの長い祈りをする。
 このような者たちは、
 人一倍厳しい裁きを受けることになる。」
イエスは賽銭箱の向かいに座って、
群衆がそれに金を入れる様子を
見ておられた。
大勢の金持ちがたくさん入れていた。
ところが、一人の貧しいやもめが来て、
レプトン銅貨二枚、
すなわち一クァドランスを入れた。
イエスは、
弟子たちを呼び寄せて言われた。
 「はっきり言っておく。
 この貧しいやもめは、
 賽銭箱に入れている人の中で、
 だれよりもたくさん入れた。
 皆は有り余る中から入れたが、
 この人は、乏しい中から
 自分の持っている物をすべて、
 生活費を全部入れたからである。」
【經文脈絡】
上個主日的福音記載耶穌和一位經師談論「第一條誡命」的過程,福音作者在故事結尾說
道:「從此,沒有人敢再問祂。」(谷十二34)這句話表明耶穌和猶太人的爭論到此結束
。在此之後,馬爾谷記載了三段耶穌的言論:「關於默西亞身分的問題」(35-37)、「
指摘經師」(38-40)、和「窮寡婦的奉獻」(41-44)。由於這些談話都是耶穌主動發言
,因此不再是爭論,而是耶穌所給予的教導。教會邀請信仰團體在這個主日彌撒中,一起
聆聽耶穌這段言論中的後兩個教導(谷十二38-44)。
經師的一般外在形象
主日的福音第一段是耶穌對於經師的指責(38-40),相對於上個主日福音中獨特的經師
,這段經文給予我們耶穌時代經師們普遍的面貌:他們在乎人們對他們的觀感,喜好在大
庭廣眾之下受人尊敬(38-39)。雖然經師們的外在表現令人厭惡,但其實也不過是一般
公眾人物中常見的言行,似乎並不值得耶穌如此嚴厲的指責。然而,耶穌提醒人們謹防經
師,並不只是因為他們愛好外在虛榮面子,而是有其更深層的內在理由。
猶太社會中的寡婦
耶穌對經師們的嚴厲指責,在於揭露他們倫理上的惡行:「他們吞沒了寡婦的家產」(40
)。在猶太社會中,寡婦是特別受到天主保護的人,梅瑟法律清楚地強調「對於任何寡婦
和孤兒,不可苛待;若是苛待了一個,他若是向我呼求,我必聽他的呼求。」(出二二
21-22)相同的言論,在先知們的宣講中也常常出現。而寡婦們也常常是最願意犧牲奉獻
的,就如同下面的故事所顯示的(41-44)。
經師的虛偽
經師們醜陋的行為不只是「吞沒寡婦的財產」,而更在於「以長久的祈禱作掩飾」(40)
,耶穌在此特別嚴厲地指摘經師們的虛偽。瑪竇福音也揭露了經師們虛偽的形象:「經師
和法利塞人坐在梅瑟的講座上:凡他們對你們所說的,你們要守;但不要照他們的行為去
做,因為他們只說不做。」(瑪二三1-3)。耶穌的批評,主要是他們的生活和行為徹底
違背他們的教導,由於他們虛偽不實,必會遭受更嚴重的處罰。
聖殿的「銀庫」
這個主日福音中的第二段經文是一個具有「比喻」特質的故事(41-44)。這個事件由耶
穌在聖殿所遇到的一個具體情況所引起,針對自己所看見的事情,祂給予門徒一個「機會
教育」。
故事的開始敘述「耶穌面對銀庫坐著,看著眾人怎樣向銀庫裏投錢」。世上所有的宗教廟
宇幾乎都設置有捐獻箱,耶路撒冷的聖殿也不例外。希臘文中「銀庫」具有雙重含意,同
時表達接受祭獻的「捐獻箱」以及聖殿的「寶庫」。銀庫的重要性不言可喻,聖殿中所舉
行的禮儀以及其他各項所需的花費,幾乎全由這裡支付。
富人與窮寡婦的捐獻
福音作者以生動的戲劇性手法,描述耶穌所觀看到的情景:「許多富人投入了很多……
一個窮寡婦投入了兩個小錢。」關於富人所提供的大量捐獻,基本上不值得特別注意,這
個情況在這裡的價值只在於和這位寡婦「兩個小錢」形成強烈對比。按著當時的羅馬幣制
,兩個小錢就是一文銅錢的四分之一,其價值微乎其微的。但是,耶穌有另一套衡量價值
的標準,祂指出這兩個小錢是窮寡婦「全部的生活費」(44)。雖然她窮的只有二個小錢
,卻沒有為自己的生活所需留下「一個」,顯示出她為了天主而完全忘記自我的精神。
天國的價值觀
這個鮮明的對比觸動耶穌,祂有感而發地開口教導門徒。耶穌指出這個寡婦所捐出的錢雖
少,但是其價值比所有向銀庫裡投錢的更高,因為別人只是拿自己所剩餘的來捐獻,而窮
寡婦則是將生命的必需品捐贈出來。耶穌的言論表達出猶太人最根本的思考方式:人的一
切全是神的恩賜,面對神;人完全是負債者,因此和神往來的最正確態度就是毫不保留地
把自己奉獻給神。
從福音經文脈絡來看,這個小小的事件,更強化了前一段經文中耶穌關於經師的指責(40
)。就更大的經文脈絡而言,耶穌從進到耶路撒冷後,就不斷地遭受猶太領導階層(富人
)的反對與阻撓,對馬爾谷而言,這個窮寡婦的表現,和前面所出現的一切權貴人士的行
為相較,更是強烈的對比。
【綜合反省】
歷史上妄用宗教權位、以宗教作為掩護的偽善罪行層出不窮。因此耶穌揭露經師的虛偽面
貌,加以嚴厲譴責,具有超越時空的幅度。耶穌教導我們不可對宗教性的狂妄做出絲毫讓
步,應該將之完全排除於宗教實踐之外。
相對而言,這個貧窮的寡婦就是信仰的模範。祖傳的信仰告訴她,生命中所有的一切全是
來自於天主的恩賜,也應該完全的奉獻給祂,她經驗到信仰中的天主,同時也以生命回應
了這個信仰。
中文: 思高讀經推廣中心 (思高中文聖經)
http://www.ccreadbible.org/ccdaily
英文: 美國主教團 (New American Bible)
http://www.usccb.org/bible/readings/
日文: 保祿孝女會 日本管區 (聖書 新共同訳)
https://www.pauline.or.jp/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