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西敏信仰告白:第十六章 論善行

作者: windcanblow (戲謔人生)   2018-02-28 21:00:32
→ eno4022: w不要把p說的話想成是講特定的阿婆就好了 02/28 19:32
→ eno4022: 不管是實際存在的陳樹菊,還是假設的陳花菊,聖經的話 02/28 19:32
→ eno4022: 都適用,你不用一直執著在p現在是在論斷實際人物陳樹菊 02/28 19:33
→ eno4022: 就好比我們在討論說聖經上寫全人類沒有一個義人 02/28 19:34
→ eno4022: 然後你一直跳針說我們在論斷孔子佛陀陳樹菊 02/28 19:34
→ eno4022: 那到底是誰比較有問題呢? 02/28 19:34
→ eno4022: 你焦點放錯地方了 當然你要繼續堅持也是你的自由 02/28 19:35
→ eno4022: 只是提醒你一下,你這樣搞大家很難繼續愉快地玩耍 02/28 19:36
所以我上篇就聚焦在羅馬書是否可以應用在這部份的問題啦
就算pinjose 說行善的阿婆等人在上帝面前的確也會承認自己的貪婪,
但也無法解釋為什麼他們能在俗世中展現出其他人沒有的慷慨與奉獻。
羅馬書談的是個人與內在;而th爭辯的是他人的義舉源頭。
pinjose的舉例在個人身上能譬喻地非常圓融貼切,
一個孝子可能直到信主後才恍然大悟自己尚未盡孝。
但為何推論到他人的行為,就會顯得格格不入?
因為羅馬書的作者所用的口吻皆是「我」,也就是個人與內在。
保羅不是直指世俗他人的種種義行如何仍然不蒙神的喜悅,
而是透過自白的方式,說「我為什麼作不到」以及「我要怎樣才作得到」。
pinjose對羅馬書的應用嘗試是外在的,因為這是來自th的挑戰,
th宣稱異教徒的善行來自於上帝,而上帝的善是真的,
廣義推論下去,意即不同的宗教之中也可能看出上帝的美意了。
pinjose要反駁這點,引用羅馬書是否恰當呢?
一個本於內在的省思,拿來評論他人,會有怎樣的效果?
我們注意看pinjose的邏輯發展,以他的孝順為例:
1. 我pinjose可能是個孝子,我也覺得自己很孝順。
2. 然而直到我信主,我才發現自己仍然許多作不到的。
3. 人們大概都是這樣的(我既然都這樣,別人也是如此)。
談到內在,保羅的話語是貼切的,然而推論到他人;
就會顯出以己度人的問題,即使pinjose沒有查覺。
我們再看更明顯的問題,貪心。
1. 我們都知道貪心不好,然而我們也很難不貪心,因為律法顯明了我們的罪。
2. 十元便當阿婆可能比我還慷慨沒錯
3. 但就像我很難不貪心一樣,阿婆在上帝面前大概也會覺得自己很貪心。
很奇怪對吧?
內在反省貪心是人性,雖律法及神都說這是不對的,但人總是想要去作,
這時保羅的話是貼切的。
然而我們現在並不是在討論阿婆的貪心問題,而是她的善行源頭為何,
是否為真善。不管pinjose如果描述一個人如何孝順、如何貪心,如何想作
好事卻行不由己,都無法解釋為什麼有人能行他人不能的義舉與善行。
所以就算pinjose舉盡了「為什麼我作不到」的例子,
也很難正面地反駁「為什麼陳樹菊等人作到常人作不到的事」。
這就是經文應用上的問題,羅馬書應不是拿來教訓外在人事物的,
也不是說要一個人除了自省以外,還要幫別人自省,這就是涉及誅心論了。
就像新警察講得很好,台灣傳統宗教有作功德的陋習。
如果,僅僅是假設,那些看似慷慨的人,本質上只是依循信仰,
盲目地奉獻以期待來世的善報,那麼這樣的慷慨顯然就十足功利化了。
但若這樣的論點拿來放在阿婆跟樹菊身上,不免過於影射及論斷嗎?
我的意思就只是這樣而已。
作者: eno4022 (eno)   2017-02-28 19:32:00
w不要把p說的話想成是講特定的阿婆就好了不管是實際存在的陳樹菊,還是假設的陳花菊,聖經的話都適用,你不用一直執著在p現在是在論斷實際人物陳樹菊就好比我們在討論說聖經上寫全人類沒有一個義人然後你一直跳針說我們在論斷孔子佛陀陳樹菊那到底是誰比較有問題呢?你焦點放錯地方了 當然你要繼續堅持也是你的自由只是提醒你一下,你這樣搞大家很難繼續愉快地玩耍那照你這樣講,我看“非基督徒的善是來自神的真善”這個論點大概就跟吃了無敵星星一樣強吧,沒有基督徒能駁倒,因為不管用什麼論點大概都會被你嗆“你怎麼知道(確定)?基督徒就是這麼愛自以為是(論斷別人)”我還是那句話,不能稱義,再善再好都沒用
作者: theologe (表達你我的信仰~)   2018-02-28 21:44:00
反過來說,若稱義卻不善不好,這個稱義...
作者: neohippie (米國聖光肥魯八嘎囧)   2018-03-01 03:40:00
沒那麼複雜,就「善」的定義喬不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