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主義
希臘主義Hellenism一詞,便用來指稱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336-323)在
遠征勝利後(公元前334)所推行的希臘文化運動。希臘文化隨著軍隊的足跡深入近東和中
東一帶,使原來不屬於希臘文化的民族,也漸漸接受希臘文化。
亞歷山大期望建立一個無論在語言、風俗、文化都統一的世界大帝國,即便在他死後希臘
化的過程並沒有停止,反而更加速繼續著。
漂泊的猶太人
在當時,除了在耶路撒冷周圍外,猶太人根本不能稱作一個國家。而是散居的民族,分佈
在巴勒斯坦或著沿著地中海四散居住,如敘利亞、安提阿、大馬士革、 小亞細亞、馬其
頓、希臘、塞浦路斯、古利奈、羅馬,這些地方可從使徒行傳可讀到。
無論是在亞歷山大之後西流基王朝或多利買王朝,一般所執行宗教政策是較寬容,長期可
以享受宗教的自由。希臘文化成為對外溝通的的工具,希臘式的文化也微妙影響著猶太人
。
七十士譯本
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城當時以成為文化中心,在這裡把聖經譯作七十士譯本希臘文聖經,是
給那些在及說希臘話而不懂希伯來文的人使用。律法書或摩西五經在西元前285-247BC已
經完成,而七十譯本士是把舊約的其他部份也加近來,當然主要目的在維護猶太人的信仰
,抗拒異教汙染神的選民。
從另外一個觀點,如何持續猶太人美好的信仰,這個從摩西所傳來信仰遭受嚴重的威脅,
也是護教者一大隱憂。尤其面對希臘和猶太思想混合之處,如何將獨一且永活的神表達,
使用當時文學確是一個最好的方式。道(Word)或理性(Logos)的教義之間相似處,就是一
個相當好的接合。這給正統猶太教高舉摩西所傳的信仰一個很大的助力,一個最好的例子
:耶翰在耶翰福音的開始就說 :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這道太初與神同在
。(約1:1-2) 把神、道與理性重新作一個包裝,當然它是對希臘化地區的選民做一個希臘
化的宣道。
面對挑戰 – 隨俗
散居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不免參與希臘的生活,最讓他們著迷是民主議會形態, 讓猶太
人有新的視野,更有新的作法。這對於一個老態龍鍾的信仰卻處處遭受挑戰,馬加比一書
記載: 他們在耶路撒冷修建一座體育場,用彌補方式掩蓋割禮的痕跡。割禮是神的選民外
表上的一個特徵,猶太人是為與神的聖約,但有些選民確願意背離聖約,服從外邦人的規
定,而自甘墮落。
希臘人崇尚裸體,尤其特愛顯示人體肌肉線條的美,正好與保守猶太人格格不入。一個世
俗而激進的希臘主義挑戰者來到古老信仰的面前大聲的譏笑,譏笑那割體的部位,猶如當
年非利士人歌利亞對以色列人一樣,而非利士人正是希臘人的祖先,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也!衝突隨時可爆發。
http://seventhousand.net/zh-hant/node/1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