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weijing (綠茶半糖去冰不加塑化劑)》之銘言:
: 一樣,我不會直接給答案。
還是回文好了,要不然講不清楚
你這篇的幾個回應同樣很爛
要先了解該時代的問題意識,然後才有辦法談中國哲學,這是基本功吧
ps: 中哲史的基本功吧
當代新儒家成立時的年代的問題意識主要就是如何回應歐美的文化霸權
有的主張全盤西化,好比胡適,陳獨秀等等...之類的
就是改變既有的文化,目的是為了符合西方社會運作方式
有的主張中體西用,好比當代新儒家的基本立場
還有其他的主張,這裡就先不談
我談的問題是,當代新儒家沒涉及到文化主體性的問題,
以至於一百多年後的今日還在問同樣的問題,也提不出有效的因應方式,
時代變化,一百年前的問題不但沒有有效的處理,今日的問題發展更嚴重
ps: 以前是主導整個社會發展,現在是要維持既有的研究水準和保護招牌都有問題了
但我這篇問的問題不應該在現在的這年代還繼續存在才對
: ※ 引述《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之銘言:
: : 這我知道,他的那七冊據說是紅衛兵逼他寫的
: : 不過就算他的中國哲學史上下兩冊,我認為也有類似的問題
: : 但為什麼舉他?
: : 回應的第一步是什麼? 先確立自己的立場
: : 就好比遇到強勢的西方文明,第一步要有對話空間對吧? 對話空間是什麼?
: : 一種做法就是建立起一模一樣的平台
: : 就好比中國思想遇到西方哲學該怎麼對話? 直接用中國思想對話嗎?
: : 當時的歐美各門學門還是受到哲學影響甚深,
: : 要對話且證明自己存在價值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哲學這個平台
: : 若沒記錯第一代就是做這個工作
: 再講一次:第一個用「哲學」來處理,或是說稱呼中國學術的不是中國人。
天主教的傳教士對嗎?
他們看待中國哲學方式是三知論,這我那篇有寫了
: 還有,在中國第一個寫中國哲學史的不是馮友蘭。
胡適對嗎? 全盤西化,最起碼至少改進中華文化核心內容以符合西方社會運作方式對嗎?
這和我的立場還比較相似一點
: 先把這兩個點的來龍去脈搞清楚,你才會知道為什麼不能從這角度去定位他的書。
: 如果你嫌我這樣講等於沒講,那我再破例給個關鍵字:「整理國故」。
我第一次聽到馮友蘭不算當代新儒家,那好,我回去再查一下資料
: : 怎麼說? 你對當代新儒家的定義是?
: 你需要把牟宗三以前,在中國大陸的國學與哲學兩個學門發展情形,
: 尤其是各人主張的差異弄清楚,才能明白這個問題。
: 我再破例給你一個更大的提示:牟宗三的老師和馮友蘭曾有過一個論爭。
: : 這我知道,但他是當代新儒家第二代最具代表性的
: 「最具代表性」云云,不過就是弟子的分布情形造成歷史上的偶然。
: 不看破這一點,你無法窺見新儒家第二代的全貌。
這是分類的問題
為什麼該牟宗三是當代新儒家學派的?
不就是他認同該學派的論點或是該位學者的論點和該學派相近
亦或是繼承了該學派的部分思想,又或者用的是該學派的方法論處理問題等等...之類的?
怎麼會是用師生關係來談是否是該學派的問題?
照你的以師生關係來斷定繼承與否和區分學派說法
教我佛學的老師是牟宗三早期的入室弟子,該位老師的碩論是牟宗三指導的
教我儒家形上學的老師是鵝湖前主編
用的中哲史的教科書還是王邦雄他們寫的,那時看的還是蔡仁厚的書
ps: 教我中哲史的老師東海博士畢業,所以我去看蔡仁厚的書
所以我就是隸屬於當代新儒家學派嗎?
朱利安(于連)來台灣時也曾上過牟宗三幾門課,也很敬重牟宗三先生,
所以他也是當代新儒家學者嗎?
你這種分法真的很荒謬
再者,所謂的代表性,指的是他的研究是成就最突出的
為什麼會拿牟宗三出來代表?
因為當代新儒家第一代主要的工作是打地基,試圖做出至少可以和西方對話的平台
第二代就是擴展,試圖說明中華文化可以和西方文化並駕齊驅或是互補不足的相關研究
就以第二代的研究成果和影響來看,挑牟宗三作為第二代的代表就我這篇文章無可厚非
: : 這我知道,引他只是為了說明當代新儒家試圖做的是復興中華文化之類的工作
: : ps: 四人合註,網路都找的到資料
: 所以你的資料找錯了。名字並列,不代表所佔分量相等。
: 這也是因為你忽略新儒家第二代中牟宗三以外的人的緣故。
就先假設牟宗三沒動筆好了,但他也署名了是吧?
應該問的是為何署名? 還有該篇內容為啥吧? 而不是直接否認那篇幾乎和牟宗三無關吧
: : 那個場子聚集了蠻多學者,包含旅外的成中英等等...也在場(我說的是那個場子)
: : http://0rz.tw/ZyXPb
: : 而且就不論洪漢鼎,這篇
: : 在傳統與革新中徬徨──1950-1960 年代間台灣思想界的幾個科學觀的拉拒
: : 也有提到相同的東西
: 所以我才說,作幾個抽樣調查就覺得自己掌握一個學門,真的可以嗎?
: 這在本質上是一個方法論的問題:你用什麼材料去談一個研究對象?
問題意識,用問題意識決定選取那些材料
這篇的問題意識在第一段有講了
當代新儒家的做法和我的選材方式有說了,就不贅述
ps: 問題意識決定材料和做法這是每門學科通用的吧,
不可能把所有的東西納入討論,只能依靠問題意識選材做研究
這也是很基本的常識吧
: 我再講更明白一點吧:洪漢鼎、成中英、陳瑞麟───
: 為什麼這幾年你總是只能用中文學界以外的人去衡量中文學界?
^^^^^^^^^^^^^^^^^^^^^^^^^^^^^^^^
: 是場子跑得不夠多?還是你「選擇材料」的方法本身就有問題?
這個問題本身不是問題
就以你最喜歡談的資料蒐集正確性來看好了
1.當代新儒家的學者只存在於中文學界嗎?
當然不是,而且又號稱是中國哲學,當然在哲學界也有一定教師和學生
若是當代新儒家只剩中文系自己玩自己的那就等於該學派完全死亡了
2.當代新儒家的研究範疇只侷限在中文系嗎?
當然不是,人文社會科學都是涉獵範圍
那你如何只拿中文系出來談?
3.就論這三個例子
成宗英屬於當代新儒家,他是拿中國哲學翻譯成英文推廣
和轉化成英美社群主義討論方式的重要推手之一
ps: 好像是他自己承認自己是當代新儒家的吧,這裡我不是很確定
所以按你的說法不屬於中文系的學者都不能是中國哲學乃至於當代新儒家的學者對嗎?
洪漢鼎前幾年在成大中文系任教,這幾年在中央中文系任教
按你的說法若在中文系任教的教授不屬於中文系的一份子,
那什麼才是中文系以內的人?
既然是談中國"哲學"為什麼身為英美分析"哲學"學者陳瑞麟是外人?
: : 不是中國的哲學界主流沒錯,但卻是台灣的中國哲學界主流無誤
: : PS: 要不然這裡你說一下
: 如同一開始說的,我不會直接給答案,所以我只想說,你對於新儒家第二代人物的生平,
: 以及近四十年來台灣全體的中國學門發展情形不夠了解,才會有這種錯覺。
台灣的中國哲學學界?
有多少當代新儒家的老師在哲學系所還有大都集中在哪幾間學校的哲學系所
我都可以指給你看,或許還會漏掉一兩位,但大致是差不多的
佔大多數的中國哲學研究的學者還是當代新儒家
ps: 現在的學者主要集中在東海,中央,南華等等...幾間學校,當然還有零散的到各校
哲學系所也就十四間,算一算當代新儒家的學者佔大多數
你只從中文系"內部"說中國哲學流派的發展,而且忽略哲學系所的中國哲學相關發展
那什麼才叫做哲學? 最簡單而且迅速的回答是被哲學社群承認才叫哲學對吧?
那既然在中文系的流派發展,有被哲學學界承認嗎?
若沒有,而且哲學學界也對此一無所知,那你要拿什麼說服你談的東西是"中國哲學"發展?
: : 這根本不是學術文章,你有看過學術文章沒引文嗎?
: 我談的是「治學態度」,而不是文章格式。
你確定你的資料和邏輯是嚴謹的嗎? 我看不是吧
: 你的justification、你的論證,其有效性與是不是學術文章、發表場域為何無關。
: 一個真正對學問有嚴謹心態、真心想立論的人,應該就會明白我的意思。
: : 你沒抓到我的問題點
: : 我的問題點是文化主體性的東西
: 以下引文刪除,因為你也沒抓到我的問題點。
: 問題不在「你要談什麼」,而是「你是如何談的」。
: 如果你覺得反正是在網路上,就不要要求那麼多,隨心所欲的講就好,
: 那麼,這種不需要負什麼責任的網路清談家,你打算當到什麼時候呢?
: 以這樣的品質講出來的論述,真的能撼動你想要抨擊的對象嗎?
: 對於真正的儒家內涵探討與實踐,又有什麼關聯呢?
我根本不認同儒家文化的價值,這頂帽子不用強加在我身上
: 由於我現階段真的時間不多,以這樣子的方式發表的東西也沒有素質可言,
: 所以言盡於此,不會再回。如果其他人也能參與這些問題的思考,後出轉精,
: 或許就能稍稍讓我這些意氣之言發揮殘餘價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