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金庫爾,很少有這樣的一個地名、一場戰役,在歐美如此鼎鼎有名,在台灣卻對它所知
甚少。我們對三國時代赤壁之戰的赤壁、日本關原會戰的關原、波希戰爭中溫泉關之役的
溫泉關,都耳熟能詳,但對阿金庫爾卻一問三不知—即使它出現在莎士比亞的名作《亨利
五世》中,還曾經改編為電影。
但阿金庫爾之戰,的確是在各方面來說,都具有相當意義的戰役,沒有它,就沒有後來我
們熟知的聖女貞德;若放到全球的角度來看,更有趣的是,在阿金庫爾之戰以及前後其他
英法百年戰爭的重要戰役漫天烽火的同時,在歐亞大陸的另一端,明朝也正如火如荼地進
行後世稱為海上大冒險的鄭和下西洋(其實並不能稱為「冒險」,因為採用的都是已知的
貿易航線)。
阿金庫爾之戰與鄭和下西洋,東西兩個事件同時進行,過去我曾為了介紹這樣的同時性,
寫了一部歷史小說《明騎西行記》,其中特別有一整章敘述阿金庫爾之戰的過程。當然,
為了劇情需要,一些小細節處做了一些更動,加上篇幅只有一章,對戰役細節的描寫,就
遠不如伯納德.康維爾的專著《箭雨風暴:阿金庫爾之戰》。
說起這位伯納德.康維爾,又是一個在歐美如此鼎鼎有名,在台灣卻對它所知甚少的人物
。他在英文歷史小說界,相當於是華文武俠小說全盛期的金庸,著作數量更遠超過金庸,
總數超過半百,而且還在繼續創作中,這樣一個文壇巨星,在台灣卻沒沒無聞,實在可惜
,現在由魔酒出版首次引進伯納德.康維爾的作品,可說是讀者之福。
伯納德.康維爾的作品,與金庸武俠小說,也是個很有趣的比較。
過去我們說金庸的作品是武俠小說中較具有「歷史感」的作品,也是之所以突出而成為武
俠小說代表作的原因,但金庸小說其實還真的只有歷史的「感覺」,歷史資料只是佐料,
主軸是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像郭靖從蒙古出發一路走到天南地北,語言竟然都能相通,這
種小細節,也就不管了。
伯納德.康維爾的作品,則是以歷史為血肉,作者耗費大量精力考據,確保書中所讓你體
會到的一切景觀、人事物,都是貼近那個時代真正的樣貌,有如進行一場時空旅行一般,
書中也沒有武俠小說的那些想像出來的內功與招式,所有的武術都來自於真實考據以及實
地重演的經驗,可說拳拳到肉、刀刀見骨,這是與金庸小說完全不同的體驗。
與許多美化戰爭的好萊塢史詩電影不同,伯納德.康維爾不只描述那些閃亮亮的盔甲,強
悍的長弓,他也描述了戰場上不堪的一面,臭氣四溢、屎尿橫飛—我在服役時,部隊下基
地演訓,最後測驗時不過幾天在外模擬實戰狀態,士兵們懶得挖野戰廁所,於附近田溝拉
屎,三天內,全營就差點被自己的屎尿給薰死,這大概是現代人所能實地體驗最接近的經
驗—倒楣的人尚未交戰就因瀉肚子而死,或是一劍未揮就跌跤而不名譽的溺死在泥水之中
,這些戰場上的真實樣貌,既可悲又可笑,也讓人反思戰爭的本質。
而《箭雨風暴:阿金庫爾之戰》一書讓人有所反思的,也不只是戰爭。過去許多朋友往往
認為民主、人權是歐美的,但其實歐美的民主與人權,是從遠比我們所想像的還更不民主
、更沒有人權的時代,逐漸演變而來。
《箭雨風暴:阿金庫爾之戰》所描述的時代,雖然已經有議會,國王仍然可專斷的發動一
場成功率低得可笑,只因敵人更愚蠢才獲勝的戰役;而羅拉德派教徒臨刑前任人宰割,法
軍攻破蘇瓦松後竟然屠虐自己同胞,以及亨利不分青紅皂白就將無辜者定罪為小偷吊死,
這些慘無人道的故事,其實都是當年實際發生的情況,受害的也不只是弱小的平民,到後
來亨利八世的年代,連王后都被誣為女巫而慘遭斬首,亨利八世死後,長女瑪麗因弟弟早
夭而繼位時,又進行宗教迫害,得到「血腥瑪麗」稱號。
正是因為對這些慘劇的反省,歐美才有了民主的想法、人權的觀念,才有所謂的戰爭公約
,所謂的無罪推定,所謂的宗教自由。這些不是歐美獨有的—他們本來也沒有—是反省而
得到的。了解歐洲慘無人道的過去,有助於我們理解民主與人權的重要性。
當魔酒出版與我聯絡,希望我擔任本書的譯者時,我一度感到困擾,因為這樣的歷史專著
,翻譯起來所需花上的心血,不下於撰寫專業文章,但是歷史小說在當前的出版市場被歸
類為冷門,也不能要求有如撰寫專業文章同等的費用,那是在為難出版社,若為了收入著
想,實在應該推掉,改接其他酬勞更好的工作才是,但最後總編輯的熱情說服了我,台灣
終於有出版社願意引進伯納德.康維爾,願意向台灣讀者介紹阿金庫爾之戰,我又怎能不
捨命陪君子呢?
當然,這非我一人之力所能及,在翻譯的過程中,特別感謝我的多年好友,也是鑽研戰史
、軍武甚久的江則誼,沒有他的協助,就不可能完成本書的翻譯工作,書中許多譯註,也
是出自他的手筆。在此特別表彰他的貢獻。
若你是中世紀歐洲史的愛好者,相信本書細緻的考據一定會讓你嘖嘖稱是;若你不是,相
信本書精彩的戰爭場景也會讓你大呼過癮。也希望伯納德.康維爾作品,能為台灣歷史小
說市場打開全新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