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anshinner (白河)》之銘言:
: 如果一戰的時候協約國不顧德國投降,硬要打到柏林直到攻下,而且賠款也絕對不姑息,
: 即使德國普遍失業、政局不穩、社會崩潰也不援助,就是要德國徹底、實實際際地給出應
: 有的財富,並且徹底實行裁軍,絕不通融,那麼是否能讓德國徹底垮掉,而避免德國復甦
: 而有餘力開啟二戰,達成世界和平呢?
: 在翻某論壇看到有人這樣主張的,認為德國之所以能再挑起二戰是因為協約國手下留情,
: 沒真正把德國往死裡打,雖然頗不認同然礙於自身短小學識,特來此與各位前輩請教,新
: 手問題請別噴太厲害 QQ
人家都投降了,哪有什麼打到柏林的問題...巴黎和會上面德國沒有正式的發言權。
法國當時提出的規劃有好幾階段(英美不同意就一直換備案),假使法國最後成功說服英美
,執行了序位很前面的方案,那德國大概再起不能。
法國最早的方案如下:
1.回歸1814年邊界(薩爾地區大部分被併入法國)
2.成立萊茵共和國,該國無武裝且位於法國的保護下
3.支持比利時獲得和德國之間的爭議領土
4.禁止德國和奧地利統一
5.蘇台德區割給捷克
6.德國和波蘭的邊界回歸到1772年,上西里西亞割給波蘭
7.德國賠償法國一切戰爭損失並繳回普法戰爭的賠款;須以物資賠償,不能全部付現金
8.德軍限制為二十萬人的義務役,且受國際聯盟監管
這個最初也是最嚴厲的方案有幾個關鍵:
1.工業層面
如果亞爾薩斯洛林、薩爾、西里西亞全部都被奪走,德國的工業會遭到沉重打擊,
而且主要礦產大多落入鄰國手中,難以自行重新武裝。
2.軍事層面
雖然有二十萬人,但是因為是義務役且武裝被限縮,素質不會太高,難以迅速擴軍。
3.人口層面
被割出一大堆地方而且不能合併,德國的人口無法對法國形成優勢。
可惜英國對法國抱持疑慮,美國則提出民族自決且國內政治不穩,
所以這個方案最後沒有得到實施,法國只能用一些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