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suyoshi2501 (Tsuyoshi)》之銘言:
: 日本當時送了很多移民到北海道 樺太開拓後,拿到滿州國當附庸國,看著肥沃的土地移
: 民很多日本人去滿洲國,而南美洲同樣也是如此,搞到現在巴西一堆日裔
: 如果當時日本政府將政策改成,講多餘勞動力全面移民台灣開拓,原有住民趕到東部或是
: 趕回對岸的福建
: 講西部平原全面建立移民村(跟史實移民村多在東部相反)
: 以一樣50年的時間,講台灣開拓成南方的北海道(南洋道),或是第二個九州。
: 北海道真正全面納入日本開拓也是明治時期的事,其實沒多台灣幾年
: 面對一個可能以日本人為多數人口的台灣(至少三分之一)
: 美軍可能會如同沖繩,成立軍政府一併管裡,讓它獨立成一國,或是與琉球一併返還日本
: 如果是這個日本人佔了三分之一的台灣,這個世界線你覺得會如何演變呢?
這邊有一點大家都忽略了
歷史地理上的氣候與環境是移民成敗的主因
台灣西部土地已開發部分,鵲占鳩巢是可以有條件辦到的
但如果要採利誘威脅方式(如375減租類的政策)取得台灣土地
除了誘因吸引日人渡台外,還要有利日人生存條件
但基本上當時的時空環境下,台灣對於日人來說還是瘴癘之地
唐山渡海的移民也是生存淘汰後,留下適者的後代(我們)
日本人來說,相對於溫帶的開發,熱帶地區的生存是更艱幸的
所以後來一堆巴西移民逃回日本,日人移墾中南美是大失敗
而且更重要的是當時經濟條件好的移民不會優先來台灣
經濟條件差的,失敗率會更高
日人治台不是沒有推廣移民
只是到末期才有一些顯著成效
但是日本就戰敗了
也就沒有南海道了
也就沒有臭豆腐口味的po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