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lamc (普蘭可)》之銘言:
: 即使是稻米文明,職業分化的種類之多,很快就讓兩三種的差別變得可略了
: 以日本來說,江戶時代人口大爆增,從1200萬增到3450萬
: 導致江戶時代有四大飢荒,但是就不會像東亞中原一樣炸掉政權,人家也是米食文明
: 你不是整天在說日本工藝文明精神,好啦,講到小麥論講得很高興又忘記了
: 到江戶時代的時候,社會職業多元多層級化的程度早就讓少了麵包師傅這種事完全可
: 略了
日本本來就是稻米文明會週期性崩潰的一個普世案例之一
只是他崩潰之後,武力階級夠強,足夠鎮壓
但局部性的崩潰會造成一大部分要全部推倒重來,又要重新開始
日本與英格蘭就是地球實驗室的對照組
同樣的長期封建制、同樣的基層自治社會、同樣的文明邊陲、同樣難攻不落的島國
幾乎差不多的歷史起步時間週期(一千年)
但黑船相遇東西方的時候,日本社會雖然穩定是東亞社會複雜度與技術層次的領頭羊
(明清從來都沒有和日本競爭的機會))
但複雜度分化,已經遠遠落後於西方
這個具體原理進一步說明很簡單,關鍵索引是美國人類學家吉爾茨在印尼研究出來的
他的研究發揚了involution這個詞彙,這個詞彙就是中國三五年前爆紅的「內卷」
只有幾個簡單原理,如下:
1. 缺乏勞力,無法提升產量
2. 增加人口
3. 增加的人口吃掉產量的淨利
4. 低成本的新田開發結束,沒有新田可以開發了
5. 人口增長吃掉的不只是淨利,使產業成為虧損
6. 崩潰
7. 人口災難釋放了一切,又充滿荒田,缺乏勞動力,可以從1.重新開始
但小麥文明不是這樣幹事的
他們是缺乏產量的時候,習慣是用喬事分配(政治改革)
商業發展得非常早而且受保護
工商業真正的基礎有於賴穩定的信用政治
以及發明新方法偷懶(技術研發)來解決問題
會有這種差別,植物生物物種唯物的差別是不可忽視的
稻米熱量很高,但營養價值很低,可以養很多人,但很難養除了豬之外的動物
今日台灣所有的飼料都是進口的,足為旁證
而且品種又很脆弱,需要人力精心照料
稻米很嬌弱需要照料,就是把稻米文明引入馬爾薩斯死亡陷阱的最重要特質
小麥的熱量很低,養不了太多人,一部分人必須要去搞畜產和放牧
但小麥生存力比較強,不太需要照顧,人會比較有閒
人有閒+有動物=小麥文明一開始,就容易用想到馬等畜力去偷懶的點子
這就是技術研發的根本模型
隨著時間增長,想到偷懶的點子愈來愈多,就是技術愈來愈多
稻米文明的文化真的天生就會內卷,內卷是刻在文化密碼裡的
這個詞甚至可以應用到現在的軟體業
台灣與日本的軟體業,一開始會創造出高利潤
然後客戶就會要求他們客製化
軟體業者就會答應
軟體業者增加開發人力與工時,把淨利吃掉
變成慘業
但google為首的所有美國軟體業都不是這樣辦事的
他們奉行的原則都是:
1. 死不客製化,只有一個通用產品
2. 直接改進產品,死不做客服,因為浪費很多勞力
(你永遠找不到FB google等的客服人員在哪,但台灣所有的行業都有讓你虐待的客服)
3. 機械化自動化是一種信仰,只發明通用元件,絕不創造客製元件
客製元件這種屎缺要丟給適合做的人(也就是外包東亞)
這種「精神狀態」創造了對通用理論的追求、對演算法的追求
日本人台灣人中國人相對而言都是喜歡做手工的
但英美人北歐人德國人是熱愛自動化的
這都有非常深的文化原因的
觀察電子業的發展是一個很強烈的旁證,因為電子業是一個記錄很齊全時間又很近的行業
大家在類似的時間內一起起跑
但美國人互相沒有說好,但他們就是非常一致的用那種方式做事
日本人中國人互相沒有說好,他們就是非常一致的用那種方式做事
這只能用文化來解釋
你這麼說也是有點道理,不過現象是這麼個現象沒錯,東亞確實喜歡客製化。但是否跟稻米小麥文化有關可能還得再論證因為即便在中國來說,也有專做平台的軟體業並不走客製化的路,通常是互聯網大廠然後這些互聯網再把低利潤的部分外包出去,我覺得客製化這個是科技邊陲地帶的生存之道,你本來就只能賺辛苦錢
中國的軟體業是美國價值觀輸入的結果 我自己就是這行業的老兵 見證整個過程 前20年中國軟體業幾乎是把矽谷的所有做事方式恨不得直接複製過來一樣狂熱引進客製化的心態就是栽種與培育脆弱稻米的心態 東亞文化最最最最最核心的特徵就是這個 濫情 過度保護 在不必要的細節裡過度研發 底層的心態都是同一種上萬年的培育稻米過程自然會把文化與人種篩選成這樣
但我以中國互聯網大廠為例吧,他們在面對一般客戶的時候並不會做客製化,而是直接提升產品。但面對政府的時候就不行,例如地鐵的付費系統,這個他們會直接下去客製化,我覺得這部分是要看雙方客觀實力來決定。另一個現實案例是這樣,在做方案數據分析的時候,團隊擬出一個方案做AB測試,這個時候關注的可能是90值分位,但如果是VIP客戶(例如電信運營商),那就會單獨做方案給他
歐美有平等文化 相對實力一直都比較平 平等文化出自於各階級的安全感 日本因為會定期崩潰(一揆) 所以必須保持無法流動的四民階級制 因為武士無法完全放心小麥文明根本沒有馬爾薩斯人口陷阱 英格蘭王和他的臣民一千年來都和鄰居平輩一樣講話 因農民又不會反在矽谷的萌芽期 美國的大公司用小公司新東西都很乾脆的而日本大公司只會採用對等大公司的東西 小公司的東西是絕對不會採用的
中國人說勤能補拙 這句話一開始就已經假設中國人全都是笨蛋了 只能靠內捲 也只有靠內捲獲得的成功才能得到普世認可 除此之外都是投機取巧歐美都只發展通用產品 原因就很簡單 他們的信仰體系相信有個至高至善的存在 反觀中國人就不是了多神信仰就是怎麼有用我就怎麼來 想發財就拜財神求子有註生娘娘 生病有保生大帝 沒事就去拜拜土地公看要多客制化就有多客制化 總有一尊神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