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K9xTeQp ]
作者: 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台灣該不該幫助香港人武裝?
時間: Sun Sep 28 15:23:17 2014
※ 引述《Mahoutsukai (魔法使い)》之銘言:
: 香港人雖然勇敢,但到底還是手無寸鐵
: 中南海要是一怒之下發狠,下場恐怕是橫屍遍野後戒嚴收場
: 鬼島的國民革命軍就算在爛,也是反共起家
: 依法應該要想辦法支援淪陷區民眾不是嗎?
: 外交部和國防部是不是應該辦法偷運武器和補給入港支援港民武裝?
: 因為這次民氣可用,就算反攻大陸不成,說不定至少有辦法收回香港
: 有沒有台灣政府是不是有制定實質的軍事援港計劃的掛阿?
不用, 其實這理解相反了.
你想的應該就是像槍砲械彈那種「武器」或者「熱兵器」.
但是街頭抗爭其實是完全相反的, 他是冷兵器戰爭.
大家都知道現代戰爭中, 到處都是破壞力強大的械彈, 空軍, 火砲, 戰車
等極度專門化的兵器. 這是我們現在認識的戰爭. 但在街頭抗爭中, 這些
東西一概就不能用, 不論抗爭或鎮壓的雙方, 都有以下的限制.
1. 避免殺人, 因為在傳媒發達下, 殺人方會在道德和輿論上失利
2. 對攻擊裝備有限制, 例如用水炮, 警棍, 橡膠子彈, 催淚彈, 胡淑噴
霧, 壓制致命性, 而且會抓戰俘(拘捕)
3. 防禦裝備被實用性提升, 頭盔, 盾牌(警察用), 護甲, 面罩等面對非
致命攻擊時都很有效
在這種環境下, 差不多是還原到人類最古代的戰爭方式, 團體戰, 白兵戰
, 仔細留意的話, 防暴警察所使用的戰術, 本身就很有古代戰爭的味道.
防暴警察會結成現代戰爭不會用的方陣, 然後把盾牌置前, 以盾牌向前壓
迫, 這其實就是古代希臘羅馬時代的重步兵戰術. 而發射催淚彈的, 就是
投擲鏢槍的散兵, 同時也會有沒有裝備盾牌的警察支援, 大家的任務是不
一樣的, 那些就是輕步兵別動隊.
如果有留意外國的街頭運動, 會發覺很有趣地, 抗爭者慢慢也針對這種方
陣發展出對應的戰術, 也許是他們當中有讀歷史的人, 找到其相近性吧?
很多古代會有的戰術, 在現代被重新發現.
舉個例子就是使用重裝備和盾牌的防暴警察, 他們的防禦力堅強, 是源自
其隊形的密集和紀律, 而弱點就是欠缺機動性. 所以會出現像是抗爭者對
他們進行佯攻, 然後和他們刻意纏鬥, 潰散, 誘惑他們追擊, 因為一追擊
陣型就無法維持, 便預備好另一群人從側衝擊, 就有實際上擊潰了防暴警
察並奪去其裝備的例子.
鎮壓和抗爭兩方用的裝備, 基本上全是冷兵器, 所以針對冷兵器的方法,
突然也變得很流行. 例如針對棍棒的防禦, 針對盾牌的突破方式, 這些智
慧和技巧都不可能用於現代戰爭, 卻在現代找到另外的安身位置.
像今次香港的學運, 最有意思的是戰術的進化, 抗爭者將警方留下的抗馬
(防禦工事), 倒過來變成自己方的防禦工事. 也出現了包圍, 反包圍, 佯
攻引人集中後, 突擊另一個據點這些戰術. 到底為何這些年輕人能夠有這
樣的變通能力, 我想也許是因為, 這些在電玩中長大的世代, 很早就玩過
即時戰略遊戲, 從中已經讓他們一些戰術觀念深入骨髓也說不定.
上面的例子展示的是, 很諷刺地, 大家認為在現代戰場上派不上用場的東
西(常說的「空軍炸完就打完了陸軍有甚麼用」), 例如步操, 列陣, 刺槍
術, 卻會在社運(或鎮壓社運)產生很巨大的用途. 這些東西用在戰場上是
過時的, 在社運上卻是當令的. 故此有義務役的國家, 例如南韓, 社運都
會比較激烈, 例如韓農對抗全球化那次, 香港第一次見識到這種形式的抗
爭, 香港人之前認為, 街頭抗爭就是無序的「亂民」, 但韓農卻表現出,
經歷過多次歷練後, 抗爭者可以進化為一群有紀律和戰術的「部隊」.
也許臺灣人能貢獻的, 關於這些經驗和智慧, 或者能從軍事生活學到的某
些東西, 才是最有用途的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