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文化、音樂簡介
b88207047
臺灣分布著兩個不同的人種文化層,分別為南島土著文化層(Austronesian)
以及漢人文化層(the Han Chinese)。屬於南島人種的原住民,大致可由其居住
的所在地形,區分為平埔族與高山族兩支;他們最大的差異,就是因為所在交通
位置對於日後不同程度漢化之間的影響。平埔各族和漢人有兩百到三百多年的交
往,半個世紀以來接觸相當頻繁,也因此在平埔各族間的漢化情形相當的顯著。
高山族從遠古漢人移入前便居住臺灣山地,漢人在十七、十八世紀後開始大量移
入臺灣,而台西部平地數萬人的平埔族,也因漢化而融入漢族人口中。
台灣的人口數超過兩千一百萬,漢人佔大多數,原住民人口僅有三十六萬,不到
總人口數的百分之二。目前中華民國政府把台灣的南島語族分為九族,包括:阿美族、
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鄒族、卑南族、魯凱族、賽夏族、雅美族;除此之外,在
日月潭的邵族因為人口稀少,未被歸為一族。而在未被漢人同化前,台灣各地區至少
還存在有十族以上居住在平原上的平埔族。
[阿美族]
阿美族音樂根據它的功能可分為:1.娛神2.娛人3.自娛三種。「娛神」音樂指的
是祭祀活動中,針對特定的對象作有意義的訴求時,所呈現的音樂。這類音樂普遍出
現在祭司團體的祭儀活動及部落豐年祭中。歌詞方面可以是針對人、事、物有即興的
歌詞內容,大部分以ho、hay、yan或hay、ha、he等襯詞作不同排列組合。旋律除了領
唱者可以一個人作些微的變化外,一般都較固定不變。「娛人」音樂通常是出現在聚
會時,歡樂氣氛下所唱的歌謠。例如「迎賓歌」、「作客歌」或目前一般結婚典禮所唱
的「歡樂歌」等。歌詞可以應景即興創作。旋律可以即興創作或依據一般歌謠之旋律。
「自娛」音樂則普遍出現在日常生活。例如一個人上山工作、在田間採野菜、拾海貝、
餵家畜、放牛、砍柴、採藤、縫衣、編籃、哄小孩。這類音樂主要為配合身體律動,作
即興創作來歌唱,為的是用自己的歌聲來慰藉身心疲憊。
[泰雅族]
泰雅族音樂常使用的音有re、mi、sol、la。泰雅族的傳統歌謠不多,現存的歌謠
大多為日據時期後的改編或創作的作品。但泰雅族口簧琴樂器的發展卻是目前九族原住
民中最突出的。口簧琴是一種彈撥樂器,以口為共鳴箱,右手拉繩,左手將竹片固定於
口邊。口簧琴的種類有竹片單簧、銅片單簧、銅片二至五簧等,每一種口簧琴都有它的
名稱。它最主要的功能除了可以對異性求愛外,根據老人口述,它還可以用來「講話」,
但必是使用同樣語言的人。口簧琴最美的是它彈撥後的泛音。
[排灣族]
傳統排灣族音樂反映了族人生命禮俗、祭典儀式及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經驗。排灣族
歌謠的歌詞大部分是即興的,但旋律有一定的形式,將歌詞套上原有旋律,唱時可以依
個人能力加上裝飾音。昑時,歌詞要典雅,語氣要謙卑,感情要不虛偽,並常以自然界的
事物來比擬人的感情。團體歌唱時,仍以領唱與和腔的唱法最為普遍。一般有單音唱法,
但「五年祭」的團體歌唱時會有頑固低音的複音唱法出現。結婚儀式中也有異音唱法的情
形。排灣族的音組織有兩種:未達八度的七音音階、與近似琉球的音階(so、mi、fa、sol
、la)。光復前排灣族的口笛、弓琴、口簧琴及鼻笛等樂器都非常豐富,目前仍有少數老人會吹奏。排灣族的歌謠主要的特色是,唱者的節
拍不太清晰固定。這與其語言有直接的關係。如果不懂其語言,光從音樂分析,是很難
瞭解歌謠的內涵。
[布農族]
布農族的音階,在基本上,是由自然泛音組成的so、mi、sol、do。通常以兩部合唱來
唱。這種音階與口琴、弓琴所發出的汎音是一致的。布農族以「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
but-but著稱於世。二部(或三部)的合唱,其中一部是由低音約每半音漸次上升,其他
二部是以協和音形成和音。布農族的童謠數量非常多,其歌詞大都固定不變。值得注意的
是,布農族沒有情歌與舞蹈的名稱。慶功宴(報戰功)malasdapang中,婦女拍手跳起來
的動作只能算身體的一種律動。
[卑南族]
卑南族的歌謠較為抒情,也有一些流暢的歌曲,樂句較長。卑南族古謠的唱腔高亢悠
遠,歌詞採用了頭韻、重疊句等手法。卑南族注重團體生活,因此常有節奏性的歌謠以配
合整齊劃一的作與動作,例如婦女除草團mi sawulu所唱的「工作歌」。卑南族由於狩獵
時嚴禁女性參與,因此男子在舉行年祭時所唱之「猴祭」、「大獵祭」、「年祭」等祭歌
是專屬男性的歌。相反的,婦女工作團的「工作歌」等,則是專屬於卑南族女性的歌。
[魯凱族]
魯凱族音樂可分為單音性與多音性兩種。單音性主要是獨唱時唱的,也有齊唱與領唱
和腔的情形。多音性歌謠幾乎全部以持續低音(drone bass)來唱,通常分成兩部,上聲
部是以獨唱擔任旋律,下聲部是以合唱唱出持續低音。結婚儀式的歌唱也有異音唱法的情
形。
[鄒族]
歌謠在鄒族人的生活中,不論是信仰觀念、征戰儀式、神話傳說、部落倫理或是民俗
活動,始終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例如部落最重要的祭儀「瑪亞士比」mayasvi,整個儀式
的重心就是「迎神曲」、「送神曲」、「戰歌」、「歷史頌」、「勇士頌」等祭歌。「瑪
亞士比」祭典的每個活動環節幾乎都是靠祭歌來完成的。在鄒族部落內並無嚴謹的歌謠分
類,不過,對唱歌曲pa su-i yah aena曾是鄒族部落廣泛流行的一種歌曲形式。除了祭歌
類平時禁唱外,其他歌謠都可隨時依實際情境唱出。其音樂特色以五度、三度和聲最多。
祭歌大多採用平行四度、五度的奧干農複音唱法。對唱歌曲則採用偶發性的部分自由對位
唱法,顯示出其自然純樸的音樂特色。
[賽夏族]
賽夏族的居住地介於泰雅族與漢族之間,很早就明顯受這兩種文化的影響。他們的傳
統音樂,有人認為與泰雅族相似,但與漢族音樂在音樂組織、樂式、節奏等方面則全然不
同。賽夏族的歌謠大致可分為矮靈祭的祭歌與一般所唱的歌。其中以矮靈祭祭歌最重要,
且不日是禁唱的。矮靈祭祭歌共有十六首,每首分若干節,每一節句數不一,但每句都含
七音節,每節以一種植物的名稱之尾音押韻,演唱時以三種方式反覆唱出每一章節的詞句
,每一反覆的結尾多為襯字或母音唱法。整套矮靈祭祭歌的詩形整齊,猶如結構龐大的史
詩形式。全部唱完大約超過四個小時,堪稱是台灣原住民音樂中最獨特的文化瑰寶。
[雅美族]
歌謠為雅美族人極重要的一項生活元素,與他們的社會組織、原始宗教意識、工作生
活、風俗習慣及傳統語言都有密切關聯。歌,雅美語叫ano' od,唱歌叫 miyoa oano'od。
但另外有rara'od一詞,有祈願祭祀之意,也有歌的行為。Ano'od通常指的是二音或三音
組織的一般性歌謠。Rara'od則指的是音域大、組織變化多的古老且嚴肅的敘述或祭文性
的歌。由此可以看出雅美族將歌謠分為1.一般生活類,例如「搖籃歌」、「撿柴歌」、「
思念歌」;2.勞動儀式類,例如「主屋落成歌」、「大船下水典禮歌」;3.舞蹈遊戲類,
例如「頭髮舞」、「圓圈舞」等。其音樂特是異音唱法的歌謠。其曲式、旋律法、音階大
多只有一、二個,所以,隨歌詞的改變,可以形成各類的歌。歌的內容並不拘於特定的歌
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