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t.ly/2RTMEot
[評論] 中國懷疑朝鮮無核化意志的原由
安勇炫 朝鮮日報記者
1945年為終結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英蘇三國首腦聚首,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不知何因未向
史達林透露自己的心聲。他明知史達林對東歐的狼子野心卻糊弄了事。因為在尚未結束的
對日戰爭中,為了減少美軍的損失,美國急需蘇聯參戰援助。但是同年4月羅斯福離世後
接任總統一職的杜魯門卻不這麼想。就任百天後,當他手握「歷史上最可怕的炸彈」時,
立即對史達林下了狠手。甚至連丘吉爾都說:「像換了一個人。」坐擁核武器的杜魯門被
當時的美國官員稱為:「如同藏著熟透的大紅蘋果的少年。」當年8月,杜魯門用兩枚核
彈結束了太平洋戰爭。
1974年5月,印度儘管成功完成了首次核試驗,但是後續風暴令印度苦不堪言。因國際社
會制裁導致經濟衰退,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在1977年的選舉中慘敗。但是在聽聞宿敵巴
基斯坦成功進行鈾濃縮的消息後,甘地的支持率急速回升,1980年再次執政。印度國民投
票給了「核自信」。20世紀9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圍繞克什米爾的領土紛爭推動了核戰
爭。印度建國50週年的1997年5月,歷時3天進行了5次核試驗。兩週後,巴基斯坦用2天進
行了6次核試驗予以回應。雖然兩國都受到強壓被要求「棄核」,但是20多年來用血淚堆
砌出的武器,哪一方都不願放棄。用看似停止追加試驗、禁止核擴散的合作局面拖延時間
,最終成為了實際上的擁核國。
朝鮮似乎對這樣的印度、巴基斯坦模式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第六次核挑釁→中斷試驗→核
談判等,迄今為止的流程都與前者十分相似。在已經擁有20-60枚核彈的情況下,只要避
開美國的軍事措施,在無異於經濟封鎖的制裁網路上尋得喘息之機,時間就會為朝鮮掃除
其他障礙。歷史上還沒有過經歷6次核試驗還自行棄核的案例。所以全世界都對金正恩所
謂的「無核化意志」持懷疑態度。尤其越是擁核國越是清楚核武器能夠給予國家怎樣的自
信。美國《紐約時報》(NYT)兩個月前曾報導稱:「朝鮮正採取像巴基斯坦一樣的『安
靜擁核』戰略。」英國、法國首腦拒絕韓國總統文在寅「緩和制裁」的要求也是出於相同
的考慮。
最近連中國專家也公然表示:「朝鮮不可信。」本月初,韓國總統特別助理文正仁出席在
北京召開的研討會,會上中共中央黨校教授稱:「在未來核使用完全沒有問題的這一點上
,相信(朝鮮無核化的)誠意還為時尚早。」南京大學國際關係院院長也表示:「有觀點
認為韓國已經被金正恩的手段所蒙蔽。」中國也曾在造成4千萬餓殍的「大躍進運動」廢
墟上進行核開發。經歷了犧牲百萬民眾的「苦難行軍」後才得以擁核的金正恩,最能洞悉
其心態的非中國莫屬。
然而韓國從未直接擁核。這個國家的政府甚至還想拆除正常運作的核發電站。但卻猶如能
夠看透金正恩一般連日強調其「棄核意志堅定」。目前,朝鮮正拒絕核申報、核檢驗等一
切實質性的無核化措施。被譽為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外交老師」的北京大學國際戰略
研究院院長王緝思在近期的國際研討會上表示:「必須摒棄朝鮮會實現完全無核化的幻想
。」要知道一切安保危機都始於幻想和誤判。
輸入 : 2018-11-13 10:22 | 更新 : 2018-11-13 12:15
韓文原文:
http://news.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18/11/12/2018111204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