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瑞士「中國戰略」聚焦人權和貿易 歐洲中立國的戰略考量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6496643
https://i.imgur.com/F4DV8dN.jpg
2019年4月,習近平在會見瑞士聯邦主席毛雷爾時,曾讚揚「中瑞關係始終走在中歐關係
前列」。(新華社)
人權問題在中美、中英、中澳之間引發尖銳矛盾之後,最近也成為中國與歐盟關係緊張的
主要原因。最新消息稱,歐洲議會對中國反對歐盟所採取的對應措施不滿,中國與歐盟投
資協議在歐洲議會的批准可能受到影響。
3月22日,歐盟30年來第一次就維吾爾族的人權問題宣佈對中國實施制裁。
3月19日,以中立著稱的歐洲國家瑞士公布了首份「中國戰略」文件,強調在人權問題上
與中國有不同價值觀。
歐盟的立場以及瑞士在中國戰略文件中對人權問題的強調,都遭遇中國方面的強烈反應。
中國駐瑞士大使館3月22日表示,這份「中國戰略」文件對中國政治制度、少數民族政策
和人權發展狀況等進行「無端指責和攻擊,給中國貼上一些惡意的標籤。」
瑞士出台首份對華政策究竟有何考量?這個傳統的「中立」國家是否也有意選邊站隊?
BBC中文採訪了在歐洲的國際問題專家,梳理以下五個要點:
1.瑞士首份中國戰略有哪些重點?
瑞士政府3月19日發表聲明表示,中國近年來發展迅速,在經濟和政治上成為了一支重要
的國際力量。而中國是瑞士的第三大貿易伙伴,除自由貿易協定外,雙方還有「幾十種對
話渠道」,
「然而,兩國間也存在價值觀的明顯差異。因此,確保對華政策清晰一致至關重要。」
瑞士承認,新的中國戰略是當局「對目前地緣政治發展做出的回應」,「大國之間日趨激
烈的競爭以及中國和美國的兩極分化都不符合瑞士的利益」。
瑞士的對華政策基於三個原則:
・瑞士尋求獨立的對華政策,把中國視為外交重點國家之一,「捍衛瑞士的基本價值觀
」;
・主張將中國納入自由的國際秩序和應對全球挑戰的努力。只要能帶來附加值,瑞士將
與志同道合的伙伴更密切協調;
・對中國用平衡、連貫和協調的方式。
在和平與安全方面,瑞士向中國明確表示,「尊重個人基本權利必須是兩國關係的核心內
容。在所有雙邊和多邊場合都必須始終如一地提及人權問題。」
2.為何此時出台對華戰略?
瑞士巴塞爾大學(University of Basel)歐洲全球研究中心的拉爾夫·韋伯教授(Dr
Ralph Weber)向BBC中文表示,瑞士要制訂新的對華戰略已經宣佈了很久,最近媒體、非
政府組織和議員加大了壓力,瑞士政府終於在2020年夏天開始了設計這一戰略的程序。
韋伯教授介紹說,在過去的一兩年裏,對瑞士與中國關係的討論確實有了越來越大的聲勢
。「這與中共政權日益專制、新疆和香港事件、對澳大利亞的經濟脅迫以及對瑞典和捷克
的干涉有關。當然,美國的競爭立場也起到了作用。在瑞士國內討論的話題包括中國收購
公司、保護生活在這裏的藏人和維吾爾人等問題。」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國際政治學教授張勇進(Professor Yongjin Zhang)向BBC中文表示,
「歐洲的自由民主國家,無論是歐盟成員國還是(像瑞士這樣的)非歐盟成員國,都受到
國際間明顯的壓力,對中國內部,特別是西方媒體廣泛報道的新疆和香港的人權惡化問題
採取強硬的立場。」
不過張勇進認為,這倒不一定與中國和美國之間正在進行的戰略競爭有直接的關聯。
包括瑞士在內的許多歐洲國家,多年來在人權問題上與中國保持「對話」和接觸的政策。
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的2019年4月舉行的歐盟與中國人權第37次對話中,歐盟就已經向中
國方面就人權活動人士和律師受到打壓、新疆、西藏的人權問題表示關注。
2019年7月,瑞士和21個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國聯名發出聲明,批評中國在新疆地區大
規模拘押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激怒了中國。瑞士與中國的人權對話因此陷入僵局。
有鑒於此,韋伯教授認為,「瑞士政府在對華政策中公開批評並不令人意外」。
瑞士外交部長伊格納西奧·卡西斯(Ignazio Cassis)19日在介紹中國戰略時表示希望能繼
續人權對話。他說:「困難的對話也好過沒有對話。」
3.瑞士與中國關係70年
瑞士是最早承認中國並建立外交關係的西方國家之一,這為後來兩國關係發展打下基礎。
早在中國經濟開放之前的1974年12月,中國就同瑞士簽訂《中瑞貿易協定》。1979年瑞士
政府給予中國普惠制待遇。
2013年7月簽訂的《中國-瑞士自由貿易協定》,是中國與歐洲大陸國家和全球經濟前20強
國家簽署的首個雙邊自貿協定。
根據中國官方的數字,2020年1月至8月,雙邊貿易額148.2億美元,其中中國出口瑞士
34.2億美元,從瑞士進口114億美元。實際上,瑞士是中國為數不多有貿易赤字的國家,
而且金額名列前茅。
因此,在瑞士第一份中國戰略文件中,與中國的貿易、投資、促進出口、教育、研究、創
新和旅遊都是經濟繁榮議題中的關鍵領域。
政治方面,兩國高層過去二十多年密切互訪,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中國國家主席習
近平訪問瑞士,並參加了當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成為首位參加該論壇的中國國家領
導人,也是兩國關係的一個新高潮。
2019年,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北京會見瑞士聯邦主席毛雷爾時表示,瑞士是最早承認並同
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之一,「這體現了瑞士政府的長遠戰略眼光」。習近平還曾表示:中
瑞關係始終走在中歐關係前列。
中立國瑞士
瑞士在國際間以政治「中立」著稱。過去200年來,瑞士在紛亂的歐洲強國爭霸中,為自
己贏得「中立」的地位。
瑞士政府網站上有關於中立政策的基本原則:人道主義、絶不參與戰爭,絶不允許交戰國
使用其領土,也不為交戰國提供僱傭兵部隊。
瑞士在政治防衛事務上的中立,與其在外交領域的積極主動,被認為是相輔相成、取長補
短的最佳選擇。但是,近年來瑞士政府在與中國加強關係的過程中,被批評過於向中國妥
協。
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並提議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亞投行)後,瑞士和英國一樣,是最早成為意向創始國的西方國家。
2019年瑞士聯邦聯邦主席毛雷爾曾為瑞士支持「一帶一路」政策辯護說:「作為一個秉持
中立、獨立立場的國家,我們的行為與決策依據我們自己的判斷而行,我們做自己認為對
的事情。我能清楚地看到,通過一帶一路戰略,全球經濟呈現向好增長態勢。此舉創造了
就業崗位,並為安全局勢創建了條件。經濟繁榮昌盛富足的地方,衝突也很少出現。」
儘管中國批評瑞士的這份對華戰略中的某些說法「背離基本事實,不利於中瑞關係健康發
展」,但中國駐瑞士大使王世廷也承認它有積極面。
瑞士巴塞爾大學的拉爾夫·韋伯教授向BBC中文表示:瑞士基本上希望將自己定位在中國
和美國之間,不與任何一個國家結盟,因此強調對中國採取獨立的政策。
「但與此同時,瑞士明白有必要與志同道合的國家合作,其實瑞士想到的是歐盟和歐洲國
家,正如瑞士外長在接受採訪時明確表示的那樣,瑞士對美國的自然親近感當然要強過對
中國的自然親近感。」
韋伯認為,在過去的幾年裏,瑞士官方與中國的關係一直很好,在此背景下,「瑞士的適
度批評立場可能是一個信號,預示其他歐洲國家將會怎麼做。不過,瑞士不會比其他國家
走在更前面。」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張勇進教授也認為,「在中國與西方國家關係不斷變化的戰略背景下
,因為西方國家自稱與中國的價值觀不同的情況下,發表這份似乎經過了精心措辭的文件
,是瑞士政府為了確保與中國繼續進行經濟合作,保障其經濟繁榮而採取的先發制人的行
動。」
困局與出路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越來越強,中美之間的角力對抗越來越嚴峻,預計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國
家像瑞士一樣,必須制訂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對華政策。
韋伯教授認為,自由民主國家必須找到如何與中國合作的方法,以避免事態升級,因為這
種升級可能最終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但民主國家同時也要清楚地表明,如果(中國)逾
越了某些紅線,那麼這些國家不僅會禮節性地闡明看法,而且會在必要時有所行動,即使
這需要付出實際代價。
他說:「中國有一長串越過這種紅線的例子,從國內針對維權律師的打壓,到監視居住的
做法,再到南海問題,等等。但自由民主國家本身也應該承受很多批判的審視。這並不是
一個這邊是專制的中國什麼都壞,那邊是自由民主國家什麼都好的問題。 如果這麼簡單
區分,那未免太容易了。」
在布里斯托大學的張勇進教授看來,中國政府至少可以做兩件事來應對國際間的批評。
「中國可以對新疆發生的事情更加透明,不僅是那些『去激進化』計劃和營地,還包括新
疆強迫勞動等相關指控。更為有效的是,中國政府應該如這份瑞士文件所建議的那樣,以
真誠的態度重新與西方進行定期的雙邊人權對話。」
張勇進說,雙邊人權對話在1990年代對緩解許多歐洲國家關注中國的人權起到了非常重要
的作用。
「如果中國不想再次在保障人權問題上被歸入與國際脫軌的落後國家行列,為什麼現在不
對話呢?」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